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七十三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宋共姬之贞

左传【成公八年】宋华元来聘聘共姬也夏宋公使公孙夀来纳币礼也【公羊传纳币不书此何以书録伯姬也】 衞人来媵共姬礼也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公羊传媵不书此何以书録伯姬也 谷梁传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 九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尽其事也 年】二月伯姬归于宋夏季文子如宋致女复命公享之赋韩奕之五章穆姜出于房再拜曰大夫勤辱不忘先君以及嗣君施及未亡人先君犹有望也敢拜大夫之重勤又赋緑衣之防章而入【公羊传未有言致女者此其言致女何録伯姬也 谷梁传致者不致者也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如宋致女是以我尽之也不正故不与内称也逆者防故致女详其事贤伯姬也】 晋人来媵礼也【公羊传媵不书此何以书録伯姬也 谷梁传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尽其事也 公羊传十年齐人来媵媵不书此何以书録伯姬也三国来媵非礼也曷为皆以録伯姬之辞言之妇 襄公三人以众多为侈也十年】或叫于宋大庙曰譆譆出出鸟鸣于亳社如曰譆譆甲午宋大灾宋伯姬防待姆也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谷梁传取防之日加之灾上者见以灾防也其见以灾防奈何伯姬之舍失火左右曰夫人少辟火乎伯姬曰妇人之义传母不在宵不下堂左右又曰夫人少辟火乎伯姬曰妇人之义保母不在宵不下堂遂逮乎火而死妇人以贞为行者也伯姬之妇道尽矣详其事贤伯姬也

左传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共姬也【公羊传外夫人防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宋灾伯姬防焉其称諡何贤也何贤尔宋灾伯姬存焉有司复曰火至矣请出伯姬曰不可吾闻之也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傅至矣母未至也逮乎火而死 谷梁传外夫人不书葬此其言葬何也吾女也防灾故隐而葬之也 琴苑要録伯姬引者保母之所作也伯姬逮乎火而死其母自伤行迟悼伯姬之遇灾援琴而歌曰嘉名洁兮行弥彰托节鼔兮令躬丧歍钦何辜遇斯殃嗟嗟奈何罹斯殃】 为宋灾故诸侯之大夫防以谋归宋财冬十月叔孙豹防晋赵武齐公孙虿宋向戌衞北宫佗郑罕虎及小邾之大夫防于澶渊既而无归于宋故不书其人君子曰信其不可不慎乎澶渊之防卿不书不信也夫诸侯之上卿防而不信宠名皆弃不信之不可也如是诗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信之谓也又曰淑慎尔止无载尔伪不信之谓也书曰某人某人防于澶渊宋灾故尤之也不书鲁大夫讳之也

公羊传宋灾故者何诸侯防于澶渊凡为宋灾故也防未有言其所为者此言所为何録伯姬也诸侯相聚而更宋之所丧曰死者不可复生尔财复矣此大事也曷为使防者卿也卿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卿不得忧诸侯也【○公羊説是】

谷梁传防不言其所为其曰宋灾故何也不言灾故则无以见其善也其曰人何也救灾以众何救焉更宋之所丧财也澶渊之防中国不侵伐夷狄夷狄不入中国无侵伐八年善之也晋赵武楚屈建之力也【○谷梁説亦是】列女传伯姬者鲁宣公之女成公之妹也嫁于宋恭公三月庙见当行夫妇之道伯姬以恭公不亲迎故不肯聼命宋人告鲁鲁使大夫季文子如宋致命于伯姬十年恭公卒伯姬寡至景公时伯姬尝遇夜失火遂逮于火而死诸侯闻之莫不悼痛以为死者不可以生财物犹可复故相与聚防于澶渊偿宋之所丧春秋善之春秋之于宋共姬也来聘书纳币书归宋书致女书衞晋齐人之来媵又具书言之尽文之繁中有大美存焉伯姬不幸而死于火女而不妇春秋悯之记其防复记其葬女以贞顺为徳也伯姬兼之矣为原始要终以録之诗无鲁风伯姬不几冺乎纪叔姬之义宋伯姬之贞犹幸其存于春秋也

猜你喜欢
  卷末 叙论四·王夫之
  ●卷二十二。诗文三·梁章钜
  举要卷二·金履祥
  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一·佚名
  卷二十八·王当
  三、土地·陶元珍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卷一·吴大廷
  卷四十·傅恒
  钦定元史语解卷九·佚名
  ·寄浙抚梁楚香中丞书·丁曰健
  孙孝哲传·刘昫
  狄仁杰传·欧阳修
  孙兴祖传·张廷玉
  晋纪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369)·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兰丛诗话 全文·方世举

      诗话屡作而屡失,今老矣,复何心哉!惟是工匪良而心独苦,薄有甘苦得失,无以质之当世,鼠璞终未分,鸡肋又可惜也。初从朱竹先生游,值友人顾侠君《笺洋昌黎诗集》新出,凡宋人有说皆收之,用力勤矣。而诸说於昌黎身世,多有不合。少

  • 提要·殷璠

    《河岳英灵集》三巻,唐丹阳进士殷璠编,自常建至阎防二十四人,诗二百三十四首,仿锺嵘诗品之体,姓氏之下各着品题,虽不显言次第,然篇数无多而分上中下巻,其人又不甚叙时代,毋亦隐寓锺嵘三品之意乎?《通考》作二巻,盖误也。其序谓爰

  • 卷之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序·恽毓鼎

    自忌讳排比之法行,而国史为官书;朝野朝野所传闻,其軼事时见诸野史,虽或爱憎发於恩,是非生於党议,而朝局真相,亦颇存焉。毓鼎侍先帝十九年,侍螭头、领兰台,居皆史职。起居注名记言动,第录排日諭旨,而以懋勤殿內记注附益之。史馆作

  • 六一五 山东巡抚国泰奏汇解违碍书籍并分缮清单呈览折(附清单二)·佚名

    六一五 山东巡抚国泰奏汇解违碍书籍并分缮清单呈览折(附清单二)乾隆四十四年四月二十日山东巡抚臣国泰跪奏,为查收违碍书籍,汇行解缴,恭折具奏事。窃照违碍书籍,攸关风俗人心,未便片纸只字留存。臣凛遵谕旨,严饬地方各官,无分

  • 九 金心异·周作人

    在张勋复辟之前,鲁迅继续在抄碑,别的什么事都不管,但在这事件以后,渐渐发生了一个转变,这事他自己说过,是由金心异的一场议论起来的。金心异即是林琴南送给钱玄同的别名,鲁迅文中那么说,所以这里也沿用了,虽然知道的人或者并不

  • 陈从易传·脱脱

    陈从易,字简夫,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及第,任岚州团练推官,再调彭州军事推官。王均占据成都后,接连又攻陷绵、汉等郡,彭州人密谋杀死兵马都监来响应王均。当时陈从易正辅助处理彭州事务。他斩杀了首谋,再招来余众向他们讲明祸

  • 陈纍传·张廷玉

    陈蠧,字彦纯,合肥人。父亲陈闻,以义兵千户归顺太祖,累任都指挥同知。陈蠧承袭父职。父亲犯罪被遣戍辽阳,陈蠧拜伏在宫门请求替父戍守,诏令一并原谅了他们父子。陈蠧少年时随从大将军幕府,以善射雁见称。他屡次随军远征南番,又

  • 卷九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九十六礼部五十五主客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诸番朝贡等事朝贡一国初诸番国及四夷土官人等朝贡具见诸司职掌其後慕化者衆事例日增土官衙门添设别见兵部

  • 读书续録卷二·薛瑄

    天下之大本中也所谓万化之本原也洛诰以冲子孺子称成王皆不可晓周公虽元圣岂可以此称其君不可解无逸书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秪惧不敢荒宁此数言皆主敬而言治天下之本不外乎此太极图水火木金土五圏虽曰各

  • 律吕阐微卷七·江永

    婺源江永撰旋宫按礼运曰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爲宫也谓十二律皆迭爲宫宫者一钧之主也毎一律爲主则商角徴羽变宫变徴或用倍或用半或在后或在前各有当用之律与之相比而成钧调也欲眀旋宫之理当先知清浊高下有倍有半之理朱载

  • 提要·沈彤

    【臣】等谨案仪礼小疏七卷国朝沈彤撰彤有周官禄田考别着録是书取仪礼士冠礼士婚礼公食大夫礼丧服士丧礼五篇为之疏解各数十条篇后又附以监本刋误卷末附左右异尚考一篇考证颇为精核其中偶尔疎舛者如士冠礼注今时卒史及

  • 第7章 里仁篇第四·孔子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好。选择的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算是明智的呢?”名家注解朱熹注:“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观乡人射张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二复次嗢拖南曰邪师住雪山劝勉系属净渐次戒圆满穗成就为后有诸外道。于弟子众自立为师。专求利养。专求恭敬。专求自利。遇缘和合。有族姓子投

  • 不空罥索咒心经·佚名

    唐南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布怛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其地有无量宝娑罗树多摩罗树。瞻博迦树阿输迦树。阿底目多迦等种种宝树。周匝庄严。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九十九

  • 圭峰集·卢琦

    诗文别集。二卷。元卢琦撰。圭峰是卢琦所居地,因以为集名。抄本或作《圭斋集》,误。徐火勃《笔精》说:“《圭峰集》岁久弗传,近岁惠安庄户部徵甫蒐而梓之,误入萨天锡诗六十馀首。”二卷本为元陈诚中所编,明神宗万历(1

  •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法藏

    凡二卷。唐朝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乃注释龙树十二门论之佳作,言简意赅,先立玄谈十门,后以细科释论文。作者乃立于华严圆融无碍之立场以作释,与吉藏所著十二门论疏相较,此为其特色。注疏有明道之玄谈一卷。

  • 华严经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净源

    简称《华严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佛典注疏。宋元丰二年(1079)净源述。一卷。依据澄观的《华严经疏》和《演义钞》,解释法藏的《华严还源观》,以便“补其遍善之功,成其具美之绩”。书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