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礼部志稿卷八

明 俞汝楫 编

职掌【小序】

语曰官之有司犹农之有畔也韩昭正典冠之诛见为溺职绦侯不能举钱谷之对安问司存故夫职之义在分也各相守则治交相侵则乱职之义在合也蕲相济则举两相诿则废我圣祖衆建诸司而着示职掌一书象魏官常垂炳星日列圣奉为章程不愆不忘侵旷之儆代有申饬凡厥有位百度惟贞则庶职修明之效即九官四岳十二牧之秩秩岂足多让哉礼曹务视诸曹烦剧什伯之职思其居厥惟艰哉服物采章度数等威仪曹是问禋祀醮燎禬恤术禳祠部是问辑瑞来王会同玉帛客司是问笾豆有践燕乐嘉宾董戒光禄祗事奉常膳司是问而兼总条贯则大宗伯少宗伯受成焉噫严矣重矣通百给于一身而腓臂异位归百川于谷王而河济分流以是知明作之朝无丛脞之虞岂漫为任哉志职掌

总职掌

礼部堂石刻【国初立于部堂】

尚书 侍郎

掌礼乐仪章郊庙祭祀朝贡会同宾客宴享学校科学之政及天下祀典其品节之分制度之详讲议损益考定而颁行之使仪表中外粲然有伦凡所以敦崇风教厚励民俗者皆总其职务而奉行其制令其属有四总部祠部主客膳部

仪部 郎中 员外郎 主事

治礼乐学校贡举之式凡制诏礼仪【开读诏赦万夀节正旦冬至朝贺朔望起居大祀誓戒庆成公侯封拜进历进春宴享进膳等仪及定服色房舍器皿仪物等制】

表笺【万夀节正旦冬至表笺本部通类付膳部送收】印信【照依大小衙门品级铸造给降及销毁裁草印信】颁历【定造历日则历钦天监进呈历日节次类行历様付各布政司造】科举【定科举呈式开试日期进士出身】

杂行【旌表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及奏各处申报祯祥灾异定各衙门行移体式等事】

祠部 郎中 员外郎 主事

治祠祭百神及释道之典凡祠祭【部祀宗庙丁祭皇陵历代帝王陵庙并一应祭祀喂养牺牲及在外祭祀日期】学校【国监府州县学及岁贡生员教官生员丁忧事故等事】卜筮医药【选举术士占候医病】

乐律【神乐观舞生教坊司乐户侑食乐工】

丧葬【公侯丧礼圹志赠諡及军官丧礼优给】僧道【凡僧道衙门寺观住持僧道度牒等事】

客部 郎中 员外郎 主事

治侯邦蕃国朝贡之仪凡四夷朝贡【外国及土官之属】宾客【接待外国来使土官进表使臣及礼待贤德官员】贡举【起取及考试通经秀才】

建言【定议可否】

给赐【官员军士外国土官轻重等第】

膳部郎中 员外郎 主事

治宴赐牲酒膳羞之事凡膳羞【藏氷蔬种等事】宴享【公支管待物件及茶饭下程则例】

器物【厨役铜牌公廨什物朝服象牙牌面】

酒醴【成造酒器造酒则例】

杂行【收受表笺本部俸给通类勘合】

大明会典

尚书侍郎掌邦礼其属郎中员外郎主事掌贰尚书侍郎之事有所疏请则各举其职事以质于尚书侍郎而受其成

仪制清吏司分掌礼仪宗封学校科贡举其仪度而办其名数

祠祭清吏司分掌郊庙羣祀之典及丧礼历日方伎之事

主客清吏司分掌诸番朝贡接待给赐之事简其译伴明其禁令凡百官恩赉各省土贡亦隶焉

精膳清吏司分掌宴飨牲豆酒膳之事会其品数而程其出纳

圣谕

宣宗皇帝御制礼部箴谕曰朕承大宝临抚兆民实赖文武羣臣同心同力以兴起治功昔舜命九官十二牧皆孜孜训谕虞史书之夫以大舜为君臯陶稷契辈为之臣犹致儆如此况朕菲薄敢不?心然远臣既不得数见而又谕之近臣虽朝夕相接亦不得数以言谕因取古人箴儆之义凡中外诸臣各着一篇使掲诸厅事朝夕提观庶几有儆然古之君臣有交儆之道凡在位君子有以嘉谟告朕者尤朕所乐闻也

礼部箴

圣人立极法天出治为治之大莫大于礼稽古伯夷为虞秩宗所典三礼宗伯攸同既治神人亦和上下政本之地实宣教化惟我祖宗承古之道品节制度式昭礼教幽明崇卑秩乎有序大法大经靡不备举咨尔礼官夙夜惟寅秉其直清以交神明安上治民爰及四裔祗修旧章亦义之比惟卿暨佐汝予协恭暨厥四属于卿率从治国去礼犹耕无耜咸笃敬天以懋政事宣德七年夏六月

礼部志稿卷八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 阳尼 贾思伯 李叔虎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 潘永基 朱元旭·魏收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隐逸·欧阳修
  列传一百一十四 高赵田硃·欧阳修
  唐明宗家人传第三·欧阳修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一·李心传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一百九十八 江宁织造曹(兆页)覆奏家务家产摺·佚名
  一一三七 四川总督李世杰奏覆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四部折·佚名
  卷二十一兵志一兵制·黄遵宪
  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第五·班固
  荀磠传·房玄龄
  卷第一百十九·佚名
  钦定南廵盛典卷六十一·高晋
  卷九十二·佚名
  黄国聪·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子渊诗集卷三·张仲深

    (元)张仲深 撰○五言律诗宿单孟年溪斋次韵苏端元有约风雨亦来过晓市鱼虾集深秋笋蕨多交情今管鲍诗句逼阴何最喜华颠祖孙儿似小坡题天师画送人还洞庭金碧拥层峦归桡趂急湍人从天际去春在画中看驿路随江尽湖云类海寛停舟

  • 卷四·龙衮

      宋齐丘   宋齐丘,字子嵩。世为庐陵淦阳皂山人。父诚,因巢寇之乱与南昌人钟传同起于草野,唐王不能制。时高骈镇淮南,遂表传为洪州节度使,寻封南平王,以诚为副使,卒于任所。齐丘因是以为故里焉。齐丘少孤,好学为文,其体颇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四(缺)·佚名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四(缺)

  • 卷一百九十·杨士奇

    永乐十五年六月乙酉朔○丙戌和宁王阿鲁台使臣脱火赤等辞还遣指挥徐晟等赍敕及金织文绮六十表里赐和宁王与之偕行 改交阯定昌府永涸县隶本府初永涸县隶快州以本县言去府近于州故也○丁亥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有光出阴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弘治十年三月癸卯朔湖广按察司佥事蒋昺丁忧服阕复除山西按察司○乙巳升监察御史胡谅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升直隶河间府知府谢文为山东布政司右参政○命贵州三年六年考满官惟方面知府赴部给由余止赴布政司考核造册类缴候

  • 卷之一千四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十四·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乙酉谕内阁、学部国子丞徐坊等奏、山东土匪滋炽。关系全局请遴派本省绅士回籍。举办团练一摺。山东南控江淮。北拱畿辅。当此危急之秋急应办治乡团。以资保<?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前贵州提学

  • 李如松传·张廷玉

    李如松,字子茂,是李成梁的长子。因为父亲的战功荫封为都指挥同知,充当宁远伯勋卫。李如松骁勇刚强,敢于作战,小时候跟父亲熟悉兵机。再次提升代理都督佥事,担任神机营右副将。万历十一年(1583)派出担任山西总兵官。给事中黄

  • 毛吉传·张廷玉

    毛吉,字宗吉,余姚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被授予刑部广东司主事。该司管辖锦衣卫。锦衣卫卒刺探百官阴事,他们以片纸入奏,官员即得罪,公卿大夫无不惊恐不安。他们公开请托,轻侮官员,即使有罪被交给刑部,也没有人敢鞭打他们

  • 卷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十三諡略【六】庶官諡【臣】等谨按定例一品官以上应否予諡请旨定夺予諡者交内阁撰拟諡号工部给碑价翰林院撰拟碑文二品以下无諡其有予諡者系奉特旨或効职勤劳或没身行阵或以文学或以武功均得

  • 卷七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九宋 赵汝愚 编儒学门学校下上神宗答诏论学校贡举之法苏 轼臣伏以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法在於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皁隶未尝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因今日之法臣

  • 礼三五·徐松

    请听政御殿淳熙十四年十月八日,皇帝诣德寿宫,侍太上皇帝汤药。是日,大行太上皇帝升遐于德寿宫德寿殿。遗诰:「皇帝成服三日听政,丧纪以日易月。」 十二日,宰臣王淮等率百僚三上表请皇帝还内听政,不允。 十四日,上令中使宣谕辅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九·澄观

    四十六叹佛出世。如上大威光童子偈声是告等。初施行者。即法施行。于中三。一见佛兴世。二以大下法施益生。三尔时下结所成益。二中四。初令闻名离惑益。二复更下见身起行益。三复为下赞希增敬益。四复于下展转增长益

  • 石村画诀·孔衍栻

    画诀。 清代孙衍栻。一卷。约1820年。该书凡十则: 一、立意, 二、取神,三、运笔, 四、造景, 五、位置, 六、避俗,七、点缀,八、渴染,九、款识, 十、图章。其中渴染一则,作者自谓有秘诀,不忍泯灭,言之较详, 颇具心得。

  • 八卦拳学·孙福全

    孙禄堂编著。出版时间不详。《自序》日期为1916年11月。全书共分二十三章。其中第六至第十七章图解说明了八卦掌起势、单换掌、双换掌、狮子掌、返身掌、顺势掌、队掌、平托掌、背身掌、风轮掌、抱掌等基本掌法的具体

  • 未刻本叶氏医案·叶桂

    医案著作。不分卷。清·叶桂撰,门人周仲升抄集。有1963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排印之程门雪校本。

  • 华手经·佚名

    梵名Kus/ala -mu^la-sam!graha 。凡十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华首经、摄诸善根经、摄诸福德经、摄善根经、摄福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记述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现神力,摄四众,十方菩萨皆来聚集,手持莲花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