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部分

小雅 鹿鸣之什

《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辟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笺】饮之而有币,酬币也。食之而有币,侑币也。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传】兴也。苹,蓱也。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笺】苹,藾萧也。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传】簧,笙也。吹笙而鼓簧矣。筐,篚属,所以行币帛也。【笺】承,犹奉也。《书》曰:“篚厥玄黄。”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传】周,至;行,道也。【笺】示,当作寘。寘,置也。周行,周之列位也。好,犹善也。人有以德善我者,我则置之于周之列位,言己维贤是用。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传】蒿,(“臤”上有草)。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传】恌,愉也。是则是效,言可法效也。【笺】德音,先王道德之教也。孔,甚;昭,明也。视,古示字也。饮酒之礼,於旅也语。嘉宾之语先王德教甚明,可以示天下之民,使之不愉于礼义,是乃君子所法效,言其贤也。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传】敖,游也。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传】芩,草也。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传】湛,乐之久。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传】燕,安也。夫不能致其乐,则不能得其志。不能得其志,则嘉宾不能竭其力。

《鹿鸣》三章,章八句。

《四牡》,劳使臣之来也。有功而见知则说矣。【笺】文王为西伯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使臣以王事往来于其职。于其来也,陈其功苦以歌乐之。

四牡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传】騑騑,行不止之貌。周道,岐周之道也。倭迟,历远之貌。文王率诸侯抚叛国而朝聘乎纣,故周公作乐,以歌文王之道,为后世法。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传】盬,不坚固也。思归者,私恩也。靡盬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笺】无私恩,非孝子也。无公义,非忠臣也。君子不以私害公,不以家事辞王事。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传】啴啴,喘息之貌。马劳则喘息。白马黑鬣曰骆。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传】遑,暇;启,跪;处,居也。臣受命,舍币于祢乃行。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传】鵻,夫不也。【笺】夫不,鸟之悫谨者,人皆爱之,可以不劳,犹则飞则下,止于栩木。喻人虽无事,其可获安乎?感厉之。王事靡盬,不遑将父。【传】将,养也。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传】杞,枸檵也。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传】骎骎,骤貌。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传】谂,念也。父兼尊亲之道,母至亲而尊不至。【笺】谂,告也。君劳使臣,述叙其情。女曰我岂不思归乎?诚思归也,故作此诗之歌,以养父母之志,来告于君也。人之思,恒思亲者,再言将母,亦其情也。

《四牡》五章,章五句。

《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于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笺】言臣出使,能扬君之美,延其誉于四方,则为不辱命矣。

皇皇者华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传】皇皇,犹煌煌也。高平曰原,下湿曰隰。忠臣奉使,能光君命,无远无近,如华不以高下易色。【笺】无远无近,维所之则然。駪駪征夫,每怀靡及。【传】诜诜(十三经作“駪駪”),众多之貌。征夫,行人也。每,虽;怀,和也。【笺】《春秋外传》曰:“怀私为每怀也。”和,当为私。众行夫既受君命,当速行,每人怀其私相稽留,则与事将无所及。

我马维驹(原作“骐”,十三经本作“驹”),六辔如濡。【笺】如濡,言鲜泽也。载驰载驱,周爰咨诹。【传】忠信为周,访问于善为咨,咨事为诹。【笺】爰,於也。大夫出使,驰驱而行,见忠信之贤人,则于是访问,求善道也。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传】言调忍也。载驰载驱,周爰咨谋。【传】咨事之难易为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传】咨礼义所宜为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传】阴白杂毛曰骃。均,调也。载驰载驱,周爰咨询。【传】亲戚之谋为询。兼此五者,虽有中和,当自谓无所及,成于六德也。【笺】中和,谓忠信也。五者,咨也、诹也、谋也、度也、询也。虽得此于忠信之贤人,犹当云己将无所及于事,则成六德,言甚其事。

《皇皇者华》五章,章四句。

《常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笺】周公吊二叔之不咸,而使兄弟之恩疏召公为作此诗,而歌之以亲之。

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传】兴也。常棣,棣也。鄂,犹鄂鄂然,言外发也。韡韡,光明也。【笺】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足也。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古声不、拊同。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传】闻常棣之言,为今也。【笺】闻常棣之言,始闻常棣华鄂之说也。如此则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传】威,畏;怀,思也。【笺】死丧可畏怖之事,维兄弟之亲,甚相思念。原隰裒矣,兄弟求矣。【传】裒,聚也。求矣,言求兄弟也。【笺】原也隰也,以相与聚居之故,故能定高下之名,犹兄弟相求,故能立荣显之名。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传】脊令,雝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急难,言兄弟之相救于急难。【笺】雝渠,水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于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传】况,兹;永,长也。【笺】每有,虽也。良,善也。当急难之时,虽有善同门来,兹对之长叹而已。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传】阋,狠也。【笺】御,禁;务,侮也。兄弟虽内阋,而外御侮也。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传】烝,填;戎,相也。【笺】当急难之时,虽有善同门来,久也,犹无相助己者。古声填、窴、尘同。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传】兄弟尚恩怡怡然,朋友以义切切然。【笺】平,犹正也。安宁之时,以礼义相琢磨,则友生急。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传】傧,陈;饫,私也。不脱屦升堂谓之饫。【笺】私者,图非常之事,若议大疑于堂,则有饫礼焉。听朝为公。兄弟既具,和乐且孺。【传】九族会曰和。孺,属也。王与亲戚燕,则尚毛。【笺】九族,从己上至高祖,下及玄孙之亲也。属者,以昭穆相次序。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笺】好合,至意合也。合者,如鼓琴瑟之声相应和也。王与族人燕,则宗妇内宗之属,亦从后于房中。兄弟既翕,和乐且湛。【传】翕,合也。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传】帑,子也。【笺】族人和则得保乐其家中之大小。是究是图,亶其然乎?【传】究,深;图,谋;亶,信也。【笺】女深谋之,信其如是。

《常棣》八章,章四句。

《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

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传】兴也。丁丁,伐木声也。嘤嘤,惊惧也。【笺】丁丁嘤嘤,相切直也。言昔日未居位在农之时,与友生于山岩伐木,为勤苦之事,犹以道德相切正也。嘤嘤,两鸟声也,其鸣之志,似于有友道然,故连言之。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传】幽,深;乔,高也。【笺】迁,徙也。谓乡时之鸟,出从深谷,今移处高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传】君子虽迁于高位,不可以忘其朋友。【笺】嘤其鸣矣,迁处高木者。求其友声,求其尚在深谷者。其相得则复鸣嘤嘤然。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传】矧,况也。【笺】相,视也。鸟尚知居高木呼其友,况是人乎?可不求之?神之听之,终和且平。【笺】以可否相增减曰和。平,齐等也。此言心诚求之,神若听之,使得如志,则友终相与和而齐功也。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传】许许,柹貌。以筐曰酾,以薮曰湑。藇,美貌。【笺】此言许者伐木许许之人,今则有酒而酾之,本其故也。既有肥羜,以速诸父。【传】羜,未成羊也。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父,异姓则称舅。国君友其贤臣,大夫、士友其宗族之人者。【笺】速,召也。有酒有羜,今以召族之饮酒。宁适不来,微我弗顾。【传】微,无也。【笺】宁召之适自不来,无使言我不顾念也。於粲洒扫,陈馈八簋。【传】粲,鲜明貌。圆曰簋。天子八簋。【笺】粲然已洒粪(前有“手”)矣,陈其黍稷矣,谓为食礼。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传】咎,过也。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传】衍,美貌。【笺】此言伐木于阪,亦本之也。笾豆有践,兄弟无远。【笺】践,陈列貌。兄弟,父之党,母之党。民之失德,乾餱以愆。【传】餱,食也。【笺】失德,谓见谤讪也。民尚以干餱之食获愆过于人,况天子之馔反可以恨兄弟乎?故不当远之。有酒湑我,无酒酤我。【传】湑,莤之也。酤,一宿酒也。【笺】酤,买也。此族人陈王之恩也。王有酒则泲莤之,王无酒酤买之,要欲厚于族人。坎坎鼓我,蹲蹲舞我。【传】蹲蹲,舞貌。【笺】为我击鼓坎坎然,为我兴舞蹲蹲然,谓以乐乐己。迨我暇矣,饮此湑矣。【笺】迨,及也。此又述王意也。王曰及我今之闲暇,共饮此湑酒。欲其无不醉之意。

《伐木》六章,章六句。

《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君能归美以报其上焉。【笺】下下,谓《鹿鸣》至《伐木》,皆君所以下臣也。臣亦宜归美于王,以崇君之尊而福禄之,以答其歌。

天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传】固,坚也。【笺】保,安;尔,女也。女,王也。天之安定女,亦甚坚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传】俾,,使;单,信也。或曰:单,厚也。除,开也。【笺】单,尽也。天使女尽厚天下之民,何福而不开,皆开出以予之。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庶,众也。【笺】莫,无也。使女每物益多,以是故无不众也。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传】戬,福;穀,禄;罄,尽也。【笺】天使女所福禄之人,谓群臣也。其举事尽得其宜,受天之多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笺】遐,远也。天又下予女以广远之福,使天下溥蒙之,汲汲然如日且不足也。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笺】兴,盛也。无不盛者,使万物皆盛,草木畅茂,禽兽硕大。如山如阜,如冈如陵,【传】言广厚也。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笺】此言其福禄委积高大也。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笺】川之方至,谓其水纵长之时也。万物之收,皆增多也。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传】吉,善;蠲,洁也。饎,酒食也。享,献也。【笺】谓将祭祀也。禴祠烝尝,于公先王。【传】春曰祠,下曰禴,秋曰尝,冬曰烝。公,事也。【笺】公,先公,谓后稷至诸盩。君曰卜尔,万寿无疆。【传】君,先君也,尸所以象神。卜,予也。【笺】君曰卜尔者,尸嘏主人传神辞也。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传】吊,至;诒,遗也。【笺】神至者,宗庙致敬,鬼神著矣,此之谓也。民之质矣,日用饮食。【传】质,成也。【笺】成,平也。民事平,以礼饮食,相燕乐而已。群黎百姓,遍为尔德。【传】百姓,百官族姓也。【笺】黎,众也。群众百姓,遍为女之德,言则而象之。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传】恒,弦;升,出也。言俱进也。【笺】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传】骞,亏也。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笺】或之言有也。如松柏之枝叶长茂盛,青青相承,无衰落。

《天保》六章,章六句。

《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杕杜》以勤归也。【笺】文王为西伯服事殷之时也。昆夷,西戎也。天子,殷王也。戍,守也。西伯以殷王之命,命其属为将率,将戍役御西戎及北狄之难,歌《采薇》以遣之。《杕杜》勤归者,以其勤劳之故,于其归歌《杕杜》以休息之。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传】薇,菜;作,生也。【笺】西伯将遣戍役,先与之期以采薇之时。今薇生矣,先辈可以行也。重言采薇者,丁宁行期也。曰归曰归,岁亦莫止。【笺】莫,晚也。曰女何时归乎?以岁晚之时乃得归也。又丁宁归期,定其心也。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传】玁狁,北狄也。【笺】北狄,今匈奴也。靡,无;遑,暇;启,跪也。古者师出不逾时,今薇菜生而行,岁晚乃得归,使女无室家夫妇之道,不暇跪居者,有玁狁之难,故晓之也。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传】柔,始生也。【笺】柔,谓脆脕之时。曰归曰归,心亦忧止。【笺】忧止者,忧其归期将晚。忧心烈烈,载饥载渴。【笺】烈烈,忧貌。则饥则渴,言其苦也。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传】聘,问也。【笺】定,止也。我方守于北狄,未得止息,无所使归问。言所以忧。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传】少而刚也。【笺】刚,谓少坚忍时。曰归曰归,岁亦阳止。【传】阳,历阳月也。【笺】十月为阳,时坤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此月为阳。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笺】盬,不坚固也。处,犹居也。忧心孔疚,我行不来。【传】疚,病;来,至也。【笺】我,戍役自我也。来,犹反也。据家曰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传】尔,华盛貌。常,常棣也。【笺】此言彼尔者乃常棣之华,以兴将率车马服饰之盛。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笺】斯,此也。君子,谓将率。戎车既驾,四牡业业。【传】业业然壮也。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传】捷,胜也。【笺】定,止也。将率之志,往至所征之地,不敢止而居处自安也。往则庶乎一月之中三有胜功,谓侵也、伐也、战也。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传】骙骙,强也。腓,辟也。【笺】腓,当作芘。此言戎车者,将率之所依乘,戍役之所芘倚。四牡翼翼,象弭鱼服。【传】翼翼,闲也。象弭,弓反末也,所以解紒也。鱼服,鱼皮也。【笺】弭,弓反末彆者,以象骨为之,以助御者解辔紒,宜骨(阮校认为作“滑”是)也。服,矢服也。岂不日戒?玁狁孔棘。【笺】戒,警勑军事也。孔,甚;棘,急也。言君子小人岂不日相警戒乎?诚曰相警戒也,玁狁之难甚急,豫述其苦以劝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传】杨柳,蒲柳也。霏霏,甚也。【笺】我来戍止,而谓始反时也。上二章言戍役,次二章言将率之行,故此章重序其往反之时,极言其苦以说之。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传】迟迟,长远也。【笺】行反在于道路,犹饥渴,言至苦也。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传】君子能尽人之情,故人忘其死。

《采薇》六章,章八句。

《出车》,劳还率也。【笺】遣将率及戍役,同歌同时,欲其同心也。反而劳之,异歌异日,殊尊卑也。《礼记》曰:“赐君子小人不同日。”此其义也。

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传】出车就马于牧地。【笺】上我,我殷王也。下我,将率自谓也。西伯以天子之命,出我戎车于所牧之地,将使我出征伐。自天子所,谓我来矣。【笺】自,从也。有人从王所来,谓我来矣,谓以王命召己,将使为将率也。先出戎车,乃召将率,将率尊也。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传】仆夫,御夫也。【笺】棘,急也。王命召己,己即召御夫,使装载物而往。王之事多难,其召我必急,欲急趋之。此序其忠敬也。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传】龟蛇曰旐。旄,干旄。【笺】设旐者,属之于干旄而建之于戎车。将帅既受命行乃乘马。牧地在远郊。彼旟旐斯,胡不旆旆?【传】鸟隼曰旟。旆旆,旈垂貌。忧心悄悄,仆夫况瘁。【笺】况,兹也。将率既受命行而忧,临事而惧也。御夫则兹益憔悴,忧其马之不正。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传】王,殷王也。南仲,文王之属。方,朔方,近玁狁之国也。彭彭,四马貌。交龙为旂。央央,鲜明也。【笺】王使南仲为将率,往筑城于朔方,为军垒以御北狄之难。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传】朔方,北方也。赫赫,盛貌。襄,除也。【笺】此我,我戍役也。戍役筑垒,而美其将率,自此出征也。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王事多难,不遑启居。【传】涂,冻释也。【笺】黍稷方华,朔方之地六月时也。以此时始出垒征伐玁狁,因伐西戎,至春冻始释而来反,其间非有休息。岂不怀归?畏此简书。【传】简书,戒命也。邻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笺】草虫鸣,阜螽跃而从之,天性也。喻近西戎之诸侯,闻南仲既征玁狁,将伐西戎之命,则跳跃而乡望之,如阜螽之闻草虫鸣焉。草虫鸣,晚秋之时也。此以其时所见而兴之。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笺】君子,斥南仲也。降,下也。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醜,薄言还归。【传】卉,草也。讯,辞也。【笺】讯,言;醜,众也。伐西戎以冻释时反,朔方之垒息戍役,至此时而归京师,称美时物以及其事,喜而详之也。执其可言问所获之众以归者,当献之也。赫赫南仲,玁狁于夷。【传】夷,平也。【笺】平者,平之于王也。此时亦伐西戎,独言平玁狁者,玁狁大,故以为始以为终。

《出车》六章,章八句。

《杕杜》,劳还役也。【笺】役,戍役也。

杕杜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传】兴也。睆,实貌。杕杜犹得其时蕃滋,役夫劳苦,不得尽其天性。王事靡盬,继嗣我日。【笺】嗣,续也。王事无不坚固,我行役续嗣其日。言常劳苦,无休息。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笺】十月为阳。遑,暇也。妇人思望其君子,阳月之时已忧伤矣,征夫如今已闲暇且归也,而尚不得归,故序其男女之情以说之。阳月而思望之者,以初时云岁亦莫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笺】伤悲者,念其君子于今劳苦。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传】室家逾时则思。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笺】杞非常菜也,而升北山采之,托有事以望君子。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传】檀车,役车也。幝幝,敝貌。痯痯,罢貌。【笺】不远者,言其来,喻路近。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笺】匪,非;疚,病也。君子至期不装载,意不为来,我念之忧心甚病。斯逝不至,而多为恤。【传】逝,往;恤,忧也。远行不必如期,室家之情,以期望之。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传】卜之筮之,会人占之。迩,近也。【笺】偕,俱;会,合也。或卜之,或筮之,俱占之,合言于繇为近,征夫如今近耳。

《杕杜》四章,章七句。

《鱼丽》,美万物盛多能备礼也。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始于忧勤,终于逸乐,故美万物盛多,可以告于神明矣。【笺】内,谓诸夏也。外,谓夷狄也。告于神明者,于祭祀而歌之。

鱼丽

鱼丽于罶,鲿鲨。【传】丽,历也。罶,曲梁也,寡妇之笱也。鲿,扬也。鲨,鮀也。太平而后微物众多,取之有时,用之有道,则物莫不多矣。故者不风不暴不行火,草木不折,不操斧斤,不入山林,豺祭兽然后杀,獭祭鱼然后渔,鹰隼击然后罻罗设。是以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大夫不麛不卵,士不隐塞,庶人不数罟。罟必四寸,然后入泽梁。故山不童,泽不竭,鸟兽鱼鳖皆得其所然。君子有酒,旨且多。【笺】酒美而此鱼又多也。

鱼丽于罶,鲂鳢。【传】鳢,鲖也。君子有酒,多且旨。【笺】酒多而此鱼又美也。

鱼丽于罶,鰋鲤。【传】鰋,鲇也。君子有酒,旨且有。【笺】酒美而此鱼又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笺】鱼既多又善。

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笺】鱼既美,又齐等。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笺】鱼既有,又得其时。

《鱼丽》六章,三章章四句,三章章二句。

《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

《白华》,孝子之洁白也。

《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无其辞。【笺】此三篇者,《乡饮酒》、《燕礼》用焉,曰“笙入,立于县中,奏《南陔》、《白华》、《华黍》”是也。孔子论《诗》“《雅》《颂》各得其所”时俱在耳,篇第当在于此。遭战国及秦之世而亡之,其义则与众篇之义合编,故存。至毛公为《诂训传》,乃分众篇之义,各置于其篇端云。又阙其亡者,以见在为数,故推改什首,遂通耳,而下非孔子之旧。

鹿鸣之什十篇,五十五章,三百一十五句。

猜你喜欢
  商书·伊训·佚名
  卷十二 事谱十一(上)·孙星衍
  神迹·方以智
  堅白論·谢绛
  张子语录上·张载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九章 戒干涉·林语堂
  第八章 2·辜鸿铭
  春秋集传微旨卷上·陆淳
  卷八·黄伦
  卷三十五·秦蕙田
  仪礼商卷一·万斯太
  僖公·僖公二十九年·左丘明
  为私立云栖儿童教养院儿童训话·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佚名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承旨巨夫(雪楼集)·顾嗣立

    巨夫,名文海,避武宗讳,以字行。其先自徽州徙郢京山,宋末,季父飞卿摄建昌守,家焉。元兵南下,从飞卿入觐燕京,遂留宿卫,授管军千户,世祖召见香殿,奇之。命给笔札书二十余幅以进,改应奉翰林文字,累迁翰林集贤直学士。尚书省初立,诏为参

  • 卷二百八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八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招山小集刘仙伦一名儗字叔儗庐陵人诗名闻海内先后与刘过并称所着有招山小集中秋有懐吾庐有寒梅老干秋风多上有双栖乌夜月聼我歌一别三载强梅影应婆

  • 卷四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三 韦应物 拟古诗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严

  • 宋本纪上第一·李延寿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皇考翘,字显宗,郡功曹。帝以晋哀帝兴宁元年岁在癸亥三月壬

  • 卷一百九十 唐紀六·司马光

      起玄黓敦牂(壬午),盡閼逢涒灘(甲申)五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六二二年)   春,正月,劉黑闥自稱漢東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以范願為左僕射,董康買為兵部尚書,高雅賢為右領軍;徵王琮為中書令

  • ●卷第二·胡三省

    【周纪二】〔起昭阳赤奋若(癸丑),尽上章困敦(庚子),凡四十八年。〕显王〔十一家谥法:行见中外曰显;受禄于天曰显;百辟惟刑曰显。周公盖未有此谥,而周之末世谥显王曰显,意谓后世传写周公谥法者遗之。〕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①齐

  • 卷之八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一·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一      宋 萧常 撰帝纪一 昭烈皇帝讳备字玄德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後也胜子贞元朔二年封陆城侯因家於涿郡祖雄举孝亷官至东郡范令父弘亦仕州郡昭烈生於桓帝延熙

  •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五·佚名

    熹宗实录泰昌元年(十二月)天启元年(四月、十一月)天启二年(三月、五月、十二月)天启三年(正月、二月、四月、六月、八月、九月、十月)天启四年(正月、十月)天启五年(四月、五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天启六年(四月、五月、七月、九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一 后唐纪二·纪昀

    后唐纪 【二】明宗愍帝废帝○明宗明宗皇帝世本代北无姓氏父电为鴈门部将生子邈佶烈以骑射事太祖为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太祖养以为子赐名嗣源梁之攻兖 郓也太祖遣李存信将兵三万救兖郓存信留莘县不进使嗣源别以兵三千先

  • 七○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查缴《碧落后人诗》及《前生录》等书情形折·佚名

    七○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查缴《碧落后人诗》及《前生录》等书情形折乾隆四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广西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钦遵谕旨,实力查缴,恭折覆奏事。窃臣于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尉 公福

  • 卷十三·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三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 昔诗书述虞夏之际舜禹受?【师古曰古禅字音上扇反】积德累功洽于百姓摄位行政考之于天

  • 第十六章 2·辜鸿铭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辜讲孔子说:“当帝国政府在正

  • 第九章 21·辜鸿铭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辜讲有一次,孔子谈到很多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他说:“有的人只是冒出小芽,但却不会开花;有的人只是开花,但却不会结果成熟。”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八·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布施波罗蜜多品第六之余复次舍利子。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此称赞法者。谓即有为出离故得有为果。菩萨应当如是布施。即得十种称赞

  •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佚名

        大域龙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为欲简持能立能破义中真实故造斯论。颂曰。  宗等多言说能立  是中唯随自意乐  为所成立说名宗  非彼相违义能遣  论曰。能立过义印真实义

  • 无为集·杨杰

    诗文别集。北宋杨杰撰。十五卷。杰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无为(今属安徽)人。嘉祐进士,历官礼部员外郎,知润州,除两江提点刑狱。是集为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无为军知赵士粲所辑,并作序。凡赋二卷十一篇;文八卷,有序十六

  •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佚名

    一卷,不空译。大般若五百七十八卷,第十会般若理趣分之密部也。此经说金刚萨埵所证三摩地之法门。略名般若理趣经,又云理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