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一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议覆朱筠所陈采访遗书意见折

三一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议覆朱筠所陈采访遗书意见折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初六日

大学士臣刘统勋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

安徽学政朱筠条奏采访遗书事宜一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奉朱批:原议大臣议奏。【真按:应在原议下断句也。乃谓(朱筠)原议交由大臣议后覆奏也。】钦此。臣等谨按所奏各条,公同酌议,开列于后:

一、据称:汉唐遗书存者希矣,而辽、宋、金、元之经注文集,藏书之家尚多有之,顾现无新刻,流布尔日少。其它九流百家,子余史别,往往卷帙不过一、二卷,而其书最精,宜首先购取,官抄其副,给还原书,用广前史艺文之阙。等语。查古今书籍,其梓印行世者,固足广资传播,而名山著述,或因未经剞劂,抄帙仅存,亦可备储藏而供研讨。伏读原奉上谕:在坊肆者量为给价,家藏者官为装印,其有未经镌刻,祇系抄本存留,不妨缮录副本,仍将原书给还。钦此。钦遵。通行在案。是抄本一项,原应与刻本一体搜罗,圣训煌煌,自无不恪遵办理。现在各该督抚等奏到书单内,于抄本书籍,亦系兼为甄录。果能实力从事,妥协访求,将来裒集日多,则所称辽、宋、金、元之经注文集及九流百家子余史别等部,自当并归收录,不致有虞挂漏。至官其副给还原书之处,久经钦奉谕旨,遵照办理,不必另定章程。应将该学政所奏之处,毋庸再议。

一、掳称:宋臣郑樵以前代著录陋阙,特作图谱、金石二略,以补其失。欧阳修、赵明诚则录金石,聂崇义、吕大临则录图谱,并为考古者所依据。请于收书之外,兼收图谱一门,而直者(省)所在现存钟铭碑刻,悉宜拓取汇送。等语。查自古左图右史,经纬相资,原可互为订证,其金石文字,垂世最久,尤可藉以考古而不失其真。惟阮孝绪作《七录》,始不专列图谱一门,而马氏《经籍考》,于诸经部内无不咸归甄录,自不便因其与诸书体制稍殊,竟致听其沦轶。应如该学政所奏,令各该省于收书之外,凡有绘写制度名物,如聂崇义《三礼图》之类,均系图谱专家,宜并为采辑。其有将古今金石源流裒叙成书,如欧阳修、赵明诚所著者,亦宜一体汇采。仍开入书目,先行奏明,以便甄择取进。至古来金石刻文,现经流传可考者固多,其有僻在山林荒寂之所,一时难以搜寻者,若必令官为拓取,恐地方有司办理不善,转滋纷扰。所有该学政请将钟铭碑刻悉宜拓取汇送之处,应毋庸议。

一、据称:汉臣刘向校书之例,外书可以广中书,中书亦用以校外书。请先定中书目录,宣示外廷,然后令各举所未备以献,则藏弆日广。等语。查汉代藏书,有中禁、外台之别,又有太常、太史、中秘之分,品目本自纷歧,是以彼此必须互为校定。至我国家稽古右文,表章经籍,凡十三经、二十二史、三通等部,可以嘉惠艺林者,俱久经厘订,颁行中外,无不周知,毋庸另为宣示。至现今采访遗书,业经奉旨,令各督抚等先行叙列目录奏闻,俟汇齐后,令臣等详加检核,再行开单行知取进。知(如)其中查内府现有之书,臣等即可声明扣除,不必列单移取。是该学政所奏先定书目宣示之处,毋庸再行置议。

再,该学政又称:前明《永乐大典》,其书虽少次伦,然古书之全者具在,请择取其中若干部,分别缮写,各自为书,以备著录。等语。查《永乐大典》一书,系明永乐初年所辑,凡二万二千九百余卷,共一万一千九十五册,最称浩博。旧存皇史宬,复经移置翰林院典籍库。扃贮既久,卷册又多,卽官隶翰林者,不得徧行检阅。今该学政所奏,亦祇系约略大凡,于原书未能悉其梗概。臣等因派员前往库内逐一检查,据称:此书移贮之初,本多缺失,现存在库者,共九千余本,较原目数已悬殊。复令将原书目录六十本取出,逐细阅看,其书大指,系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统事,将平、上、去、入韵字为纲,依次编序。凡经史子集等部,或依音,或从其类,随字收载,多系割裂琐碎。但查原书,采取各种,为数甚伙。其中凡现在流传已少,不恒经见之书,于各卷中互相检勘,有足裨补缺遗、津逮后学者,亦间有之。若一概摒为陈册,不为分别检查,殊非采购遗书本义。惟是卷帙繁多,所载书籍又多散列各韵之中,非一时所能核定。相应奏明,容臣等就各馆修书翰林等官内,酌量分派数员,令其陆续前往,将此书内逐一详查。其中如有现在实无传本,而各门凑合尚可集成全书者,通行摘出书名,开列清单,恭呈御览,伏请训示遵行。

一、据称:前代校书之官,如刘向、刘知几、曾巩等,并着专门之业。列代若《七略》、《集贤书目》、《崇文总目》,其书具有师法,请诏下儒臣分任校书之选,每一书上必校其得失,撮举大旨,叙于本书卷首。伏查武英殿原设总裁、纂修、校对诸员,即择其尤专长者,俾充斯选。等语。查古人校定书籍,必缀以篇题,诠释大意。《汉书 艺文志》所称条其篇目、撮其指意者,所以伦次得失,使读者一览了然,实为校雠良法。但现今书籍,较之古昔日更繁多,况经钦奉明诏,访求著录者,自必更为精博。若如该学政所奏,每一书上必撮举大旨,叙于卷首,恐羣书浩如渊海,难以一一概加题识。查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晁公武《读书志》,皆就所有之书,编次目录,另为一部,体裁最为简当,应卽仿其例。俟各省所采书籍全行进呈时,请勅令廷臣详细校定,依经史子集四部名目,分类汇列,另编目录一书,具载部分卷数,撰人姓名,垂示永久,用昭策府大成,自轶唐宋而更上矣。

以上各条,臣等谨就意见所及,逐加核议,是否有当,统候命下,交与礼部行知各该督抚学政一体遵照。为此谨奏请旨。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初六日奉旨:依议。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七十·赵尔巽
  卷第二百七十八 後唐紀七·司马光
  卷六·李心传
  卷五·陈继儒
  金佗续编卷二十二·岳珂
  卷六十八·鄂尔泰
  读例存疑卷三十八·薛允升
  宇文导传·令狐德棻
  敬翔传·薛居正
  卜颜铁木儿传·宋濂
  韩宜可传·张廷玉
  卷二十七·彭百川
  卷二百十七之三·雍正
  卷三名例律·窦仪
  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西楼记目录·袁于令

    第一齣 标目第二齣 觅缘第三齣 砥志第四齣 检课第五齣 倦游第六齣 私契第七齣 衔恚第八齣 病晤第九齣 庭谮第十齣 阍忤第十一齣 鸇逐第十二齣 缄误第十三齣 疑谜第十四齣 空泊第十五齣 计赚第十六齣 

  • 第二十七出 博执·许自昌

    【接云鹤】〔末冠带众随上〕么魔小丑甚狂猖。反诗题罢震江阳。下官蔡九知府。昨晚已退堂就寝了。那无为军黄通判来。报宋江题反诗一事。终夜彷徨不宁。差人拿他去了。想必就到。看那厮见了我怎么样说。〔杂绑生上杂

  • 第三折·王晔

    (周公上,云)老夫周公,昨日使了个智量,着彭祖拿那红酒去谢了任二公,随后,媒婆去说亲,要求他桃花女做媳妇,喜的他已许允了。今日是第三日,我准备下彩段财礼,已着彭祖唤媒婆去了,只等他两个来时,好送到任二公家。一边辆起坐车儿,两旁

  • 卷九·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九   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古今体诗六十一首【起熙寜六年癸丑正月尽六月在杭州通守任作】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 得句牛女夕转头参尾

  • 第一百四十七回 杨春芳降敌陷泸州 川黔军力竭失重庆·蔡东藩

      却说袁祖铭正在奔逃之际,忽遇前面又有大队兵士,扑面而来,不觉大惊。急忙探询,方知是刘湘的军队,心中稍宽。两人见面以后,袁祖铭问刘湘何故来此?刘湘道:“熊克武虽然答应讲和,未必真心,前次暗袭泸州,便是一个证据。我恐怕他

  •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七·陈邦瞻

    秦桧主和【桧死附】髙宗建炎元年六月遣宣义郎傅雱使金军通问二帝初黄潜善白遣雱为祈请使又遣太常少卿周望为通问使俱未行李纲上言尧舜之道孝弟而已今日之事正当枕戈尝胆内修外攘使刑政修而中国强则二帝不俟迎请而自归

  • 卷三十三·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十三 【起甲子明熹宗天启四年尽丁卯明熹宗天启七年】凡四年 【甲子】四年春正月何宗彦卒 【宗彦清修有执携尚书

  • ●卷二·叶梦珠

    ◎学校一吾生之初,学校最盛。即如上海一学,除乡贤奉祠生及告老衣巾生而外,见列岁科红案者,廪、增、附生,共约六百五十余名,以一府五学计之,大概三千有余,比昔三年两试,科入新生每县六十余名,岁入稍增至七十,其间稍有盈缩,学臣得以

  • 卷之一百一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序·佚名

    徽钦北徙录原名南烬余闻,惟原序中有云:「余亦有感而作书曰南烬余闻,此盖二帝北徙实录。」为切于书的内容起见,故改今名。他本亦有作南渡录的,内分南烬余闻,窃愤录,窃愤续录三种;然窃愤录与窃愤续录,本书中亦包括在内。四库全书

  • 卷十六·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十六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子路子路问政章总防 张彦陵曰无倦意已包在先劳内因子路请益故又抽出言之要之上下只是一意曰先必无一息之可后曰劳必无一息之可逸无倦云者非以益先劳也乃明所以

  • 卷二·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二     宋 黄仲炎 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古者嗣君踰年而後改元者盖君丧在殡缘臣子之心不忍遽改且先君之终年不可爲嗣君之元年也故虽以臣弑君弟继兄如桓公者亦必踰年而後改元鲁史载之故孔子

  • 春秋经觧卷五·孙觉

    宋 孙觉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闵公继子般之弑而立不行即位之礼春秋因不书之以见继弑之法也左氏曰不书即位乱故也按人君即位国家之大事也虽在危乱不过礼有不具尔不应因乱遂废其礼也公谷之説皆是齐人救邢去年之冬狄伐邢

  • 言法华·惠洪

    言法华者。莫知其所从来。初见之于景德寺。七俱胝院。梵相奇古。直视不瞬。口吻衮衮。不可识。相传言。诵法华经。故以为名。时独语笑。多行市里。褰裳而趋。或举手画空。伫立良久。从屠沽游。饮啖无所择。道俗共目为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七·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来身密不思议品第七之余复次寂慧。如来身相。一众会中有得见者有不见者。其得见者欢喜瞻仰。其不见者默然懵瞪。寂慧当知。如来不以段食资养。或有众生见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彌勒菩薩復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無畏藥。離五恐怖。何等為五。所謂火不能燒。毒不能中。刀不能傷。水不能漂。煙不能熏。菩薩摩訶薩。亦復

  • 卷之三·佚名

    径石滴乳集卷之三 清嗣祖沙门江州真在编 嗣法门人齐安机云续 径山下第九世 太岗宁禅师法嗣 杭州天目宝芳进禅师。幼习儒。因与同学会文。睹芍药花有省。从坦然披剃。坦诲以栢树子话。徧扣禅宗。自谓。诸方无出格钳锤

  • 宿曜仪轨·一行

    全一卷。唐代一行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之初列举虚空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与宿曜有关之诸尊印明及九曜真言、九执曜天印、二十八宿印、能吉祥真言、北斗七星真言等;终则引述金刚大成就经吉祥成就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