首页 / 正文

九二一 湖北巡抚姚成烈奏解第十一次查缴应禁各书并缮单呈览折(附清单一)

九二一 湖北巡抚姚成烈奏解第十一次查缴应禁各书并缮单呈览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初七日

湖北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第十一次查缴应禁各书恭折奏闻事。

窃照各种违碍书籍,湖北先经委员到处详查,于省城设局校勘,业已十次,查缴九千九百九十一部,节经奏明解送军机处,并经督臣舒常于第十次缴书折内声明,楚省幅陨辽阔,【真按:疑为员之讹!】诚恐查察未周,饬属随获随缴,不得借口限满转致漏匿在案。

兹据局员等续经查获《田间集》等书十六种,计二十四部,系四库馆通行禁毁之书;又《古今治统》等书七种,计八部,系翰林院咨查应毁之书;又《南雷文约》等书九十七种,计一百二十六部,系各省咨查现获之书;又《辽金志》等书二十三种,计二十四部,系湖北省查获宋、元、明人所著违碍之书;又附缴尹嘉铨著作《絜矩编》等书三种,计一百八十一部;又石卓槐著作及批点《芥圃诗钞》各书七种,计七部;又冯王孙著作及抄录《批点五经简咏》等书十五种,计十二部、三束、二十三纸。通计一百六十八种,三百八十二部,并附解《甔甀洞稿》各书板一千八百八十二块,造册送核前来。

除逐一点明封固,另行委员解赴军机处查办外。所有湖北第十一次查缴应禁各书缘由,臣谨会同督臣舒常合词具奏,并缮清单恭呈御览。现仍饬属随时留心查缴,务期净尽,并将楚省此次查获应禁之书,开单分咨各省,一体查办。合并陈明,伏祈皇上睿鉴。臣谨奏。

朱批:览。

附 湖北省第十一次查缴应禁书籍并书板清单

湖北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今将湖北省第十一次查缴应禁书籍及尹嘉铨等所著各书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一、准四库馆咨查禁书,湖北省查获十六种,计二十四部:

《田间集》一部,刊本。系钱澄之着。计二本,全。

《黄离草》二部,【真按:前似均作艹!黄离艹.】刊本。系郭正域着。内一部计十三本,缺十卷;又一部,计二十本,全。

《绀珠集》二部,刊本。系王玉汝着。各六本,全。

《天佣子集》一部,刊本。系艾南英着。计十本,全。

《四品稿》一部,刊本。系李若讷着。计七本,止存五卷至九卷。

《明通纪》一部,刊本。系陈建辑。计四本,缺三卷、四卷。

《通鉴会纂》三部,刊本。系锺惺订。内一部计十五本,全;又一部计十三本,止存一卷至九卷、十七卷至二十卷;又一部计十一本,缺一卷、十一卷。

《眉公十集》一部,刊本。系陈继儒着。计四本,全。

《七录斋》一部,刊本。系张溥着。计三本,止存一卷、三卷、四卷。

《太乙山房集》一部,刊本。系陈际泰着。计一本,全。

《通鉴要》一部,刊本。系陈仁锡纂。计二本,全。

《四书语录》三部,刊本。系吕留良着。内一部计十本,全;又一部计五本,止存五卷至四十六卷;又一部计七本,全。

《通鉴纲目》一部,刊本。系陈仁锡纂。计二本,止存九卷至十六卷。

《桃笑集》一部,刊本。系官抚辰着。计二本,全。

《隐秀轩》二部,刊本。系锺惺着。内一部计七本,止存二卷至八卷;又一部计六本,止存二卷至八卷。

《翰海》二部,刊本。系陈继儒定。内一部计六本,全;又一部计四本,全。

一、准翰林院咨查应行全毁抽毁各书,湖北省查获七种,计八部:

《古今治统》二部,刊本。系徐奋鹏着。各八本、俱全。应全毁。

《珂雪斋集》一部,抄本。系袁中道撰。计四本,全。应全毁。

《王季重杂文》一部,刊本。系王思任着。计五本,全。应全毁。

《杨大洪集》一部,刊本。系杨涟撰。计二本,全。应全毁。

《赐闲堂集》一部,刊本。系申时行撰。内卷二《题清秋出塞图》一首二页,语多驳杂,应抽毁。

《绿滋馆稿》一部,刊本。系吴士奇撰。集内《桐梓县志叙》四页有偏谬语,应抽毁。

《去伪斋集》一部,刊本。系吕坤撰。卷一《边计民艰疏》第十一条,卷三《寄石东泉书》,卷五《送宫保方金湖焰》、《陕西武乡试录序》、《山东武乡试录序》十七页,俱有偏谬,应抽毁。

一、准各省咨查禁书,湖北省现获九十七种,计一百二十六部:

《南雷文约》一部,刊本。系黄宗羲着。计四本,全。

《焦氏笔乘》一部,刊本。系焦竑着。计六本。全。

《留青采珍集》二部,刊本。系陈枚选。内一部计二十四本,全;又一部计二十六本,全。

《世史纪要》一部,刊本。系叶羲昂纂。计三本,止存三卷、六卷、八卷。

《国朝典汇》一部,刊本。系徐学聚辑。计一本,止存五十六卷至六十四卷。

《乾坤正气录》一部,刊本。系周懋勷编。计四本,全。

《抚蓟疏草》一部,刊本。系申用懋着。计二本,全。

《近代诗钞》一部,刊本。系周京辑。计五本,全。

《杜律笺注》一部,刊本。系钱谦益注。计二本,全。

《今文化成》一部,刊本。系许泰交撰。计三本,全。

《文归》一部,刊本。系锺惺、陈继儒评。计六本,全。

《明文录》一部,刊本。系吕留良评。存五篇。

《昭代纪要》二部,刊本。系锺惺订,陈建辑。内一部二本,全;又一部三本,全。

《治平类纂》一部,刊本。系朱健着。计十六本,全。

《诗法度针》二部,刊本。系徐文弼着。内一部三本,全;又一部四本,全。

《八家文选》一部,刊本。系锺惺评。计九本,全。

《朴村文集》一部,刊本。系张云章着。计四本,全。

《今古合录》一部,刊本。系王世贞纂。计一本,止存首卷。

《新增鉴略》一部,刊本。系马裕撰。计二本,全。

《读史约编》一部,刊本。系周维秬着。计一本,全。

《通鉴要删》一部,刊本。系宗臣纂。计一本,止存一卷。

《明纪纲鉴补》一部,刊本。系朱璘辑。计四本,全。

《明续纪》一部,刊本。系卜大有纂。计一本,全。

《资治纲鉴》一部,刊本。系锺惺订。计四十本,全。

《杜溪文稿》一部,刊本。系朱书着。计四本,全。

《捷录》一部,刊本。系顾充着。计四本,止存一卷、三卷、五卷、六卷。

《黄陶庵全集》一部,刊本。系黄淳耀着。计八本,全。

《黄陶庵集》一部,刊本。系黄淳耀着。有钱谦益序,计五本,全。

《徐文长文钞》一部,刊本。系徐渭撰。计二本,全。

《徐文长逸稿》一部,刊本。系张汝霖、王思任评选。计四本,全。

《东林列传》二部,刊本。系陈鼎辑。内一部计七本,全;又一部计十本,全。

《街南文集》一部,刊本。系吴肃公着。计八本,全。

《苍霞余草》一部,刊本。系叶向高着。计三本,缺十二卷至十四卷。

《魏氏全集》一部,刊本。系魏禧着。计四十本,全。

《鸿苞集》一部,刊本。系屠隆着。计二十四本,全。

《按吴疏稿》一部,刊本。系王道直着。计六本,全。

《瀑音选》一部,刊本。系苗蕃着。计六本,全。

《寄言》一部,刊本。系梅之熉着。计一本,全。

《今文觉斯》一部,刊本。系过珙评。计二本,止存三卷、四卷。

《陈大樽稿》三部,刊本。系陈子龙着,吕留良评。内二部各六本,全;又一部,计四本,全。

《唐诗合选》二部,刊本。系锺惺、李攀龙选。各六本,全。

《十种曲》三部,刊本。系李渔着。内一部计十八本,全;又二部各十本,全。

《历史大方纲鉴》二部,刊本。系李廷机着。内一部计二十八本,全;又一部计二十四本,全。

《峄桐集》一部,刊本。系刘伯宗着。计六本,全。

《朱子异同条辨》一部,刊本。系李振裕撰。计三十四本,全。

《锺伯敬集》一部,刊本。系陆云龙评。计七本,全。

《兵镜》二部,刊本。系吴维顺辑。内一部计七本,止存一卷至四卷、七卷至十二卷;又1部计四本,止存二卷、三卷、八卷至十三卷。

《眉公诗钞》一部,刊本。系陈继儒着。计四本,全。

《归莲梦》一部,刊本。无编辑姓氏。计四本,全。

《熊经略书牍》一部,刊本。系熊廷弼着,计四本,全。

《新增要略补》一部,刊本。系马裕订。五本,止存首卷、一卷、二卷。

《锺伯敬文钞》二部,刊本。系锺惺着。各二本,全。

《四书会意解》三部,刊本。系张潮订。内一部二十一本,迭;又一部十六本,全;又一部十七本,全。

《翰苑英华》二部,刊本。系邓志谟着。内一部四本,全;又一部三本,全。

《氏族笺释》三部,刊本。系熊竣运着。内二部各四本,全;又一部六本,全。

《荣木堂集》一部,刊本。系陶汝鼐着。计一本,全。

《历朝纲鉴全史》一部,刊本。系苏浚订。计十二本,全。

《纲鉴通纪》一部,刊本。系王世贞纂。五本,止存三卷至十五卷。

《纲鉴纪要》一部,刊本。系苏浚纂。十七本,缺三卷、六卷、十一卷。

《通鉴集要》二部,刊本。系董其昌校,内一部九本,全;又一部八本,全。

《纲鉴总论》一部,抄本。系潘荣祖着。计一本,全。

《历朝纲鉴辑要》一部,刊本。无编辑姓氏。计十三本,全。

《通鉴总论》二部,刊本。系陈仁锡纂。各二本,全。

《鉴略必读》一部,刊本。系劳文昭纂。计一本,全。

《捷录旁训》一部,刊本。系顾充着。计四本,全。

《李卓吾明通纪》一部,刊本。系陈建辑。一本,残。

《通鉴会纂》一部,刊本。系诸燮纂,陈继儒订。十九本,止存一卷至四卷、六卷至二十八卷。

《古今全史一览》一部,刊本。系谭元春着。计五本,全。

《受祜堂》一部,刊本。系张泰交着。计八本,全。

《策类典》一部,刊本。系朱天璧选。计三本,全。

《诗持》一部,刊本。系魏宪选。计十本,全。

《武备志》一部,刊本。系傅禹辑。计五本,全。

《王李合稿》一部,刊本。系陈继儒选。计六本,全。

《明鉴会编》二部,刊本。无编辑姓氏。内一部三本,止存四卷、五卷、十一卷至十五卷;又一部三本,止存一卷至七卷、十三卷至十五卷。

《张太岳集》一部,刊本。系张居正着。计十六本,全。

《元明捷录》一部,刊本。系冯绍京撰。二本,止存一卷、二卷。

《九边图》一部,刊本。无编辑姓氏。计一本,全。

《忆记》一部,刊本。系吴甡着。计一本,全。

《梧冈诗集》一部,刊本。系黄载华着。计一本,全。

《留穉堂集》一部,刊本。系刘祖启着。计二本,全。

《元宴斋》一部,刊本。系胡尔慥重校。计一本,全。

《事类捷录》一部,刊本。系邓志谟着。计四本,全。

《见闻录》一部,刊本。系陈继儒着。计三本,全。

《朴村诗集》一部,刊本。无编辑姓氏。计二本,全。

《兼山诗集》一部,刊本。系杨廷麟着。计二本,全。

《介寿辞》一部,刊本。系沈大绶评。计一本,全。

《柴庵疏集》一部,刊本。系吴甡着。计九本,全。

《少微通鉴》一部,刊本。系唐顺之订。六本止存二卷、四卷、十四卷至十六卷、十八卷、十九卷。

《侯朝宗诗钞》一部,刊本。系侯方域着。计二本,全。

《天元历理》一部,刊本。系徐发着。二本,止存三卷、四卷、五卷。

《乾坤宝典》一部,抄本。无编辑姓氏。计二本,全。

《甔甀洞稿》二部,刊本。系吴国伦着。各二十本,全。

《天下名家诗观》一部,刊本。系邓汉仪着。七本,缺四卷、八卷、十二卷。

《袁黄纲鉴》三部,刊本。系熊明遇撰。内二部各三十二本,全;又一部二十四本,全。

《凤洲纲鉴》三部,刊本。系朱璘辑。内一部五十五本,全;又一部四十五本,全;又一部二十本,全。

《世史类编》三部,刊本。系王世贞撰。内一部二十五本,全;又一部十七本,缺一卷至四卷;又一部二十四本,全。

《今文得》三部,刊本。系孙维祺评。内二部各五本,全;又一部四本,全。

一、湖北省续查宋、元、明人著作违碍各书,共二十三种,计二十四部:

《辽金志》一部,刊本。系元叶隆礼着。计一本,全。内载女直事迹,语有干碍,应销毁。

《冯琢庵文集》一部,刊本。系明冯琦着,于慎行序。万历乙巳年刻。计六本,全。内《赠郝公蓟辽序》等篇,语有违碍,应销毁。

《宋元通鉴》一部,刊本。系明薛应旗辑,陈仁锡评。天启丙寅年刻。计三十六本,全。内论辽金事迹,语有干碍,应销毁。

《纲鉴金丹》二部,刊本。系明潘光祖辑,李长庚、陈仁锡序。崇祯辛未年刻。内一部计三十四本,全;又一部计五本,止存五卷至八卷、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四十卷。内载潘氏总论,语有违碍,应销毁。

《内方公集》一部,刊本。系明童承叙撰,翁大立序。万历己丑年刻。计四本,全。内《考牧》等诗,语有干碍,应销毁。

《短札字字珠》一部,刊本。系明王焞选,朱锦文序。万历丁巳年刻。计五本,全。内载李贽、陈继儒等尺牍,语有干碍,应销毁。

《古文奇奇赏》一部,刊本。系明李一鹏纂。计十本,全。内载吴国伦《拟岳飞答秦桧书》、孙矿《抚辽疏序》、黄辉《辽东奏议序》,语有干碍,应销毁。

《征吾录》一部,刊本。系明郑晓着,计一本,止存上卷。内叙明初事迹,语有干碍,应销毁。

《通鉴笺注》一部,刊本。系明王世贞纂,汪明际批评,陈继儒序。计四十本,全。内载南宋、元末事迹,语有干碍,应销毁。

《建文书法儗》一部,刊本。系明朱鹭辑。计二本,全。内载钱谦益、李贽等诗,应销毁。

《玉堂丛语》一部,刊本。系明焦竑辑,顾起元、郭一鹗等序,万历戊午年刻。计三本,全。内《献替》一条,语有干碍,应销毁。

《试草》一部,刊本。系明金声着。计一本,全。内《乐府歌》语有违碍,应销毁。

《西征集》一部,刊本。系明梅国桢着,王都俞序。崇祯戊寅年刻。计四本,全。疏内语有违碍,应销毁。

《宜云疏草》一部,刊本。系明周师旦着,吴崇礼、汪道亨序。万历丁巳年刻。计三本,全。疏内语有违碍,应销毁。

《衡湘集》一部,刊本。系明梅国桢着。计四本,全。内论李贽事迹,语涉荒诞,应销毁。

《渔村合稿》一部,刊本。系明金声、陈际泰时文。计一本,全。内多吕留良评语,应销毁。

《署冏疏草》一部,刊本。系明申用懋着。崇祯五年刻。计一本,全。疏内语有违碍,应销毁。

《同善会书》一部,刊本。系明武张联着,李澹园、李悦心序。崇祯辛巳年刻。计一本,全。内载钱谦益鉴定,应销毁。

《罗湖野录》一部,刊本。系宋僧晓莹撰。绍兴乙亥年刻。计二本,全。内载陈继儒重校,应销毁。

《类辑》一部,刊本。系明戚继光着,何言序。计四本,内缺九卷至十二卷。首载《小传》及二卷《请兵疏》、四卷《覆关院》等条,语有干碍,应销毁。

《戴悟龙遗集》一部,刊本。系明戴三阳着。计二本,全。内《仁犬记》、《明妃》诗,语涉谬妄,应销毁。

《湛辉阁草》一部,刊本。系明王应斗着,熊维则等序。计九本,全。内二卷《挽石歌》、《鼻塞吟》等篇,语有感慨,应销毁。

《李氏说书》一部,刊本。系明李贽着。计四本,全。书内讲解语多乖谬,应销毁。

一、附解尹嘉铨著作违碍各书,计三种,一百八十一部:

《絜矩编》一百七十九部,刊本。各四册,全。

《贻教堂书》一部,刊本。计八本,全。

《小学大全》一部,刊本。计五本,全。

一、附解石卓槐著作及批点各书七种,计七部:

《芥圃诗钞》一部,刊本。计六本,全。

《剑南诗钞》一部,刊本。计三十本,全。

《唐诗类释》一部,刊本。计六本,全。

《杜诗详注》一部,刊本。计十三本,全。

《考卷文启》一部,刊本。计四本,全。

《读杜心解》一部,刊本。计八本,全。

《左绣》一部,刊本。计八本,全。

一、附解冯王孙著作及抄录批点各书十五种、十二部、三束、二十三纸:

《五经简咏》二部,刊本。各二本,全。

《周易简咏》一部,抄本。计二本,全。

《周礼简咏》一部,抄本。计二本,全。

《五经简咏残稿》二十三纸。

抄时文一束。

抄诗一束。

《雪心赋》一部,抄本。计一本,全。

拟表及策略一束。

《律赋偶笺》一部,刊本。计三本,存二卷、三卷、四卷。

《经史辨体》一部,刊本。计二十二本,全。

《豳风月令》一部,刊本。计一本,全。

《古文雅正》一部,刊本。计六本,全。

《四书正义》一部,刊本。计六本,全。

《试策法程》一部,刊本。计六本,全。

《笠翁诗韵》一部,刊本。计二本,止存一卷至五卷。

以上共计一百六十八种、三百八十二部、三束、二十三纸。

一、附解各违碍书板一千八百八十二块:

《甔甀洞稿》板三副,共一千二百五十三块。

《弹词注》板共二百五十五块。

《经史提纲》板六十六块。

《鲁文》板一百七十二块。

《絜矩编》板四副,共一百三十六块。(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表第五上·三公表·宋濂
  卷二百八十 列传六十七·赵尔巽
  ●卷一百三十八·徐梦莘
  第五十回 中行说叛国降虏庭 缇萦女上书赎父罪·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八·佚名
  ○敌伪的和平谣诼·陶希圣
  今献备遗卷二十五·项笃寿
  五十三 江宁织造曹寅奏谢复点巡盐并奉女北上及请假葬亲摺·佚名
  六四一 谕内阁着国史馆会同理藩院编辑各蒙古扎萨克功绩表传·佚名
  结论·金毓黻
  崔玄[日韦]传·刘昫
  卷十二·马文升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八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十有一月壬子朔太常博士兼权宗正丞赵霈行尚书祠部员外郎 直龙图阁胡寅知永州癸丑徽猷阁待制提举台州崇道观洪炎卒于信州诏官给葬事既而侍御史辛炳奏炎非功在社稷及死于国事之人乞改正上曰炎以文

  • 皇王大纪卷六十三·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敬王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防生而悔吝着也阳卦多隂隂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竒隂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隂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易曰憧憧徃来朋从尔

  • 《志摩日记》序·陆小曼

    飞一般的日子又带走了整整的十个年头儿,志摩也变了五十岁的人了。若是他还在的话,我敢说十年决老不了他——他还是会一样的孩子气,一样的天真,就是样子也不会变。可是在我们,这十年中所经历的,实在是混乱惨酷得使

  • 侯莫陈崇传·令狐德棻

    侯莫陈崇字尚乐,代郡武川人。他的先辈属于魏国的别支,住在库斛真水。五世祖叫太骨都侯。从五世祖以后,世代都担任部落首领。祖父侯莫陈允,以良家子弟镇守武川,就把家安在那里。父亲侯莫陈兴,任殿中将军、羽林监。侯莫陈崇少

  • 职官七八·徐松

    罢免上【宋会要】太祖建隆四年九月十八日,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左羽林军大将军李处耘,责授检校司空、淄州刺史。先是,李重进(判)[叛],命归德节度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总管,处耘为都监。至是,制书以处耘「动资胸襟,每事率易

  • 食货五四·徐松

    诸州仓库天头原批:「食货二十七诸州仓库」。此标题据此而补。太祖建隆四年七月,诏曰:「为国之计,足食是先。属年谷之丰登,顾仓储之流衍,苟暴凉之失节,即损坏以为虞。必资守土之臣,共体分忧之寄。应所在仓廪,并委长吏躬亲检校,勿

  • 卷二·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蒙引卷二明 蔡清 撰康诰曰克明徳【芟一条减五十七字】克明徳明字连上所谓明之者也徳自是明徳吴季子云明则众人之所同克则文王之所独此语有病盖以明之之明为明徳之明矣人多喜

  • 卷二十·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二十颂四集传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盖颂与容古字通用【许氏愼曰颂貌也】故序以此言之【孔氏颖达曰颂之言容歌成功之容

  • 卷二十八·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二十八夏官司马第四之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正义贾氏公彦曰郑目录云象夏所立之官夏整齐万物天子立司马掌邦政以正天下故曰

  • 第80章·老子

    【原文】小国寡民(1)。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2)。使民重死,而不远徙(3)。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4)。使民复结绳而用之(5)。甘其食,美其俗,安其居,乐其俗(6)。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 桃夭·佚名

    ——简单的就是好的【原文】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桃之夭夭,有⑤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①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②灼灼

  •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波罗奈鹿苑仙人所止处。而转法轮。与大比丘众五百人。无数菩萨俱诸异佛国各各来会。尔时世尊。晨旦整服。持钵入城而福一切。贤者阿难侍如常仪。大圣则入波罗奈大城。普次街里向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四(本)·智周

    沙门智周撰疏。外道笑曰愚者亦解等者。问如来说法离于四非。外道闻经云何起谤 答大士行化多益。是徒虽有少轻得利者广。由是如来四非称离 又彼外道初虽暂谤。毕竟乘此以为出要。先损后益。正合化宜。是以动静无非佛

  • 古夫于亭杂录·王士祯

    笔记。清王士祯(1634—1711)撰。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罢官归田后所作,写于《香祖笔记》之后。因既无凡例,又无次第,故曰杂录,以所居鱼子山之“古夫于亭”名之。全书四万余字。内容颇杂,经

  • 天凑巧·佚名

    三卷。题“罗浮散客鉴定”,罗浮散客又有小说《贪欣误》六回,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据书中内容判断,作者是明末人,书成于明天启年间。《天凑巧》或误作《天然巧》,拟话本小说集,每卷演一回故事,共三个故事。第一回 《佘尔陈

  • 陆锡熊诗集·陆锡熊

    陆锡熊诗集5首。

  • 寻亲记·王錂

    明代传奇剧本。又名《教子记》。《远山堂曲品》著录。宋元南戏有《周羽教子寻亲记》,据张大复(彝宣)《寒山堂曲谱》卷首《谱选古今传奇散曲集总目》所载,明代梁辰鱼、范受益、王錂、吴中情奴、沈予一等均有改编本。现存

  • 东坡书传·苏轼

    十三卷。宋苏轼撰。该书《四库全书总目》着录作十三卷,库书为二十卷,数目不合,《总目》着录有误(说见崔富章《四库提要补正》、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东坡书传》又称《东坡先生书传》。据晁公武《读书志》,该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