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表第七 方镇四

随机推荐

  • 樗庵类槀卷二·郑潜

    (明)郑潜撰○五律三十四首与鲍仲安伯原汪子翼泛舟竹溪寺访友不遇诗乗舟泝清溪来访古招提树影涵波静桃花隔岸迷林深疑隠豹潭黒欲燃犀胜赏无终极留连日又西陪夏广文先生饮夜归偶成梅所一尊酒归来池馆幽含风凉饮雪对月醉梳

  • 卷十·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十道慈道慈,俗姓额田,日本漆下郡人。少小出家,聪敏好学。长安元年入唐留学,学业颖秀,妙通三藏,曾入宫讲经。开元六年归日本,拜僧纲律师。晚年受命造成大安寺。诗一首。 【(《全唐诗》无道慈诗)】在唐奉本国皇太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九·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饬兵政○嘉靖六年十二月乙未上谕大学士杨一清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二·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六月丁未朔○己酉周王在铤言奉国将军安河有孝行其子睦欲自建祠庙乞赐额名令有司岁时崇祀上允之令睦主祠事○庚戌改封庆成王知火□廉嫡子故封长孙新土□提为长子其孙奉国将军慎钟为长孙从王请也○命锦衣卫

  • 一百 内务府奏议覆五关钢斤仍交各关监督接办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初四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十三日,臣衙门具奏:据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寅呈称,案查康熙四十年五月,寅具摺启奏情愿承办各关铜斤,奉旨:曹寅并未贻误,八年完了,今若再交其接办八年,伊

  • 第二五六札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九日一一六○九--三·佚名

    台北府层奉上级札,行知新竹县:奏参州县未交银项折内,应声明分赔之该管各上司职名札特授台北府正堂、加一级、军功加二级、纪录五次雷为行知事。本年九月初十日,奉藩宪邵札开:「本年九月初一日,奉爵抚宪

  • 一四八六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八六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陕西巡抚臣秦承恩跪奏,为查明汇奏事。窃照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应于年底汇奏。陕西省自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七年,节据各属查缴过七十

  • 王景仁传·欧阳修

    王景仁,庐州合肥人。原名茂章,年少时跟随淮南杨行密为将,骁勇刚悍,略无威仪,临阵务必身先士卒,行密非常器重他。梁太祖派侄友宁攻青州王师范,师范向行密求救,行密派景仁率兵七千救师范。师范背城设两栅,友宁夜击一栅,栅中告急,催

  • 第四章 本国史时期的划分·吕思勉

    历史事实,前后相衔。强欲分之,本如“抽刀断流,不可得断”。但是为明了变迁大势起见,把历史划分做几个时期,也是史家常用的法子。中国的历史,当分几期,这是显而易见的。三代以前,我国还是个列国并立的世界,当划为一期。自秦以后

  • 41.毛遂自荐·林汉达

    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国虽然竭力抵抗,但因为在长平遭到惨败后,力量不足。赵孝成王要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又是赵王的叔叔。他决心亲自上楚国去跟楚王谈判联合抗秦的事。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

  • 卷十 释兽第十八·邢昺

    [疏]“释兽第十八”。○释曰:《释鸟》云:“四足而毛谓之兽。”《说文》云:“兽,守备也。”此篇释其名状,故曰释兽。麋:牡,{鹿咎};牝,{鹿辰};其子,;(《国语》曰:“兽长は。”)其迹,躔。(脚所践处。)绝有力,狄。(○{鹿咎},音咎。{鹿辰},音辰。

  • 卷六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六僖公二十五年考异宋板传公用享于天子之卦卦下有也字正嘉同谨按足利本永懐堂皆无有者似非 足利本王飨醴命之宥飨作享注同 晋于是始起南阳

  • 卷四十八·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四十八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礼记曾子问第七曾子问节注上卿代君聼国政者【脱者字从集説挍】大祝节注接神则祭服也【下脱卿大夫所服禆冕絺冕也一十字从疏挍】疏彼为父在始生未命【为毛本误谓

  • 卷二十九·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九宋 高闶 撰襄公二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公十二月出会诸侯于鄬而不书至者盖公自鄬遂朝晋也是时晋有大政公往听焉夏葬郑僖公弑君之贼既不明而诸侯又皆为郑讳故春秋且因鲁往会葬而着其臣子私

  • 卷六·陈栎

      钦定四库全书书集传纂疏卷六     元 陈栎 撰朱子订定蔡氏集传周官【成王训廸百官史録其言以周官名之亦训体也今文无古文有○案此篇与今周礼不同如三公三孤周礼皆不载或谓公孤兼官无正职故不载然三公论道经

  • 序·铁壁慧机

    聚雲以嵩山之髓作波而平山大師得聚雲之髓者也負縱橫之才迅箭鋒之用門庭孤峻行履端嚴如壁立萬仞即名宿諸老當為吐舌豈紛紛野狐見解所敢張喙於側耶繼往開來舉聚雲中興大慧之燈傳於未艾臨濟一宗其在茲而益振矣余恨不及見

  • 太极图西铭通书解·曹端

    各一卷。明曹端撰。曹端字正夫,号月川,渑池(河南省渑池县)人。永乐戊子举人,官霍州学正,后改蒲州。史称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为要。读《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曰:“道在是矣。”周敦颐依据《易传》、《中

  • 受新岁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结束后,比丘新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记述安居结束后,比丘行‘自恣’戒仪之情况。佛陀于大众中首先行自恣法,舍利弗即为佛说清净;继而舍利弗请求自恣,佛即为舍利弗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