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五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议定校核《永乐大典》条例并请拨房添员等事折

三五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议定校核《永乐大典》条例并请拨房添员等事折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

大学士臣刘统勋等谨奏,为遵旨详议具奏事。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十一日,内阁奉上谕,钦此。仰见我皇上稽古右文,表章典籍,综羣书之渊海,广四库之储藏,补缉搜罗,实为至周且备。

臣等伏查《永乐大典》一书,成自前明,但夸捃拾之繁,未协编摩之式,虽善本之流存不少,而遗编之丛杂尤多。仰蒙论断精微,折衷至当,钦承训谕,获奉准绳。窃惟采录固在无遗,而别择尤宜加审,今欲征完册以副秘书,则部分去取之间,不可不确加详核。臣等恪遵谕旨,将应行条例,公同悉心逐一酌议,谨拟定十三条,另缮清单进呈,恭请训示。俟发下,臣等卽行遵照,作速办理。如其间尚有应行斟酌查办之处,臣等再行随时妥核定议,奏闻请旨。

再,查翰林院衙门内,现有迤西房屋一区,从前修辑《皇清文颖》及《功臣传》各书,皆在此纂办。今奉旨校核《永乐大典》,应请卽将此项房屋作为办事之所,于检查较为近便。惟是此项书籍几及万本,篇帙浩大,头绪纷繁,所有查校人员,必须多为派出,分头赶办,方能迅速排纂,克期集事。臣等谨遵旨于翰林等官内,择其堪预分校之任者,酌选三十员,专司查办,仍卽令办事翰林院。并酌派军机司员一二员作为提调,典簿厅等官作为收掌,常川在署,经理催趱,毋致稍有作辍。但现在并非另行开馆,其派出之翰林官等,俱毋庸请支桌饭银两。至此书卷册繁重,出入搬运,需人执役,翰林院原设供事人等,额数有定,不敷派拨,应请酌设供事十名,皂役四名,纸匠二名,以供差遣,俱照例给与公费,俾资口食。其誊录一项,现在尚无可需用之处,应俟摘出目录,全行分别奏定后,其中如有应采之本,另须缮录全函者,再行奏明,酌定员数,选取充补。所有桌凳纸张等项,查明必需应用者,行文户、工二部支取,照例核销。

如此立定章程,上紧趱辨,该员等责成既专,自可作速厘订成书,不致有稽时日。为此谨奏请旨。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奉旨:是。依议。将来办理成编时,著名四库全书。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司马迁
  列传第八十 恩幸·李延寿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文艺中·欧阳修
  第八十六回 史弥远定计除奸 铁木真称尊耀武·蔡东藩
  ◎礼十二(宾礼)·徐天麟
  卷二十二·朱熹
  法军侵台档(三)·佚名
  卷一百二十八·杨士奇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杜大珪
  卷四 邻交志上一·黄遵宪
  王及善传·刘昫
  野史无文卷二(阙)·郑达
  唐纪七十七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乾宁四年(丁巳、897)·司马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丁绍仪

    【杂歌谣辞】【歌辞】【平城歌】〖《汉书》曰:高祖自将兵三十二万。击韩王信。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精兵三十馀万。围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救饷。樊哙时为上将军。不能解围。天下皆歌之。后用陈平秘计

  • 卷二十三·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二十三 宋 王十朋 撰 寺观 海会寺清心堂【沈无量夀佛阁西北法照大师房旧有石刻今亡】 南郭子綦初丧我【演庄子南郭子綦曰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西来达磨尚求心【厚传灯録慧可谓达磨曰我心

  • 葛立方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葛立方(?-1164)字常之,江阴(今属江苏)人,随父徙居吴兴。绍兴八年(1138)进士。历任左奉议郎、太常博士,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为考功员外郎兼中书舍人。累官至吏部员外郎、左司郎中、权吏部侍郎,出知袁州。隆兴元年(1163),命

  •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三十·宋濂

        马祖常   马祖常,字伯庸,世为雍古部,居净州天山。有锡里吉思者,于祖常为高祖,金季为凤翔兵马判官,以节死赠恒州刺史,子孙因其官,以马为氏。曾祖月合乃,从世祖征宋,留汴,掌馈饷,累官礼部尚书。父润,同知漳州路总管

  • 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十四·柯劭忞

      董抟霄 余阙   董抟霄,字孟起,磁州人。由国学生辟陕西行台掾。时天大旱,从侍御史郭贞谳狱华阴县。劫贼李谋儿狱已具,贿有司,以未获党徒五年不决,人咸愤之。抟霄言于贞,论杀谋儿,天乃雨。授四川道肃政廉访司知事,除泾阳

  • 卷十七·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七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齐襄公之弑桓公十七年夏及齐师战于奚疆事也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公曰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 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

  • 卷第五·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五〈起和銅三年正月、盡五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日本根子天津御代豊國成姫天皇〈元明天皇第■三〉三年春正月壬子朔。天皇御大極殿受朝。隼人蝦

  • 续孟子卷下·林慎思

      咸丘蒙八  咸丘蒙问曰吾闻诸仲尼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舜瞽叟有不父之名何也孟子曰瞽叟不父天显之也天生大孝于舜使化天下之人也故不生于帝裔而生于庶人不事于常父而事于瞽叟生帝裔则身先贵也身先贵则何以育

  • 五阴分别现止章第四·佚名

    所然持甘露种浇五盛阴。为五阴薪从慧明卻坏恶火。从三界礼我施礼。为持甘露灭三毒者,从五阴钻所生随应。持智慧意灭恶火意。三界中尊敬者,我亦尊敬意叉手。自从慧智力慧者自得。如自得知佛便教弟子所说应行。听说从是意

  • 佛说老女人经·佚名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堕舍罗。所止处名乐音。时有八百比丘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女人来到佛所。以头面著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当问。老女人言。生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老从何

  • 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普遍殿内。坐宝师子之座。与大苾刍众万二千五百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及百千缘熟所度之众。  尔时妙吉祥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

  •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四·佚名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南无无垢名称如来  多致他 毗富[口*(隸-木+士)]毗富[口*(隸-木+士)]若那毗富[口*(隸-木+士)]莎呵  南无法海涛波功德王如来  多致他 三摩(上)三摩(上)三摩悉剃(他细反)帝 莎呵

  • 欧游心影录·梁启超

    近代梁启超著。发表于1920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收入《饮冰室合集》时,作了删削,改名《欧游心影录节录》。全文分八个部分。记述沿途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及世界影响,详

  • 后七国乐田演义·徐震

    又名《乐田演义》、《后七国志》。章回小说。清烟水散人著,一说即徐震著。四卷二十回。以乐毅兴燕、田单复齐为中心,演述燕齐两国兴衰争斗的故事。周慎靓王年间,燕王哙昏愦,齐宣王乘机兴兵命匡章伐燕,燕王哙自缢亡。

  • 平夏录·邓士龙

    平夏录,一卷,明邓士龙辑。载明太祖平定蜀夏之事。后附刘基平夏颂并序。记明初太祖平定蜀夏事,今有黄标平夏录、佚名平蜀记传世较广广。本卷乃邓氏辑合二书而成。前半部与黄氏之录相合,自洪武四年春正月丁亥起则与平蜀记无

  • 正统北狩事迹·哈铭

    记述明英宗“北狩”期间事迹的资料

  • 困知记·罗钦顺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罗钦顺著。包括前记2卷,156章,续记2卷,153章,附录1卷。为与人论学之书。所以以“困知”命篇,谓其治学“始则不得其门,中则疑决,晚岁用功愈坚,自知愈审,兢兢业业,惟恐其入于他歧而不出耳”(《原序》

  • 一切如来金刚寿命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略称金刚寿命陀罗尼经、寿命陀罗尼经、寿命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全卷仅一千字左右。内容系佛陀为四天王宣说延命咒及对治死亡恐怖之法,并叙述读诵此经之功德。不空另译有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