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二 贵州巡抚觉罗图思德奏遵旨再行查访黔省实无遗书折
一三二 贵州巡抚觉罗图思德奏遵旨再行查访黔省实无遗书折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贵州巡抚臣觉罗图思德跪奏,为遵旨再行查访,黔省并无遗书可采,恭折奏覆事。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准礼部咨,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各该督抚等访求遗书,汇登册府。近允廷臣所议,以翰林院旧藏《永乐大典》,详加别择校勘,其世不经见之书,多至三四百种。将择其醇备者付梓流传,余亦录存汇辑,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统按经史子集编定目录,命为四库全书。俾古今图籍,荟萃无遗,永昭艺林盛轨。乃各省奏到书单寥寥无几,且不过近人解经、论学、诗文、私集数种,聊以塞白。其实系唐宋以来名家著作,或旧版仅存,或副稿略具,卓然可传者,竟不概见。当此文治光昭之日,名山藏弆,何可使之隐而弗彰!此必督抚等视为具文,地方官亦第奉行故事,所谓上以实求,而下以名应,殊未体朕殷殷谘访之意。且此事并非难办,尚尔率略若此,其它尚可问乎?况初次降旨时,惟恐有司办理不善,藉端扰累,曾谕令凡民闻所有藏书,无论刻本、写本,皆官为借抄,仍将原本给还。揆之事理人情,并无阻碍,何观望不前,一至于此!必系督抚等因遗编著述,非出一人,疑其中或有违背忌讳字面,恐涉乎干碍,预存宁略毋滥之见,藏书家因而窥其意指,一切秘而不宣。甚无谓也,文人著书立说,各抒所长,或传闻异辞,或纪载失实,固所不免。果其略有可观,原不妨兼收并蓄。卽或字义触碍,如南北史之互相诋毁,此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又何必过于畏首畏尾耶!朕办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于天下,岂有下诏访求遗籍,顾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乎?若此番明切宣谕后,仍似从前疑畏,不肯将所藏书名开报,听地方官购借,将来或别有破露违碍之书,则是其人有意隐匿收存,其取戾转不小矣!且江浙诸大省,著名藏书之家,指不胜屈,卽或其家散佚,仍不过转落人手。闻之苏湖间书贾书船,皆能知其底里,更无难于物色。督抚等果实力访觅,何虑终湮?惟当严饬地方官,勿假手吏胥,藉名滋扰,众人自无不踊跃乐从。即有收藏吝惜之人,泥于借书一痴俗说,此在朋友则然,今明旨征求,借后仍还故物,于彼毫无所损,又岂可独抱秘文,不欲公之同好乎!再,各有聚书最富者,原不尽皆本地人之撰着,祇论其书有可采,更不必计及非其地产,则搜辑之途更宽,方不致多有遗逸。着再传谕各督抚等,予以半年之限,卽遵朕旨,实力速为妥办。俟得有若干部,卽陆续奏报,不必先行检阅。若再似从前之因循搪塞,惟该督抚是问。将此一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钦遵。移咨到臣。
遵查前屡奉谕旨,购觅遗书,俱经臣严饬各属,悉心访求,业将黔省地居荒僻,并无收藏遗籍缘由,节次会同督学二臣具奏在案。
兹复钦承上谕,谆切严明,且恭译圣旨,以各省聚书最富者,原不必尽皆本地之人撰着,祇论其书有可采,更不必计及非其地产,则搜辑之途更宽。等因。钦此。仰见我皇上洞鉴周详、殷殷谘访之至意。臣敢不凛遵圣谕,实力访求,亦断不敢因前已奏明查无书籍,卽不复再加搜罗。当经恭录谕旨,移会学臣,并行布政司,严饬各府厅州县暨各学教官,一体设法实力访求,务期购送,不得稍有遗逸。又于各属因公接见时,谆嘱认真访求,切勿假手吏胥,藉端滋扰,致阻呈送。更恐士庶之中,有虑字面违背,疑畏不前,或珍爱其书,虑及呈官遗弃,始终秘藏,复将圣主访求遗籍,断不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并官为借抄,仍将原本给还之恩旨,大张晓谕,以期有则必呈,用昭荟萃无遗。
迄今半载,限期已届,各属仍无书籍呈送。臣催据布政使韦谦恒详据各府厅州县暨各学教官覆称:黔省士民,虽沐浴圣化,文敎日开,但僻处边徼,代无宿学撰述,间有绅士远宦外游者,该处卽有藏书,不能经见,无从购访。且黔省舟楫不通,书贾难于运售。再四严查,委无遗书可采,并非士民避忌珍藏,亦非各官查访不力。等情。取具地方官印结,由司核明具详请奏前来。臣复遍加体访无异。
所有遵旨再行访购实无遗书缘由,谨会同署督臣彰宝、学臣孙士毅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四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邵惠公颢·令狐德棻 卷一百十七 景祐二年(乙亥,1035)·李焘 ●卷二百十一·徐梦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二·李心传 卷十七 杂艺方士节义列传第十四·陆游 第六回 阬深谷诸儒毙命 得原璧暴主惊心·蔡东藩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纪昀 三五 学堂大概情形·周作人 赵弘智传·刘昫 卷九·佚名 卷一百九十·佚名 卷七十一·雍正 卷一百十三·宋敏求 当税例·佚名 167.浑瑊和李晟·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