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惠帝纪第二

孝惠皇帝【荀悦曰讳盈之字曰满应劭曰礼諡法柔质慈民曰惠师古曰孝子善述父之志故汉家之諡自惠帝已下皆称孝也臣下以满字代盈者则知帝讳盈也他皆类此】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帝年五岁高祖初爲汉王二年立爲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赐民爵一级【师古曰帝初嗣位爲恩惠也】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苏林曰中郎省中郎也】外郎满六岁二级【苏林曰外郎散郎也】中郎不满一岁一级外郎不满二岁赐钱万【张晏曰不满一岁谓不满四岁之一岁作郎三岁也不满二岁谓不满六岁之二岁作郎四岁也师古曰此说非也直谓作郎未经一岁二岁耳○刘攽曰此赐爵之差中郎二岁乃当一级今不满一岁亦一级恩优之也又散郎三岁当赐一级今断不满二岁赐钱万则满二岁亦赐一级矣】宦官尚食比郎中【应劭曰宦官阍寺也尚主也旧有五尚尚冠尚帐尚衣尚席亦是如淳曰主天子物曰尚主文书曰尚书又有尚符玺郎也汉仪注省中有五尚而内官妇人有诸尚也】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应劭曰执楯执戟亲近陛卫也武士力士也高祖使武士缚韩信是也驺驺骑也师古曰驺本廐之驭者後又令爲骑因谓驺骑耳】太子御骖乘赐爵五大夫舍人满五岁二级【师古曰武士驺以上皆旧侍从天子之人也舍人以上太子之官属】赐给丧事者二千石钱二万六百石以上万五百石二百石以下至佐史五千【如淳曰律有斗食佐史韦昭曰若今曹史书佐也师古曰自五百石以下至於佐史皆赐五千今又言二百石者审备其等也】视作斥土者将军四十金【服?曰斥土圹土也如淳曰斥闲也开土地爲冢圹故以开斥言之郑氏曰四十金四十斤金也晋灼曰近上二千石赐钱二万此言四十金实金也下凡言黄金眞金也不言黄谓钱也食货志黄金一斤直钱万师古曰诸赐言黄金者皆与之金不言黄者一金与万钱也○刘攽曰予谓诸书言若千金则一金万钱至於赐金若干斤则尽金也】二千石二十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减田租复十五税一【邓展曰汉家初十五税一俭於周十税一也中间废今复之也如淳曰秦作阿房之宫收太半之赋遂行至此乃复十五而税一师古曰邓说是也复音房目反○宋祁曰注文今复之也当作今复复之也】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文颖曰言皇帝者以别仕诸王国也张晏曰时诸侯治民新承六国之後咸慕乡邑或贪逸豫乐仕诸侯今特爲京师作优裕法也如淳曰知名谓宦人敎帝书学亦可表异者也盗者逃也恐其逃亡故着械也颂者容也言见寛容但处曹吏舍不入狴牢也师古曰诸家之说皆非也宦皇帝而知名者谓虽非五大夫爵六百石吏而早事惠帝特爲所知故亦优之所以云及耳非谓凡在京师异於诸王国亦不必在於宦人敎书学也左宦之律起自武帝此时未有礼记曰宦学事师谓凡仕宦非阉寺也盗械者凡以罪着械皆得称焉不必逃亡也据山海经贰?之臣相柳之尸皆云盗械其义是也古者颂与容同五大夫第九爵也】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爲城旦舂者皆耐爲鬼薪白粲【应劭曰上造爵满十六者也内外公孙谓王侯内外孙也耳孙者玄孙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远但耳闻之也今以上造有功劳内外孙有骨血属?施德布惠故事从其轻也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妇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岁刑也今皆就鬼薪白粲取薪给宗庙爲鬼薪坐择米使正白爲白粲皆三岁刑也李斐曰耳孙曾孙也张晏曰公孙宗室侯王之孙也晋灼曰耳孙玄孙之曾孙也诸侯王表在八世师古曰上造第二爵名也内外公孙国家宗室及外戚之孙也耳孙诸说不同据平纪及诸侯王表说梁孝王玄孙之子耳孙耳音仍又匈奴传说握衍朐?单于云乌维单于耳孙以此参之李云曾孙是也然汉书诸处又皆云曾孙非一不应杂两称而言据尔雅曾孙之子爲玄孙玄孙之子爲来孙来孙之子爲昆孙昆孙之子爲仍孙从已而数是爲八叶则与晋说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但班氏唯存古名而计其叶数则错也?音连】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孟康曰不加肉刑髠也师古曰若预及之言也谓七十以上及不满十岁以下皆完之也音他计反】又曰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爲民也【师古曰爲音于僞反】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师古曰同居谓父母妻子之外若兄弟及兄弟之子等见与同居业者若今言同籍及同财也无有所与与读曰豫】令郡诸侯王立高庙【师古曰诸郡及诸侯王国皆立庙也今书本郡下或有国字者流俗不晓妄加之】元年冬十二月赵隐王如意薨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应劭曰一级直钱二千凡爲六万若今赎罪入三十疋缣矣师古曰令出买爵之钱以赎罪】赐民爵户一级春正月城长安

二年冬十月齐悼惠王来朝献城阳郡以益鲁元公主邑尊公主爲太后【如淳曰张敖子偃爲鲁王故公主得爲太后师古曰此说非也盖齐王忧不得脱故从内史之言请尊公主爲齐太后以母礼事之用悦媚吕太后耳若鲁元以子爲鲁王自合称太后何待齐王尊之乎据张耳传高后元年鲁元太后薨後六年宣平侯敖薨吕太后立敖子偃爲王以母爲太后故也是则偃因母爲齐王太后而得王非母因偃乃爲太后也○刘攽曰顔说非也悼惠公主兄弟耳虽欲谄吕后而以母事之於理安乎盖齐内史本谄吕后欲尊公主以渐王张氏故劝王割郡就益鲁邑而更号鲁元公主爲鲁元太后也太后之号虽更鲁元之称不除岂关爲齐王母乎又张偃以母爲太后故封鲁王太后非齐益明也】春正月癸酉有两龙见兰陵家人井中【师古曰家人言庶人之家】乙亥夕而不见陇西地震夏旱合阳侯仲薨【师古曰高帝之兄吴王濞父也】秋七月辛未相国何薨【师古曰萧何也】

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郑氏曰城一面故速罢】以宗室女爲公主嫁匈奴单于夏五月立闽越君摇爲东海王【应劭曰摇越王勾践之苗裔也帅百越之兵助高祖故封东海在吴郡东南滨海云师古曰即今泉州是其地】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城长安秋七月都廐灾南越王赵佗称臣奉贡【师古曰佗音徒何反】

四年冬十月壬寅立皇后张氏【师古曰张敖之女也史记汉书无名字皇甫谧作帝王世纪皆爲惠帝张后及孝文薄后已下别制名焉至於薄父之徒亦立名字何从而得之乎虽示博闻不知?於穿凿○宋祁曰注文一本示字上有欲字】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师古曰弟者言能以顺道事其兄也弟音徒计反复音方目反】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应劭曰挟藏也张晏曰秦律敢有挟书者族】长乐宫鸿台灾宜阳雨血秋七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师古曰凌室藏冰之室也诗七月之篇曰纳于凌隂】丙子织室灾【师古曰主织作缯帛之处】

五年冬十月靁桃李华枣实春正月复?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夏大旱秋八月己丑相国参薨【师古曰曹参也】九月长安城成赐民爵户一级【师古曰家长受也】

六年冬十月辛丑齐王肥薨令民得买爵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应劭曰国语越王勾践令国中女子年十七不嫁者父母有罪欲人民繁息也汉律人出一算?百二十钱唯贾人与奴婢倍算今使五算罪谪之也孟康曰或云复之也师古曰应说是○刘攽曰予谓女子五算亦不顿谪之自十五至三十爲五等每等加一算也】夏六月舞阳侯哙薨【师古曰樊哙也】起长安西市修敖仓

七年冬十月发车骑材官诣荥阳【师古曰车常拟军兴者若近代之戌车也骑常所养马并其人使行充骑若今武马及所养者主也材官解在高纪】太尉灌婴将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夏五月丁卯日有蚀之旣【师古曰旣尽也】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宫【臣瓒曰帝年十七即位即位七年夀二十四】九月辛丑葬安陵【臣瓒曰自崩至葬凡二十四日安陵在长安北三十五里师古曰三辅黄图云去长陵五里○宋祁曰长陵五里一作十里】

赞曰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宰相优宠齐悼赵隐恩敬笃矣【师古曰笃厚也】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苏林曰谏复道乘衣冠道也师古曰惧读曰瞿翟然失守貌音居具反】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苏林曰对修高帝制度萧何法也师古曰说读曰悦】可谓寛仁之主遭吕太后亏损至德【师古曰谓杀赵王戮戚夫人因以忧疾不听政而崩】悲夫

前汉书卷二

前汉书卷二考证

惠帝纪第二○【臣召南】按史记於高祖本纪後孝文本纪前止作吕后本纪以惠帝事附入殊非体制班氏列惠帝纪於高后纪之前义理甚正

视作斥土者○【臣照】按监本宋本俱作斥上今以服?如淳注意详之定为斥土服注斥上圹上也二上字亦并正

春正月城长安○胡三省曰汉都长安萧何虽治宫室未暇筑城帝始筑之至五年始成【臣召南】按功臣表城及宫殿皆少府阳城延所作

合阳侯仲薨○【臣召南】按高纪及吴王濞传并作合阳则属平原此纪作合阳则属左冯翊以王子侯表作合阳证之此合字讹也然水经注已谓是合阳矣

立闽越君摇为东海王注即今泉州是其地○【臣召南】按师古说非也闽越王无诸都冶则泉州地属闽越矣东海王摇都东瓯亦号东瓯王即温州永嘉地非泉州地也

前汉书卷二考证

 

猜你喜欢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脱脱
  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四·赵尔巽
  路史卷三十四·罗泌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八·佚名
  ◎京闻解颐录·吴虞公
  皇王大纪卷七十九·胡宏
  职名·佚名
  三二九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送呈朱笔点出各书暨解到板片仍交武英殿查办折·佚名
  卷七之四·佚名
  李叔同年谱(2)·李叔同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五 在封锁中·溥仪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司马迁
  三国史记卷第五十。·金富轼
  215.文天祥起兵·林汉达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一十·彭定求

        卷510_1 【游天台山】张祜   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龙虎。   名从乾取象,位与坤作辅。鸾鹤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娲女

  • 李莱老·唐圭璋

      莱老字周隐,号秋崖。新定续志:严州知州李莱老,咸淳六年(1270)任。   惜红衣   寄弁阳翁   笛送西泠,帆过杜曲。昼阴芳绿。门巷清风,还寻故人屋。苍华髮冷,笑瘦影、相看如竹。幽谷。烟树晚莺,诉经年愁独。   残阳古

  • 第三折·关汉卿

    (孤一折)(夫人一折)(末、六儿一折)(正旦上,云)好烦恼人呵!(长吁了) 【越调】【斗鹌鹑】短叹长吁,千声万声;捣枕捶床,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因甚顷刻体?则伤我取次成。好个个舒心,干支刺没兴。 【紫花儿序】好轻乞列薄命,热忽

  • 卷二十二·唐圭璋

    【任询:词作1首】○永遇乐月已中秋,菊还重九,夜久凉重。满地清霜,半天白晓,孤唱闻耕垅。萧萧窗几,依然琴砚,但觉鼠窥风动。悔生平趋前猛甚,晚退却成无勇。兴衰更换,妍媸淆混,造物大相愚弄。三衅羞人,五交贾鬻,侯

  • 二集卷五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九古今体一百三十四首【乙亥六】题张宗苍画宗苍谢病南归去着壁云烟昔偶忘捜索应教吟句遍笑予当面失冯唐七月朔日立秋恰是双秋始还看半岁分祝融犹恋暑列缺

  • 卷423 ·佚名

    夏竦 五月同州奏牡丹一枝开三花 上圣德风驰率土,左冯嘉气袭鸿英。 疏丛一干迎春茂,繁艳三房表瑞呈。 承献珍图昭美应,考祥花品见维祯。 帝宸钦翼崇昭报,薦玉燔柴极至诚。 夏竦 西厅 阶除尽日微

  • 竹素山房诗集巻三·吾丘衍

    (元)吾丘衍 撰读孙康侯北游集丹凤昔飞舞衔书出天京孙登起蘓门赴此万里行览古惬幽趣题诗播清声琅琅四百篇徃徃物外情歴险客懐倦凭髙壮心惊归来鬓如丝兰草秋露荣年貌不可恃浮云竟纵横论交故人稀矫首朔雁鸣江汉十年外逺游

  • 卷五十六·谷应泰

      ○李福达之狱   世宗嘉靖五年秋七月,妖人李福达坐死。福达,山西代州崞县人,一名午。初以妖贼王良谋反,事发,戍山丹卫。逃还,改名五,窜居陕西洛川县。与季父越同倡白社妖   术,为弥勒佛教,诱愚民。啸聚数千人,大掠州、

  •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安砚方译注【说明】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身为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看到西周行将灭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将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guó,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地

  • 庾亮传·房玄龄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父亲庾琛,事迹在《外戚传》中。庾亮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又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礼而行,即使闺阁之中,也并不需严教而自守礼法。当时人们将他和夏侯玄、陈群相比。十六岁时,东海王

  • 卷第一百四·佚名

    武臣二崔彦进复官制雍熙门下。乾坤无私。盖含容之至广。江海善下。因停蓄以攸尊。朕体道垂衣。握契当宁。取长舍短。所以推赤心。宥过录勋。所以恢大信。欲尽用材之义。爰徵求旧之言。是择刚辰。载举成命。具官崔彦进

  • 乡饮酒礼第四·佚名

    乡饮酒之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主人戒宾,宾拜辱;主人答拜,乃请宾。宾礼辞,许。主人再拜,宾答拜。主人退,宾拜辱。介亦如之。  乃席宾、主人、介、众宾之席,皆不属焉。尊两壶于房户间,斯禁,有玄酒,在西。

  • 卷四·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宋 陈经 撰陶谟此篇其初乃因禹之问答其后皆陶之所陈谋之一定可以为万世帝王之法故名之以陶谟其大要则以知人安民为主而知人安民之本又在惠迪厥德葢德之不迪

  • 御盗第二十一 (原文佚)·商鞅

    御盗第二十一 (原文佚)

  • 出家功德尸利苾提缘品第十五·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中。尔时世尊。赞叹出家。功德因缘其福甚多。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听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无量。【白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摩伽

  • 大乘玄论 第五卷·吉藏

    大乘玄论 第五卷胡吉藏撰教迹义三一释教不同门 二感应门 三净土门释教第一。至理无言所以言者。言生于群心。然群基百差。致令圣教万殊。万殊言教解释不同。成论师。或言四时。或言五时。引涅槃经云。从牛出

  • 卷第六十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九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三 【经】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智光明藏三昧佛子彼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能知

  •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分作八品。即《大宝积经》第十九郁伽长者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