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褚彦回传

褚彦回幼年时期就有高洁的声誉。宋朝元嘉末年,魏军逼近瓜步,百姓都整好东西,准备逃走。当时他的父亲褚湛之做丹陽尹,让他的子弟都穿着草鞋,在斋房前练习走路。有人讥笑他,褚湛之说:“这是安不忘危。”褚彦回当时年龄十几岁,很觉得惭愧。褚湛之有一头牛,是他最喜欢的,无故地掉在了堂屋前面的井里,褚湛之率左右众人亲自营救,郡中非常喧闹,褚彦回放下门帘不看。又有一个仆役偷了他的衣服,褚彦回遇见了,对他说:“可以严密地把它藏起来,不要让别人看见。”这个仆役很惭愧地走了,不敢再回来,后来褚彦回富贵了,那个人又回来谢罪,褚彦回待他和起初一样。

褚彦回与宋文帝的女儿南郡献公主结婚,被任命为驸马都尉,授职著作佐郎,逐渐调任秘书丞。褚湛之死后,褚彦回把财产全部推给弟弟褚澄,只取书几千卷。褚湛之有两厨宝物,在褚彦回的生母郭氏那里,他的嫡母吴郡主去要,郭氏企图不给,褚彦回说:“只要彦回在,怎么还怕没有钱?”郭氏还是不给,褚彦回流着眼泪坚持请求,才答应他了。后来承袭了都乡侯的爵位,曾担任尚书吏部郎。

景和时期,山陰公主婬荡放肆,窥见了褚彦回,很喜欢他,就告诉了前废帝,废帝就召褚彦回到西上阁住宿十天,公主就在夜间去那里找他,用尽镑种办法逼迫,褚彦回严肃地站在那里,从晚上直到早晨,不为她动摇心志。公主对他说:“您的胡须像戟矛,为什么却没有丈夫意气?”褚彦回说:“彦回虽然不聪慧,怎么敢带头进行婬乱?”

宋明帝即位,逐步升迁为吏部尚书。有人找他求官,秘密地在袖子里藏了一块金子,请求他在闲暇的时候单独谈话,拿出金子来给他看,说:“别人都不知道。”褚彦回说:“您自己应该得官,用不着这种东西。如果一定要送我,那就不得不上报了。”这个人非常害怕,收起金子走了。褚彦回向别人说起这件事,而不说他的名字,当时的人都不知道他。

明帝在地方任职的时候,与褚彦回因为风格同一向友好,到现在则对他深深地委任和信赖,提出什么事情一概听从。改封他为雩都伯,曾任侍中,兼尚书、右卫将军。

褚彦回仪表很美,讲究举止,俯仰进退,都很有风度。每当朝会,百官和远国的使节,无不翘首目送他。明帝曾经慨叹说:“褚彦回能迟缓行步,就可以当宰相了。”当时的人把他比作何平叔。他们曾经聚集在袁粲家中,初秋的一个凉爽的晚上,风月很美,褚彦回拿来琴,奏起了《别鹤》的曲子,音调准确,气韵流畅。王..、谢庄都在袁粲的座席上,击着拍子叹息说:“以没有牵累的精神,配上具有韵律的乐器,乐调暂时离开,也不会立刻停止。”

当时的鄙贱人常珍奇和薛安都叛乱,投降来、叛变去不止一次。后来又请求投降,明帝给予他很重要的职位。褚彦回说保全他的脑袋,就已经算是宽宏,不值得大加特殊的恩宠。明帝不听。常珍奇不久又叛变。

褚彦回后来担任吴兴太守,明帝卧病危险,派遣使者驰马去召他,想托付后事。等到召进来,明帝坐在帐中流着眼泪说:“我近来病危,所以召见卿,想让你穿黄罗裙。”他指着床头上的大匣子说:“文书都在匣子里边装着,这个匣子不能再打开。”褚彦回也悲伤得不能自制。黄罗裙,是他乳母的衣服。明帝即使在小时候,就怀着对身后的考虑。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优秀,众人尊崇,明帝找褚彦回谋划把他杀掉,褚彦回认为不可以这样。明帝发怒说:“卿呆痴,不值得跟你讨论事情。”褚彦回恐惧而遵奉了他的意旨。又做了吏部尚书、卫尉卿、尚书右仆射,因为母亲年老有病,早晚需要奉养,所以要求辞去卫尉卿,没有准许。

明帝去世,遗诏让他担任中书令、护军将军,他与尚书令袁粲一同受到顾命,辅佐幼主。袁粲等人虽然同被托付,而主要用意则在褚彦回。褚彦回与他们同心处理政事,务求节省简约,百姓十分信赖。不久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贿赂公行,褚彦回已经不能禁止了。

遭到了生母的丧事,他过度哀伤很快身体消瘦不能辨认,他整整一年没有洗澡梳头,只有在哭泣流泪的时候才可以见到他本来的形貌。诏令截止哭泣,禁止客人吊丧。葬罢以后,起用为中军将军,本来的职务不变。

元徽二年(474),桂陽王刘休范造反,褚彦回与卫将军袁粲入内保卫皇宫,镇定凝聚大众的人心。褚彦回起初做丹陽尹,曾经和他的弟弟褚癤同坐一辆车子,路上遇到齐高帝,褚彦回举手指着高帝的车子对褚癤说:“这不是一个平常的人。”后来出任吴兴太守,高帝赠物告别,褚彦回又对别人说:“这个人才貌不凡,将来不可预料。”等到顾命期间,引拔高帝参与掌权。

高帝平定了桂陽,调任中领军,兼任南兖州刺史,高帝坚持推让,给褚彦回和卫军袁粲上书陈述自己的心情,褚彦回、袁粲不答应,高帝才接受了命令。这一年任命褚彦回为尚书令、侍中,配给仪仗二十人,他坚持辞让。元徽三年,晋升爵位为侯。服丧期满,改授他为中书监,侍中、护军职务依旧,配给乐队一支。

当时淮水属于北朝,江南不再有鳆鱼,偶尔有人辗转得到的,一条值几千钱。有人赠给褚彦回鳆鱼三十条,褚彦回当时虽然高贵,但是过于贫穷,有的仆人献计把它卖掉,说可以得到十万钱。褚彦回脸色一变说:“我觉得这是食物,不是财货,而且不知道可以卖钱,姑且接受。虽然家中节俭困乏,怎么可以卖掉赠送的东西换钱呢?”结果全部给了亲朋去吃,不几天便吃完了。

第二年,嫡母吴郡公主去世,哀伤过甚,极为消瘦。葬罢,诏令他代职,坚持推辞,又因为周年祭礼来到,上表解职,都没有准许。

苍梧王的暴虐逐渐加剧,齐高帝与褚彦回及袁粲谈论时事,袁粲说:“主上年幼,微小的过失容易改正,伊尹、霍光的做法,不是衰世所能做的,纵使成功了,也终于没有完整的土地。”褚彦回默不作声,倾心于高帝。等到苍梧王被废除,公卿们在一起商议,袁粲、刘彦节都不肯接受委任,褚彦回说:“除了萧公没人能了结此事。”手取用物交给高帝。高帝说:“大家都不肯,我怎么能再推辞!”事情才安定下来。顺帝登基,改称褚彦回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职务依旧,卫士五十人入殿。

等到袁粲怀了叛逆之心,说:“褚公眼睛中白色很多,就是所谓白虹贯日,灭亡宋朝的最终是这个人。”后来有一天,袁粲对褚彦回说:“国家所依赖的,只有您和刘丹陽及袁粲罢了,希望各人自勉,不要让竹帛所写的史书笑话我们。”褚彦回说:“希望把我的心放到您的肚子里就可以了。”然而终于不能坚贞固守。

到了高帝辅政,王俭提议为高帝加黄钺,任遐说:“这是大事,应该报告褚公。”高帝说:“褚公如果不给,您将怎么办?”任遐说:“褚彦回保护妻子,爱惜生命,并没有奇才异节,我能制服他。”果然褚彦回没有反对。

后来沈攸之事件发生,高帝召褚彦回谋划,褚彦回说:“西夏发难,事情必定不会成功,您应当首先防备内部。”高帝秘密地进行了防备。事情平定,晋升为中书监、司空。

齐台建立,褚彦回告诉高帝,引用何曾由魏朝的司徒任晋朝的丞相为例,请求做齐官。高帝很谦虚但没有准许。建元元年(479),晋升职位为司徒,侍中、中书监职务依旧,改封为南康郡公。褚彦回辞让司徒,便给仆射王俭写信,想依照蔡谟的事例。王俭认为不应该这样说,劝褚彦回接受任命。但终于没有就任。不久任命为尚书令。建元二年,重申前次的命令为司徒,又坚持推让。

魏军出动,高帝打算发动王公以下无官的人去从军,褚彦回上谏认为对实用没有好处,空致扰动,皇上才停下来了。

建元三年七月,高帝亲尝醇酒,盛夏的时候想夜间出去,褚彦回与左仆射王俭进行劝谏,认为:“从汉宣帝以来,不在夜间进入宗庙,用以防备异常事情的发生。君主极为重要,是应该谨慎行事的。”高帝听从了他。

当时朝廷的机要事情,褚彦回大多参与谋议,常常被采纳,很受礼遇。有一次皇上大开宴席,酒后对朝臣说:“卿等都是宋朝时的公卿,怕也没有料到我应该得到天子。”王俭等人还没来得及回答,褚彦回拿着手板说:“陛下不能说臣没有早识龙颜。”皇上笑着说:“我有愧于文叔,知道您是朱祜已经很久了。”

褚彦回善于弹奏琵琶,齐武帝在东宫举行宴会,赐给他金缕柄银柱琵琶。他性格温和典雅,有度量,不乱作举动。他的宅院中曾经失火,烟气和火焰逼人,左右的人惊慌纷乱,褚彦回神色安然,找了一辆车子慢慢离去。然而世人却常常以名节非议他,当时百姓俗语说:“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彦回生。”

高帝逝世,遗诏任命褚彦回为录尚书事。江东建都以来,没有单独任命为录尚书事的,有关部门怀疑应该立下优文还是策书。尚书令王俭提议,认为“现居本官,另外任命为录尚书事,应该有策书,而过去的史书不载。中叶以来,三公王侯,则策书优文并设;官品第二,用策书而不用优文。优,就是赞美;策,则兼以说明委寄。尚书职务居于天官,是政治教化的根本,所以尚书令品级虽然第三,任命必定有策书。录尚书品级不见记载,而总领的职守更重,前代大多和本官同时任命,所以不再另外有策书。根据事实推论情理,不能够等同于一般官员,应该有策书,用以表明隆重。既然不同于王侯,也就用不着优文了”。于是就听从了他的说法。很快增加褚彦回的仪仗为三十人,五天上朝一次。

不久褚彦回生病卧床。褚彦回少年时候曾经病得很重,梦见有人把一套算命的卜蓍送给他,随后就发现少了其中一个,到现在已经四十八岁了,年初就卧病。而太白星和荧惑星相继侵犯上将星,褚彦回担心不能再起来,上表请求退职。武帝不准许,于是改任他为司空、骠骑将军,侍中、录尚书事职位依旧。去世的时候年龄四十八岁,家中没有余财,欠债数十万,诏令赐给东园的秘密宝器。

当时司空的佐官因为褚彦回没有上任,怀疑是否应该对他使用属官的礼节,王俭论证说:“依照《礼》,新娘在出嫁的路上,听到丈夫家有了丧事,改服而入。现在佐官虽然没有随同工作,但是属吏的礼节是由天朝规定的,应该表示以礼相敬。”司徒府的官吏又因为褚彦回已经解职,而没有接受新的任命,府中的佐官是否应该为他服丧呢?王俭又论证说:“依照本朝中叶士孙德祖从乐陵调任到陈留,还没有入境,去世了,乐陵郡的官吏依照晋见太守的礼节,陈留迎接的官吏依照‘娶女有吉日,以齐衰吊丧’。司徒府应该依照所居的官位来定丧服。”又诏令赠他为太宰,侍中、录尚书、南康郡公依旧不变,增加仪仗为六十人,送葬的礼仪完全依照宋朝太保王弘的旧例,谥号为文简。在此以前,庶姓的三公,丧车没有固定的规格,王俭建议官品第一,都加旗帜和网络,就是从褚彦回开始的。又诏令褚彦回的妻子、宋朝已故巴西主的墓道暂时开启,应该追赠为南康郡公夫人。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二·表第十三·脱脱
  卷二十四·魏三·佚名
  卷二一九 唐紀三十五·司马光
  卷三十八·郝经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三)·王彦威
  一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文津阁所缮《盐铁论》遗漏处询问纪昀情形片·佚名
  一二八一 大学士和珅等奏请修书议叙升用人员缘事降调分别办理折·佚名
  一一二九 河南巡抚毕沅奏覆本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十九部折·佚名
  侯莫陈顺传·令狐德棻
  谢应芳传·张廷玉
  吴麟征传·张廷玉
  卷三百二·杨士奇
  卷二百四十五·杨士奇
  卷第四·佚名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813_1 【送吕郎中赴沧州】无可   出守沧州去,西风送旆旌。路遥经几郡,地尽到孤城。   拜庙千山绿,登楼遍海清。何人共东望,日向积涛生。   卷813_2 【书马如文石门居】无可   别业逸高情,暮泉喧客亭。

  • 提要·齐己

    【臣】等谨案白莲集十巻唐释齐已撰齐已益阳人自号衡岳沙门宋人注杜甫已上人茅斋诗谓齐已与甫同时其谬不待辨旧本题为梁人亦悮考齐已尝依髙季兴为龙兴寺僧正季兴虽尝受梁官然齐已为僧正时当龙徳元年辛已在唐庄宗入洛之

  • 列传第六十 阳尼 贾思伯 李叔虎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 潘永基 朱元旭·魏收

    阳尼,字景文,北平无终人。少好学,博通群籍,与上谷侯天护、顿丘李彪同志齐名。幽州刺史胡泥以尼学艺文雅,乃表荐之。征拜秘书着作郎,奏佛道宜在史录。后改中书学为国子学。时中书监高闾、侍中李冲等以尼硕学博识,举为国子祭酒

  • 列传第三十七 王韩苏薛王柳冯蒋·欧阳修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客于魏。孤且窭,事母谨甚。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举明经,诣京师,客有徒步疲于道者,自言:“父宦远方,病且革,欲往省,困不能前。”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不告姓名去,由是誉振一时。不肯造请贵势,太宗使宰相听其

  • 卷之七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十五 传第五十九 扎萨克一等台吉丹津额尔德尼列传 丹津额尔德尼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扎萨克亲王善巴再从弟祖毕玛里吉哩谛为赛因诺顔图蒙肯第九子号巴图尔额尔德尼诺

  • 卷六十四下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第三十四下·班固

    【原文】严安者,临菑人也。以故丞相史上书,曰:臣闻《邹子》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

  • 卷二 埒克等之叛·李有棠

    〔察克事附〕太祖即位之五年夏五月,皇弟埒克、伊德实、谋反。安图妻讷默库知之,以告,得实。太祖不忍加诛,乃与诸弟登山刑牲,告天地为誓,赦其罪,出埒克为德哷部额尔奇木,封讷默库为晋国夫人。六年秋七月丙午,亲征珠巴克,命弟埒克

  •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四·李之芳

    龙游遂安处州等处获捷疏 金衢处三郡捷功并复宣平疏(康熙十四年四月) 衢州龙游获捷疏 论卹殉节县丞徐喆疏(康熙十四年五月) 军中需用赏赉饷银疏 衢州南塘万青前岭捷功疏(康熙十四年闰五月) 请开销赏给官兵银两疏(康熙十四年六

  • 卷九十四·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九十四宋 赵汝愚 编礼乐门丧礼下上仁宗论张贵妃丧礼过制 孙 沔臣最处孤迹特荷圣恩如遇有闻事干大体不敢隐默自求安全苟狂言有所开悟虽诛责亦足补报窃见贵妃夭亡上心感悼欲加异礼尤宜节情

  • 卷一百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十四兵部九关津一廵检司福建福州府闽县  五虎门官毋屿廵检司闽安镇廵检司候官县 竹崎廵检司怀安县 五县寨廵检司福清县 壁头山廵检司牛头门廵检司泽朗

  • 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颜元

    甲子(一六八四)五十岁正月,国公玉来请执贽,先生以其年长于己,辞之。 二月,王五公先生卒,先生闻之大恸!已而闻其目不瞑,叹曰:“五公不瞑目矣,吾之目其可瞑耶!”初志寻父,以事恩祖不遂,及归宗,值天下多故,又思为父母立一血嗣

  • 卷四十八·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八 明 冯复京 撰大雅生民之什一生民篇禋祀笺云禋祀上帝于郊禖○月令仲春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

  • 卷五十七·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七道统六训门人【已见前卷为学内者不重出】问涵养于未发之初令不善之端旋消则易为力若发后则难制曰圣贤之论正要就发处制惟子思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孔孟教

  • 司隶/庭氏·佚名

    司隶掌管有关五隶官之法,辨别他们的衣服、器物,掌管有关他们的政令。率领五隶官属下的隶民追捕盗贼,从事国都中低贱的事,为百官积聚所需用的器具,凡拘执罪人的事(都用他们去干]。王国有祭祀、接待宾客或丧事,役使隶民从事繁

  • 四分律卷第十一(初分之十一)·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九十单提法之一尔时佛在释翅瘦迦维罗卫尼拘类园中。尔时释种中有释迦子,字象力,善能谈论,常与外道梵志论议,若不如时便违反前语,若僧中问是语时,即复违反前语,于众中知而妄语。诸梵志等讥嫌

  • 卷第四·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四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解义篇 元 浦尚法师传 浦尚。字希古。檇李人。母梦僧乘白马入门而娠。七岁。母授以孝经。一过即成诵。弗忘好佛书。十二岁。见紫微山惠力海公。白父母。愿从受业。许

  • 可闲老人集·张昱

    诗别集。四卷。元张昱 (1289—1371)撰。昱字光弼,自号一笑居士。庐陵 (今江西吉安)人。累官至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元末弃官。明初太祖征其入京,召见,悯甚老,曰 “可闲矣”,厚赐遣归,于是更号可闲老

  • 施公案·佚名

    清代公案侠义小说,原名《施案奇闻》,又名《百断奇观》,最初只有八卷九十七回为正集,续集一百回(不分卷),以后又有二续、三续、四续,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集刊《施公案》达十续,发展为五百二十八回。作者姓名生平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