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七四 军机大臣奏查明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

八七四 军机大臣奏查明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现已添设总校,其总裁等不过从中抽阅,伊等所阅之书既少,则处分不应仍照向例,嗣后书内每错一次,即将签贴之总裁,交部察议。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张能照等检阅书集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真按:此处标点与前者不同!】又奉旨:阿桂、和珅派阅书籍内签出错误之处,一并照例议处。钦此。钦遵。各在案。

上年十二月以前,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节经按季查核。所有本年正月起至三月止,进过全书八次,《永乐大典》一次。臣等详加查核,除分校记过八十八次之宋枋远、记过三十四次之胡士震、记过六次之吴锡龄、记过四次之翁树棠、高中已经病故,毋庸议外。查总裁嵇璜记过九次,曹文埴记过四次;总阅德保、周煌、汪永锡各记过二次,阿肃记过三次,谢墉、庄存与、钱载、吉梦熊、窦光鼐各记过一次,李绶记过四次,尹壮图记过五次;总校朱钤记过八十六次,缪琪记过八十一次,何思钧记过五十五次,徐以坤记过四十四次,仓圣脉记过三十九次,杨照记过三十七次,王燕绪、孙溶各记过三十一次,杨懋珩记过二十次,潘有为记过五次;分校汪日赞记过七十四次,胡予襄记过五十二次,李楘记过五十次,陈昌齐记过四十一次,雷纯记过四十次,汤垣记过二十八次,于鼎、李荃、孙球、蔡镇各记过二十四次,刘权之、范衷、王庆长各记过二十二次,郭祚炽记过二十次,王春煦、金光悌记过十八次,俞大猷记过十三次,许兆椿、李镕、李斯咏各记过十二次,【真按:前多作李斯咏。】吴典记过十一次,叶兰、牛稔文各记过十次,王坦修记过九次,励守谦、盛惇崇、罗万选、江学金、镜樾、邵晋涵各记过八次,刘校之、康仪钧、曹锡龄、王家宾、季学锦各记过六次,庄通敏记过五次,潘庭筠、吴寿昌、陈初哲、方炜、胡敏、饶庆捷、周鋐、苏青鳌、王增各记过四次,周兴岱、吴鼎雯、庄承籛各记过三次,叶菼、秦泉、蔡必昌、莫瞻菉、冯培、杨世纶、卜惟吉、沈培、张曾炳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志第九 律历三下·魏收
  列传第一 皇后·令狐德棻
  卷五十一·志第四·天文四·脱脱
  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五·礼三·张廷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李心传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卷二十二·吕中
  卷六十下 蔡邕列传第五十下·范晔
  褚彦回传·李延寿
  袁凯传·张廷玉
  卷四十七·雍正
  卷三十五·雍正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食货六八·徐松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推官裕(中行斋稿)·顾嗣立

    裕字公饶,东阳人。尝从白云先生许谦游。至治间,诣阙上《圣德颂》,元英宗召见玉德殿,补国子生。至顺元年庚午,举进士,授陈州同知,转道州推官。所著有《中行斋稿》。公饶诗篇秀丽,尤工七言乐府,出入二李之间。与宋显夫、杨仲礼、

  • 第二十出 东窗·姚茂良

    【齐天乐】〔净贴上〕荷枯菊老秋光尽。时値小春天气。画阁新开。红炉再整。户垂帘幙。〔合〕三友堂前。共赏松竹梅花寿。〔占〕你看东窗好景眞奇绝。竹间苍松梅似雪。〔净〕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夫人。

  • 张子友·隋树森

    张子友(一二四二——一三O 二),名九思, 字子友,一作子有,燕之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是著名文士和元朝重臣。至元初入备宿卫,后以工部尚书兼东宫都总管府事。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任詹事院丞,进资德大夫、中书右

  • ●卷十五·葛立方

    《霓裳羽衣舞》,始于开元,盛于天宝,今寂不传矣。白乐天作歌荅(《历代诗话》本作“和”)元微之云:“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锺暮角催白头。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

  • 提要·林同

    (臣)等谨案孝诗一巻宋林同撰同字子真号空斋福清人祖瑑直宝章阁父公遇字养正荫补宁化尉以不忍违亲乞奉祠服阕调户曺不就自营精舎以居扁曰寒斋同其长子也与弟合字子常俱有隠操后元兵至福州抗节死之林希逸鬳斋续集中与其兄

  • 列传第七 景穆十二王·魏收

    阳平王京兆王济阴王汝阴王乐浪王广平王景穆皇帝十四男。恭皇后生文成皇帝。袁椒房生阳平幽王新成。尉椒房生京兆康王子推、济阴王小新成。阳椒房生汝阴灵王天赐。乐浪厉王万寿、广平殇王洛侯,母并阙。孟椒房生任城康王

  • 第九回 袁总统宣布约法 唐首辅组织阁员·蔡东藩

      却说南京参议院,既得袁世凯电誓,遂公认他为大总统,又循例致词道:  共和肇端,群治待理,仰公才望,畀以太阿。筚路蓝缕,孙公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四百兆同胞公意之所托,二亿里山河大命之所寄,苟有陨越,沦胥随之。

  • 卷第二百二十一·胡三省

    唐纪三十七〔起屠维大渊献(己亥),尽上章困敦(庚子),凡二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上》干元二年〔(己亥、七五九)〕1春,正月,己巳朔,史思明筑坛于魏州城北,自称大圣燕王;以周挚为行军司马。〔考异曰:河洛春秋作「周万

  • 平定两金川方略·阿桂

    乾隆四十有一年嵗在丙申春二月两金川平武功露布神人庆洽皇帝俞廷臣请勅【臣】阿桂【臣】福康安【臣】梁国治编纂方略【臣】等谨率同纂修诸【臣】编年纪月成书若干卷依次进呈【臣】等窃惟金川为汉冉駹外徼隋置金川县唐

  • 鲁悉达传·姚思廉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人。其祖父鲁斐,为齐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衡州刺史,爵为陽塘侯。父亲鲁益之,为梁云麾将军,新蔡、义陽二郡太守。鲁悉达幼以行孝出名,初任梁南平嗣王中兵参军。侯景之乱时,鲁悉达纠集乡里人,保守新蔡,耕

  • 顺宗本纪·欧阳修

    顺宗,名诵,德宗的长子。母亲是昭德皇后王氏。最初封为宣城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六月,晋封为宣王。十二月十九日,被立为皇太子。顺宗为人宽厚仁爱,好学技艺,擅长隶书,对师傅重礼,见到师傅就先叩拜。随从德宗赴奉天,常常手执弓箭

  • 卷七 释山第十一·邢昺

    [疏]“释山第十一”。○释曰:案《释名》云:“山,产也。”言产生万物。《说文》云:“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也。”此篇释诸山之名,故云释山。河南华,(华阴山。)河西岳,(吴岳。)河东岱,(岱宗,泰山。)河北恒,(北岳恒山。)江南衡。

  • 卷九十三·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九十三    明 湛若水 撰 慎赏赐下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十二月髙昌之平也诸将皆即受赏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无勑防独不受及别勑既下乃受之所取唯老弱故币而已上嘉其防慎

  • (七)淡与不躁·钱穆

    《通书》又有《乐》章,谓:“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优柔平中,德之盛也。”此淡字,非仅言乐声,亦指人品即人心言。诸葛孔明言“淡泊明志”。濂溪教人志伊尹之所志,而学颜子之

  • 大悲经商主品第二·佚名

    尔时有魔子名曰商主。已於佛所深得敬信。闻佛涅槃心怀忧恼战悚毛竖。速诣佛所到顶礼。退住一面而白佛言:唯愿世尊,怜愍众生安乐众生救护世间。怜愍利益诸天人故。世一劫莫入涅槃。我亦怜愍诸天人故如是劝请。世尊,勿使众

  • 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佚名

      终南山僧 慧观撰序南岳泰公著五赞十颂。当时称之以美谈。及乐浦香严尤长厥颂。斯则助道之端耳。自祖灯相嘱始迦叶终曹溪。凡三十三祖信衣后迨数人。先贤之所未赞者。愚且病焉。虽宝林祖述其事阅而可委。奈何忘机

  • 古今同姓名录·萧绎

    一卷。梁元帝萧绎 (508—554)编。萧绎字世诚,萧衍第七子。幼时盲一目,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在位三年,谥号孝元。萧绎著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注 《汉书》 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老

  • 林公辅集·林右

    又名《天台林公辅先生文集》,三卷。明林右撰。林右,字公辅,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明洪武中官中书舍人。奉玺书行边有功,进春坊大学士,命其辅导皇太孙。后以事谪中都教谕,遂弃官归里。永乐帝即位,召之不至,以械缚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