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五

太宗

太宗初名匡又改赐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宣袓第三子母昭宪皇后杜氏初仕周爲供奉官都知太祖即位拜殿前都虞累进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畱守封晋王建隆二年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曰汝百嵗后当传位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夫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泣曰敢不受命后因顾枢密直学士赵普谓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即榻前爲誓书普于纸尾署曰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开寳九年冬太祖属疾王在南府命宦者王继恩中夜驰诣府邸召王入属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后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避逊状旣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王曰好爲之帝崩即皇帝位以弟廷美爲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先帝子德昭爲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徳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遂改是嵗为太平兴国元年命太祖子及齐王廷美子并称皇子四年帝北伐武功郡王德昭从征幽州军中常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爲言上大怒曰待汝自爲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耶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諡曰懿后改呉王又改越王寻以平北汉功进齐王廷美爲秦王七年或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隂谋窃发上不忍暴其事遂罢廷美开封尹授西京畱守先是卢多逊专政屡谮赵普谓普初无立上意普深衔之防普再相廉得多逊与廷美交通事上闻上怒责授多逊兵部尚书下御史狱捕系中书守堂官赵白等六人命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等杂治之多逊自言累遣赵白以中书机事密告廷美去年九月中又令赵白言于廷美云愿宫车晏驾尽力事大王廷美遣樊德明报多逊云承旨言正会我意我亦愿宫车早晏驾至是太子太师王溥等七十四人奏多逊及廷美顾望咒诅大逆不道宜行诛灭以正刑章赵白等处斩诏削夺多逊官爵并家属流崖州勒廷美归私第诏称贵州防御使德恭等仍爲皇侄皇侄女适韩氏去云阳公主号降右监门将军韩崇业爲右千牛卫率府率仍去驸马都尉号并发遣西京就廷美居止贬阎矩爲涪州司户叅军孙屿爲融州司戸军皆秦王廷美官属坐辅导无状也赵普以廷美居西洛非便复讽知开封府李符上言廷美不悔过而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诏降廷美爲涪陵县公房州安置命崇仪使阎彦进知房州监察御史袁廓通判州事以伺察之雍熙元年廷美至房州因忧悸成疾而卒上闻之呜咽流涕谓宰相曰廷美自少刚愎长益凶恶朕以同气至亲不忍寘之于法俾居房陵冀其思过方欲推恩复旧遽兹殒逝痛伤奈何因悲泣感动左右遂下诏追封廷美爲涪王諡曰悼后上谓宰相曰廷美母陈国夫人耿氏朕乳母也后出嫁赵氏生廷俊朕以廷美故令廷俊属鞬左右而廷俊泄禁中事于廷美迩者凿西池水心殿成桥梁未备朕将泛舟徃焉廷美与左右谋欲以此时窃发不果即诈称疾于邸俟朕临省因而爲变有告其事者若命有司竆究则廷美罪不容诛朕不欲暴扬其丑及卢多逊交通事发止令居守西洛而廷美不悔过益怨望出不逊语始命迁房陵廷俊亦但从贬宥朕于廷美葢无负矣言未讫爲之恻然李昉对曰涪陵悖逆天下共闻西池禁中事若非陛下委曲宣示臣等何由知之初昭宪太后遗命葢欲太祖以次传位故帝即位之初即令廷美尹开封迨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继夭絶廷美始不自安已而柴禹锡等告廷美隂谋上疑以问普普对曰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复宻奏臣忝旧臣爲权幸所沮因言预闻顾命及先朝上表自愬事上于宫中访得普前所上章并发金匮得誓遂大感悟召普谓曰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辛亥以普爲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他日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于是廷美遂得罪凡廷美所以得罪普之爲也帝在位二十二年以至道三年三月癸巳崩諡曰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眞宗即位追复皇叔涪王廷美西京畱守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河南尹秦王赠兄德昭爲太傅元符三年改封秦王爲魏悼王魏王爲燕昭王

【臣】等谨按以弟嗣兄非继体之正杜太后只知国有长君爲社稷福不知以次传位迭啓猜疑易滋祸本太祖之曲从乱命赵普之预立誓书胥失之也史家于光义嗣位毎多微词

御批通鉴辑览谓烛影斧声乃李焘长编汚蔑太宗之语证以宋史不书益明其妄苐太宗即位以后自私其子猜忌日深闻军中有立德昭之语意爲不怿其论太原行赏初非过举乃之已蹙致德昭不得其死

御批谓军中谋立本无形迹或谗人搆衅揣测而爲之太宗遽责以待汝自爲徳昭虽欲不死而不能允爲春秋诛意之论至廷美得罪成于赵普盖预窥太宗有渝盟之意故展转诬陷冀得固宠取容观其一误再误之对与榻前作誓前后异辙如出两人伏绎

御批以赵普始因多逊之毁请备枢轴以察奸变继乃搆成寃狱图报夙嫌而于廷美略无顾忌至讽李符上言必欲置之于死地则天良澌灭诚论语所称鄙夫无所不至

丹毫评隲斧钺昭然岂爲大臣受顾命者所宜出此夫传位至重虽嗣服承祧尚不宜显行册立致召衅端岂有经歴数传由弟及侄欲奉太后遗言保其勿替乌可得乎是故宋室之祸昭宪啓之太祖成之若赵普者徒自爲身计旣负太祖誓言又陷太宗于不义律以荀息忠贞之谊其又何辞乎元

裕宗

裕宗讳珍戬世祖嫡子也母昭睿顺圣皇后鸿吉哩氏【按鸿吉哩氏原作洪吉拉氏今译改后仿此】中綂三年封燕王守中书令四年兼判枢密院事至元初省臣奏请王署敕每月必再至中书十年二月立爲皇太子十六年秋九月诏太子叅决朝政省院台司之事皆先啓后奏时阿哈玛特【按阿哈玛特原作阿合马今译改后仿此】擅国太子恶之未尝少假顔色十九年春三月皇太子从帝如上都阿哈玛特畱守京师益都千户王着因人心愤怨阿哈玛特宻铸大锤与妖人高和尚谋击杀之以太子素恶其奸乃遣二西僧至中书诈称太子还都作佛事省中疑之诘问不伏着复矫太子令俾枢密副使张易发兵夜防东宫易不察遽以兵往省中遣使出迎悉爲僞太子所杀夺其马入建德门夜二鼓至东宫前立马呼省官至前责阿哈玛特数语着即牵去以所铸铜锤击其脑立毙继呼郝镇至杀之囚右丞张惠是时高觿张九思宿卫宫中开门大呼曰此贼也叱卫士急捕之多就擒时帝在察汗淖尔闻之即遣和尔果斯【按和尔果斯原作和礼霍孙今译改后仿此】归讨为乱者皆弃市和尔果斯入相太子曰阿哈玛特已死汝任中书诚有便国利民者母惮更张茍或阻挠我当力持之江南行省以嵗课羡钞四十七万贯来献太子怒曰朝廷但令汝等安百姓百姓安钱粮何患不足百姓不安钱粮虽多能自奉乎悉却之行台治书侍御史王恽进承华事略二十篇太子覧之至汉成帝不絶驰道唐肃宗改綘纱服为朱明服心甚喜曰我若遇是礼亦当如是于时世祖春秋高太子在中书日久明于聴防闻四方科徴挽漕造作和市有系民休戚者多奏罢之中外归心焉二十年冬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言事者请禅位于太子太子闻之惧台臣寝其奏不敢遽闻而阿哈玛特之党以台臣隠匿乗间发之世祖大怒太子益惧未几遂薨太子初爲燕王时刘秉忠荐中山王恂辅之又尝从姚枢窦黙学仁孝防俭爲世所称成宗即位追諡文惠明孝皇帝

【臣】等谨按裕宗爲太子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政柄所归中外闻风畏忌固其宜也阿哈玛特当国既久威福自专人心愤怨已非一日乃奸人王着等僞托太子名遂召而杀之虽阿哈玛特罪恶贯盈死有余辜亦可见太子专权擅命举朝但知有太子不知有世祖矣厥后台臣奏请内禅事属非常阿哈玛特之党乗机搆衅以太子之贤竟至忧惧不安而卒论者惜之

御批通鉴辑览谓内禅本非臣下所宜请珍戬之祸不始于请禅之日而伏扵预叅朝政之时且我遇是礼亦当如是岂爲人子者所忍言使当日但令养徳承华羣小何由窥伺即阿哈玛特之事奸徒亦何由假名以酿祸机防绎

圣训所以咎始谋之不善者至深切矣

阿裕实哩达喇【按阿裕实哩达喇原作阿育师利达拉今译改后仿此】

阿裕实哩达喇顺帝长子母鄂勒哲呼图克【按鄂勒哲呼图克原作完者忽都今译改后仿此】皇后竒氏至正十三年诏立爲皇太子帝在位久怠于政太子春秋日盛军国事皆所临决后与太子遽谋内禅谕意丞相太平太平不答召至宫举酒由前意太平依违而已是时太子欲尽逐帝左右令御史劾帝所亲昵御史中丞图噜特穆尔未及奏而所令御史被迁官太子疑太平子额森呼圗克泄其事决意去太平政柄知枢密院事努都尔噶闻之数于帝前左右之故太子未得逞十九年十二月太子以左丞成遵叅知政事赵中皆太平所任用令御史诬其赃罪杖杀之二十一年九月阿勒呼木特穆尔兵逼上都太子言于帝令以太平爲畱守实欲置之死地会有引兵缚阿勒呼木特穆尔至军前者太平不受送阙下诛之宦者保布哈托欢【按托欢原作脱欢今译改后仿此】内侍太子外纳绰斯戬多骄恣不法御史傅公让劾之忤太子意坐左迁治书侍御史陈祖仁上书极谏太子怒令御史大夫鲁达实传谕祖仁以托欢等初无是事御史纠言不实已与美除昔裕宗爲太子凡事合奏者皆许啓闻非独我今日也祖仁乃复上书切言之台臣皆请罢于是太子以其事闻二人乃辞退帝又特令鲁达实谕旨祖仁复上疏论之帝大怒祖仁等皆左迁时鲁达实乃力持其事太子恶之谮于帝前遣之归初绰斯戬徇太子防诬鲁达实额森呼图克等谋不轨锻錬具狱帝知其无辜数谕太子寝事太子不从而绰斯戬保布哈皆附太子必穷究之额森呼图克等贬死又图沁特穆尔先与中书左丞额森布哈有隙额森布哈因谮其诋毁朝政而博啰特穆尔者素与图沁特穆尔善遣人白其非罪太子怒下诏削博啰特穆尔官职夺其兵博啰特穆尔輙拒命遂诏库库特穆尔【按库库特穆尔原作扩廓特穆尔今译改后仿此】出兵讨之博啰特穆尔知诏命调遣皆绰斯戬之所爲令图沁特穆尔举兵向阙知院伊苏【按伊苏原作也速今译改后仿此】等迎战不利太子率兵出古北口东走兴松图沁特穆尔兵至清河遣人即军中问故以必得绰斯戬及保布哈爲对乃执二人畀之皆爲所杀遂复博啰特穆尔官仍守御大同图沁特穆尔并授平章政事引军还大同先是太子至路儿岭诏追及之还宫遂命库库特穆尔调兵分道进兵讨博啰特穆尔博啰特穆尔畱兵守大同自率兵与图沁特穆尔鲁达实等复大举向阙太子率师拒之不利复出奔博啰特穆尔既専国事数遣使请太子还不报二十五年太子发诸路兵进讨博啰特穆尔大怒僞爲皇后书召太子遣兵攻上都之附太子者七月博啰特穆尔及鲁达实圗沁特穆尔等皆伏诛九月太子还大都方太子之奔太原也欲谋自立及还宫后传旨令库库特穆尔以重兵拥太子入城胁帝禅位库库特穆尔知其意未至京城三十里即防遣大军以数骑入朝太子深衔之二十八年明兵大至帝同太子避兵北行京城陥后二年帝殂太子从数十骑遁

【臣】等谨按顺帝预立太子令其临决军国重事是权已下移兼以帝在位久怠于政事遂宠结近侍讐害廷臣诸形悖戾建储之至斯极矣伏读

御批通鉴辑览谓太子与竒后初旣思爲内禅之谋继复图爲胁要之举其不知有君父逆恶已无可解坐致奸徒横恣内乱迭生宗社沦亡流离遁去良由顺帝孱弱事先不能防祸至不能救诚如

御批所引荀卿之言父报讐而子行刦者也可不戒哉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一·焦竑
  第三十六回 张彦泽倒戈入汴 石重贵举国降辽·蔡东藩
  ◎兵二·徐天麟
  卷二百六十·杨士奇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七十七·佚名
  卷之八百九十·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先进遗风卷上·耿定向
  清德宗实录选辑二·佚名
  一○五八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纂办《古今储贰金鉴》并缮成四册进呈片·佚名
  卷五·胡一桂
  庚寅十一月初五日始安事略·瞿元锡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司马迁
  周宣皇后杨氏传·李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高文秀

    (净扮魏齐领卒子上,诗云)自从分晋列为侯,天下雄兵数汴州。谁想马陵遭败后,至今说着也还羞。某乃魏齐是也,佐于魏国,为丞相之职。想俺先祖魏斯,与那赵籍、韩虔,同为晋大夫,三分其地,我魏国建都于大梁。今天下并为七国,是秦、齐、

  • 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九·脱脱

        石守信 王审琦 高怀德 韩重斌 张令铎 罗彦瑰 王彦升   石守信,开封浚仪人。事周祖,得隶帐下。广顺初,累迁亲卫都虞候。从世宗征晋,遇敌高平,力战,迁亲卫左第一军都校。师还,迁铁骑左右都校。从征淮南

  • 第八十五卷 文苑 一 二·缪荃孙

    常 州 府 二 明储可求储可求,名季德,以字行。幼颖悟。年十五,能文。及长,潜心理学。洪武初察举,任本县训导。累官礼部侍郎。所著有五松清响集。(宜兴县志)王达 余璇王达,字达善,无锡人。苦志问学,究极群书,金华宋濂

  • 卷五十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五十二乾隆二十三年三月辛丑定边将军兆惠等疏奏进贼众情形兆惠等奏言臣等于二月初九日起程二十一日臣富徳至喀喇乌苏捉生询问据供哈丹鄂拓克之人与阿巴噶斯人等逃至博罗塔拉今年正

  • 第十四章 正月十二日·冯玉祥

    我在海阳镇被监禁到第四天的早上,执事官梁喜奎同几个弁目到我禁闭的屋里来。梁是河南舞阳人,光绪二十九年在韩家墅我们同为哨长。在这里顺便插叙一两件事,以见梁的为人,和我们的交谊。—那时梁极好读书,也希望我专心

  • 萧济传·姚思廉

    萧济字孝康,东海兰陵人。少时好学,通晓经史,为梁武帝咨询《左氏》之疑难义项三十余条,尚书仆射范陽张缵、太常卿南陽刘之遴和萧济一道寻究讨论,张缵等不能与他抗衡。初官梁秘书郎,迁太子舍人。以参与平定侯景之功受封为松陽

  • 杨再思传·刘昫

    杨再思,郑州原武人,少年时参加明经科考试中举,授玄武县尉。他被派遣到京师出差,住在客舍。小偷偷窃他的包袱,刚好被杨再思碰见,小偷当面认罪,杨再思对他说:“足下肯定是贫困之极,才有此行。你快点离开不要做声,小心被他人捉住。

  • 王沔传·脱脱

    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太平兴国初年(976),考中进士,授任大理评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自征讨太原,他到太宗行营朝见,授任著作郎、直史馆。升为右拾遗,出京任京西转运副使。第二年,加任右补阙、知怀州。太平兴国八年春天,与宋白

  • 王鹗传·宋濂

    王鹗,字百一,曹州东明人,曾祖名成,祖父名立,父名琛。初生时有大鸟停庭院内,因名鹗。自幼聪敏,能每天背诵诗文千余言,长大长于词赋。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科举中进士第一甲第一名,授应奉翰林文字。六年授归德府判官,行亳州城父令

  • 卷一百四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徽宗立左司谏邹浩上疏曰孟子曰左右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後察之见贤焉然後用之左右诸大夫皆曰不可勿

  • 唐纪五十九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长庆三年(癸卯、823)·司马光

    唐纪五十九 唐穆宗长庆三年(癸卯,公元823年) [1]春,正月,癸未,赐两军中尉以下钱。二月,辛卯,赐统军、军使等绵采、银器各有差。 [1]春季,正月,癸未(二十七日),唐穆宗赏赐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下军将钱。二月,辛卯(初六),赏赐左、右羽

  • 第四节 官 制(下)·吕思勉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统县,已见第一章第一节。其时有州三百一十,郡五百有八,见《通典》。隋于雍州置牧。州、县亦如北齐,分为九等。开皇十四年(594年),改为四等:曰上,曰中,曰中下,曰下。镇置将、副。戍置主、副。关置令、

  • 卷十·道世

    △纳妃部第九(此别六部)▲述意部第一夫法身无形,随应而现。机缘万途,故化迹非一。或离欲而受道,或处染而现权。若不示其纳妃,凡识谤非人种。虽示五欲之境,不坏一心之志。故历王城之四门,衰老病死之八苦,乃自嗟曰:人生若此,在世何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昙旷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唐 昙旷撰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京西明道场沙门昙旷撰夫遍知委照浑真俗于心源。深慈普洽演半满于言派。寔由性相更会万法归于一如。文义互融八藏驰于四辩。曷空有之异辙。奚广略之殊途。

  • 迈向基地·阿西莫夫

    《迈向基地》(Forward the Foundation),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93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基地系列”的第七部作品,归于“基地前传”,阿西莫夫继续以“心理史学宗师”兼“基地之父”哈里·谢顿为主角的长篇小

  • 游目集·沈从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1934年4月上海大东书局初版,列入“新文学丛书”。收《腐烂》、《除夕》、《春天》、《夜的空间》、《三个男子和一个女人》、《平凡故事》等短篇小说6篇。本集小说是作者由浪漫主义向现实

  • 将苑·诸葛亮

    亦称《新书》、《心书》,中国古代论将用兵的著作。旧题诸葛亮撰。本书名最早见于南宋《遂初堂书目》。现有明正德、万历、天启刊本,明王士骐《诸葛忠武侯全书》、郭子章《武侯兵要七种》、清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以

  • 四时纂要·韩鄂

    中国唐代农学著作。作者韩鄂,唐末五代时人。本书《新唐书·艺文志》农家类有记载。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时曾将本书与《齐民要术》一同刊刻,以广流传。元代以后很少提及,可能已经散佚。1960年在日本发现了明代万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