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集解卷二十三
宋 裴骃 撰
史记二十三
礼书第一
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羣众岂人力也哉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人体安驾乗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周礼王之五路有金路郑曰以金饰诸木】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能耳乐钟磬为之调谐八音以荡其心口甘五味为之庶羞酸醎以致其美【周礼曰羞用百有二十品郑曰羞出扵牲及禽兽以备其滋味谓之庶羞郑众曰羞者进也】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故大路越席【服防曰大路祀天车也越席结括草以为席也王肃曰不缘也】皮弁布裳【周礼曰王视朝则皮弁之服郑曰皮弁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积素为裳也】朱洞越【郑曰朱练朱丝也越瑟底孔】大羮酒【郑曰大羮肉湆不调以盐菜也酒水也】所以防其淫侈救其雕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仲尼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孔安国曰禘祫之礼为序昭穆也故毁庙之主及羣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灌者酌郁鬯灌于太祖以降神也既灌之后列尊卑序昭穆而鲁逆祀跻僖公乱昭穆故不欲观之】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逾管仲之家兼备三归【包氏曰三归娶三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自子夏门人之髙弟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孔子曰必也正名于衞所居不合【论语曰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马融曰正百事之名】仲尼没后受业之徒沉湮而不举或适齐楚或入河海岂不痛哉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至于髙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应劭曰抵至也瓒曰抵归也】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孝文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孝文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貎无益于治躬化谓何耳故罢去之孝景时御史大夫鼂错明于世务刑名数干諌孝景曰诸侯藩辅臣子一例古今之制也今大国専治异政不禀京师恐不可传后孝景用其计而六国畔逆以错首名天子诛错以解难事在袁盎语中是后官者养交安禄而已莫敢复议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士令共定仪十余年不就或言古者太平万民和喜瑞应辨至乃采风俗定制作上闻之制诏御史曰盖受命而王各有所由兴殊路而同归谓因民而作追俗为制也议者咸称太古百姓何望汉亦一家之事典法不传谓子孙何化隆者闳博治浅者褊狭可不勉与乃以太初之元改正朔【应劭曰初用夏正以正月为嵗首改年为太初】易服色封太山定宗庙百官之仪以为典常垂之于后云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分之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稻粱五味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茝所以养鼻也钟鼓管所以养耳也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疏房牀笫几席所以养体也【服防曰箦谓之笫】故礼者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辨也所谓辨者贵贱有等长少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养体也侧载臭茝所以养鼻也前有错衡所以养目也【诗云约軧错衡毛传云错衡文衡也】和鸾之声【郑云和鸾皆铃也所以为车行节也韩诗内传曰鸾在衡和在轼前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服防曰鸾在镳和在衡续汉书舆服志曰鸾雀立衡也】步中武象骤中韶濩所以养耳也【郑曰武武王乐也象武舞也韶舜乐也濩汤乐也】龙旂九斿所以养信也【周礼曰交龙为旂】寝兕持虎鲛韅【徐广曰鲛鱼皮可以饰服器音交韅者当马腋之革音呼见反】弥龙【徐广曰乗舆车金薄璆龙为舆倚较文虎伏轼龙首衡轭】所以养威也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乗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孰知夫轻费用之所以养财也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怠惰之为安若者必危情胜之为安若者必灭故圣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性情则两失之矣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两失之者也是儒墨之分治辨之极也彊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臣诸侯也弗由之所以捐社稷也故坚革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楚人鲛革犀兕所以为甲坚如金石宛之钜铁【徐广曰大刚曰钜】施钻如蠭虿轻利剽遫卒如熛风然而兵殆于垂涉唐昧死焉【许慎曰垂涉地名也】庄蹻起楚分而为四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阻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山海经曰夸父与日逐走日入渴欲得饮饮于渭河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骃谓邓林后遂为林名】然而秦师至鄢郢举若振槁是岂无固塞险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纣剖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杀无辜时臣下懔然莫必其命然而周师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岂令不严刑不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古者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徐广曰试一作诫也】城郭不集沟池不掘固塞不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无他故焉明道而均分之时使而诚爱之则下应之如景响有不由命者然后俟之以刑则民知辠矣故刑一人而天下服辠人不尤其上知之在已也是故刑罚省而威行如流无他故焉由其道故也故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古者帝尧之治天下也盖杀一人刑二人而天下治传曰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故王者天太祖【毛诗叙曰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诸侯不敢怀大夫士有常宗【礼记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百世不迁者谓别子之后也】所以辨贵贱贵贱治得之本也郊畴乎天子社至乎诸侯函【音含】及士大夫所以辨尊者事尊卑者宜卑宜钜者钜宜小者小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郑曰古者方十里其中六十四井出兵车一乗此兵法之赋】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谷梁传曰天子至于士皆有庙天子七诸侯五大夫三士二始封之者必为其太祖】有特牲而食者不得立宗庙【礼记曰庶人祭于寝】所以辨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大飨上尊俎上腥鱼【郑曰大飨祫祭先王以腥鱼为俎实不臑孰之也】先大羮贵食饮之本也大飨上尊而用薄酒食先黍稷而饭稻粱祭哜先大羮【郑曰哜至齿】而饱庶羞贵本而亲用也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太一是谓大隆故尊之上尊也俎之上腥鱼也豆之上大羮一也利爵弗啐也【郑曰啐入口也】成事俎弗尝也三宥之弗食也大昏之未废齐也大庙之未内尸也始絶之未小敛一也大路之素帱也【礼记曰乗素车贵其质也郑曰素车殷辂也】郊之麻冕【周礼曰王祀昊天上帝服大裘而冕论语曰麻冕礼也孔安国曰冕缁布冠古者积麻三十升布以为之】丧服之先防麻一也【仪礼士丧礼曰始死主人防带垂之三尺礼记曰大功以上防带也】三年哭之不反也【礼记曰斩衰之哭若往而不反】清庙之歌【郑曰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一倡而三叹【郑曰倡发歌句者三叹三人従叹】县一钟尚拊膈【徐广曰一作膈】朱而通越一也凡礼始乎脱成乎文终乎税【徐广曰一作悦】故至备情文俱尽【徐广曰古情字或假借作请诸子中多有此比】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复情以归太一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
太史公曰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益损也本末相顺终始相应至文有以辨至察有以说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小人不能则也礼之貎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弱其貎诚大矣擅作典制褊陋之说入焉而嗛其貎诚高矣暴慢恣雎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坠故绳诚陈【郑曰诚犹审也陈设也谓弹画也】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郑曰衡称也县谓锤也】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错则不可欺以方员君子审礼则不可欺以诈伪故绳者直之至也衡者平之至也规矩者方员之至也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者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郑曰方犹道也】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能思索谓之能虑能虑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之焉圣矣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日月者明之极也无穷者广大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也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文貎繁情欲省礼之隆也文貎省情欲防礼之杀也文貎情欲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礼之中流也君子上致其隆下尽其杀而中处其中步骤驰骋广骛不外是以君子之性守宫庭也人域是域士君子也外是民也于是中焉房皇周浃曲直得其次序圣人也故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
猜你喜欢 安边第三十六·吴兢 东都事略卷一百三十·王称 东都事略卷四十七·王称 1940──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庚辰·郭廷以 卷七·凌雪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佚名 星变志·佚名 第七十卷 儒林 二·缪荃孙 一四一七 安徽巡抚朱珪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三 礼部为知照大学士等遵旨会议历代帝王祀典事致稽察房移会(附黏单)·佚名 卷二十七·佚名 第二十六 章仙居·林语堂 卷三十四礼俗志一·黄遵宪 张浚传·欧阳修 卷七十三、预备立宪之宣示·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学士恽(秋涧集)·顾嗣立- 恽字仲谋,卫州汲县人。史丞相天泽镇卫,一见接以宾礼。中统初,姚左丞枢宣抚东平,辟为详议官。时省部初建,令诸路各上儒吏之能理财者,授中书省详定官。寻转翰林修撰,兼国史编修。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论列百五十余章 
- 私语·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一棵憔悴的秋柳里,一条怯懦的秋枝上,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 卷三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二 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人博学善属文举秀才晋王时为常侍及受禅进爵为子武帝初置谏官以玄为之迁侍中转司隷校尉免官卒於家追封清泉侯諡曰刚】 短歌行 长安高 
- 列传第四 齐炀 王宪·令狐德棻- 齐炀王宪字毗贺突,太祖第五子也。性通敏,有度量,虽在童龀,而神彩嶷然。初封涪城县公。少与高祖俱受诗、传,咸综机要,得其指归。太祖尝赐诸子良马,惟其所择。宪独取驳马。太祖问之,对曰 :“此马色类既殊,或多骏逸。若从军征伐,牧 
- 卷四十五·本纪第四十五·脱脱- 理宗五 景定元年春正月丙子,诏奖贾似道功。庚辰,岁星、荧惑合在尾。壬辰,诏:"知涪州赵〈立或〉,聚粮不运饷兵士,遂为北有,已削一秩,罚轻,再削两秩。"乙未,潼川城仙侣山。贾似道言:"高达守鄂州城凡三月,大元师 
- 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二·张廷玉- 乔允升 曹于汴 孙居相 曹珖 陈于廷 郑三俊 李日宣 张玮 乔允升,字吉甫,洛阳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太谷知县。以治行高等征授御史。历按宣、大、山西、畿辅,并着风采。 三十九年,大计京官。允升协 
- 卷七十八·志第五十四·食货二·张廷玉- ◎食货二 ○赋役 赋役之法,唐租庸调犹为近古。自杨炎作两税法,简而易行,历代相沿,至明不改。太祖为吴王,赋税十取一,役法计田出夫。县上、中、下三等,以赋十万、六万、三万石下为差。府三等,以赋二十 
- ●卷一百九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四。 起绍兴九年三月四日甲申,尽四月。 四日甲申王伦交割京师。 三月甲申兀术(改作乌珠)出就城王伦交割京师是日京城官吏百姓送兀术(改作乌珠)至北郊兀术(改作乌珠)坐於坛上劝酒为别应交割州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万历二年二月丙午朔升浙江左参政史朝为广东按察使山西副使刘世昌为辽东苑马寺卿○除原任河南道御史李辅于原职○以考察不及调湖广左布政施尧臣于广东山东按察使刘孝于陕西○丁未升浙江右参议曹栋为本省副使○戊申 上 
- 卷四十六 蜀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陈寿- (孙坚传)孙坚传,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的后代。他年轻时做过县吏。十七岁那年,他与父亲一同坐船到钱塘,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从匏里上岸抢掠商人钱财后,在岸上分赃,来往行人都不敢行近,过路船只也不敢前行。孙坚对其父说:“这些 
- 卷第六·董仲舒- 服制像第十四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适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韨之在前,赤鸟之象也;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四者、人之盛饰也。夫能通古今,别然不然,乃能服此也。 
- 中庸序·王夫之- 随见别白曰知,触心警悟曰觉。随见别白,则当然者可以名言矣。触心警悟,则所以然者微喻于己,即不能名言而已自了矣。知者,本末具鉴也。觉者,如痛痒之自省也。知或疏而觉则必亲,觉者隐而知则能显。赵格庵但据知觉之成效为言耳,于 
- 卷四十五·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五宋 陈经 撰君牙【周书】观史之所载穆王车辙马迹徧于天下则穆王乃无道之主也此经所载三篇之书皆穆所作夫子定之以为后世之法意者三篇之书殆出末年悔过之后因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收王心 
- 卷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一檀弓下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主人未小敛絰而往子游吊焉主人既小敛子游出絰反哭子夏曰闻之也与曰闻诸夫子主人未改服则不絰此言吊者从主人改服之礼也司徒以官为氏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则 
- 卷三十一·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一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襄公七防于夷仪之歳齐人城郏【在二十四年不直言防夷仪者别二十五年夷仪防○郏古洽反】其五月秦晋为城【林自十四年十三国伐秦二国不平至今年始为平】晋韩 
- 二 皮耳士——实验主义的发起人·胡适- 詹姆士说“实验主义”不过是思想的几个老法子换上了一个新名目。这话固然不错,因为古代的哲学家如中国的墨翟、韩非(看我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页一五三至一六五,又一九七,又三七九至三八四),如希腊的勃洛太哥拉(Pr 
- 卷二十五·赜藏主- ○筠州大愚(守)芝和尚语录师太原王氏子。升座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一言已出驷马难追。”问:“如何是城里佛?”师云:“十字街头石幢子。”问:“如何是为人一句?”师云:“四角六张。”进云:“意旨如何?”师云:“八凹九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纯备德禅师语录纯备德禅师语录序一阎浮提降两圣人东西分化南北风闻假布衣而幽赞王纲舍轩冕而鼓舞黎庶止商▆之威以助养于生生导春风之和用饰喜于元元其教泽流注千古沛然莫之能御也第学鄹鲁者以存心养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