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车胤传

车胤,字武子,南平郡人。曾祖父车浚,做过吴国会稽太守。父车育,做过郡主簿。南平太守王胡之以知人闻名,见到童年时的车胤,对其父车育说:“这小儿将会光耀足下门户,可使他学有专攻。”车胤勤奋不倦,博学多通。家中贫寒,常常缺少灯油,夏天夜里用白色丝袋盛装数十只萤火虫作照明读书,夜以继日。及至年长,风姿美妙,聪明机灵敏捷有智慧,在乡里之间很有声望。桓温做荆州刺史时,召车胤为从事,因其善于辨析义理而特别器重他。引为主簿,后又迁为别驾、征西长史,于是显名于朝廷。当时只有车胤和吴隐之是以贫寒博学知名于世的。车胤又善于赏玩集会,当时每有盛会而车胤不在,众人都说:“没有车公不快乐。”仆射谢安每逢游集之日,就摆设筵席恭候车胤。

宁康初年(373),朝廷封车胤为中书侍郎、关内侯。孝武帝曾讲解《孝经》,仆射谢安侍坐于旁,尚书陆纳伴讲,侍中卞眈伴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手执经书,车胤与丹杨尹王混选取文句,当时舆论把这看作是一种荣耀之盛事。车胤累迁侍中。太元年间(376~396),朝廷增置太学生一百人,让车胤兼任国子博士。其后第二年,朝廷讨论郊庙明堂之事,车胤认为:“古代明堂的建制已很难弄清,况且乐的根本是和谐,礼的根本是恭敬,所以质朴与华美不同,音乐器具也两样。既然茅屋大厦尺度标准不一,那么何必要遵守其形貌而不弘扬其根本顺应时代呢?天下安定,四境逆贼尽灭,然后可以大修明堂大学了。”当时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车胤又迁职为骠骑长史、太常,晋封临湘侯,因病离职。不久朝廷任命他为护军将军。当时王国宝奉承讨好会稽王司马道子,婉言劝说朝廷执事大臣上奏让司马道子做丞相,加以特殊的待遇。车胤说:“这是周成王尊崇周公用的礼仪。今皇上正壮年,非年幼的成王可比,在位的丞相会稽王,怎能做周公呢!声望和实际不相称,不宜如此,这样做肯定大逆皇上的意愿。”于是车胤称病养身不办理此事。王国宝等人的疏表奏上去后,孝武帝大怒,而特别嘉奖车胤。

隆安初年(397),朝廷任命车胤为吴兴太守,俸禄二千石,车胤称病不受。朝廷封他为辅国将军、丹杨尹。不久,改任吏部尚书。司马元显有过失,车胤与江绩私下告诉司马道子,准备向天子奏明,事情泄露,司马元显逼令车胤等人自裁。不久车胤身亡,朝廷非常痛惜。

猜你喜欢
  ◎方域一·徐天麟
  ●卷八·邵廷采
  卷之九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四十五·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二·朱国祯
  金銮密记·韩偓
  卷五十 蜀书五 妃嫔传第五·陈寿
  神武娄后传·李百药
  卷二十一·佚名
  卷之四十九  燕對錄(明)李東陽 撰·邓士龙
  卷之十五  壬午功臣爵賞錄(壬午功賞別錄)(明)都穆 撰·邓士龙
  ●皇朝通典卷十三·佚名
  卷六十二·纪昀
  同治元年九月十四日·曾国藩
  金邦正·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苑丛谈卷九·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纪事四龚定山尚书与横波夫人月夜泛舟西湖作丑奴儿令四阕自序云五月十四夜湖风酣畅月明如洗繁星尽敛天水一碧偕内人系艇子于寓楼下剥菱煮芡小饮达曙人声既絶楼台灯火周视悄然惟四山苍翠时时滴入杯底千

  • 卷525 ·佚名

    赵师秀 林逋墓下 梅花千树白,不是旧时村。 倾我酤来酒,酹君仙去魂。 短碑藤倚蔓,空冢竹行根。 犹有归来鹤,清时欲与论。 赵师秀 灵山阁见二徐友旧题句 一面见溪水,三边皆翠微。 晚来虚槛外

  • 卷200 ·佚名

    刘宰 挽诸葛宣义二首 世积乡闾望,公兼德齿尊。 谨身忘岁晚,接物等春温。 乐事人难比,馀功盗自奔。 平生可无憾,一劄疏明恩。 刘宰 挽诸葛宣义二首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聊芳。 幻化应难料,悲欢

  • 卷二十一·乾隆

    卷二十一太原白居易诗三三十八首病假中南亭闲望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原选者评。神韵酷似渊明。西檐。二句亦

  • 卷七十一 前凉録二·崔鸿

    张实 张实[一作宴]字安逊轨之世子也学尚明察敬贤爱士晋举秀才除尚书郎永嘉元年固辞骁骑将军请还凉州帝许之改授议郎及至姑臧以讨曹袪功封建武亭侯迁西中郎将进爵福禄县侯 建兴二年夏五月轨

  • 第七十九回 吕氏肆虐凉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蔡东藩

      却说乞伏乾归连接警耗,不禁惶急起来。沈思多时,乃泣语将士道:“今事势穷蹙,无从逃命,死中求生,正在今日。凉军虽四面到来,究竟相去尚远,不能立集,我果能败他一军,不怕凉军不退。”将士听了,统踊跃应声道:“如大王命,愿效死力!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一八札光绪五年四月三十日一一五○四—一·佚名

    台北知府陈,层奉总督何批,札知新竹县:遇有火器杀人犯逃匿洋行、洋船,应照会领事交出札新竹县(注)赏戴花翎、署理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行知事。本年四月十三日,奉福建通商总局司道宪札开:「准皋司衙门

  • 第十七卷 宋·缪荃孙

    周孝侯斩蛟桥题字在宜兴拓本高二尺八寸,广二尺。正书大字四行,行三字,字径四寸半。跋八行,行九字,字径寸许。晋征西将军周孝侯斩蛟之桥奕修宰义兴寄东坡书斩蛟桥石刻,余归自泉南□思亦藏真迹,恍不知何在。怏怏数日,忽记有两木

  • 陈夷行传·刘昫

    陈夷行字周道,颍川人。祖父陈忠,父亲陈邑。陈夷行在宪宗元和七年(812)考中进士,多次被朝廷派往地方负责特殊事务的使臣府署召用。敬宗宝历末年(825),陈夷行由侍御史改任虞部员外郎,都是在朝廷的东都分设机构任职。文宗太和

  • 卷22·陈邦瞻

    真宗景德三年二月,罢寇准平章事,出知陕州。准为相,用人不以次,同列颇不悦。他日除官,同列目吏持例簿以进,准曰:“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若用例,一吏职耳。”自澶渊还,颇矜其功,帝待准甚厚,王钦若深嫉之。一日会朝,准先退,帝目送之,钦若

  • 卷九·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蒙引巻九      明 蔡清 撰孟子序【芟一条减九十字】朱子以前孟子只有后汉赵氏一篇题辞及朱子集注之成盖有不满于题辞者故特于篇首节録出本传及韩子程子杨氏之言使人读

  • 卷十九·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十九宣公集說【孔氏穎逹曰魯世家云宣公名倭或作接文公之子敬嬴所生以匡王五年即位諡法善問周逹曰宣】【癸匡王丑五年】元年【晉靈十三年齊惠公元元年衛

  • 卷五十九(实叉难陀译)·佚名

    △文殊师利授记会第十五之二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今为佛严办法座。我当昇已,说往昔志乐所修诸行善巧出生诸佛刹土功德庄严趣向真实法门。尔时弥勒菩萨。即作是念。今者世尊以何义故。令我严座。不使阿难大目连

  • 卷二十六(梁三藏法师曼陀罗译)·佚名

    △法界体性无分别会第八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从无量佛土而来集会。复有三万二千天子悉向大乘。时大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文殊师利童子及宝上天子。尔时

  • 观心论疏卷第三·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论曰。问观自生心。云何为涅槃。修四种三昧。得真无生忍。此是第四一偈。明欲观一念自生之心。取其理证。应须依四种三昧方轨而修也。故经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种种行即是四种三昧。修行不

  • 卷第九·佚名

    正源略集卷第九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六世 尔瞻尊禅师法嗣 潭州石霜碧眼开禅师 上堂。向上机末后句。坐卧不在声色里。赵州十八家业忘。南泉十八解活计。打牛打车。因语

  • 上清八道秘言图·佚名

    《上清大洞真经目》第五种著录《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1卷,为六朝上清经。本经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中的八道秘言相同,当是《九真中经》一部分。述望云存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