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二四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新缴书目并严查缴触碍书籍立限考成折

二二四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新缴书目并严查缴触碍书籍立限考成折

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八日

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 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查缴书籍,仰祈圣鉴事。

窃照江省采访遗书,经臣先后开列清单,缮折具奏,并委员解送四库馆查收。嗣又钦奉上谕,查缴明末野史等书,又经臣将委员查办缘由,恭折覆奏在案。

臣自上年十二月潘家屯工竣,抽查赈务回省,据江宁藩司闵鹗元将各委员呈缴书籍,禀送前来。臣逐加查阅,内有从前未曾购觅之书尚可采择者,共三十三种;又有字句触碍,并逆犯屈大均诗集、《岭南三家诗选》应营销毁者,共计七种。现在封固,一并解交四库全书处,分别查办。所有各书名目,臣谨分别另缮清单,恭呈御览。至应营销毁之书,有无板片存留,现已饬司确查缴验焚毁,毋俾流播,以惑人心。

抑臣更有请者,笔墨妄议之事,自来江省尤多,今蒙圣恩,谕令悉行呈出,止将其书销毁,于收藏之人并不治罪,煌煌天语,正大光明。凡属臣民,具有天良,自无有心藏匿之事。惟是山乡僻壤,小市荒摊,恐一时查访未周。又或其人祖父虽会习儒,本身改业农商,家有藏书,无从查检。更有经生之辈,只知攻习举业,除所读四书、本经、古文、时文之外,往往束之高搁(阁),卽有违碍书籍,未及细心检阅呈缴,均属事所必有。现今虽据上下江委员会同地方官陆续禀送各书,由臣暨各抚臣查核具奏。所虑此外遗漏尚多,若不立定限期,设法查办,将来别经发觉,罪无可逭。臣再四思维,惟有按照钦部事件通行各府州之例,再限六个月,责成各地方官端委明妥教官,亲诣有书之家,并坊林、书肆、小市、荒摊,将明末国初人著作,徧加查阅,凡涉字句触碍之书,概行呈缴汇奏,责处道府实力稽查。如果绝无存留,州县敎官卽出具印结,由该管道府加结详报,日后别经发觉,不但藏书之人加以重罪,卽出结之道府州县敎官一体查参议处。如此立限办理,地方官各知考成严切,自必尽心搜罗,一切诞妄不经之书,可期销毁净尽,无复留贻。

臣谨缮折会同安徽抚臣裴宗锡、江苏抚臣萨载合词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训示。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 梁紀十六·司马光
  卷二十七·朱熹
  卷二百十二·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纪昀
  五五五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查明沈德潜子嗣及家藏逆书情形·佚名
  列传卷第七 高丽史九十四·郑麟趾
  卷八十九·班固
  苏伯衡传·张廷玉
  ●甲、记·佚名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一百三十·赵汝愚
  卷八十六·佚名
  卷七·曾巩
  陈兆焜·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际道人·唐圭璋

      按道人张渊道侍郎之女大慧门人。   渔家傲   七坐道场三奉诏。空花水月何时了。小玉声中曾悟道。真堪笑。从来漫得儿孙好。   辩涌海潮声浩浩。明如皓月当空照。飞锡西归云杳渺。巴猿啸。大家唱起还乡调。

  • 卷十·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三十一首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坐来还有意流水面前流 又 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隂森古树气麄淡老僧情壁

  • 中州集巻六·元好问

    ○冯内翰璧一十五首璧字叔献别字天粹承安二年进士歴州县召入翰林再为曹郎宣宗朝屡以使指鞫大狱权贵如归德知府宿州搃帅声势焰焰朝廷知其跋扈而不能摧伏者叔献以法临之毛髪不贷也幼有重名就所长论之馆阁台谏与宾客言乃

  • 嵗时杂咏巻三十·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中秋中秋月 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乆征戍何处庭前新别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总【一作逺】不知中秋夜湓亭翫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邉今年

  • 幽通赋原文·班固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飖飖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飏声。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岂余

  • 卷三·谷应泰

      ○太祖平汉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冬十月,常遇春、廖永安、吴祯等,自铜陵进取池州。太祖命李文忠领兵策应。永安去城十里,而遇春、祯等帅舟师抵城下,合攻之,破其北门,入城,执天完将洪元帅,斩之。   天完,徐寿辉伪号也。并擒其

  • 清中叶之外交观·佚名

    自乾隆十二年金川叛乱,迄五十七年尼泊尔征定,其间用兵凡十余次。战役上虽未尝无一二败北事,然其终局,常得自然之胜利。故是时有十全武功之称,谓两定金川,两定伊犁,一定回部,一入缅甸,一定台湾,一复安南,两胜廓尔喀也。此等武功,于

  •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十八卷 仕绩 九·缪荃孙

    苏 州 府 六 清(下)蒋元益蒋元益,字希元,长洲人。杲子。乾隆乙丑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兵部右侍郎,再充乡试正考官,三督学政。戊戌京察,以原官休致。主娄东书院,移主紫阳书院。戊申,卒于家,年八十一,祀乡贤祠。元益

  • 范如圭传·脱脱

    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少年时代跟随舅舅胡安国学习《春秋》。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刚到武安军时,正碰上统帅准备杀人,范如圭指出统帅的失误,统帅认为已经签署命令不能轻易改变。范如圭严肃指

  • 赵纆传·张廷玉

    赵亻叔,字本初,山阴人。元朝进士。洪武六年(1373),征召被授予国子博士。太祖曾亲临奉天殿,召赵亻叔和钱宰、贝琼等人说“:你们一定要以孔子所定的经书为教导,不要掺杂苏秦、张仪的纵横学说。”诸臣叩头受命。赵亻叔请求颁布

  • 论语集注大全卷二·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二为政第二凡二十四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音拱亦作拱】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新安陈氏曰首训正字本夫子政者正也子帅

  • 原序·高士奇

    春秋地名攷畧原序钱塘髙宫詹作春秋地名攷畧十四卷既成而示余属为之序予受而读之喜其搜采之博考辨之精反覆不忍释手既而潜玩再三乃知其用心之勤则在乎贯通全经非独侈张见闻已也盖左氏之学莫赜于地名得其解者惟杜元凯氏

  • 提要·邵宝

    《四库全书 简端録》  (明)邵宝 撰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七简端録五经总义类提要臣等谨案简端録十二卷明邵寳撰寳字国贤别号二泉无锡人成化甲辰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谥文庄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编皆其读书有得即题识简端积久

  •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二]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衆[三]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 已盡.無復煩惱.[四]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陳[五]如.摩訶迦葉.優

  • 附录·佚名

    弘赞法花传者。始自东晋。终乎李唐。凡学法花。得其灵应者。备载于此。斯可谓裨赞一大事之因缘。使其不坠于地者欤。然。今海东。唯得草本。年祀逾远。笔误颇多。钻仰之徒。病其讹升。余虽不敏。仇挍是非。欲广流通。

  • 第七十八章 令建立精舍·佚名

    如是受灌顶明其政治之楞伽王普罗伽玛普奢,以镇定楞伽之地,(一)为精勤之果报,王权成立成就之时,以行恭敬之[王]欲使兴大师[佛]之教,(二)僧众之僧团置于[食]邑以养妻子,&ldquo;戒应如是而由此无其他之戒&rdquo;,(三)其他同一作法,任何正确之

  • 大方等大集经·佚名

    (梵文Mahāvai-pulyamahāsannipātasūtra) 略称《大集经》。佛经名。大集部诸经的汇编。北凉昙无谶等译。六十卷。据称是佛陀向四方菩萨所说的大乘佛法,以大乘*六波罗蜜法和诸法性空思想为主要内容,但也有密教说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