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七二 谕内阁着将《明朝宫史》照依原本抄入四库全书以为殷鉴

八七二 谕内阁着将《明朝宫史》照依原本抄入四库全书以为殷鉴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

昨于养心殿存贮各书内,检有《明朝宫史》一书,其中分类叙述宫殿、楼台及四时服食宴乐,并内监职掌、宫闱琐悉之事。卷首称芦城赤隐吕毖较次,其文义猥鄙,本无足观。盖明季寺人所为,原不堪采登册府,特是有明一代粃政多端,总因奄寺擅权,交通执政,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任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每阅明代宦官流毒事迹,殊堪痛恨。即如此书中所称,司礼监掌印秉笔等,竟有「秩尊视元辅,权重视总宪」之语。以朝廷大政,付之刑余,俾若辈得以妄窃国柄,奔走天下,卒致流寇四起,社稷为墟,伊谁之咎乎?着将此书交该总裁等,照依原本抄入四库全书,以见前明之败亡,实由于宫监之肆横。则其书不足录,而考镜得失,未始不可,藉此以为千百世殷鉴。并将此旨录冠简端。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三·赵尔巽
  卷一百十八·毕沅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一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九四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纪昀等《三藩纪事本末》有无违碍等情片·佚名
  通鉴答问卷二·王应麟
  卷三十八物产志一·黄遵宪
  韩思复传·欧阳修
  杨惟中传·宋濂
  附录·张之洞
  ●皇朝通典卷一百·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之八·雍正
  馆阁续録卷五·陈骙
  第三节 奴 婢·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慶芝堂詩集卷一·戴亨

    藩 【 藩:瀋】 陽戴亨通乾撰 四言古詩 騷體 ◆四言古詩◆ 東岡二章章十句 臘月四日六章二章章十句二章章八句一章章十四句一章章十二句 立春聞雁 高堂三章章八句 李徵君虛齋九十初度四章章八句 山東朱中丞同年母程太君

  • 卷三·龙榆生

    43 张耒 二首 录自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本柯山诗余【秋叶香】帘幕疏疏风透, ^一线香飘金兽。 ^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画。 ^别离滋味浓于酒, ^著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 ^春色年年如旧。 ^【风流子

  • 大风·刘半农

    我去年秋季到京,觉得北方的大风,实在可怕,想做首大风诗,做了又改,改了又做,只是做不成功。直到今年秋季,大风又刮得厉害了,才写定这四十多个字。一首小诗,竟是做了一年了!呼拉!呼拉! 好大的风。 你年年是这样的刮,也有些疲倦么? 呼

  • ●卷二百十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十二。   起绍兴十二年八月十四日庚午,尽十二月十六日甲戍。   皇太后回銮至行在。   车驾至自临平皇太后还宫满城士庶夹道耸观皆以手加额声洋溢太后居於慈甯殿宰臣文武百官上表称贺亦有献赋

  • ●卷五·邵博

      唐以前文字未刻印,多是写本。齐衡阳王钧手自细书(五经),置巾箱中。巾箱《五经》自此始。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虽极乱之世,而经籍之传甚广。予曾大父遗书,皆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八、雍正钱发行不久,不·雍正

      十八、雍正钱发行不久,不能普遍流通,你便造谣“雍正钱,穷半年”,是居何用心?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即观铸钱一事,自癸卯到今六年,尚铸个钱不顺。勉强铸就的,糊糊涂涂,不明不白,民间无人肯

  •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经

  • 三国史记卷第十七。·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一七卷高句丽本纪五零零零零高句丽国本纪第五。[东川王][中川王][西川王][烽上王][美

  • 后梁纪一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开平元年(丁卯、907)·司马光

    后梁纪一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丁卯、公元907年) [1]春,正月,辛巳,梁王休兵于贝州。 [1]春季,正月辛巳(初四),梁王朱全忠率兵在贝州休整。 [2]淮南节度使兼侍中、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弘农郡王杨渥既得江西,骄侈益甚,谓节度判官周隐曰:“

  • 卷一百四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十八 朱批黄之隽奏摺 雍正三年八月十八日提督福建学政左春坊左中允【臣】黄之隽谨 奏为钦奉 上谕事【臣】准督【臣】觉罗满保抚【臣】黄国材移准吏部咨 奉 上谕凡文武官员曾经面奉谕旨

  • 黄磋玖·佚名

    黄磋玖先生小传黄先生浙之馀姚人初名承乾字楚九后以字行因更号磋玖焉为明末大儒黎洲先生之裔尊甫知异老人邃于医眼科得异人传授尤称神手先生幼世其业遍览医籍以中医缺脑脏义欠圆满遂决然舍去专心研究西药创设中法药房

  • 程子辉·周诒春

    程子辉 字华耀。年三十三岁。生于檀香山。父建瑞。业商檀香山。永久通信处。广州高等师范学校转交。已婚。子二。女二。初学于檀香山。光緖二十八年。自费游美。入摩甘园高等学校。光緖三十一年。入芝加哥大学。习经

  • 八年·佚名

    (甲辰)八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丁亥朔,時、原任大臣,率禮堂請對。上召見于便殿。大臣、禮堂請以歲首,冊封元子。上曰:「予所靳許,蓋出惜福之意。前後下敎,卿等可以諒之。」諸大臣曰:「元子今已三歲。三者,數之成也;歲籥

  • 记问之学(1)·戴圣

    ——读死书者不配为师【原文】记问之学(2),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3)!力不能问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见。【注释](1)本节选自《学记》。(2)记问:凭记忆力掌握知识。(3)听语:听取学生的问题并解

  • 人生与知觉·钱穆

    人生最真切的,莫过于每一个人自己内心的知觉。知觉开始,便是生命开始。知觉存在,便是生命存在。知觉终了,便是生命终了。让我们即根据每一个人内心的知觉,来评判冲量人生之种种意义与价值,这应该是一件极合理的事。 请先就

  • 以身谤法罪过无量·印光

    虽然,以言谤者其罪小,以身谤者其罪大。今之口谈大乘,自命悟道,谓我即是佛,何必更去念佛?烦恼即是菩提,何必断烦恼?淫怒痴即是戒定慧,何必断淫怒痴?由是之故,出言则高于九天之上,行事则卑入九地之下。如斯之流,名为佛怨,比之不知佛法

  • 卷第四·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二之四已说同分及彼同分。十八界中几见所断。几修所断。几非所断。颂曰。十五唯修断  后三界通三不染非六生  色定非见断论曰。言十五者。谓十色

  • 成唯识论 第三卷·护法

    成唯识论 第三卷护法等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