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右语一(查东山笔、沈墨庵述)

●江右语一(查东山笔、沈墨庵述)

揭重熙、傅鼎铨(曹大镐、傅云龙)

揭重熙字万年,号潜铭,江西临川人。丙子,以选贡试南闱,坐五经违式放归。闻北闱更期,急赴北闱,必以五经应试,得隽。丁丑,仍以五经成进士,授福宁知州。俗尚侈,示以朴素。俗好动,示以廉静。郡大治。癸未秋,擢南京礼部员外郎,未任,遭国变,重熙痛愤,作檄鼓义,图北向(檄文不录)。已东师入,不果行。团结义勇,以保乡里。唐起闽中,转兵部职方司,与郑不协,归里。戊子,北师金声桓复回向正,自附于楚粤,桂王加重熙兵部侍郎,集万人应声桓。期年,声桓败,重熙犹创呼抚、赣、闽、广间,与曹大镐声势合,历三载屡蹶复兴。久之,粮竭众解,乃伪为贾,短褐芒履,亦重茧数千里,只身谒主桂林,痛哭陈事。主立援兵部尚书,加衔太子太保,以广兵数百人从。复鼓故所部奋击江、闽间,抗北制者期年。已复不振,栖武夷山自保。间以便服私出相形便,樵者泄之,遂见执。诣建宁,出讯百,不屈。临刑犹加纲正帻,有遗笔云:『行年四十有七不为夭,官至大司马不为卑,文章政事粗有名于时不为辱。所耿耿者,数载孤臣,竟无一当以报君父。后之志大而才疏者,其亦可以鉴矣』!是日,曹大镐与同难云。

有与重熙同里、年亚、学相若、同事江闽间者为傅鼎铨,字维源,博学喜吟咏。临川自陈艾以后,维源为后起之冠。诸生时,常作宝剑行以见意,有曰:『仗此万里行,努力事明主』。其生平已见于此矣。庚辰成进士,历官侍读。闯贼陷京师,只身脱归。丙戌,与职方揭万年并举师北拒。虽烽烟戟中,不废吟咏。已而闻西粤永历纪年,作海风曲,有云:『谁知今日蛟龙意,不覆南船覆北船』。丁亥,偕万年结连闽广山砦,间关五载。事败被执于建宁之张村。负械而吟,有曰:『断首玉宁碎,剖心山不移。争留巾履在,聊作汉官仪』。时万年已走粤中,敌拘维源于岑阳。有曰:『岑阳关外是吾乡,剩有孤云带夕阳。慷慨身谁怜马革?吁嗟命自托猿肠。悲看烟竹幽生泣,愤触溪流响欲狂。败将不堪过故垒,哀歌行路意何长』!时族人云龙亦率一旅遥相应援,已殉难福宁,吊之以诗。至广信登舟,抵章江有曰:『欲沉止水家何在?魂赴湘流似屈原』。复作双烈歌,序曰:『南昌刘生之妻与其妾居。妾宗室女也。刘生痛家国破亡,每呜咽流涕。戊子,吾豫章再被兵,二氏从夫暨子避兵,为逻骑所逼。吴赴南波水死,朱先吴投东溪。孤臣鼎铨被执待死,闻而为之歌』。时刘生亦死于乱军。维源远至南昌,狱中遇生辰,有曰:『率士遭阳九,呼天问我辰。强年掺使节,遗体奉先人』。常答友黄帅先诗云:『痛堕龙湖跃剑津,心将百炼血为磷。盖棺论定存遗稿,和泪诗成付史臣。他不可闻而况仆,鸟犹求友矧伊人。死生不见交情切,毁誉安知我辈真』。闻虔事败,以诗吊吉人、机部诸公云:『当年隆主眷,去国动人思。潜确龙为蛰,鸣高凤正仪。文山起义日,止水殉身时。城堞今垂尽,屏公与道期』。绝笔作正命铭曰:『生不负学,死不降志。取义求仁,庶毕吾事』。为辛卯八月之四日。请衣冠北向再拜,仍索肩舆赴市。北师义而许之。挺立不可行刑,复呼小椅,端坐而受刃。

论曰:动矣静之难,静矣动之难。万年欲动而不能动者哉。万年自丙戌以后,用野健恢泸溪者二,复东乡者二,复建宁者一。至辛卯而失足武夷。六年之间,乱其治者历可指数,而不动者如故,故曰难。夫事踬一时,志存千古,此维源之取义成仁,所期在于是,立言为不诬也。有子德贲、德浩幸存,而万年之后失传。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 表四十八·赵尔巽
  卷第二百四十六·胡三省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七·佚名
  二百七十一 内务府总管允禄等题孙文成曹(兆页)等织造绸缎轻薄议处本·佚名
  进补后汉书年表序·熊方
  谢承后汉书卷八·周天游
  卷七十二·班固
  尔朱世隆传·魏收
  房景先传·魏收
  世祖太武帝纪·魏收
  黄宗载传·张廷玉
  卷三十九·佚名
  养吉斋丛录卷之三·吴振棫
  附録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柳富·唐圭璋

      富字润卿,东都(今河南开封)人。   最高楼   别妓王幼玉   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伊爱我,我怜伊。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东去橹声迟。楚天低,回望处,两依依。   后会也知俱有愿,未知何日是佳期。心下事、乱如丝。好天

  • 第四折·李文蔚

    (桓冲领卒子上,云)文安四海擎天柱,武定八方架海梁。小官乃大司马桓冲是也。因秦兵入寇,有谢安举保他侄谢玄为帅,领兵十万,过江迎敌,前至寿春八公山,将百万秦兵,一鼓而下。剿除秦寇,皆赖圣人洪福。今奉上命,在于帅府安排筵席,犒劳

  • 总目·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总目  总集类卷一     天卷二     日卷三     月卷四     星卷五     河汉卷六     风卷七     雷电【附雹】卷八     云卷

  • 乌鲁木齐杂诗·纪昀

    一山围芳草翠烟平,迢递新城接旧城。行到丛祠歌舞榭,绿氍毹上看棋枰。▲城旧卜东山之麓,观御史议,移今处以近水泉,故地势颇卑。登城北关帝庙剧楼,城市皆俯视历历。【注】《如是我闻》: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

  • 卷一百六·志第五十九·礼九等·脱脱

        ◎礼九   ○宗庙之制   宗庙之制。建隆元年,有司请立宗庙,诏下其议。兵部尚书张昭等奏:"谨案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始祖也。有商建国,改立六庙,盖昭穆之外,祀契与汤也。周立七庙,盖亲庙之外,祀

  • 卷第二百五十八 唐紀七十四·司马光

      起屠維作噩(己酉),盡重光大淵獻(辛亥),凡三年。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龍紀元年(己酉、八八九年)   春,正月,癸巳朔,赦天下,改元。   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劉崇望同平章事。   汴將龐師古拔宿遷,軍于呂梁。時溥逆戰

  • 上谕·张廷玉

    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昨因明纪纲目考核未为精当命军机大臣将原书另行改辑候朕鉴定因思纲目三编虽亦曾经披览但从前所进呈之书朕鉴閲尚不及近时之详审若通监辑览一书其中軆例书法皆朕亲加折衷一本大公至正为

  • 三位一体·陶菊隐

    广西舞台上之主角为李、白、黄(旭初)三氏,号称“三位一体”,盖分之为三人,合之则一,桂省每一机关及公共场所均悬有三人之照相。白绾军事,以机敏为时所推;黄负政治责任,坐镇后方;李则兼容并蓄,泱泱乎有领袖群伦之风度,其

  • 独孤永业传·李延寿

    独孤永业,字世基。原来姓刘,中山人。母亲改嫁独孤氏,他因年幼跟随母亲,被独孤氏家收养,便从了他们家的姓。天保初年,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他精于文字和筹算,又能歌善舞,很被文宣帝所赏识。  后来,他任济州刺史、河阳行台左丞,很

  • 祝钦明传·欧阳修

    祝钦明别名文思,京兆始平人。父亲名纟林,别名叔良,年轻时通晓先秦史籍,写了不少文章对诸子百家提出疑问和不同观点;他的学生张后胤做了高官后,向朝廷举荐了他,诏令论述政治、经义方面的问题,以优秀成绩被录用,在无极县尉的任上

  • 乃燕传(附硕德传)·宋濂

    乃燕,速浑察之子,性谦和,好学,以贤能著称。速浑察死后,宪宗命乃燕承袭爵位。乃燕极力推辞说:“臣有兄忽林池,应由他承袭。”宪宗说:“朕知道,但忽林池软弱,不能胜任。”忽林池也坚持推让,乃燕仍力辞不受,对宪宗说道:“王爵是不敢受

  • 八年·佚名

    (癸酉)八年大明正德八年春正月1月1日○辛未朔,命饋宗宰二品以上、臺諫、弘文館、承政院、史官及入直諸將于殿庭。○上設曲宴於內庭,爲慈殿也。1月2日○壬申,臺諫合司啓曰:「復昭陵事,請速快從。方輪以邊將失體,不可在任。洪赫

  • 卷五·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五     元 程端学 撰桓公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吕氏曰史失季姜归月春秋不得而增益也杜氏曰季字姜姓也前年祭公所逆王后也戴氏曰方其逆也称曰王后自王命言之也及其归

  • 卷第十四·佚名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十四  尊者胜友集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四部四波底罗提舍尼法摄颂曰。非亲尼自受  舍中处分食不请向学家  受食于寺外从非亲尼受食学处第一佛在王舍城竹林园中。时莲花色苾刍尼。

  • 卷第十一·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一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之四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长老难陀优波难陀冬盛寒时。著厚纳衣。敷暖床褥。头上著帽脚著富罗。前然炉火。有二外道。黑色碧眼寒颤而来。

  • 卷第六·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六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三世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法嗣 襄州庞蕴居士(凡十五) 衡州衡阳人也。士问石头。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头以手掩士口。士於此有省。后问马大师。大师云。

  • 广求皇明禅师语录塔铭备续传灯小札·箬庵通问

    窃念正法眼藏。从世尊嘱付迦叶。至达磨东度直指人心以来。灯灯相续各有传记。以为人天眼目。独自胜国迄今几三百余年。传灯断缺致使熙朝宗匠湮没无闻。识者悲之。达观大师有志弗遂。迨将入寂乃有传灯未续则我慧命一大

  • 净德集·吕陶

    诗文别集。北宋吕陶撰。三十八卷。陶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今属四川)人。皇祐中进士,历官给事中,集贤院学士,知陈州、梓州。有集六十卷,原本久不传,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成是集。文二十八卷。有奏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