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三二 贵州巡抚觉罗图思德奏遵旨再行查访黔省实无遗书折

一三二 贵州巡抚觉罗图思德奏遵旨再行查访黔省实无遗书折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贵州巡抚臣觉罗图思德跪奏,为遵旨再行查访,黔省并无遗书可采,恭折奏覆事。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准礼部咨,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各该督抚等访求遗书,汇登册府。近允廷臣所议,以翰林院旧藏《永乐大典》,详加别择校勘,其世不经见之书,多至三四百种。将择其醇备者付梓流传,余亦录存汇辑,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统按经史子集编定目录,命为四库全书。俾古今图籍,荟萃无遗,永昭艺林盛轨。乃各省奏到书单寥寥无几,且不过近人解经、论学、诗文、私集数种,聊以塞白。其实系唐宋以来名家著作,或旧版仅存,或副稿略具,卓然可传者,竟不概见。当此文治光昭之日,名山藏弆,何可使之隐而弗彰!此必督抚等视为具文,地方官亦第奉行故事,所谓上以实求,而下以名应,殊未体朕殷殷谘访之意。且此事并非难办,尚尔率略若此,其它尚可问乎?况初次降旨时,惟恐有司办理不善,藉端扰累,曾谕令凡民闻所有藏书,无论刻本、写本,皆官为借抄,仍将原本给还。揆之事理人情,并无阻碍,何观望不前,一至于此!必系督抚等因遗编著述,非出一人,疑其中或有违背忌讳字面,恐涉乎干碍,预存宁略毋滥之见,藏书家因而窥其意指,一切秘而不宣。甚无谓也,文人著书立说,各抒所长,或传闻异辞,或纪载失实,固所不免。果其略有可观,原不妨兼收并蓄。卽或字义触碍,如南北史之互相诋毁,此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又何必过于畏首畏尾耶!朕办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于天下,岂有下诏访求遗籍,顾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乎?若此番明切宣谕后,仍似从前疑畏,不肯将所藏书名开报,听地方官购借,将来或别有破露违碍之书,则是其人有意隐匿收存,其取戾转不小矣!且江浙诸大省,著名藏书之家,指不胜屈,卽或其家散佚,仍不过转落人手。闻之苏湖间书贾书船,皆能知其底里,更无难于物色。督抚等果实力访觅,何虑终湮?惟当严饬地方官,勿假手吏胥,藉名滋扰,众人自无不踊跃乐从。即有收藏吝惜之人,泥于借书一痴俗说,此在朋友则然,今明旨征求,借后仍还故物,于彼毫无所损,又岂可独抱秘文,不欲公之同好乎!再,各有聚书最富者,原不尽皆本地人之撰着,祇论其书有可采,更不必计及非其地产,则搜辑之途更宽,方不致多有遗逸。着再传谕各督抚等,予以半年之限,卽遵朕旨,实力速为妥办。俟得有若干部,卽陆续奏报,不必先行检阅。若再似从前之因循搪塞,惟该督抚是问。将此一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钦遵。移咨到臣。

遵查前屡奉谕旨,购觅遗书,俱经臣严饬各属,悉心访求,业将黔省地居荒僻,并无收藏遗籍缘由,节次会同督学二臣具奏在案。

兹复钦承上谕,谆切严明,且恭译圣旨,以各省聚书最富者,原不必尽皆本地之人撰着,祇论其书有可采,更不必计及非其地产,则搜辑之途更宽。等因。钦此。仰见我皇上洞鉴周详、殷殷谘访之至意。臣敢不凛遵圣谕,实力访求,亦断不敢因前已奏明查无书籍,卽不复再加搜罗。当经恭录谕旨,移会学臣,并行布政司,严饬各府厅州县暨各学教官,一体设法实力访求,务期购送,不得稍有遗逸。又于各属因公接见时,谆嘱认真访求,切勿假手吏胥,藉端滋扰,致阻呈送。更恐士庶之中,有虑字面违背,疑畏不前,或珍爱其书,虑及呈官遗弃,始终秘藏,复将圣主访求遗籍,断不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并官为借抄,仍将原本给还之恩旨,大张晓谕,以期有则必呈,用昭荟萃无遗。

迄今半载,限期已届,各属仍无书籍呈送。臣催据布政使韦谦恒详据各府厅州县暨各学教官覆称:黔省士民,虽沐浴圣化,文敎日开,但僻处边徼,代无宿学撰述,间有绅士远宦外游者,该处卽有藏书,不能经见,无从购访。且黔省舟楫不通,书贾难于运售。再四严查,委无遗书可采,并非士民避忌珍藏,亦非各官查访不力。等情。取具地方官印结,由司核明具详请奏前来。臣复遍加体访无异。

所有遵旨再行访购实无遗书缘由,谨会同署督臣彰宝、学臣孙士毅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四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邵惠公颢·令狐德棻
  卷一百十七 景祐二年(乙亥,1035)·李焘
  ●卷二百十一·徐梦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二·李心传
  卷十七 杂艺方士节义列传第十四·陆游
  第六回 阬深谷诸儒毙命 得原璧暴主惊心·蔡东藩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十八·纪昀
  三五 学堂大概情形·周作人
  赵弘智传·刘昫
  卷九·佚名
  卷一百九十·佚名
  卷七十一·雍正
  卷一百十三·宋敏求
  当税例·佚名
  167.浑瑊和李晟·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舒邦佐·唐圭璋

      邦佐字辅国,后更字平叔,隆兴府靖安县人。绍兴七年(1137)生。淳熙八年(1181)进士,授鄂州蒲圻簿,改潭州善化簿,迁衡州录事参军。嘉定七年(1214)卒,享年七十有八。有双峰猥稿。   水调歌头   寿衡守季国正   问讯金华伯,自

  • 卷五十二·徐世昌

    曾畹曾畹,字楚田,宁夏人。黄竹岭高峰日欲颓,二月入闽来。石突交飞瀑,山空易动雷。无风人急渡,欲雨鸟先回。处处烧田栈,春荒尚未开。北口峪望蔚州匹马桑乾道,孤城沙漠阴。风高谷口断,石迸水痕深。野雉衔酸果,神

  • 卷十二·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十二吏部侍郎汤右曾撰东便门外某氏园别山言授一聿修峙公文章报国愧虚名诏下轺车指旧京待访神渊龙起处应经絶塞雁归程潮回沧海浮家去日落青山罢酒行公等莫嗟垂老别未除豪气尚纵横宿通州试院依然

  • 卷二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三凉类五言古纳凉          【梁】简文帝斜日晩骎骎池塘生半隂避暑高梧侧轻风时入襟落花还就影惊蝉乍失林游鱼吹水沫神蔡上荷心翠竹垂秋采丹枣映疎砧无劳夜游曲寄此托

  • 列传第五十二 张源裴·欧阳修

    张嘉贞,字嘉贞,本范阳旧姓,高祖子咤,仕隋终河东郡丞,遂家蒲州,为猗氏人。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

  • 卷第二百四十五 唐紀六十一·司马光

      起閼逢攝提格(甲寅),盡強圉大荒落(丁巳),凡四年。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太和八年(甲寅、八三四年)   春,正月,上疾小瘳;丁巳,御太和殿見近臣,然神識耗減,不能復故。   二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夏,六月,丙戌,莒王紓薨。  

  • 自序·胡思敬

      国朝自庄廷钅龙、吕留良、戴名世连兴大狱,文字之禁极严,内外士夫罔敢谈国故者。予来京师,七年之间,经甲午、戊戌、庚子三大变,私叹史官失职,起居注徒戴空名。历朝纂修实录,馆阁诸臣罕载笔能言之士,但据军机档册草率成书,凡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 列传三·纪昀

    列传唐 【三】○唐三刘文静裴寂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奇】 唐俭【宪】长孙顺德 柴绍 【赵 文恪李思行李高迁姜宝谊许世绪刘师立刘义节钱九陇樊兴 公孙武达 庞卿恽张长逊张平高 李安远马三宝李孟尝元仲文秦行

  • 北使纪略·陈洪范

    陈洪范撰闯寇肆虐,逼犯北京;先帝宾天,宗社沦丧。洪范世受国恩,迩年废居海滨,惊闻异变,泣愤同仇;徒跣至镇江,史阁部招同过江,议安将士。忽接礼部札付,奉旨召对;始知为吴三桂借兵破贼,顾大宗伯荐往北使。蒙皇上面命,谨对:国事多艰,惟命

  • 卷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四十六明 俞汝楫 编奏疏圣政疏隆重图书疏弘治四年大学士丘濬言臣前此上书欲将臣所进大学衍义补书中所载切要之务陆续陈献奉旨卿欲有言具奏来看臣见本书内备规制下图籍之储有云人君为治之道非

  • 卷第九·董仲舒

    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奚以知之?今人大有义而甚无利,虽贫与贱,尚荣其行

  • 景公病水梦与日斗晏子教占梦者以对第六·晏婴

    景公病水,卧十数日,夜梦与二日斗,不胜。晏子朝,公曰:“夕者梦与二日斗,而寡人不胜,我其死乎?”晏子对曰:“请召占梦者。”出于闺,使人以车迎占梦者。至,曰:“曷为见召?”晏子曰:“夜者,公梦二日与公斗,不胜。公曰:‘寡人死乎?’故请君占

  • 大学衍义卷二十四·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二辨人材憸邪罔上之情【佞幸之臣】齐桓公末管仲病公问羣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曰开方何如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何如对曰自宫以适君【宫腐刑也】非

  • 卷四十四·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四性理三心致道谓心为太极林正卿谓心具太极致道举以为问先生曰这般处极细难説看来心有动静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直卿退而发明曰先生道理精

  • 第八十八則 玄沙接物利生·胡兰成

    第八十八則玄沙接物利生舉:福州玄沙禪師示眾云: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種病人來,作麼生接?患盲者拈鎚豎拂,他又不見。患聾者語言三昧,他又不聞。患啞者教伊說又說不得。且作麼生接?若接此人不得,佛法無靈驗。僧請益雲門,雲

  • 卷七十·性音

    宗鉴法林卷七十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二十三世 燕京报恩万松行秀禅师(雪岩满嗣) 初参胜默和尚。令看长沙转自己归山河大地话。半载无所入。默曰我祇愿你迟会。师忽有省。复看玄沙未彻语。请益雪岩。岩曰。待汝头生角来

  • 第四章 第二结集·佚名

    阿阇世[王]之子,弑逆者郁陀耶跋陀罗弑彼[父王]在王位十六年,(一)郁陀耶跋陀罗之子,阿㝹楼陀弑彼,名闻荼阿㝹楼陀[王]之子弑彼,虽然为心愚之弑逆者彼等亦上王位,此两者在位之间共过八年。(二、三)闻荼[王]之子,逆徒那伽陀娑迦弑父即承二十

  • 尚书注考·陈泰交

    一卷。明陈泰交撰。泰交字同倩,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旨在指摘蔡沈《书集传》之疏漏,凡所指摘,引经、注经不相照应者3条,同字异解者362条。其中不相照应者3条,蔡《传》引经、注经显相矛盾,诚蔡氏之误;其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