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六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查访《永乐大典》佚本

三六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查访《永乐大典》佚本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大学士管两江总督高<晋>、浙江巡抚三<宝>,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奉上谕:【真按:刘统勋、高晋、三宝也。<>者凡例有,乃便读而加者尔。】

近因访求载籍,以翰林院所贮之《永乐大典》内,多有人未经见之书,派员查核,约缺一千余本,较原书少什之一,不知何时散佚。闻此书当时在内阁收存时,卽有遗失,似系康熙年间开馆修书,总裁官等取出查阅,未经缴回。彼时如徐干学、王鸿绪、高士奇等,皆在书局最久,其家或尚有存留此书剩本,亦未可定。着高晋、三宝札知各本籍地方官,令向各家一为访问。倘果有其书,无论本数多寡,卽为缴出送京。并谕以此书虽系官物,然在当时原无稽核,偶尔取携翻阅,无意收存,本无关碍,此时亦并不追究从前遗失之故。惟是藏书家留此残编剩帙,实为无用之储,若归之中秘,裒辑完全,颇有裨于四库。用是广为谘访,令其家不必惊惶。又或此书别经流播,因而散落人闻,以及书贾坊林视为前朝旧书,转相售易,亦属事理所有。并着高晋等留心体访,如见有此书,卽官为收买缴送,但须谕有司不动声色,善为搜求,不可假手吏胥,致令藉端滋扰。将此遇奏事之便,传谕知之。此并非特交查办事件,祇须随便覆奏。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四 隐逸·房玄龄
  卷三十一·表第五·柯劭忞
  第六十二回 堕奸谋阖宫被劫 立异姓二帝蒙尘·蔡东藩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三·佚名
  卷二十·吕中
  八十五、日本之游·包天笑
  朱仲远传·李延寿
  孙晟传·欧阳修
  二八 一个小小的过街楼·邹韬奋
  卷一百七十六之二·雍正
  卷一百一·雍正
  卷二十四·徐天麟
  十三 “大上海”的计划与实施(1926)·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十八·彭定求

        卷158_1 【闻笛】张巡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卷158_2 【守睢阳作】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

  • ●卷七·潘德舆

      唐人诗&ldquo;长贫惟要健,渐老不禁愁&rdquo;,&ldquo;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rdquo;,&ldquo;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rdquo;,&ldquo;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rdquo;,&ldquo;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rdquo;,&ldquo;客泪题书落,乡

  • 五集目录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目録二卷之十一乙巳元旦元旦试笔咏如意题元人岁朝图降旨加赈河南去岁被水旱睢州卫辉各州县诗以志事赐马降旨加赈安徽昨岁被灾州县诗以志事题淑清院千尺雪二首同豫轩

  • 四集卷八十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九古今体八十八首【壬寅五】雩祭进宫斋戒之作辰见常雩礼则那【安也非韩愈石鼓歌意】还宫斋戒值清和慰言懒听云可待蒿目殷怀叹若何凭辇已看穗吐麦亚阡亦有颖抽禾苖而秀矣秀需实十日为期五

  • 卷355 ·佚名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 月影随人深有意,车音争陌去如流。 酒消凿落宁论斗,鱼照琉璃定几头。 过眼繁华真一梦,终宵寂寞未应愁。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 卷二百四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四十歩虚词类五言古道士歩虚词      【北周】庾 信凝真天地表絶想寂寥前有象犹虚豁忘形本自然开经壬子嵗值道甲申年廻云随舞曲流水逐歌弦石髓香如饭芝房脆似莲停鸾防瑶水

  • 卷一百六十·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春正月庚子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辛丑 敕谕天下大小衙门来朝官曰治天下之道君总于上臣分职于下上下相承体统不紊故事理民安天下和平唐虞三代之盛率由斯道朕以眇躬托于万姓之上所赖

  • ●白石道人年谱·佚名

    辽阳陈思慈首撰 姜夔字尧章番阳布衣也自号为白石生 【 谢采伯续书谱序】 西江志夔德兴人一统志饶州府南山在德兴县东二十里又东十里为箬坑丁山宋姜夔隐居读书之所续书谱序好学无所不通直斋书录解题杨诚斋赏其岁除舟行

  •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司马迁

    田叔【索隐】:案下文,字少卿。者,赵陉城人【索隐】:陉音刑。按:县名也,属中山。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叔喜剑,学黄老术於乐巨公【索隐】:本燕人,乐毅之後。【正义】:乐,姓;巨公,名。所。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正义喜音许记反

  • 先圣大训卷六·杨简

    宋 杨简 撰子路问第四十七子路问曰请释古之道而行由之意可乎子曰不可昔东夷之子慕诸夏之礼有女而寡为内私壻终身不嫁嫁则不嫁矣亦非清节之义也苍梧娆娶妻而美让与其兄让则让矣然非礼之让也不慎其初而悔其后何嗟及矣

  • 卷八·佚名

    △菩萨雲集妙胜殿上说偈品第十之二尔时善慧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以偈颂曰:妙哉佛世尊,无量诸如来。离害心解脱,自度能度彼。正见世间灯,如实不颠倒。无量无数劫,积德故见佛。诸行空无实,凡夫谓真谛。一切无自性,皆悉等虚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放光般若经三十卷  摩诃般若经四十卷  光赞般若经十五卷  般若钞五卷  道行般若经十卷  小品般若经十卷  右六部经共一百一十卷。  同此卷音并玄应撰。  放光般若经  

  • 勿欲急得一心不乱·印光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著魔。汝不察

  • 卷第一百六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缘纳息第二之四若最初入无漏初静虑。乃至广说。初有四种。一入正性决定初。二得果初。三离染初。四转根初。此中依二初作论。谓得果

  • 进呈奏疏·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进呈奏疏  圣感寺住持(臣)僧(超永)谨奏为进呈五灯全书事。窃惟三教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蹟虽有世间方外之殊。理原无修己利人之别。第品类杂则羣言贵。有折衷须流派清。而根源斯为可据。喜际同文之盛世。敬

  • 梁山泊同窗琴书记·佚名

    用泉州话演述流行于闽南的两大民间文学之一的仙伯英台故事。越州诸暨县南庄富翁,为掌中珠女儿英台择婿,特开放花园,求牡丹花诗为唯一条件。有一青年交出牡丹诗,英台却拒之且不能回诗。因而发愤读书,扮男装携书僮(亦女扮男装

  •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改修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显

  • 八关斋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失译之优婆夷堕舍迦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为同本异译。二经记载之相异处为:优婆夷堕舍迦经载,佛陀对毗舍佉鹿子母教以每月六日持八斋戒之法,并说其持斋之功德将大于以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