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江宁书局拣存不解书籍已经发还折

一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江宁书局拣存不解书籍已经发还折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十日

窃臣接到办理四库全书处咨开,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初二日奉上谕:各省购办遗书,其节经开单解送者,现已付馆,别择校录,并令将原书盖以翰林院印,书面钤注某家某书若干本,云云。钦此。钦遵。移咨到臣。

臣查江南江西两省采访遗书,先经各抚臣在于安庆、苏州、江西省城设局办理。嗣于上年闰三月初五日接奉上谕,令臣实力购觅。臣随一面通饬各属,上紧体访解送,一面委员给其银两,令其前往书贾坊林采购。并于江宁设局,专委藩司闵鹗元督率本城教官二员、县丞一员,将各属禀呈书目及解局书籍并委员购到之书,查点收贮,随时开单禀臣。经臣查阅各书,或系《永乐大典》内曾经取用,或系述古堂、曝书亭书目所载,或可附入经史子集之列者,均经臣开单恭折奏进,先后委员解送四库馆交收在案。此外,重复琐小书籍,除委员用价购买者毋庸置议外,其有各属禀呈书目之日卽批令不必解送者,有于随禀解送卽发交来差赍回批令给还本人者,又有解交局内转解臣衙门者,亦经臣于选择奏进后,将拣存不解之书,闸单发交藩司闵鹗元,督率局员查明,分别发还各属。如系绅士呈献之书,务卽给与本人领回,取具收领报查。各在案。

今奉圣谕,令将拣存不解之书,先行查验发还,并严禁官吏人等窃取抵换、借端勒索等弊。臣当卽移咨抚臣一体钦遵,查明覆奏,并檄行各藩司先将奉到上谕,敬谨刊刻誊黄,徧贴城乡市镇,晓谕士林,咸使周知。伏查江宁局内前项拣存不解之书,虽经臣随时发还,并开单由局韩发,现在并无留存,但各属领去曾否给还,其给还之书是否俱系本人领回,有无收字可凭,臣现在严行确查,俟覆到另行奏闻。倘有留局未给及本人赴领未得,吏胥等有从中干没遗失情事,一经察出,卽行参究,断不敢稍有怠忽,总期办理实在,以仰副圣主嘉惠藏书之至意。

所有臣从前给还各书并现在确在(查)缘由,理合先行恭折奏覆,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二十日奉朱批:览。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脱脱
  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六十六·宋濂
  第一百回 弑昏君隋家数尽 鸩少主杨氏凶终·蔡东藩
  第一百五十九回 石青阳团结西南 孙中山宣言北伐·蔡东藩
  卷第二百二十九·胡三省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七·倪在田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崇祯实录卷之四·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零二·佚名
  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传第四十五·范晔
  东魏孝静帝纪·李延寿
  世祖章皇帝圣训序·顺治
  四、姜羌为一字·傅斯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金陵百咏·曾极

    金陵楚威王以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故曰金陵;或曰以其地接华阳金坛之陵。凿地破除函谷帝,埋金厌胜郢中王。兴亡总不关君事,五百年前枉断肠。摄山在城东北四十五里,有齐文惠太子凿石为佛见存。《江乘地记》:村有草可以摄生,故名

  • 提要·孟浩然

    《孟浩然集》四卷,唐孟浩然撰。浩然事迹具《新唐书·文艺传》。前有天宝四载宜城王士源序。(案士源即补《亢仓子》之王士元。其事亦见序中。此作源字,盖传写异文。)又有天宝九载韦滔序。士源序称“浩然卒於开

  •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陈寿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齐孝王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繇伯父宠,为汉太尉。续汉书曰:繇祖父本,师受经传,博学群书,号为通儒。举贤良方正,为般长,卒官。宠字祖荣,受父业,以经明行修,举孝廉,光禄(大夫)察四行,除东平陵令。视事数年,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六·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正月丙寅朔 上不御殿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拜 天子 玄极宝殿文武群臣朝觐官及四夷贡使诣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免宴赐节钱钞○戊辰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景陵○癸酉时享 太庙命成国公

  • 一一三二 掌浙江道监察御史左周奏请清查全书缮字总数并采进书籍折·佚名

    一一三二 掌浙江道监察御史左周奏请清查全书缮字总数并采进书籍折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初二日*掌浙江道监察御史臣左周跪奏,为请清查四库全书缮字总数并采进书籍,以归核实事,恭惟我皇上稽古右文,广罗典籍,钦定四库全书及《荟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孙文懿公抃行状苏颂公讳抃字梦得其系出于富春盖吴将武之后裔也七世祖曰朴始徙富春籍于长安唐武宣世举进士宏词连取甲第大中五年从辟劔南西川节度使府为掌书记其子曰长孺摄彭山县令既以秩满罢因家眉山大治

  • 榕村语録卷九·李光地

    周易一易有交易有变易交易是对待变易是流行蔡虚斋谓对待是形流行是气某谓形有对待亦有流行气有流行亦有对待如天与地是对待是交易而天施之气入地生物水土之气上为云雨非流行变易乎春夏秋冬是流行是变易而春夏与秋冬非

  • 第三十一章·王夫之

    “聪明睿知”,以至诚之本体言。“诚则明矣”,明非但知之谓也。或问兼安行言之,为尽其义。如大学之言“明德”,该尽缉熙敬止、恂栗威仪、具众理、应万事者,统以一明;与“致知”之知

  • 卷八·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錄纂疏卷八元 汪克寛 撰莊公中【丙莊王申二年】 九年【齊桓公小白元年晉緡二十衛惠十五蔡哀十鄭厲十六子儀九曹莊十七陳宣八杞靖十九宋閔七秦武十三楚文五】

  • (四)·梁漱溟

    问题就在这里:为此学者莫要于自识其本心,顾其事乃殊非易;其亦有路可循否乎?前人岂其无路;然途路种种不一,将何所适从?又或为可通之一路(如习静)而易滋迷误,则亦非所取也。求其循之可必致,既切近又平妥者,其有之邪?于此,请得而

  • 佛藏经了戒品第九·佚名

    佛告舍利弗。有三种人。闻说是经心不喜乐。何等三。一者破戒比丘。二者增上慢人。三者不净说法及贪著我者,是人远离於此随顺实相深经。具足充满生盲部党。是故舍利弗。我以是经重嘱累汝。所以者何。是经於如来灭後。能

  •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六·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随喜功德品第十七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  世尊灭度后  其有闻是经  若能随喜者  为得几所福  尔

  • 卷第八·佚名

    弘赞法华传卷第八  蓝谷沙门慧详撰诵持第六之三&middot;唐蓝田山悟真寺释慧超(善思附)&middot;唐蒙阳长韦仲圭&middot;唐左监门校尉李山龙&middot;唐伯济国释慧显&middot;唐隐居释法智&middot;唐雍州高逸释遗俗&mid

  • 卷第七·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七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四世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法嗣 潭州大沩灵佑禅师(凡四十一) 福州长溪赵氏子。侍立百丈。夜深。丈云。看炉中。有火也无。师拨云无。丈躬至炉边。深拨得少火

  • 双溪醉隐集·耶律铸

    元代诗文别集。6卷。耶律铸撰。《双溪醉隐集》原本久佚,明人钱溥在《内阁书目》中仅注为19册,卷数不详。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耶律铸诗若干篇,分题为《双溪醉隐集》的《前集》、《新集》、《续

  • 南华真经注疏·成玄英

    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改称《南华真经》。《南华真经注疏》即指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和唐成玄英的疏。郭象将向秀《庄子注》述而广之,别为一书,以阐扬老庄思想,认为:“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

  • 白话周书·令狐德棻

    《周书》,纪传体断代史书。唐令狐德棻等撰。贞观十年(636)成书。五十卷。记事上起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迄于隋灭周(581),凡四十七年历史。其中西魏二十二年,周二十五年。分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此为《周书》白话

  • 大乘宝要义论·佚名

    凡十卷。作者不详。北宋法护、惟净等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系有关大乘教徒实践法门之经说集。初为归敬颂,次论人身难得、胜行难成、正法难闻,故劝人发菩提心,信奉正教。此外,并述及大悲、五种行、在家菩萨行、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