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 两江总督高晋等奏查无《永乐大典》佚本及访得马裕袁枚家书籍折

五○ 两江总督高晋等奏查无《永乐大典》佚本及访得马裕袁枚家书籍折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十五日

臣高晋、臣萨载谨奏,为遵旨采访遗书,奏请圣鉴事。

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初五日,接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奉上谕:昨以各省采访遗书奏到者甚属寥寥,已明降谕旨,详切晓示,予以半年之限,令各督抚等作速妥办矣。遗籍珍藏,固随地俱有,而江浙人文渊薮,其流传较别省更多,果能切实搜寻,自无不渐臻美备。闻东南从前藏书最富之家,如昆山徐氏之传是楼,常熟钱氏之述古堂,嘉兴项氏之天籁阁、朱氏之曝书亭,杭州赵氏之小山堂,宁波万(范)氏之天一阁,皆其著名者,余亦指不胜屈。并有原藏书目至今尚为人传录者,卽其子孙不能保守,而辗转流播,仍为他姓所有。第须寻源竟委,自不至湮没人间。纵或散落他方,为之随处踪求,亦不难于荟萃。又闻苏州有一种贾客,惟事收卖旧书,如山塘开铺之金姓者,乃专门世业,于古书存佚原委,颇能谙悉。又湖州向多贾客书船,平时在各处州县兑卖书籍,与藏书家往来最熟,其于某氏旧有某书,曾购某本,问之无不深知。如能向此等人善为咨询,详加物色,因而四处借抄,仍将原书迅速发还,谅无不踊跃从事。至书中卽有忌讳字面,并无妨碍,现降谕旨甚明。即使将来进到时,其中或有妄诞字句,不应留以贻惑后学者,亦不过将书毁弃,转谕其家不必收存,与藏书之人并无干涉,必不肯因此加罪。至督抚等经手汇送,更无关碍,又何所用其疑畏乎?朕平日办事光明正大,可以共信于天下,高晋等尤所深知。而其所隶州郡,藏书什倍于别省,征访之事更当向其责成。着将此专交高晋、萨载、三宝,务卽恪遵朕旨,实力购觅,并当举一反三,迅速设法妥办,以副朕殷殷伫望之意。如有觅得之书,卽行陆续录送,毋庸先行检阅,致稽时日。将此由四百里传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到臣。

臣等恭读之下,仰见我皇上天思浩荡,体恤周挚。凡有书籍之家,均应感戴鸿慈,竞献所藏,无敢隐秘。臣等益知有所遵循,随飞饬江苏两藩司通行各属,并移安徽、江西抚臣,一体钦遵,妥速办理。其山塘书铺及钱氏述古堂书目,现在臣萨载就近查询,敬谨遵办,另行具奏外,伏查采访遗书,上年二月内接准廷寄,钦奉上谕谆切,臣等随通饬各属,实力购访,并在苏州设局,委员专司其事。缘各州县呈缴之书,大半耳目习见陈编,无关紧要。臣等凛遵圣训,必其书实能阐明性学治法,关系世道人心,有裨实用者,方敢开具清单,奏明请旨。所有上年采访各书,已经臣萨载开列清单,会同具奏。其苏州局中陆续收到之书,随时具禀,亦经批令就近呈缴,由臣萨载汇核会奏。

前又接准廷寄钦奉上谕,令臣高晋访求《永乐大典》内散佚之书,卽经移明臣萨载,并札知藩司暨苏、松二府,恪遵恩旨,不动声色,善为搜求。嗣据该司等覆称:当委苏州府知府孔传炣、松江府知府韩锡胙,亲诣徐干学、王鸿绪两家,宣布皇仁,令其家不必惊惶,细查有无《永乐大典》内散佚之书。据徐干学之孙徐家梓等、王鸿绪之孙王兴廉等佥称,奉旨饬查《永乐大典》剩本,已就各房到处检查,现在虽无此书,但蒙天思垂谕,不究从前遗失之故,合门感激,莫可名言,敢不悉心购觅,俟得有此书,卽行呈缴。至徐干学家之传是楼,已于雍正十二年间,不戒于火,书籍悉遭焚毁。等情具禀前来。臣高晋又遴委常州府学训导孙凤鸣,给与银两,令其前往苏州山塘书店兼向湖州书贾船只内,细心探访,重价购买。并闻原任江宁县知县袁枚家有藏书,因传其到署,细问有无见过《永乐大典》剩本。据称:《永乐大典》实未见过。将其家藏书籍开单呈送选取。臣随拣出五十三种,堪备采择。

旋又闻得扬州商人马裕家藏书最富,并经飞札扬州府知府陈用敷,亲诣查问,开列书目申送。臣高晋细加检阅,就其书中拣出一百三十三种。以六十八种借发苏州书局校勘,臣萨载现在选取进呈;以六十五种饬令扬州府借出,督同府学教授金兆燕等,就近检查解省。续又拣出六十二种,开单饬知,一并借出。正在查办间,接准盐臣李质颖札会,奉到上谕,饬查商人马裕家内书籍,现在钦遵查办。臣随又饬行扬州府,将续取之六十二种,停其解送,听盐臣李质颖查办外,所有臣高晋采访各书计共一百一十八种,理合先开书目,恭呈御览,仰恳皇上勅交办理四库全书总裁大臣核定。应行取进各书,饬知到日,卽当分别抄买,委员解送。

臣等谨合词缮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训示。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之八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五·佚名
  古今列女传卷一·解缙
  二百四十二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二百三十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附单一件·佚名
  第二八四供词(堂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一一七○三--八·佚名
  九、儿童时代的上海·包天笑
  太祖本纪·脱脱
  唐纪五十三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上元和元年(丙戌、806)·司马光
  卷九·徐自明
  ●新吾吕先生实政录序·吕坤
  卷三·佚名
  光緒八年·曾纪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南阳集钞·吴之振

    韩维讲武池和师厚沧池拟溟渤,莽漾豁厚地。日吾神祖为,气象固宜尔。六合昔未一,教战出精锐。至尊降黄屋,惨淡乘金气。凌波飞百艘,撇烈若鹘翅。扬旌万旅噪,伐鼓九渊沸。其行速天旋,其止甚阴闭。信乎王者师,足以服睽异。尔来承平

  • 卷二百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十六食具类五言古咏竹槟榔盘       【梁】沈 约梢风有劲质随用道非一平织方以文穹成圆且宻荐羞虽百品所贵浮天实幸承欢醑余宁辞嘉宴毕次韵荅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

  • 卷四百一十六·列传第一百七十五·脱脱

        吴渊 余玠 汪立信 向士璧 胡颖 冷应澂 曹叔远 王万马光祖   吴渊,字道父,秘阁修撰柔胜之第三子也。幼端重寡言,苦志力学。五岁丧母,哭泣哀慕如成人。嘉定七年举进士,调建德县主簿,丞相史弥远馆留之,语竟日,

  • 卷一百八·列传第四十六·脱脱

        胥鼎 侯挚 把胡鲁 师安名   胥鼎,字和之,尚书右丞持国之子也。大定二十八年擢进士第,入官以能称,累迁大理丞。承安二年,持国卒,去官。四年,尚书省起复为着作郎。上曰:“鼎故家子,其才如何?”宰臣奏曰:“为人甚

  • 卷一百五·列传第二·柯劭忞

      ○烈祖诸子   △哈撒儿 也生哥 势都儿 哈准 子按只吉带 哈丹 帖木哥斡赤斤 塔察儿 乃颜 别克帖儿 别勒古台 口温不花   烈祖神元皇帝六子:宣懿皇后生太祖皇帝,次哈撒儿,次哈准,次帖木儿斡赤斤;太祖异母弟别克帖

  • 第三十七回 通三思正宫纵欲 窜五王内使行凶·蔡东藩

      却说姚元之为定策功臣,当中宗复位时,曾加封梁县侯,食邑二百户,至武氏迁居上阳宫,元之曾随驾过省,见了武氏,竟呜咽流涕。及还,张柬之桓彦范与语道:“今日何日?岂公涕泣时么!”元之答道:“前日助讨凶逆,是不废大义,今日痛别旧君,

  • 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头孽报 三帅叛命依次削平·蔡东藩

      却说晋王石敬瑭,既入潞州,即欲引军南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意欲北归,乃置酒告别,举杯语敬瑭道:“我远来赴义,幸蒙天佑,累破唐军。今大事已成,我若南向,未免惊扰中原,汝可自引汉兵南下,省得人心震动。我令先锋高谟翰,率五千骑护

  •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这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关于此传的传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只谈到“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让不

  • 黄震传·脱脱

    黄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于宝..四年(1256)考中进士,调任吴县县尉。吴县有许多豪势之家,他们告私债则勾结官属之尉,致使吴民多饥冻困苦,甚至死于尉卒之手。黄震到任后,不受理贵家之告,所颁檄文震慑全县。及摄长洲、华亭,皆有

  • 卷一百六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选举宋哲宗元佑元年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上奏曰臣闻於诗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从古来为国治民者多士则兴乏

  • 第四篇 谦德之效·袁黄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辛未(西元1571年)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

  • 卷二·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衍至德之义仁太极图【周惇颐所作以授二程】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朱熹曰周子说出太极大段分明指出如恻隐之端从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九·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九帙  从八十一尽第二百。  第八十一卷  浮瓠(乎故反郭注尔雅云瓠壶也说文从瓜夸声夸音诩于反又上声呼论从草作[荂*瓜]俗字也)。  第八十二卷  皴皮(七荀反

  • 卷第一百十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十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七 【论】第五十一地法门十知识第一此世界中摩耶夫人主从悲起智幻

  • 卷第四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世径山范禅师法嗣袁州仰山雪岩祖钦禅师浙之婺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远

  • 卷第三十四·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四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度僧提纲(大众) 圆悟勤禅师受季善友为僧上堂。三界无安。四生拘促。欲脱爱网超步大方。正应披忍辱铠操智慧刀。运上品心发殊胜志。与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灭

  • [第一品]根双论·佚名

    总说分一若善法者此悉是善根耶?或又若善根者此悉是善法耶?若善法者此悉是善根之同根耶?或又若善根之同根者此悉是善法耶?若善根同根之法者此悉是善根之互根耶?或又若善根之互根者此悉是善法耶?若善法者此悉是善根根耶?或又若

  • 日讲礼记解义·康熙

    六十四卷。是编为康熙帝讲晏旧稿,未及成帙,乾隆元年,始诏令儒臣排纂颁行。康熙有言: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又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诚以礼者,范身之是而兴行起化之原也;天之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