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魏孝静帝纪

东魏孝静皇帝名善见,是清河文宣王元..的世子。母亲为胡妃。永熙三年(534)八月,受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孝武帝进入关中,渤海王高欢便和百官开会商议,推选孝静帝作为明帝的继承人,当年十一岁。

  天平元年(534)冬十月十七日,孝静帝在城东北即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二十一日,任命太师、赵郡王元谌为大司马,任命司空、咸阳王元坦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高盛任司徒,开府仪同三司高昂任司空。二十三日,祭祀太庙。二十七日,车驾北迁邺城,下令渤海王高欢留下安排处置后事。改司州名为洛州,任命尚书令元弼为仪同三司、洛州刺史,镇守洛阳。

  十一月,兖州刺史樊子鹄、南青州刺史大野拔占据瑕丘反叛。十一日,车驾到达邺城,住在北城相州的官衙里。改相州刺史称为司州牧,魏郡太守称魏尹,迁移原邺城的旧居民西去百里,以便安置新迁来的民众。在邺城分设临漳县。将魏郡、林虑、广平、阳平、顿丘、汲郡、黎阳、东郡、濮阳、清河、广宗等郡划为京畿之地。

  十二月十九,燕郡王贺拔允去世。二十二日,下令内外解除戒严,百官全部按照旧制度处理事务,身穿官袍,不许穿戎服处置事务。二十八日,派侍中高隆之等五人为大使,巡视和晓谕天下。二十九日,特赦京畿内的罪犯。

  闰十二月,梁朝封元庆和为魏王,入侵并占领了平濑乡。孝武帝死于长安。初次设置四中郎将,在礓石桥设东中,蒲泉设西中,济北设南中,氵名水设北中。

  二年(535)春正月二十八日,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元晏讨伐元庆和,打败并把他赶跑了。二月初五,任命太尉、咸阳王元坦为太傅,任命司州牧、西河王..为太尉。十二日,前南青州刺史大野拔斩了樊子鹄前来投降,兖州乱平。二十一日,梁朝司州刺史陈庆之进犯豫州,被刺史尧雄打退而逃。三月十五日,任命司徒高盛为太尉,司空高昂为司徒,济阴王晖业为司空。渤海王高欢讨平了山胡刘蠡升。二十五日,因旱灾,下诏让京城和各州郡县掩埋收葬尸骨。

  这年春天,高丽、契丹都派使者朝贡。

  夏四月,前青州刺史侯深反叛,攻打和掳掠青州、齐州。初七,济川刺史蔡亻隽讨平侯深。十六日,给京城现有囚犯减刑。夏五月,大旱。令城门、殿门以及省、府、寺、署、坊各门以水浇人,不问王公大臣,无限期下去,直到下雨才停止。六月,元庆和进犯南顿,豫州刺史尧雄大败该部。

  秋七月十三日,封汝南王元悦的孙子元绰为琅笽王。八月十七日,司空、济阴王晖业因事被免职。二十日,征发民众七万六千人,建造新宫殿。九月十四日,以开府仪同三司、襄城王元旭任司空。

  冬十一月初五,梁将柳仲礼进犯荆州,刺史王元轨击败了他。十一日祭祀于圆丘。十二日,阊阖门发生火灾,龙出现在并州人家的井里。十二月十日,车驾到邺城东狩猎。二十二日,文武百官根据职责大小分别给予俸禄。

  这一年是西魏文帝大统元年。

  三年(536)春正月初一,在前殿宴请群臣。初六,诏令百官举荐贤士,如果被举荐的人没有才能,连同举荐人一起免职。二月丁未,梁光州刺史郝树以光州归附。二十六日,加封渤海王的世子高澄为尚书令、大行台、大都督。三月十三日,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华山王鸷为大司马。二十六日,阳夏太守卢公纂据守该郡叛降南朝,大都督元整击败了他。

  夏四月二十七日,昌乐王诞去世。五月初三,赐给鳏寡独身无依的贫穷人家衣服物品,数量不等。十六日,任命录尚书事、西河王..为司州牧。二十八日,太尉高盛去世。六月十二日,赵郡王谌去世。

  秋七月初一,大赦天下。梁朝夏州刺史田独革卑、颍川防城都督刘鸾庆一同以管辖的州来归附。八月,并、肆、涿、建四州下霜,大饥荒。九月初四,任命安州刺史侯景兼尚书右仆射、南道行台,指挥各军南征。十八日,阳平人路季礼聚众谋反。二十三日,御史中尉窦泰讨平他。

  冬十一月十一日,下诏派使者巡视并制止河北流亡迁移的饥荒民众。侯景攻下梁的楚州,俘虏了刺史桓和。十二月,任命并州刺史侯景为太保。初五,派使者送朝笏和官号给老年人,百岁以下的,封官高低不等。初六,大司马、清河王..去世。十七日,任命太傅、咸阳王坦为太师。

  当年,高丽、勿吉均派使者朝贡。

  四年(537)春正月,任命汝南王暹为录尚书事。

  夏四月初六,将七帝的神主迁入新庙,大赦天下,内外百官普遍晋升一级。早些时候,荥阳人张俭等聚众在大马鬼山造反,并和西魏勾通。二十七日,武卫将军高元咸打败了他们。六月初五,前往华林园听理诉讼。初七,下令尚书掩埋尸骨,查究囚徒的罪状。十八日,阊阖门发生火灾。

  秋七月十一,派兼散骑常侍李谐到梁朝聘问。八月,西魏攻下陕州,刺史李徽伯死去。九月,侍中元子思和弟弟元子华谋划投奔西魏,一起被赐死。闰月初三,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蒋天乐谋反,被杀。禁止京城卖酒。

  冬十月,任命咸阳王坦为录尚书事。初一,渤海王高欢西征,在沙苑兵败。十八日,西魏行台宫景寿、都督杨白驹进犯洛州,大都督韩贤大败了他们。西魏又派大行台元季海、大都督独孤信进逼洛州,刺史、广阳王湛弃城回京,元季海、独孤信便占领了金镛城。十一月十五日,任命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万俟普为太尉。十二月二十四日,梁人前来聘问。河间人邢磨纳、范阳人卢仲礼等各自聚众叛乱。

  当年,高丽、蠕蠕都派使者朝贡。

  元象元年(538)春正月初一,日食。有一头巨象自己跑到砀郡的陂地里,南兖州把它捕获后送到邺郡。初七,大赦天下,改年号。二月二十七日,派兼散骑常侍郑伯猷到梁朝聘问。

  夏四月十九日,特赦京畿内罪犯,放开有关酒的禁令。六月初五,皇帝到华林都堂,听人诉讼。

  这年夏天,山东一带大水灾,青蛙在树上鸣叫。

  秋七月十八日,高丽派使者朝贡。八月初四,在河阴大败西魏军。九月,大都督贺拔仁攻打邢磨纳、卢仲礼等,打败了他们。

  冬十月,梁人前来聘问。十二月初五,派陆操到梁朝聘问。

  兴和元年(539)春正月初七,任命尚书令孙腾为司徒。三月初一,封常山郡王召己的二儿子曜为陈郡王。

  五月二十三日,立高氏为皇后。二十三日,大赦天下。当月,高丽派使者朝贡。六月初三,任命尚书左仆射司马子如为山东黜陟大使,不久改为东北道行台,前去挑选勇士。初八,任命前颍川刺史奚思业为河南大使,选派勇士。十五日,梁人前来聘问。二十六日,开府仪同三司、汝阳王暹去世。

  秋八月十一日,派兼散骑常侍王元景到梁朝通问。九月十四日,派京畿内十万人修建邺城,四十天停工。二十一日,特赦畿内死罪以下的犯人,各有差别。

  冬十一月十四日,因新宫殿建成,大赦,改年号。八十岁以上老人赐给绫帽和手杖;七十岁而没有期服亲属以及病残者,各赐给粟米布帛;筑城的人员,免除一年徭役。

  二年(540)春正月二十五日,任命太保侯景为太傅,任命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厍狄干为太保。三十日,迁居新宫,大赦天下。内外百官普遍晋升一级,负责建造的官员另外优赏一级。三月初七,梁人前来通问。

  夏五月初二,西魏行台宫延和、陕州刺史宫元庆领着民户前来归降,将他们安置在河北的马场,分别给予数量不等的粮食。初五,派兼散骑常侍李象聘问梁朝。闰五月初一,日食。十三日,封皇兄元景植为宜阳王,皇弟元威为清河王,元谦为颍川王。六月初六,大司马、华山王鸷去世。

  冬十月初三,梁人前来聘问。十二月十二日,派兼散骑常侍崔长谦到梁朝聘问。

  当年,高丽、蠕蠕、勿吉都派使者朝贡。

  三年(541)春二月初二,阿至罗出吐拔那浑大率领部众前来投降。三月十三,梁州人公孙贵宾聚众造反,自称天王,阳夏镇将讨伐并活捉了他。

  夏四月初七,阿至罗的国王副伏罗越居的儿子去宾来归降,被封为高车王。六月二十五日,梁人前来聘问。

  秋七月初九,宜阳王景植去世。八月二十七日,派兼散骑常侍李骞到梁朝聘问。

  起先,下诏让群官到麟趾阁议定新的法制,于冬十月十六日颁布于天下。己巳日,派民夫五万人修筑漳水边上的堤坝,三十五天完工。二十五日,车驾到西山狩猎。十一月初十,回宫。十八日,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彭城王韶为太尉,度支尚书胡僧敬任司空。

  当年,蠕蠕、高丽、勿吉国都派使者朝贡。

  四年(542)春正月丙辰,梁人来聘问。夏四月丙寅,派兼散骑常侍李绘到梁朝聘问。乙酉,任命侍中、高阳王湛为太尉,以尚书右仆射高隆之任司徒,太尉、彭城王韶任录尚书事。丁亥,太傅尉景因事被降职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辛卯,任命太保厍狄干为太傅,领军将军娄昭为大司马,封祖裔为尚书右仆射。六月初二,恢复前待中、乐良王忠的爵位。初三,恢复陈留王景皓、常山王绍宗、高密王永业的爵位。

  秋八月十六日,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侯景为兼尚书仆射、河南行台,随机征讨和防备。

  冬十月二十一日,梁人前来聘问。十一月二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西河王..去世。十二月十九日,派兼散骑常侍阳斐出使梁朝。

  当年,蠕蠕、高丽、吐谷浑都派使者朝贡。

  武定元年(543)春正月初一,大赦,更改年号。初八,车驾到邯郸的西山狩猎。十二日,回宫。二月十二日,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占武牢城叛投西魏。三月十六,皇帝亲自听诉讼。十八日,渤海王高欢在邙山大败西魏军,追赶到恒农而回,豫、洛两州被讨平。

  夏四月,封彭城王韶的弟弟袭为武安王。五月初三,因攻下了武牢关,给天下死罪以下囚犯减刑。初六,任命吏部尚书侯景为司空。六月十七,梁人前来聘问。二十日,封前员外散骑侍郎元长春为南郡王。

  八月初八,任命汾州刺史斛律金为大司马。二十五日,派兼散骑常侍李浑到梁朝聘问。

  冬十一月初八,车驾到西山狩猎。十九日,回宫。

  当年,吐谷浑、高丽、蠕蠕都派使者朝贡。

  二年(544)春二月十二日,徐州人刘乌黑聚众谋反,派行台慕容绍宗讨平。三月,梁人前来聘问。因大旱,赦免死罪以下罪犯。二十二日,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孙腾为太保。二十八日,任命渤海王的世子高澄为大将军,领中书监。元弼任录尚书事,尚书左仆射司马子如任尚书令,太原公高洋任左仆射。

  夏五月十一日,派散骑常侍魏季景到梁朝聘问。十四日,太尉、广阳王湛去世。

  秋八月二十一日,尚书令司马子如因事被免职。九月初三,任命开府仪同三司、济阴王晖业为太尉。太师、咸阳王坦因事被免职,以王爵回家。

  冬十月初六,太保孙腾、大司马高隆之各被任命为括户大使,查获逃匿户六十多万。十一月,西河地陷塌,有火从中喷出。初四,任命司徒高隆之为尚书令,前大司马娄昭为司徒。二十日,在圆丘祭祀。二十一日,梁朝派人聘问。

  当年,吐谷浑、地豆干、室韦、高丽、蠕蠕、勿吉等都派使者朝贡。

  三年(545)春正月十七日,派兼散骑常侍李奖到梁国聘问。二月十一日,吐谷浑国王送他的堂妹来以备后宫选用。收为容华嫔。

  夏五月二十六日,大赦天下。

  秋七月十八日,梁人前来聘问。

  冬十月,派中书舍人尉景到梁国聘问。十二日,任命司空侯景为司徒,中书令韩轨为司空。十四日,任命太保孙腾为录尚书事。

  当年,高丽、吐谷浑、蠕蠕都派使者朝贡。

  四年(546)夏五月初一,梁人前来聘问。六月二十九日,任命司徒侯景为河南大行台,相机征讨和防备。

  秋七月初一,派兼散骑常侍元廓到梁国聘问。八月,将原在洛阳的汉魏石经迁移到邺都。

  这一年,室韦、勿吉、地豆干、高丽、蠕蠕都派使者朝贡。

  五年(547)春正月初一,日食。初八,渤海王高欢去世。十三日,司徒侯景投降西魏并向西魏请求救援,西魏派出将军李弼、王思政前来。王思政等领兵占领了颍州,侯景便出走豫州。二十七日,梁人前来聘问。二月,侯景又背叛西魏归降梁朝。

  夏四月初六,大将军高澄前来朝见。二十八日,派遣兼散骑常侍李纬到梁聘问。五月初一,大赦天下。初二,任命尚书右仆射、襄城王旭为太尉。初八,任命太原公高洋为尚书令、领中书监,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开府仪同三司厍狄干为太师,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司空韩轨为司徒,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司徒高隆之为录尚书事,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斌为尚书右仆射。二十二日,大司马尉景去世。六月二十,皇帝为渤海王在东堂举行哀礼,身穿缌丧之服。

  秋九月初九,梁朝贞阳侯萧明入侵徐州,在寒山的泗水河上修筑河堰,引水灌彭城,接应侯景。冬十月二十一日,任命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和大都督高岳、潘相乐大败萧明,活捉了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萧蠫、萧道。十二月十二日,萧明被送京城,皇帝坐在阊阖门,责备了他一番后又饶恕了他。高岳等又回师征讨侯景。

  当年,高丽、勿吉都派使者朝贡。

  六年(548)春正月初七,大都督高岳等人在涡阳大败侯景,俘虏和斩杀了五万多人,其余的溺死在涡水里,涡水因此而堵塞不流。侯景逃到淮南。二月十七日,梁朝派使者求和,应许了他们。三月初三,任命太尉、襄城王旭为司马,开府仪同三司高岳为太尉。十九日,因冬春以来大旱,特赦罪犯减罪,轻重不等。

  夏四月初三,吏部令史张永和、青州人崔阔等作伪给人封官,事情被发觉而进行纠正检查,自首的有六万多人。十三日,太尉高岳、司徒韩轨、大都督刘丰在颍川讨伐王思政,引洧水灌城。

  九月二十九日,梁人前来聘问。

  冬十月二十一日,侯景渡江,拥戴梁朝的临贺王萧正德为国君,进攻建业。

  当年,高丽、室韦、蠕蠕、吐谷浑都派使者朝贡。

  七年(549)春正月十二日,梁朝北徐州刺史、封山侯萧正表以所管辖的州镇来归附,被封为兰陵郡公、吴郡王。三月十二,侯景攻克建业。

  夏五月初二,侯景杀害梁武帝。二十四日,渤海王高澄率领军队前往颍川。六月,攻克了颍川,俘虏了西魏的大将军王思政等人。

  秋八月初八,立皇子长仁为太子。强盗杀死了渤海王高澄。初十,大赦天下,内外百官都晋爵二级。十一日,太原公高洋前往晋阳。

  冬十月初一,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咸阳王坦为太傅。十二日,任命开府仪同三司潘相乐为司空。十二月二十三日,吴郡王萧正表去世。二十八日,任命并州刺史彭乐为司徒。

  当年,蠕蠕、地豆干、室韦、高丽、吐谷浑都派使者朝贡。

  八年(550)春正月十一日,皇帝在东堂为渤海王高澄举行哀礼。十八日,下诏令太原公高洋继任高澄的职务,改封为齐郡王。二十四日,地豆干、契丹都派使者朝贡。二月初十,任命尚书令高隆之为太保。三月十一日,晋封齐郡王高洋的爵位为齐王。

  夏四月二十六日,蠕蠕派使者朝贡。

  五月初六,下诏封齐王为相国,总理百事,备下九锡的礼仪。封齐国太妃为王太后,王妃为王后。初八,禅让帝位给齐王。天保元年(550)五月十一日,封魏孝静皇帝为中山王,食邑一万户,上书不称臣,答书不称诏书,建天子的旌旗,实行魏的历法,乘坐五时的副车。封中山王的各位儿子为县公,食邑各一千户。给绢一万匹,钱一万贯,粟米二万石,奴婢三百人,水碾一具,田一百顷,园林一所,在中山国设立魏国的宗庙。二年十二月初十,中山王死去,当年二十八岁。三年二月,封谥号为孝静皇帝,葬于邺城西南漳水的北边。后来有人发掘这座帝陵,陵墓崩塌下来,压死了六十人。

  孝静皇帝爱好文学,仪容俊美,有膂力,能够举起石狮子越过墙壁,射箭百发百中,每当良辰吉日,举行宴会时,常让群臣们赋诗,举止从容沉静而有雅量,很有孝文帝之风。渤海王高澄承继用事时,很嫉妒他,便任命大将军中兵参军崔季舒为中书、黄门侍郎,让他监察皇帝有些什么举动,凡有大小事情都必须让崔季舒知道。高澄曾经写信给崔季舒问“:痴人复何似?痴势小差未?”皇帝曾经和高澄一起在邺城东边狩猎,驰马奔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面大声喊叫说:“皇上不要骑马快跑,大将军发怒了!”高澄曾经侍奉皇帝饮酒,他高举着酒杯说“:臣高澄劝陛下。”皇帝很不高兴地说:“自古没有不亡的国家,朕也何必这样活法!”高澄大怒,说:“朕,朕,狗脚朕!”他便让崔季舒打了皇帝三拳,振衣而出。第二天,高澄又让崔季舒慰劳皇帝,皇帝也表示谢意。皇帝赐给绢,崔季舒不敢接受,便先告诉高澄,高澄让他收取一段。魏帝便捆了一百匹送给他,说:“这也是一段嘛!”

  魏帝忍受不了这种担忧和受辱的生活,他吟咏谢灵运的诗句:“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志义动君子。”常侍、侍讲荀济知道皇帝的心意,便和华山王大器、元谨在宫中密谋,伪装造山而挖地道通向北城。当挖到千秋门时,守门人听到地下传来的响声,便告诉高澄。高澄领兵进宫,说道:“陛下为什么要反叛呢?我们父子有保存社稷的大功,有什么对不起陛下的呢?”当他准备要杀害各妃嫔时,皇帝严肃地说:“明明是你自己想反叛,怎么反来说我?我连自身都不顾惜,何况后宫的妃嫔们?”高澄这才下床向皇帝叩头,大哭着表示谢罪。于是一起欢饮,直到深夜才出宫。过了三天,他把皇帝幽禁在含章堂,大器、元谨都被烹于市中。

  当皇帝即将禅位于文宣帝时,襄城王旭和司徒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侍郎赵彦深等人要求入宫奏事。皇帝在昭阳殿接见了他们。襄城王旭说“:五行递相承传,有始有终。齐王圣德光明,万姓归仰,臣等冒死奏闻于皇上,愿陛下效尧帝禅让于舜之事。”魏帝便收起笑容认真地说“:这件事推延了很久了,我自当退避。”又说“:要是这样的话,必须写一份诏书。”侍郎崔吉力、裴让之上奏说:“诏书已经写好。”当即交杨..送上皇帝,共十条。看完诏书后,魏帝问:“准备把我安置在什么地方?又怎样离开这里?”杨..说“:安置在北城,另外设有馆房,仍然准备了法驾,依照正常的仪仗护卫离开。”皇帝这才走下御座,慢慢走到东廊下,口中吟咏范蔚宗在《后汉书》中的赞语“: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有关方面奏请出发。皇帝说“:古人还怀念遗簪破履,我要和六宫告别,行吗?”高隆之说“:今日的天下依然是陛下的天下,何况到后宫呢!”于是,便和夫人、嫔妃以下告别,人人无不唏嘘掩涕。女嫔赵国李氏吟诵陈思王的诗句“: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皇后以下的嫔妃们都哭了起来。直长赵德用一辆旧牛车,在东上阁等候。皇帝上车以后,赵德也跳上车,拉着皇帝。皇帝用肘推开他,并说“:朕畏天命而顺人意,传位于相国,你是什么奴才,敢来逼人!”赵德还是不肯下车。当车子驶出云龙门时,王公百官们都穿戴衣冠,整齐地向皇帝拜别。皇帝说“:我今天不差于常道乡公曹奂和汉献帝啊!”众人都悲伤凄怆,高隆之泪流不止。于是进入北城,住在司马子如的南宅院内。

  文宣帝出行时,经常让魏帝跟在身边,魏孝静帝的皇后被封为太原公主,她经常先为皇帝品尝食物,以保护皇帝,可是皇帝仍然遇到鸩毒而死去。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张廷玉
  卷一百七十六·毕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五·李心传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佚名
  ●卷二·佚名
  春秋别典卷五·薛虞畿
  卷六·昭梿
  卷之四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第二九单光绪四年三月十日一一二○四-一·佚名
  明儒言行録卷八·沈佳
  卷六十一·张守节
  卷二百三十八·杨士奇
  卷一百三十七·雍正
  食货六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南翁·唐圭璋

      翰墨大全后甲集卷十所载一词,原题南翁作。丙集卷三另有刘南翁诗,当是同一人之作。   如梦令   春晚   没计断春归路。借问春归何处。莺燕也含愁,总对落花无语。春去。春去。门掩一庭疏雨。

  • 卷八十六·徐世昌

    冯柷冯柷,字古浦,号榈堂,娄县人。有《一棕居诗稿》。次和鄂制府红优昙花宛对瞿昙座,拈来见夙因。蕴空仍有色,示现岂无神。品净心方洁,香凝妙绝尘。涂脂非庆喜,须识鬘华身。独秀峰在桂林城内贡院后旁无培塿坡

  • 卷十六·黎民表

    钦定四库全书瑶石山人稿卷十六明 黎民表 撰七言絶句杨溪洞四时歌十年踪迹愧名山一入松扉竟未还偶记桃华归去後遂传春色到人间长松落落?丹霄策杖看花过野桥更有薰风生涧底入云清切间萧韶我梦霓衣历紫宫瑶华如雨散西

  • 读礼通考卷三十二·徐乾学

    丧服三冠旣夕记冠六升外縪缨条属厌【注縪谓缝着于武也外之者外其余也厌伏也冠武谓冠卷以冠前后皆缝着于武若吉冠则从武上向内缝之縪余在内谓之内縪若凶冠从武下乡外缝之谓之外縪厌伏者以其冠在武下过乡上反缝着冠冠在

  • 卷之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四十四·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四      宋 苏辙 撰白起王翦列传第二十一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起为左庶长将而撃韩之新城是嵗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眀年起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

  • 卷一百二十五·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二十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 靖海纪略卷之四·曹履泰

    盐官曹履泰大来着团练乡兵初示团练乡兵条约给乡兵粮糗议编造渔舟壮丁示申报渔丁文册团练渔兵款目会集协剿查由渔兵功次行赏有功请赈申文劝谕捐赈设法赈济·团练乡兵初示同安县为团练乡兵以资守御事,照得海寇猖狂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一吉礼先师春秋释奠先师孔子之礼大成殿内至圣先师正位南向复圣顔子述圣子思子东位西向宗圣曾子亚圣孟子西位东向两序先贤东闵子损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皆西向西冉子耕宰子予

  • 卷四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卷日讲礼记解义卷四十八丧大记小敛之衣祭服不倒君无襚大夫士毕主人之祭服亲戚之衣受之不以即陈小敛君大夫士皆用复衣复衾大敛君大夫士祭服无算君褶衣褶衾大夫士犹小敛也此申言小敛大敛之所设也毕尽也夹衣

  • 起废疾·郑玄

    汉 郑玄 撰何休曰公羊以为日与不日为逺近异词若谷梁云益师恶而不日则公子牙及季孙意如何以书日乎释曰公子牙荘公弟不书弟则恶眀也故不假去日季孙意如则定公所不恶故亦书日何休曰廐焚孔子曰伤人乎不问马今谷梁以苞人

  • 论语正义卷十七·刘宝楠

    宪问第十四集解凡四十四章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注〕孔曰:「谷,禄也。邦有道,当食禄。」】 邦无道,谷,耻也。」【〔注〕孔曰:「君无道而在其朝,食其禄,是耻辱。」】正义曰:宪不称氏,疑此篇即宪所记。吴氏嘉宾说:「宪之狷介,

  • 卷三百五十六·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六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我不应住眼界。亦不应住耳鼻舌身意界。何以故?眼界非能住非所祝耳鼻舌身意界亦非能住非所住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能与六种波罗蜜多常共相应不相舍离。善现,若菩

  • 二十五、三座说法·慧开

      仰山和尚,梦见往弥勒所,安第三座。有一尊者,白槌云:“今日当第三座说法。”   山乃起白槌云:“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谛听谛听。”   无门曰:且道,是说法不说法?开口即失,闭口又丧。不开不闭,十万八千。   颂曰:白日青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偈后记·李叔同

    上海黄涵之居士,以影印扶桑本《续藏经》施三衢佛学会,卷帙之富,仞房盈阁。见者闻者,靡不欢喜踊跃,叹为希有。余以夙庆,叨预劝请之末,为写《华严净行品偈》一卷,并节录清凉疏文以奉居士,藉答法施之恩焉。于时病热逾月,缠绵未已,努

  • 法华义疏卷第四·吉藏

    方便品之二比丘比丘尼有怀下。第二偈颂有一百一十四行分为二。初四行颂缘起。次一百一十行颂正说。上缘起有三。今略不颂许说诫听也。颂第二毁不净众。颂第三叹于净众。但颂此二凡有两义。一者欲证佛及身子止及请说。

  • 古欢堂集·田雯

    诗文别集。清田雯(1635-1704)撰。三十七卷,附《黔书》二卷,《长河志籍考》十卷。雯字紫纶、纶霞,号山姜,(一作山子),晚号蒙斋,山东德州人。康熙进士,授中书舍人,历官江宁、贵州巡抚,至户部左侍郎。着有《榕树四书说》、《榕村全

  • 天禄阁外史·黄宪

    《天禄阁外史》包括《宾韩》、《宾鲁》、《宾齐》、《宾魏》、《宾秦》、《宾晋》、《宾蜀》、必宾楚》八卷,共104篇。旧本题汉黄宪撰。前有晋谢安,唐田宏、陆贽题词。每篇又有宋韩洎赞,而冠以王鏊之序。词旨凡鄙,显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