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回忆童年

我生于光绪廿一年乙未(一八九五年),就是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那一年。我父亲是热心西学热心维新的人,所以家里一面挂着一幅彩色石印的光绪皇帝的像,一面挂着一个外国女孩子的像,堆着一个笑脸,双手拿着一顶破烂草帽,里边承着几粒新生的鸡蛋。我母亲爱它,所以挂起来。这便是我的家。我母亲针线红篮里,有一本不知怎样流到我家的美国妇女杂志,大概所谓Slickmagazine,纸张是光滑的。母亲用那本旧杂志来放她的绣线。

影响于我最深的,一是我的父亲,二是我的二姐,三是漳洲的西溪的山水。最深的还是西溪的山水。父亲是维新派,又是做梦的理想家,替我做入柏林大学的梦。二姐是勉励我上进读书成名的人。以外我有一个温柔谦让天下无双的母亲,她给我的是无限无量恒河沙数的母爱,永不骂我,只有爱我。这源泉滚滚昼夜不息的爱,无影无踪,而包罗万有。说她影响我什么,指不出来,说她没影响我,又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大概就是像春风化雨。我是在这春风化雨母爱的庇护下长成的。我长成,我成人,她衰老,她见背,留下我在世。说没有什么,是没有什么,但是我之所以为我,是她培养出来的。你想天下无限量的爱,是没有的,只有母爱是无限量的。

这无限量的爱,一人只有一个,怎么能够遗忘?

我们家居平和县坂仔之乡,父亲是长老会牧师。坂仔又称东湖,在本地人,"湖"字是指四面高山围绕的平原。前后左右都是层峦叠嶂,南面是十尖(十峰之谓),北面是陡立的峭壁,名为石缺,狗牙盘错,过岭处危崖直削而下。日出东方,日落西山,早霞余晖,都是得天地正气。说不奇就不奇,说奇是大自然的幻术。南望十尖的远岭,云霞出没。幼年听人说,过去是云霄县。在这云山千叠之间,只促少年孩子的梦想及幻想。生长在这雄壮气吞万象的高山中,怎能看得起城市中之高楼大厦?如纽约的摩天,说他"摩天",才是不知天高地厚,哪里配得上?我的人生观,就是基于这一幅山水。人性的束缚,人事之骚扰,都是因为没有见过,或者忘记,这海阔天空的世界。要明察人类的渺小,须先看宇宙的壮观。

又一使我不能忘怀的是西溪的夜月。我十岁,父亲就令我同我的三哥(憾庐)四哥(早殁)到厦门鼓浪屿入小学。坂仔到厦门不过一百二十里,但是船行而下,那时须三四天。漳洲西溪的"五篷船"只能到小溪,由小溪到坂仔的十二三里,又须换小艇,过浅滩处(本地人叫为"濑")船子船女须跳下水,几个人把那只艇肩扶逆水而上。但是西溪五篷船是好的。小溪到龙溪,一路山明水秀,迟迟其行,下水走两天,上水须三天。幼年的我,快乐无比的享受这山川的灵气及夜月的景色。船常在薄暮时停泊江中。船尾总有一小龛,插几根香,敬马祖婆,有时也有关圣帝爷。中国平民总是景仰忠勇之气,所以关羽成为大家心悦诚服的偶像。在那夜色苍茫的景色,船子抽他的旱烟,喝他的苦茶。他或同行的人讲给我们听民间的故事。远处他船的篝灯明灭,隔水吹来的笛声,格外悠扬。

这又叫我如何看得起城市中水泥笔直的大道?

父亲是幽默成性,常在讲台上说笑话。但他也有义愤填胸之时。他身体是好的,是幼时穷苦练出来的。我幼时常看见他肩上的疤痕。我祖母也是强壮的;他曾经在本乡五里沙,用挑担的木棍(叫"禀担")把男人赶出乡外。他告诉我们小时肩挑卖糖,天雨时祖母又赶紧炒豆,叫他挑卖豆仔酥。也因为监狱卖米,比较得厚利,也挑米到监狱去卖。祖母是基督教徒,洪杨之乱,祖父给"长毛反"抓去当挑夫,因此母子两人挣扎过活。父亲二十四岁,才入教会的神学院,中文自然是无师自通的。因此他常同情于穷家子。我母亲也是出身寒微之家。常立在大门,有过路挑柴卖菜的,她总是请他进来喝一碗茶休息。有一回乡绅作怪,县里包柴税。乡下人上山采柴,挑几十里路来平原卖。一挑可卖到一百二十文。这包税制度,是鱼肉乡民的,没有什么定税。坂仔有五天一次的市场,乡下人都来买卖。有一回父亲遇见那位乡绅,硬要卖柴的人,每挑纳七十文的税。父亲挺身出来,与乡绅大闹,并说要告到县里去。乡绅才销声匿迹而去。……

说到我二姐,是这样的。我进大学,是替她去的。二姐聪明美丽,想入大学而无法入大学。我们乡下的家,就是家庭学校。大约乡下人起来早,男孩子管洗扫,在家里井中汲水入水缸及灌园,女孩子管洗衣及厨房。那时我母亲已五十以上了,家里洗衣烧饭是她管的。暑假夏天,大家回来,早餐后就摇铃上课,父亲自己教,读的是四书《诗经》,以外是《声律启蒙》及《幼学琼林》之类。一屋子总是咿唔的读书声。我记得约十一时,我二姐必皱着眉头说她得烧饭或者有衣待洗去了。下午温习,日影上墙时,她又皱着眉头,说须去把晾的衣服收进来,打叠后,又须烧晚饭。她属虎,比我大四岁。我们共看林琴南译的说部丛书,如《福尔摩斯》、《天方夜谭》之类。还有一次,我们两人,口编长篇小说,随想随编,骗母亲取乐,并没有写下来,记得有一位法国侦探名为"库尔摩宁",这是我们骗母亲的。

她鼓浪屿毓德女校毕业,就吵要上福州入学高造。这怎么可能呢?我父亲生六男二女,又好做梦,叫男孩子都受高等教育,自然管不到女的了,而且女大当嫁,是当时的风气。记得听父亲对朋友讲,要送二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是将漳州唯一的祖母传下来的房屋变卖来的。到了签字卖屋之时,一点泪滴在契约纸上。到福州上学,教会学校可免学费,但是单川资杂费一年就得至少六七十元。这就无法筹措。所以我二姐上进求学,是绝无希望的。

她那聪明的头脑,好读书的心情,我最晓得。她已二十岁了,不嫁何待。但是每回有人说亲,母亲来房中向她说,她总是将油灯吹灭,不同她讲。父亲在做狂梦,夜里挑亮床头的油灯,口吸旱烟,向我们小孩讲牛津大学怎样好,柏林大学是世界最好的大学。牧师的月收是廿四元,这不是做狂梦吗?(他看了不少上海广学会的新书,所以知道这些)。所以我的二姐就不得不牺牲了。

到了她二十二岁,我十八岁,要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念书(钱是借来的),她要到山城结婚,葬了她求学的美梦。她结婚是不得已的,我知道。我们一家下船,父母送女子婚嫁,送小孩远行留学,同船沿西溪到那乡镇。未结缡之先,她由新娘子袄里的口袋拿出四毛钱含泪对我说:"和乐,你到上海去,要好好的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是没有希望了。"这句话是不啻镂刻在我的心上,这读书成名四字,是我们家里的家常话,但这离别的情怀又不同了。那话于我似有千钧重的。

过了一年,我回家,沿路去看她。她的丈夫是追求她多年的中等人家的少年,家里薄有家产,婆婆也是非常自傲,娶得这一门媳妇,总算衣食无忧。她问到我学到什么英国话。我告诉她。匆匆行别,也诉不到多少衷曲。我秋天回上海,听见她得鼠疫死了,腹中有孕七月。她的坟还在坂仔西山墓地。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七 荀伯玉 崔祖思 苏侃 虞悰 胡谐之 虞玩之 刘休 江祏·李延寿
  列传第六十四 房张李·欧阳修
  贤君第十三·王肃
  ●卷三十一·徐梦莘
  ●卷十三·周密
  卷二十七 僖宗·王夫之
  卷之四百六十六·佚名
  一百七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与曹(禺页)奉旨采办石竹情形摺·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五下·袁枢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四·裴骃
  周莘仲广文遭难记·吴德功
  颜杲卿传(附颜泉明传)·刘昫
  结论·梁启超
  魏纪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午、238)·司马光
  卷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回 占龙头孙继成及第·佚名

    诗曰:落落堂中七尺躯灵前冷淡少人知杜鹃色染伤心泪孝媳贤孙实羡斯闲言丢开,书接上部,却说龙氏与爱姐,跪在老夫人灵前,眼望着死尸,母女们就一齐哭起来。唱:他母女双膝跌跪在草堂,与他那婆母蒙上纸一张,摆一个含口铜钱放口内,打狗

  • 心跳·闻一多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棹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 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

  • 中兴间气集卷上·高仲武

    (唐)髙仲武 编○钱起【十二首】员外诗体格新竒理致清赡粤从登第挺冠词林文宗右丞许以髙格右丞没后员外为雄芟齐宋之浮游削梁陈之靡嫚逈然独立莫之与羣且如鸟道挂疎雨人家残夕阳又牛羊上山小烟火隔林疎又长乐钟声花外尽

  • 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诸子·刘昫

    ○恆山王承乾 楚王宽 吴王恪  子成王千里 孙信安王祎 濮王泰庶人祐 蜀王愔 蒋王恽 越王贞  子琅邪王冲 纪王慎 江王嚣 代王简赵王福曹王明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恆山王承乾、濮王泰,杨妃生吴王

  • 曾静、张熙供词二条 二、我张熙久居僻壤穷乡,怎么会·雍正

      【原文】  张熙供:重犯愚暗浅陋,生长山隈,如蛙囿井。但身处光天化日之下,少小颇知以读书从学为大,然竟不知读书之错,从学之误,其害一至于此也。盖因重犯家世寒微,人文科第,寂寞无闻;僻外穷乡,无缘得见贤士大夫,以正其趣而发

  • 名山藏卷之五十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洪武臣二)◆臣林记(洪武臣二)刘基李善长吴良吴祯合传耿炳文廖永忠杨璟郭英○刘基刘基字伯温青田人曾祖濠祖廷槐父爚濠为宋翰林掌书每阴雨积雪登高丘而望其聚突无烟者赈之宋亡林融

  • 卷之四十三·佚名

    洪武二年六月癸亥朔○甲子赐国子生夏衣○置天平千户所时隘丁寨土酋覃顺归降遂置千户所以顺为千户○置平阳卫○宁州父老诣大将军徐达降达遣指挥吴宏往抚谕之并招徕邠州等处○乙丑以元分省参政崔文耀署平滦府事文耀先守

  • 第三九一谕同治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一二二一一--六·佚名

    淡水分府陈,对族长陈宗器给发谕戳特授台湾澎湖分府、调署北路淡水分府陈为给发谕戳,以资奉公事。案据后垄街生员陈绍熙等禀称:「缘熙等族内五方杂处,贤愚不一,叨蒙前宪额设族长一名,颇洽人望。不料前族

  • 翰苑羣书卷九·洪遵

    宋 洪遵 编苏耆次续翰林志先公自太平兴国庚辰嵗首登上第不由馆殿直升纶阁从释褐凡七年召入翰苑先帝睠注隆厚垂欲大用者数矣以尚少但加承防之号以荣之凡八换炎凉方参预政事有唐以为荣滞相半不虚矣在玉堂日书诏之暇集

  • 卷十三·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三明 余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耕耤 西苑耕歛附皇祖重农元年仲春即行耕田礼列圣相承皆遵用焉至肃皇复行西苑耕歛之礼立帝社稷坛以春秋祈报礼加详已今西苑礼不

  • 卷八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六职官考【十】武职领侍卫府国朝以八旗将士平定海?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所自将爰选子弟命曰侍卫用备周庐环卫之列统以勲戚大臣视周官虎贲旅

  • 務本第十五·徐干

      人君之大患也,莫大於詳於小事而略於大道,察於(原作"其",據《治要》改)近物而闇於遠圖(《治要》作"數")。故自古及今,未有如此而不亂也。未有如此而不亡也。夫詳於小事而察於近物者,謂耳聽乎(《治要》作"於")絲竹歌謡之和,目視

  • 卷二十二·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二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小雅 【鱼藻之什】序鱼藻刺幽王也言万物失其性王居镐京将不能以自乐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笺万物失其性者王政教衰阴阳不和羣生不得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脉·太虚

       一 释经题目   二 解经义脉    甲 序分    乙 正宗分     1 赞请印允     2 示教解释      (一) 就菩萨所度众生明      (二) 从度生所求佛果明      (三) 从佛

  • 一三 三明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化拘萨罗国,与五百大比丘众俱,至拘萨罗国婆罗门村之摩那沙加达,住于村北阿致罗筏底河边之庵罗林。二此时,摩那沙加达村,住有众多有名之富裕诸婆罗门。如商伽婆罗门、多梨车婆罗门、沸伽罗娑罗婆罗门

  • 晋录·沈思孝

    地理杂志。明沈思孝撰。一卷。思孝字纯父,嘉兴(今属浙江)人。隆庆进士。官至都御史。著有《秦录》等。此篇以山西风俗、地理为主述对象。约三千字。肯定晋人质朴风俗。如记“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但“一人出

  • 观音玄义·智顗

    凡二卷。隋代天台智顗述,门人灌顶记。又称别行玄义、别行玄、观音玄、观音经玄义。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本书内容阐释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玄义,依准智顗于法华经玄义所立释名、出体、明宗

  • 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佚名

    2卷,清海栋说,慧升集,慧渠编,慧岱录(依驹本印)。卷首收序;卷上收住辰州府天云山浦峰寺语录——上堂、拈古、颂古、牧牛颂、联芳偈;卷下收机缘、示偈、杂著、书问、佛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