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

成王上

卜年卜世【孙邰】

翦桐叶封弟【栁州】

辨周礼田制【颍滨】

周制事在末【老泉】

成王周公恭信【东坡】

卜年卜世

孙邰曰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夫帝王括囊宇宙位重忧崇天生利民非乐兆民之上故君民者遇夫圣则禅之不遇则以子继之尧之于舜舜之于禹禹之于子是以周都天地之中欲便四方之会不恃山河务从德化原其意也在乎利民岂异唐虞之道而反卜年卜世耶必也欲求其祚莫先德义贻厥后世天人佑之岂非无穷也哉何三十七百年世之有若右其卜而左其德俾乎厥后恃年世之永久必轻乎德义若此之谋非君子之道也昔太戊惧灾而盛帝辛恃瑞而亡在此不在彼岂不知之而卜年卜世者乎

翦桐叶封弟

栁州曰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耶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耶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茍焉而已必从而成之耶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叉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耶是直小丈夫■〈垂夬〉■〈垂夬〉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辨周礼田制

颍滨曰世言周公之所以治周者莫详于周礼然以吾观之秦汉诸儒以意损益之者众矣非周公之完书也何以言之周之西都今之闗中也其东都今之洛阳也二都居北山之阳南山之阴其势东西长南北短短长相补不过千里古今一也而周礼王畿之大四方相距千里如画棊局近郊远郊甸地稍地小都大都相距皆百里千里之方地实无所容之故其畿内远近诸法类皆空言耳此周礼之不可信者一也书称武王克商而反商政列爵惟五分土惟三故孟子曰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郑子产亦云古之言封建者盖若是而周礼诸公之地方五百里诸侯四百里诸伯三百里诸子二百里诸男百里与古说异郑氏知其不可而为之说曰商爵三等武王增以子男其地犹因商之故周公斥大九州岛始皆益之如周官之法于是千乗之国自一成十里而出车一乗千乗而千成非公侯之国无以受之吾窃笑之武王故封而周公大之其势必有所幷有所幷必有所徙一公之封而子男之国为之徙者十有六封数大国天下尽扰此书生之论而有国者不为传曰方里而井十井为乗故十里之邑而百乗百里之国而千乗千里之国而万乗古之道也不然百乗之家为方百里万乗之国为方数圻矣古无是也语曰千乗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千乗虽古之大国而于衰周为小孔子犹曰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然则虽衰周列国之强家犹不及五十里者矣韩氏羊舌氏晋大夫也其家赋九县长毂九百其余四十县遗守四千谓一县而百乗则可谓一县而百里则不可此周礼之不可信二也王畿之内公邑为井田乡遂为沟洫此二者一夫而受田百亩五口而一夫为役百亩而税之十一举无异也然而井田自一井而上至于一同而方百里其所以通水之利者沟洫浍三沟洫之制至于万夫方三十二里有半其所以通水之利者遂沟洫浍川五利害同而法制异为地少而用力博此必有国者不为也楚蒍掩为司马町原防井衍沃盖平川广泽可以为井者井之原阜堤防之间狭不可井则町之皆因地以制广狭多少之异井田沟洫盖亦然耳非公邑必为井田而乡遂必为沟洫此周礼之不可信三也三者既不可信则凡周礼之诡异远于人情者皆不足信也古之圣人因事立法以便人者有矣未有立法以强人者也立法以强人此迂儒之所以乱天下也

周制事在末

老泉曰天下之事制之在始始不可制制之在末是以君子慎始而无后忧救之于其末而其始不为谋失诸其始而要之其终而天下无遗事矣是故古者之制其始有百年之前而为之者也盖周公营于东周数百年而待乎平王之东迁也然及其収天下之士而责贤不肖之分则未尝于其始焉而制其极盖常举之于诸侯考之于大学引之于射宫而试之以弓矢如此其备矣然而管叔蔡叔文王之子而武王周公之弟也生而与之居处习知其性之所好恶与夫居之于大学而习之于射宫者宜愈详矣然其不肖之实卒不见于此时及其出为诸侯监国临大事而不克自定然后败露以见其不肖之状且夫张弓而射之一不失容此不肖者或能焉而圣人岂以此为足以尽人之才盖将为此名以収天下之士而后观其临事而黜其不肖故曰始不可制制之在末

成王周公恭信

东坡曰国之将兴必有继天之主建都邑立藩辅以定天命而宅民心为子孙之师亦必有命世之臣考礼乐修法令以定国是而正风俗为卿大夫之宗然后世世可以垂拱蒙成虽有中主弱辅而不至于乱故书曰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商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予且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作周孚先国之所恃者法与人也诗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故周公以谓惇典而用贤可以定国后之言恭者必稽焉傅说有言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今不师古后不师今故周公以谓我当与卿大夫士笃前人成烈以答众心则后之言信者必师焉夫以成王之贤周公之信其所以为后世先者不过于恭与信而已诗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闵马父曰古称恭者曰自古曰在昔曰先民其严如是愚以是知恭之大者盖尧之允恭孔子之温恭非独恭世子之恭楚恭王之恭也成王以是为后世先也不亦宜乎大有上吉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之为德也重于兵而急于食周公以是为后世先也不亦宜乎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

猜你喜欢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范晔
  志第十七 五行上·房玄龄
  卷十四 晋语八·左丘明
  卷一百 晉紀二十二·司马光
  卷第二百三十九·胡三省
  ◎伪经济局长许江的“德政”·佚名
  ●白石道人年谱·佚名
  四九七 谕以部属用散馆庶吉士梁上国等着再留馆三年·佚名
  魏收传·李百药
  张武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卷三十三、台湾林爽文之乱·黄鸿寿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司马迁
  第十八章 秦汉政治制度·吕思勉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六·彭定求

        卷766_1 【贵游】刘兼   绣衣公子宴池塘,淑景融融万卉芳。珠翠照天春未老,   管弦临水日初长。风飘柳线金成穗,雨洗梨花玉有香。   醉后不能离绮席,拟凭青帝系斜阳。   卷766_2 【梦归故园】刘兼   

  • 卷八·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八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病橘【上元二年作】【洙曰此诗伤物失所而至於困悴也】补注【鹤曰十道志言蜀云家冇盐泉之井有橘神之园在成都因病橘而思物之失所故作在上元二年】羣橘少生

  • 卷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六王勃圣泉宴披襟乘石磴列籍【一作席】俯春泉兰气薰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寻道观【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芝【一作枝】?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

  •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第一·蔡松年

    【金椠残本】雷溪子魏 【道明】 元道注解广雅上 【二十首】水调歌头 【八首】  满江红 【三首】  念奴娇 【七首】雨中花   永遇乐○水调歌头其一送陈咏之归镇阳 【镇阳汉东垣县赵地在恒山之阳唐曰镇州今为真定

  •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欧阳修

    契丹,本东胡种,其先为匈奴所破,保鲜卑山。魏青龙中,部酋比能稍桀骜,为幽州刺史王雄所杀,众遂微,逃潢水之南,黄龙之北。至元魏,自号曰契丹。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赢,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射猎居处无常

  • 卷一百八十八 嘉祐三年(戊戌,1058)·李焘

      起仁宗嘉祐三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   九月己巳朔,詔河東經略使,西人議府州橫陽河界,恐麟州勢孤絕,其相度利害以聞。橫陽河為府州界,乃去年八月壬申。   辛未,以荊湖北路轉運使、兵部員外郎王綽為工部郎中,辰澧州體量盜

  • 卷二十五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五下 【庚宋元嘉十七年魏辰太平眞君元年】春正月沮渠无讳寇魏酒泉考异【寇当作侵或作攻】考证【寇当作入】 【凉之亡也牧犍之弟无讳出奔敦煌至是寇酒泉拔之

  • 第九节 郑氏兵力扩张时期·陈匪石

    明岁,永历正位九年矣。出孙西粤,遥与闽南海相望。一介孤臣,伏处思明一洼地,岁朔,遥望南云一角,冠大明之冠,衣大明之衣,仅向阙九拜,祝大明万岁,其声呜呜,堂下歌泣潦倒,不复成礼。时或书诏间至,附讯南中君臣起居状,孤亡咨嗟相对,十回不

  • 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前集卷七·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七 宋 朱子 纂集 杜衍 祁国正献公 字世昌越州人擢进士甲科相仁宗以太子少师致仕 公幼时祖父脱?使公执之会山水暴至家人散走其姑投一竿与之使挟以泛公一手执?漂流久之救得免而?竟

  • 卷六十七·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巻六十七乾隆二十四年春正月庚寅恩谕加增甘省运价办给营驿粮料各事宜上谕大学士曰甘省承办军需一切粮料草束食物等项采购既多价值未免增长所有额支运脚亦恐不敷前已屡经降防节次量为増

  • 陈登云传·张廷玉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

  • 四书经疑贯通卷二·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论语首章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末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首末之言果亦相贯通欤且夫子既曰不愠不知为君子而中庸则曰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何欤徳成于己而人知之命也其不知之亦命也人不知而不愠是

  • 卷十三 聘礼第八之三·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十三   宋 李如圭 撰聘礼宾朝服问卿郑注不皮弁别于主君卿每国三人卿受于祖庿郑注重宾礼也祖王父也下大夫摈郑注无士摈者旣接于君所急见之释曰不必备士摈摈者

  • 成公·成公十七年·左丘明

    【经】十有七年春,卫北宫括帅师侵郑。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六月乙酋,同盟于柯陵。秋,公至自会。齐高无咎出奔莒。九月辛丑,用郊。晋侯使荀罃来乞师。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

  • 刹利依止轮相品第八·佚名

    复次善男子,十种依止行轮。一切声闻辟支佛。乃至如来皆与同等。若有成就依止轮者,真善刹利。乃至真善妇女。速疾得成声闻法器辟支佛种。亦能成就如来法器何等为十。族姓子所谓真善刹利。乃至真善妇女。身口意业净修法行

  • 宗镜录卷第一百·延寿

    东国义相法师。释华严经云。当知此一部华严经。虽七处九会。而唯在十地品。所以者何。以根本摄法尽故。虽在十地不同。而唯在初地。何以故。不起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故。一地中虽多分不同。而唯在一念。何以故。三

  • 汉杂事秘辛·佚名

    一卷。作者不详。书前有明代作家杨慎题辞,故明沈德符《敝帚轩剩语》认为此书是杨慎伪作。鲁迅也持此说。《杂事秘辛》之“秘辛”二字,类似卷帙甲乙名目。其“杂事”,主要记叙汉桓帝刘志懿献梁皇后被选及册立的故事。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