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潘岳传

潘岳,字安仁,荥陽中牟人。祖父潘瑾,是安平太守。父亲潘芘,是琅王牙内史。潘岳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里称他为奇童,认为可与汉代的终军贾谊匹配。早年被征到司空太尉府,选举为秀才。泰始中年(268),武帝司马炎亲自耕田,潘岳作赋赞美其事。潘岳才华名声在当世为第一,被众人嫉妒,于是滞留了十年。出任河陽令,自负有才华而郁郁不得志。当时尚书仆射山涛、领吏部王济、裴楷等都被武帝亲近礼遇,潘岳内心很不以为然,便在阁道上题写了一首歌谣:“阁道东边,有条大牛王济危轭,裴木香为革酋,和峤催促不得休。”不久转任怀县令。

转任怀令。由于当时客舍追逐小利废弃农耕,奸邪婬乱亡命之徒,大多凑聚在一起,败坏法津,祸乱政令,皇帝赦令除去。十里一个官建的客栈,让贫穷的小户老少守护着,又派官吏掌管,按客舍数收税钱,潘岳上奏议道:

“谨案:客舍的由来很久了,行路人依赖它停顿歇息,居住的人少收点费用,交易往来,各得其所。官家没有徭役赋税,因过往行人获利,恩惠施加百姓而公家没有一点耗费。古语说:‘许由推辞帝尧的任命,而住在客舍。’魏武帝曹丕也认为合宜,他在诗中说:‘客舍整顿设置,勾通往来商贾。’如此说来,那么从帝尧到现在,没有不准私用客舍的法令,只有商鞅怨恨它,那本来不是圣世的言论。如今四海已经会同,九服都能纳贡,四面八方往来,为公私而奔波的人布满路途。京城附近往来的人更加车辐凑集,客舍也稠密。冬天有温暖的房屋,夏天有凉爽的林荫,喂养马匹的厩圈成行,器用保障供给。劳累的牛必定歇驾,乘凉的人就近投宿,发车或卸鞍,都有憩息的处所。

“另外各种抢劫盗贼就是在边境绝迹的地方兴起,在人多的地方中止。如果十里萧条,则奸邪不轨之心就产生;道路和客舍相连,则寇贼震慑。再说一听到呼叫声就有救援,事情已发就有人追赶,不救援的人有罪,不追赶的人遭惩罚,禁止残暴逮捕逃犯,常常有人主管。所有这些都是私建客舍的优点,也是官建客栈所缺乏的。另外行路人贪求路程,买粮做饭,都在早晨和傍晚。盛夏之时白天炎热,又只好星夜兼程,如果加以限制早早关闭官家客栈。有的为了避开客栈晚上关闭,便跑到路旁躲藏,这就成了藏匿盗贼的渊源。如果认为客舍大多败坏法制教化,那么官办的客栈,又都是什么人?那河桥梦津等地,解券契交钱财,高官督察,计算收入校订支出,几品郎官在两岸相互检查,尚且害怕有失误,所以那是用利禄悬赏,按功劳计报酬。现在低贱的官吏等人,独自专断官家客栈的赋税,主管开关客栈的权力,仗着不用校点的权势,正好成为道路上的蠹虫、奸利繁殖的原因。如果能遵循历代的旧风尚,获得行客和居住者的欢心,使客舍洒扫干净,等着征夫旅客选择合适的人家歇息,难道不是众百姓翘首期望的吗?”

请命的公曹陈列这个意见,朝廷依从了。

潘岳频繁执掌二邑,勤于政绩。调任补充尚书度支郎,迁任廷尉评,由于公事免职。杨骏辅政时,选拔突出的吏佐,引用潘岳当太傅主簿。杨骏被诛后,潘岳也除了名。当初,谯地人公孙宏年少,孤独贫穷,寄居在河陽种田,善于弹琴,又很会写文章。潘岳当河陽县令时,爱他的才能技艺,招待他很厚道。至此时,公孙宏当了楚王司马玮的长史,主管生杀大权。凡是随杨骏的属官仆从都应受到株连;同官署的主簿朱振已经被杀。潘岳当晚急事在外,公孙宏对司马玮说他是暂时代理职务的官吏,所以得以幸免。不久,选为长安县令,作《西征赋》,记述所经过之处的山水人物,文辞清雅旨趣深远,言辞多,不著录。征补为博士,还未入召,便因母亲疾病而离官免职,不就任著作郎,转任散骑侍郎,迁任给事黄门侍郎。

潘岳性情轻浮急躁,追逐世利,与石崇等人谄媚侍奉贾谧,每次等到贾谧出来,便总是跟石崇二人望着尘土下拜。诬陷愍怀太子的文章,是出自潘岳之手。贾谧有二十四个朋友,潘岳是排在最前头的一个,贾谧的《晋书》断限,也是潘岳的文辞。他的母亲多次训诫他说:“你应当知足,为何要贪求不已呢?”可是潘岳最终不能改。仕宦之路既然不通,便作《闲居赋》。

当初,其父潘芘当琅王牙内史,孙秀作潘岳的跟班,为人狡诈而沾沾自喜。潘岳憎恶他的为人,多次鞭挞侮辱他,孙秀常常怀恨在心。到赵王伦辅政时,孙秀当中书令。潘岳在省内对孙秀说:“孙中书令还记得过去我们曾打交道否?”孙秀回答说:“心中藏之,何日忘之?”潘岳由此知道自己不能幸免。不久孙秀便诬告潘岳和石崇、欧陽建密谋遵奉淮南王司马允、齐王司马礒一起作乱,于是诛杀了他,夷灭三族。潘岳将到刑场时,与母亲诀别说:“辜负了阿母。”当初被收捕时互相都不知道,石崇已送到东市,潘岳后到,石崇对他说:“你也如此啊!”潘岳说:“可算是白首同所归。”原来潘岳在《金谷诗》中说:“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便应了此谶。潘岳的母亲和哥哥侍御史潘释,在燕地做县令的弟弟潘豹、司徒掾潘据,以及潘据的弟弟潘说,兄弟的儿子,已出嫁的姑娘,不论长幼同时被害,只有潘释的儿子潘伯武逃难才得以幸免。潘豹的女儿与他母亲相互抱头痛苦不可分开,遇有诏书原谅宽宥了她们。

潘岳姿容美丽,辞藻艳丽,尤其善于制作哀悼诔祭的铭文。年少时常常挟着弹弓出洛陽道,妇女遇到他,都手拉手围成圆圈环绕,把果子投给他,于是满载而归。当时张载很丑,每次行走在路上,小儿便用石块瓦片扔向他,张载十分颓丧地返回。

猜你喜欢
  志第五 天文下·萧子显
  卷七十二·志第二十五·律历五·脱脱
  卷九十五·志第六十二·柯劭忞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三·焦竑
  纲目分注补遗原序·芮长恤
  名山藏卷之九十四·何乔远
  ●卷八·姚元之
  第五十六回 猛张勋复辟冯总统就任·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七·佚名
  卷五·黄震
  司马楚之传·李延寿
  胡友信传·张廷玉
  卷二十四·彭百川
  卷一百十三·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场 《别窑》·佚名

    王宝钏(唱):王宝钏心中泪如梭,想起从前把泪落。我的父在朝把官坐,所生下三花一子没。我大姐二姐命不错,与苏龙魏虎结丝纙。惟有宝钏苦命薄,飘彩要把终身托。二月二飘彩择婿,择婿飘彩,我自作合,我爹爹一见怒发作,和平郎席棚失情薄

  • 列传第七十四 循吏·李延寿

    张膺 路邕 阎庆胤 明亮 杜纂 窦瑗 苏淑 张华原 孟业 苏琼 路去病 梁彦光 樊叔略 公孙景茂 辛公义 柳俭 郭绚 敬肃 刘旷 王伽魏德深先王疆理天下,司牧黎元,刑法以禁其奸,礼教以防其欲,虽为政以德,理实殊涂,百虑一致,在斯而已

  • 卷二百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张廷玉

        徐阶高拱 张居正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生甫周岁,堕眢井,出三日而苏。五岁从父道括苍,堕高岭,衣挂于树不死。人咸异之。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予归娶。丁父忧,服除,补故官。阶为人短小白皙,

  • 卷一百二十 景祐四年(丁丑,1037)·李焘

      起仁宗景祐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戊寅,賜蔡州學田十頃。   壬午,命侍御史知雜事姚仲孫同詳定茶法。詳定茶法所請自今商人對買茶、全買茶,每一百貫六十貫見錢,四十貫許金銀折納,從之。   詔禮部貢院,諸州

  • 逸文·钱俨

      钱文奉,元璙之子。善骑射,能上马运槊。涉猎经史,精音律、图纬,医药、鞠奕之艺,皆冠绝一时。初以父荫,为苏州都指挥使,迁节度副使。元璙卒,代知苏州中吴军节度使。有鉴裁,礼下贤能。士负才艺者多依之。作南园、东庄,为吴中之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杨仲良

      神宗皇帝   役法   治平四年六月辛未,诏曰:『农,天下之本也。祖宗以来,务加惠养。比下宽恤之令,赐蠲复之恩,然而历年于兹,末极富盛。间因水旱,颇致流离。深惟其故,殆州县差役仍重,劳逸不均,喜为浮冗之名、不急之务,以夺其

  • 今献备遗原序·项笃寿

    世谭昭代文献者无虑数家大都畧同而文直事核则端简郑公名臣记及古和雷公列传为详其它诸家皆可观采而抵牾同异罕有统归微隐节槩亦多疎阔间或委巷丛菆幽蔀俚杂谗夫嫁祸之口谀墓媚灶之篇文既不阙信寜可传哉嘉靖初胥台袁公

  • 卷之一百十三·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十三 传第九十七 原授土默特右翼都统托博克列传【居归化城之土默特今改袭三等男】 托博克土默特人姓博尔济吉

  • 张叔夜传·脱脱

    张叔夜字嵇仲,是侍中张耆的孙子。年轻时喜欢谈论兵法,因父荫被任命为兰州录事参军。兰州本来是汉代金城郡,属地在最边缘的地方,依靠黄河自固,每年黄河冰期,一定整军以备,士卒几个月不离武器。叔夜说:“这不是上策。不找险要地

  • 李贤传·张廷玉

    李贤,字原德,邓县人。考中乡试第一名,宣德八年(1433),成为进士。奉命到河津考察蝗灾,被任为验封司主事。少师杨士奇想见他一面,李贤竟然不去。正统初年,他说:“投降的塞外人住在京师的已超过一万,指挥使每月的俸禄三十五石,实际

  • 仁宗本纪·张廷玉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叫朱高炽,明成祖长子。其母仁孝文皇后,梦见一个头戴礼帽、手拿白圭的人请见,醒来便生下昭皇帝。仁宗幼年时端重沉静、言行有礼。稍长大,练习骑射,百发百中。他勤奋好学,跟从儒臣

  • ●土官底簿跋·佚名

    土官底簿二册未详撰人姓氏海盐郑氏藏书也按禹贡三百里蛮书旅獒周官礼职方氏戴记明堂位称八蛮尔雅称六蛮其种曰黎曰犵曰狑曰獠曰獞各有大姓为之雄长明制仿元旧事分设官吏立宣慰招讨安抚长官四司云南百五十一员广西百六

  • 齐物论第二·刘文典

    〔注〕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皆然。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 〔释文〕齐物论力顿反。李如字。而恶乌路反。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注〕同天人,均彼我,

  •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三〈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護法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那落迦波羅如獵鹿者.如是應知非但不受相害之苦.然於器處共相之苦亦復不   受.此之獄卒能害彼故。若異此者.   彼在熱鐵融沸地上受燒然苦不能忍時如何此際能逼害他。

  •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佚名

      谨启讽阎罗王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誓劝有缘。以五会启经入赞。念阿弥陀佛。    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 藏川 述  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生七往生净土经 赞曰。  如来临般涅盘时  广召天灵及地祇  因

  • 随自意三昧·慧思

     隋 慧思撰随自意三昧目次行威仪品第一  住威仪品第二  坐威仪品第三  眠威仪品第四  食威仪中具足一切诸上味品第五  语威仪品第六随自意三昧目次(终)   随自意三昧行威仪品第一  南岳大师 撰凡是一

  • 蒋子万机论·蒋济

    《蒋子万机论》八卷,蒋济撰。《旧唐志》同。《新唐志》作十卷。《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称《馆阁书目》十卷,五十五篇。今惟十五篇,非完书也。至明而二卷本亦亡。焦竑《国史经籍志》以八卷入儒家,以二卷入杂家,虚列书名,又误

  • 混元圣纪·谢守灏

    宋谢守灏编。道教神仙传记。九卷。全称《太上混元圣纪》或《太上老君混元圣纪》。原称《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实录》,别称《老君实录》。简称《圣纪》。宋真宗崇道,封太上老君号混元上德皇帝,书名由此而来。前有宋光宗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