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齐纪郑许宋曹呑灭表

春秋时齐与宋郑为大国而纪邻于齐许邻于郑曹邻于宋三国有狡焉啓疆之计则必首及焉顾曹许之灭俱在春秋之末季而纪之亡转盻在十余年之内其故何也曹许犹差逺于宋郑而纪之与齐近在卧榻之侧【齐为今青州府临淄县纪为今青州府夀光县】齐不得纪则不能展舒一步故虽以桓庄竭力援之为之结昏于天王求介于莒郑而仅勉强延旦夕之命也此则其势为之也然曹许所以得延至二百年之久者盖亦借桓文之力焉自突出忽入而许叔始得入于许至厉公再得国而齐桓已霸诸侯束手聴命宋郑曹许俱从容受职于坛坫之上虽有桀无所复施至桓之耄年宋襄与曹同受牡丘之盟而旋伐曹此时已有吞曹之志顾方以圗伯为事未敢遽肆兼并逮败身伤而曹许俱折而入于楚矣晋文执曹伯畀宋人合诸侯以围许宋郑于此非无耽耽朶颐之意然迫于公义欲私攘尺寸之地而诸侯环视莫敢先动至成之三年晋景中衰郑两嵗三伐许且明言疆许田其意以为许余俘邑也公孙获所处西偏之地是郑当有成十五年迁于叶而许之全境尽属郑此亦足快其并兼之志矣乃许之四迁托楚求庇流离颠越靡有止所而郑如鹰鹯之逐兔楚师一败旋即俘其君以归使楚有保小字弱之仁而郑为封豕长蛇之暴岂不重可叹哉至曹之事大国尤恭谨尤非许之甘心从楚比也方齐桓之世存三亡国曹与宋比肩同事晋累世执霸权兴师徴召曹未甞不在诸侯之列止以地近于宋而畏宋宋襄始伯而伐曹宋景再伯而旋灭之桓文以定人国为事而宋至殄文昭之裔斯又足悲也夫春秋之世灭国多矣而三国之亡尤为可悯圣人于此屡书不一书而于他国无之余为撮其始末可以识圣人微意之所在呜呼曹许之亡当伯事之已息而纪之亡当伯事之未兴天下之不可一日无伯此非其明效大騐也哉辑春秋齐纪郑许宋曹呑灭表第四十四

齐灭纪始末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

案自桓五年齐侯郑伯如纪至庄四年纪侯大去其国凡十有七年

郑灭许始末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

案自十一年郑入许至定六年灭许凡二百零八年

宋灭曹始末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

案自僖十五年宋人伐曹至哀八年宋公入曹凡一百五十九年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诸王三·张廷玉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国际情报”·恽逸群
  卷四十·郝经
  第十八册 崇德元年六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纪昀
  卷五十三·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六·杜大珪
  张融传·李延寿
  韩性传·宋濂
  陈泰传·张廷玉
  巻四·努尔哈赤
  卷一·佚名
  第十二章 三国的鼎立·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山谷词 二·黄庭坚

      又①  苍崖万仞,下有奔雷千百阵②。自古危哉。谁遣西园么来③。  猿啼云杪④,破梦一声巫峡晓。苦唤愁生,不是西园作么平⑤。  【注释】  ①同上首同时作。  ②奔雷:比喻峡中涛声。  ③西园:曹丕在邺都所建

  • 元诗选二集己集目录·顾嗣立

    黄提举清老(樵水集) 刘处士诜(桂隐集) 丁处士复(桧亭集) 庄节先生韩性(五云漫稿) 薛助教汉(宗海集) 潘省元伯修(江滥集) 甘相掾立(允从集) 陈公子柏(云峤集) 王永丰祯(农务集) 梅岩野人郭豫亨(梅花字字香)

  • 卷十四·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四    宋 吕本中 撰戏呈东林云间二老 几年湖岭费追寻尚喜归来听足音御虎已知吾有命问禅方见子无心风尘黤惨病如昨岁月峥嵘穷至今犹觉相逢有余恨老盆盛酒不同斟【余常以谓可与共饮者

  • 天台前集巻下·李庚

    宋 林师蒧 编寄河阳从事杨潜李 渉忆昨天台寻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防蓬莱光安期先生不可见蓬莱目极沧海长囬舟偶得风水便烟防数夕归潇湘潇湘水清巗嶂曲夜宿朝游常不足一自无名身事闲五湖云月偏相

  • 志第二十一 郡国三·范晔

    陈留 东郡 东平 任城 泰山 济北 山阳 济阴-- 兖州东海 琅邪 彭城 广陵 下邳-- 徐州◎ 陈留郡武帝置。雒阳东五百三十里。十七城,户十七万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万九千四百三十三。〖陈留〗有鸣雁亭。〖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九·焦竑

      南京刑部二(侍郎 郎中 司獄)   侍郎   郎中   司獄   ◆侍郎   南京刑部侍郎俞公士吉傳   嘉議大夫南京刑部右侍郎武進?公民墓誌銘(楊士奇)   南京刑部右侍郎金公紳傳   又傳   南京刑部左侍郎阮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第五卷 近代盐法概要·缪荃孙

    清场 区清初沿明旧制,两淮设场三十,曰富安、栟茶、安丰、角斜、梁垛、东台、何垛、小海、草堰、丁溪、白驹、伍佑、庙湾、莞渎、徐渎、板浦、临洪、兴庄、新兴、吕四、余东、余中、余西、金沙、西亭、石港、马塘、掘港

  • 通志卷一百七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儒林传第一前汉丁寛 施讐 孟喜 梁丘贺 京房 费直髙相 伏生 欧阳生 林尊 夏侯胜 周堪张山拊 孔安国 申公 王式 辕固生后苍 韩婴 赵子 毛公 鲁徐生【孙延襄】

  • 卷三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四市籴考【三】籴【臣】等谨按市籴相为表里国家法制精详凡常平义社各仓已於本门首卷序述领要兹谨按年隷事如左至於另仓贮备或以山海僻远藉应

  • 四书管窥卷一·史伯璿

    元 史伯璿 撰大学章句序曰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通谓朱子四书释仁义礼智兼体用独智字未有明释愚尝欲窃取朱子之义以补之曰智者心之神明所以妙众理而宰万物者也沈氏曰智者涵天理动静之机具人事

  • 君子易事而难悦·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①而难说②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③。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④焉。” 【注释】 ①事:侍奉。②说:同“悦”。③器之:量才而用。④求备:求全责备。 【译文】

  • 卷十·朱申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句解卷十宋 朱申 撰秋官司宼下布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主表刑禁者布以敷施之宪以表示之宪音献】掌宪邦之刑禁【宪表也刑即司寇之五刑禁即士师之五禁也】正月之吉【正月

  • 妙玄节要跋·智旭

    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九旬谭妙。奚足云多。且九旬之中。纵四辩以宣扬。文义何限。章安所记。亦自略矣。岂容更删节耶。特以末世钝根。畏繁乐简。望妙玄而如海。甘蛙守而不前。致使无上醍醐。毕世罔法一滴。良可痛

  •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梁扶南国三藏僧伽婆罗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万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皆悉住于不退转地,久已供养无量诸佛,于诸佛所深种善根,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陀罗尼,获乐说辩才,成就智慧,具足功德,以自在

  • 法镜经后序·佚名

    序曰。夫不照明镜。不见己之形。不赞圣经。不见己之情。情有真伪。性有柔刚。志有纯猛。意有闇明。识有浅深。不能一同。不睹圣典。无以自明。佛故著经。名曰法镜。以授某等。开士之上。传教天下。有识贤良。学者通达

  • 卷第一·宝唱

    经律异相梁 宝唱等集经律异相卷第一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序如来应迹投缘。随机阐教。兼被龙鬼。匪直天人。化启憍陈。道终须跋。文积巨万简累大千。自西徂东固难得而究也。若乃刘向校书。玄言久蕴。汉明感梦。灵证弥彰

  • 禅门锻炼说目次·戒显

    坚誓忍苦第一  辨器授话第二  入室搜刮第三  落堂开导第四  垂手锻炼第五  机权策发第六  寄巧回换第七  斩关开眼第八  研究纲宗第九  精严操履第十  磨治学业第十一  简练才能第十二  谨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