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海请愿之异闻
近日众议院收到请愿书一件,请愿人姓王,名昭箴,自称系江西九江县人。特将家藏之古磁屏对字画,送请众议院,为之挂于会场,以为纪念。并谓拟即日赴津投海,请众院届时为之表扬云云。其措词错乱无章,大似神经病之人所为。请愿书并物件送到该院时,院中以请愿书无人介绍,不合格式,特由号房问其由何处送来。送信人自称住在东四牌楼明德堂古玩铺,不待书给收条,狂奔而去。该院立即派丁役送到该处,退还原人,乃据丁役还称,遍觅不得明德堂古玩铺。问诸附近巡警,亦无知者。兹闻院中无法办理,拟即日发交警区,寻觅发还。如寻觅不得,则拟在各报遍登广告。凡有识王昭箴为谁者,可到院报告。或王之亲属,能说明送来之件形式及款识如何者,即交其代领亦可。该请愿书原文如下。文曰:众议院执事诸公钧鉴。窃思公民辛亥之役,供差江防,为国奔走。暗中冒险,运动共和。数年以来,破产亡家,几番死里逃生。隐功甚伟,历有根据,并未邀求保奖。迨因帝制发生,公民改业为商。虽然不敢预闻国政,当是时亦曾确采舆情,痛陈利害。暗阻筹备皇室经费之进行,出力者莫过于公民之孤心苦意也。去春,公民由籍来京,带有康熙古磁屏对字画三件出售。当中挂屏格言曰:“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居心。流水行云以应事,光风霁月以待人。”写法颇佳。虽有外人许以重价,公民不愿出售,而欲贱价售与本国当道,希望以此格言行事,足能救国救民也。蒙前大总统曾阅此件照片,用意之深。自知事处进退维艰,误国殃民之罪,而愧死矣。比时此件竟被权奸托人介绍购买,拖累骗价,暴贪行为,不堪言状。公民死里求生,始将原物追回。而被损坏多处,黑暗之冤,难以昭雪。伏思吾国全体内外之病,久患暴弱。难医之决症,治之不善,立见危殆。仅所恃者贵院诸公,宜同心同德。代表真正民意,化除自私自利之见。统筹全局,俯顺舆情,或可转弱为强。公民谨将此件古玩,呈送贵院,挂于议事会场,留为纪念,以遂初愿。总之,公民久抱厌世之心,而存尽忠报国之志,兹决赴津登轮投海。彼时另有遗书,务乞代为表扬。以张公道,而挽人心。则使四万万同胞,人人猛省,救国即如救身,似此始免亡国为牛为马之痛苦。则公民虽死犹生,余容续详云云。
观右之请愿书,其措词半通不通。似其人亦曾奔走于革命者,又似夙有神经病者。记者阅之,忽起好奇心,特向各方面探访,终无识王昭箴之人。但有某君谓当帝制时代,袁公子抱存氏喜古玩,极力罗致,而又不肯多出价金。凡业古玩商者,每受势力之压迫,而致亏累。其中闻有王某者,受累尤深,但不知王某是否即王昭箴其人耳。记者按请愿书中有被权奸托人介绍购买拖累骗价等语,则王昭箴或即当日被迫之一人。且因被迫受累,积忧成痫,亦未可知。果尔,公子真害人不浅矣。
猜你喜欢 ●卷七十九·徐梦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三·杨仲良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清文宗实录选辑·佚名 一二六七 安徽巡抚书鳞奏本年换缴《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三·杜大珪 钦定兰州纪略卷三·阿桂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江总传·姚思廉 曾同亨传·张廷玉 余继登传·张廷玉 卷十一 石晋背盟·李有棠 附录(二) 读崔述《洙泗考信录》·钱穆 卷六十中·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