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壬戌五月朔,上御文德殿视朝,仗卫如式。既退,三省已下职事官各厘新务,盖一时之荣遇也。 初三日,诏曰:「先王以道在天下,列而为事,陈而为法。人各有分然后安,官各有守然后治。三代以降,累世相仍,寖迷本原,遂乱名实。余斯
除蟒公,姓氏里居皆不传。少年任侠,好击刺,父为人陷死,除蟒公年十六七,逃去,学于少林僧,十年而成。归,手扌甚仇人,抉其首,告父墓,遁居吴会空山中。久之,徙居松之峰泖间,筑草屋两楹,佣山民之田以自食。郡之南,朱泾者,巨镇也,属华亭辖。时
万历九年七月壬戌朔 上亲享 太庙○调原任广东按察使周浩为广西兵备副使○总督漕运凌云翼奏称仪真闸税宜酌水势不必拘泥取盈其瓜仪各闸坝应归并南河郎中管理不必添设主事部覆如议因言河道岁修钱粮宜敕督臣照各边年饷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光绪四年。戊寅。二月。丙申。遣官祭关帝庙。外起居注 ○以正黄旗汉军都统安兴阿署镶黄旗蒙古都统。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克兴阿署镶红旗汉军副都统。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常星阿署正白旗护军统领。正黄旗汉军副都统恩麟
宋 袁枢 撰苻氐据长安晋懐帝永嘉四年略阳临渭氐酋蒲洪骁勇多权略羣氐畏服之汉主聪遣使拜洪平逺将军洪不受自称防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元帝大兴二年蒲洪降赵赵主矅以洪为率义侯成帝咸和四年秋八月后赵中山公虎攻集木
刘元珍,字伯先,江苏无锡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起初授职南京礼部主事,进为郎中,父母年岁大了,刘元珍回家赡养他们。后又起用为南京职方郎中,淘汰军营中老弱的士兵,每岁节省银两二万多。万历三十三年(1605)京官考察,吏部
〔张觉、郭药师附〕太祖天辅元年冬十二月,宋使登州防御使马政以国书来,曰:“日出之分,实生圣人。窃闻征辽,屡破掠敌。若克辽日,五代时陷入契丹汉地,愿畀下邑。”二年春正月庚寅,使索多如宋报聘,书曰:“所请之地,今当与宋夹攻,得者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八十四典礼志七八旗冠服【宗室王公冠服 公主王妃等冠服官员兵丁冠服 冠服通例】宗室王公冠服亲王吉服冠顶用红宝石赐红绒结顶者亦得用之冬用海龙薰貂紫貂夏织玉草或藤竹丝为之红纱绸里石
一1929年发生的所谓“武汉事变”,事实上仅是蒋先生挟天子以令诸侯、志在消灭异己的许多战争之一而已。蒋先生企图用武力消灭异己,远在北伐刚完成时,似乎便已决定。1928年7月底,我自北平回到南京后不久,便在李济
捕亡 防盗至元二十八年六月,中书省奏准《至元新格》:诸管军官职当镇守,其要盗贼不生,管民官职当抚治,其要安静不扰。今后行省行院,凡于所属,若管民官抚治不到,以致百姓逃亡,管军官镇守不严,以致盗贼滋盛,即须审其所由,依理究
钦定四库全书北史识小録卷八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列女传图像丹青流声竹素【是以诗书所记风俗所存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不入彤管之书不沾青史之笔【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将草木以俱落与麋鹿而同死者可胜
【题解】王充在本篇批判了汉儒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解说的夸张不实之辞,故篇名称为“语增”。在篇中,他分别对七种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虚增之语”进行驳斥。他指出,周武王不如汉高祖,秦二世比商纣王罪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四 復次云何識藴差别。此亦五種應知.一由安住故二由雜染故三由所依故四由住故 五由異相故。云何安住。謂習欲者欲界諸識執外色塵名色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九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自性清净品第十四之余论曰。此说依世俗胜义建立诸法。当如是知。若时世尊以一切智观察世间。现证了知依世俗说则有六
从此第三。明世间品。于中有二。一者明有情世间。二者明器世间。就明有情世间中有二。一总辨有情。二判聚差别 就总辨有情。复分三段。一明有情生。二明有情住。三明有情没 就初明有情生中。复分九种。一明三界
地理文献考证。元耶律楚材撰,清李文田注。一卷。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楚材扈从西行五、六万里,留西域六、七年。以所见闻著《西游录》。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曾节录其纪程部分。文田有《朔方备乘札记》已著录。原文
诗别集。明夏完淳著。一卷。本集内的诗都作于被捕时及狱中,故取“楚人南冠”之典名集,以明志向。原单行本未见传本, 今均将集内诸诗统编入《夏内史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