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三十四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戊辰朔福建泉州府地震

○辛未诏免河南府祥符阳武封丘三县水灾田租时三县之田连三岁为河水暴决浸没有司不以言 上闻之即遣官核实免其租且切责三县官吏坐视民灾之罪

○壬申以湖广全州及灌阳县隶广西布政使司

○癸酉诏有司免输明年桑穰先是以造钞岁买浙江河南北平山东及直隶凤阳诸府桑穰为钞料民间不免伐桑以供科索至是 上以其不便于民恐妨蚕作故免之

○甲戌命安陆侯吴杰永定侯张铨等率致仕武官往广东训练沿海卫所官军以备倭寇

○置广东青蓝守御千户所

○乙亥遣国子监生及人材分诣天下郡县督吏民修治水利 上谕之曰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资而时有旱涝故故不可已无备成周之时井田之制行有潴防沟遂之法虽遇旱涝民不为病秦废井田沟洫之制尽坏议者遂因川泽之势引水以溉田而水利之说兴焉朕尝令天下脩治水利有司不以时奉行至令民受其患今遣尔等往各郡县集吏民乘农隙相度其宜凡陂塘湖堰可潴蓄以备旱熯宣洩以防霖潦者皆宜因其地势修治之毋妄兴工役掊克吾民众皆顿首受命给道里费而行

○丁丑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戊寅祭大社大稷

○癸未以尹清为驸马都尉尚第十四皇女含山公主

○乙酉遣官祀历代帝王

○给神策等卫军士二十一万七千余人布绢六十一万八千余疋

○丙戌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

○遣官祭旗纛

○狭西阶文千户张者等叛命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寗正为平羗将军会都督佥事徐凯率狭西成都卫兵讨之初秦州卫令者亲率本所军往两当听调者不听命卫遣人逮之者遂与千户赵原吉等率所部八百余人伐木遮道据守文县及打江牛头关等处道梗不通事闻遂命正等率兵一万八千余人往讨之

○诏禁用铜钱时两浙之民重钱轻钞多行折使至有以钱百六十文折钞一贯者福建两广江西诸处大率皆然由是物价涌贵而钞法益坏不行 上乃谕户部尚书郁新曰国家造钞令与铜钱相兼行使本以便民比年以来民心刁诈乃以钱钞任意亏折行使致令钞法不行甚失立法便民之意宜令有司悉收其钱归官依数换钞不许更用铜钱行使限半月内凡军民商贾所有铜钱悉送赴官敢有私自行使及埋藏弃毁者罪之

○戊子夜天鸣

○庚寅新建京都酒楼成先是 上以海内太平思欲与民偕乐乃命工部作十楼于江东诸门之外令民设酒肆其间以接四方宾旅其楼有鹤鸣醉仙讴歌鼓腹来宾重译等名既而又增作五楼至是皆成诏赐文武百官钞命宴于醉仙楼

○癸巳夜太阴犯轩辕荧惑犯积薪

○丙申礼部主事盖霖以事系狱其父伏阙言霖以菲才受任触犯国法罪当大辟虽死莫赎但臣年老父子之情有所不忍愿以次男从军以赎其死 上悯其言特宥之○是月以大理寺左寺丞马文彧为刑部郎中

九月戊戌朔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杨允左参政罗钟右参政李文华湖州府知府王祯俱以事被逮 上以其罪非贪墨俱宥之复其官归安县丞高彬亦连坐耆民诣阙言彬在任公廉未尝以事扰民民得安业今坐死系狱乞加宽宥 上以其得民心即诏释之

○乙巳夜荧惑犯鬼宿

○青州府日照县民江伯儿以母病割胁肉食之不愈乃祷于岱岳祠誓云母病愈则杀子以祀神既而母病愈竟杀其三岁子以祭有司以闻 上怒曰父子天伦至重礼父为长子三年服今百姓无知贼杀其子绝灭伦理宜亟捕治之勿使伤坏风化遂逮伯儿杖一百谪戍海南因命礼部定议旌表孝行事例行于天下礼部议曰人子之事其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有疾则托之良医投以善药至于呼天告神斯又恳切之至此为人子所当为也卧冰割股前古无闻虽出后世亦是间见至若割肝残害尤甚且如父母止有一子割肝刲股或至丧生卧冰或致冻死使父母无依宗祀永绝反为不孝之大者原其所自皆愚昧之徒务为诡异以惊世骇俗希求旌表矢见避徭役割股不已至于割肝割肝不已至于杀子违道伤生莫此为甚自今人子遇父母有疾医治弗愈无所控诉不得已而割股卧冰亦听其所为不在旌表之例诏从之

○丙午撒马儿罕驸马帖木儿遣酋长迭力必失等奉表来朝贡马二百匹表曰恭惟 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统一四海仁德弘布恩餋庶类万国欣仰咸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 皇帝出膺运数为亿兆之主光明广大昭若天镜无有远近咸照临之臣帖木儿僻在万里之外恭闻 圣德宽大超越万古自古所无之福 皇帝皆有之所未服之国皆服之远方绝域昏暗之地皆清明之老者无不安乐少者无不长遂善者无不蒙恩恶者无不知惧今又特蒙施恩远国凡□贾之人来中国者使观览都邑城池富贵雄壮如出昏暗之中忽睹天日何幸如之又承敕书恩抚劳问使站斥相通道路无壅远国之人咸得其济钦仰 圣心如照世之杯使臣心中豁然光明臣国中部落闻兹德音惟知欢舞感戴臣无以报恩德惟仰天祝颂 圣寿福禄如天地远大永永无极照世杯者其国旧传有杯光明洞彻照之可知世事故云

○丁未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于建昌府以建昌军民指挥使司及建昌前卫宁番越隽会川盐井六卫隶之

○赐国子监云南四川官生冬衣

○戊申以 天寿圣节赐在京文武官并国子监生吏民军匠人等钞有差

○己酉温州府乐清县民为锦衣卫卒诬告逮至京事白卫卒伏诛赐民钞人十锭遣还免其今年田租

○庚戌山东曲阜县知县孔希文坐须知不完罢为民

○辛亥免四川永宁宣抚司积年无徵税粮一千三百三十余石

○癸丑夜太阴犯昴宿

○定正蔡氏书传成初召国子监博士致仕钱宰等至 上语以正定书传之意且曰尔等知天象乎皆对以不知 上曰朕每观天象自洪武初有黑气凝于奎壁间奎壁乃文章之府朕甚异焉今年春暮其间黑气始消文运当兴尔等宜考古正今有所述作以称朕意于是命翰林院学士刘三吾等总其事开局翰林院正定是书时礼遇诸儒甚厚各赐以绮缯衣被等物又御制诗命次韵和之朝参则班于侍卫之前宴享则赐坐殿中时酒楼成人赐钞宴其上各献诗谢 上大悦复遣礼部尚书任享泰谕旨诸儒有年耄思归者先遣之众皆愿留至是书成凡蔡氏集传得者存之失者正之又集诸家之说足其未备三吾等率诸儒上进赐名曰书传会选命礼部刊行天下赐诸儒宴及钞俾驰驿而还

○乙卯天寿圣节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奉天殿

○朝鲜国李旦遣其子某及门下评理赵琳等奉表贡方物贺 天寿圣节诏谕其子某自今朝贡□进贺免进表某奏云小邦以小事大之礼必因进表得达微诚况正旦 圣节华夷会同莫不奉表进贺难比其余不敢不进

○丙辰湖广辰州卫奏本卫地方上抵沅州下接常德请置五驿如沅州例每一驿置一堡每堡置卒二百人戍守且令走递从之

○丁巳云南乌撒军民府知府卜穆奏言沾益州屡侵夺其地诏令西平侯沐春理断之

○戊午浙江定海卫奏所属廓衢等千户所皆濒海地方陆路一百二十里水路则风涛险远遇警急卒难应援请于穿山筑城置千户所分调官军守御从之

○己未夜太阴与荧惑会于柳

○庚申修寰宇通衢书成时上以舆地之广不可无书以纪之乃命翰林儒臣及廷臣以天下道里之数编类为书其方隅之目有八东距辽东都司陆行为里三千九百四十四马驿六十四水陆兼行为里三千四十五驿四十又自辽东东北主三万卫马驿四为里三百六十西极四川松潘陆行为里五千五百六十马驿九十二水陆兼行为里八千三十驿一百有四又西南距云南金齿陆行为里六千四百四十四马驿一百水陆兼行为里八千三百七十五驿一百一十三南踰广东崖州水陆兼行为里六千六百五十五驿七十有八又东南至福建漳州府水陆兼行为里三千五百二十五驿五十四北暨北平大宁卫为里三千六百一十四马驿五十三水陆兼行四千二百四十五驿六十一又西北至狭西甘肃为里五千五十马驿八十一水陆兼行为里六千七百二十驿九十六布政司十三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之道各一浙江水驿十三为里九百四十八福建水马驿四十一为里二千八百四十五江西水驿十五为里一千五百二十广东水马驿四十五为里四千三百九十河南狭西山东山西北平湖广广西云南之道各二河南水驿三十一为里二千八百四十五马驿二十二为里千一百七十五狭西水马驿五十一为里四千一百马驿四十二为里二千四百三十山东水马驿二十九为里千九百一十五马驿二十六为里千四百八十四山西水马驿五十为里四千三十马驿四十一为里二千三百八十北平水马驿四十七为里三千四百四十五马驿三十九为里二千三百六十四湖广水驿十八为里一千七百三十马驿二十六为里一千五百三十五广西水驿五十三为里四千四百六十水马驿六十四为里四千二百六十五云南水马驿九十六为里七千二百马驿八十三为里五千二百七十五四川之道三水驿九十四为里七千二百六十五马驿八十二为里四千七百九十五水马驿七十为里五千九百时天下道里纵一万九百里横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此其大略也四夷之驿不与焉

○甲子置广海卫于广州新会县置惠州平海海豊三守御千户所

○丙寅命辽王府校尉军士屯田自食与定辽等卫屯卒俱俟十年后始收其租

○诏自今诸王婚礼使者所持之节置于册案使者受命行礼毕执事者举册案由王道正副使由臣道出至午门外以节置彩舆舁至妃家门外正使乃持节行礼礼毕仍置彩舆舁回复命

○是月浚淮安山阳县支家河水南入淮北通安东海州

○遣中使谕狭西都指挥使司训练将士北自延安绥德西自兰州从魏国公徐辉祖等节制候来春征讨西番

○广西田州府上隆州知州岑永通遣其弟永玉等贡马十二匹

○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曹铭为右都御史铭巩昌之会宁人洪武十九年以进士授兵科给事中累迁左副都御史至是升今官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四

责任编辑:颜兵
  

猜你喜欢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范晔
  第二十七回 入关中约法三章 屯新安坑卒廿万·黄士衡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九十六·佚名
  卷二·韩菼
  ●郑氏史料续编卷十·佚名
  ·禀制军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王亻必传·欧阳修
  宋绶传·脱脱
  杨桓传·宋濂
  武大烈传·张廷玉
  序三·捧花生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君宝妻·唐圭璋

      徐君宝,宋末岳州人。其妻被掠至杭,弗从敌,自投池水而死。   满庭芳   汉上繁华,江南上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

  • 四集卷九十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九古今体六十首【癸卯七】啓跸往盛京之作孟月虞涉潦中秋协旅程【前本拟七月十一日由山庄啓行诣盛京因是日始立秋又末伏首日恐作雨泥泞因改期於八月十六日啓跸】撰辰指故里是日啓廵旌初历

  • 岳州宴别潭州王熊二·张说

    缙云连省阁,沟水遽西东。 然诺心犹在,荣华岁不同。 孤城临楚塞,远树入秦宫。 谁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

  • 第九十二回 镇淮南高骈纵寇 入关中黄巢称尊·蔡东藩

      却说李克用乘胜长驱,入雁门关,进寇忻代二州,时已为僖宗七年,新改元为广明元年,忻代刺史,乘城拒守,幸免陷没。克用转逼晋阳,攻入太谷,诏遣汝州防御使诸葛爽,率东都防御兵往救河东,再命太仆卿李琢为蔚朔等州招讨都统。琢系前

  • 东林列传卷七·陈鼎

    ○明贺逢圣传贺逢圣字对阳江夏人少与同邑熊廷弼齐名督学熊尚文竒之曰贺夏瑚商琏也熊干将莫邪也后皆如其言廷弼领解额逢圣下第尚文召慰之许为膏火资逢圣毅然起立曰某即幸隽不敢负生平竿牍戒况不第乎尚文益叹服万厯三十

  • ●卷上·辜鸿铭

    ○南京衙门余同乡李忠毅公之文孙龙田司马,名惟仁,尝诋论曾文正公曰:“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余谓曾文正功业及大节所在,固不可轻议;然论其学术及其所以筹画天下之大计,亦实有不

  • 卷二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十一恤民一康熙六年丁未五月丙午上谕吏部等衙门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近闻直隶各省民多失所疾苦顚连深可悯念

  • 孙元方·周诒春

    孙元方 字景西。年三十四岁。生于安徽寿县。叔多森。已婚。光緖二十九年。自费游美。入威斯林学校。习理科。光緖三十二年。入麻省工业学校。习矿科。宣统元年。入白朗大学。习银行业。民国元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

  • 卷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刘子卷十       北齐 刘昼 撰正赏第五十一赏者所以辩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赏而不正则情乱於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理之失也由於贵古而贱今情之乱也在乎信耳而弃目古今虽殊其迹实同耳目诚异其识则齐

  •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①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

  • 卷三十八·道世

    ▲故塔部第六依《像法决疑经》云:“造新不如修故,作福不如避祸。”斯言验矣。或有村坊塔寺,损故伽蓝,堂殿朽坏,舍屋崩摧。席扇蓬户,靡隔烟尘,瓮牖茅茨,无掩霜露。是以门墙彫毁,粪秽盈阶,路绝人踪,僧徒漂寄。不修不饰,日就衰羸,造罪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九·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九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八如是已说功德品决择。问如说五种无量。谓有情界无量等。彼一切世界当言平等平等。为有差别。答当言有差别。彼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者不清净。于清净世界

  •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四谛品第二十五(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四谛之法。云何为四。所谓初苦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说法无尽。第二者苦习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

  • 三具足经优波提舍翻译之记一卷·佚名

      施戒闻三备摄众行。是以如来说名具足。法门深邃浅识未窥。天亲菩萨慈心开示。唯显义弗释章句。是故名为忧波提舍。昔出中国今现魏都。三藏法师毗目智仙。婆罗门人瞿昙流支。爱敬法人沙门昙林。于邺城内在金华寺。

  • 毗尼母经卷第五·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尔时佛在波罗奈。五比丘往白世尊。听诸比丘畜何等药。佛言。听诸比丘畜陈弃药。乃至流离亦听畜。治病药有四种。中前服药不得中后七日终身服也。中后药中前亦得服之。不得终身畜也。中后

  • 鹿忠节公集·鹿善继

    文集。 明鹿善继(1575—1636)撰。二十一卷。善继一作继善,字伯顺,定兴(今属河北省)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崇祯初为太常寺少卿,十五年率乡人守定兴城,抗御清兵,城破而死。谥忠节。其学宗王守仁,有多种著述

  • 酒谱·窦苹

    一卷。宋窦苹撰。窦苹,字子野,汶上(今山东汶上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作除《酒谱》外,还有《新唐书音训》。《酒谱》杂叙关于酒的故事,寥寥数条,似有脱佚。然而《宋志》也作一卷。观其书,始于酒名,终于酒令,首

  • 陶真人内丹赋·陶植

    陶真人内丹赋,原不题撰人。据考应为唐末五代道士陶植撰。《通志‧艺文略》着录「金丹赋一卷」,疑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篇有赋有注。赋词意义隐晦,大略言物外之人法效两仪,取象八卦,混阴阳之变化,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