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位一体

广西舞台上之主角为李、白、黄(旭初)三氏,号称“三位一体”,盖分之为三人,合之则一,桂省每一机关及公共场所均悬有三人之照相。白绾军事,以机敏为时所推;黄负政治责任,坐镇后方;李则兼容并蓄,泱泱乎有领袖群伦之风度,其气宇之恢宏、态度之雍穆,似非白、黄所能企及也,凡桂省一切对外问题,均由李氏出头办理。据李自述其身世,曩年卒业军校后,以啬于机缘,曾屈身为体操教习,月俸才十余元耳。旋投入军藉,获充副营长。

适有战事发生,营长因畏葸去职,上级命李代之。其时粤、桂间屡有阋墙之争,某岁,桂军挫败,李营编入粤军。师长系粤人,于检阅训话时痛诋桂军之螳臂当车,李怒,率部宵走,入十万大山为游击队。厥后重入军旅,始造成今日之地位云云。此亦一段有兴趣之掌故也。

李、白、黄三人各有其独特之个性,但有一混同之点,与人谈话时,纵来客意见与之极端相反,而虚衷受教,夷然不以为忤,则三人如一也。

凡观光桂省者,开始即得深刻之印象:公务员均着灰色制服,军人均着墨绿色制服,布质粗劣,上下了无差异。其尤别致之一事,则伊等无一着皮鞋者,皆以广西式之布鞋代之。遍游梧州、南宁、桂林各都市,所见均无不同。

倘有人焉,服整洁新式之洋装,或灿然绸制之华眼,旁观者不假思索,即断指之为失业者或外来之客。然外客久留其地必与伊等力求同化,即文人改着灰色制服、武人改着墨绿色制服,苟非然者,大众投以异样之眼光,殊令人为之局难安也。

然有一例外,使人深感诧异,盖李氏向着长统马靴,从未一着广西式之布鞋也。或谓李氏以地方领袖之尊宜与众有别,或谓马靴足以表现其英武之姿,此皆妄自猜度。某要人以此询李夫人郭德洁女士,女士莞尔曰:“无他,避蚊蚋耳。”

盖桂省为产蚊之乡,每至黄昏后,信手抓来,可毙飞蚊无算,全省到处皆然。

郭女士为李氏之贤内助,亦为一省女领袖,殆与蒋委员长伉俪之为全国楷模者相同。女士不矜不伐,绝不拿出夫人的招牌为其活动之武器,与人对话时温循周到,恪守其女士的身份,尤喜与下层妇女娓娓深谈。当妇女协会甫告成立时,有事须与李宗仁交涉,女士挽李友某长者代白其意,长者笑曰:“夫妇之亲,尚容他人为之作电话机耶?”

女士答曰:“此为团体活动,与家政截然两事,故不如第三者从中斡旋之为得也。”

白夫人之性格则系另一范畴,常深居简出,不乐与宾客相周旋。每值戎马仓皇之际,辄居乡自遣,享受大自然之风趣焉。

除李、白、黄三氏外,桂省军人中之佼佼者为总参谋长李品仙,军长廖磊、夏威,参谋处长张任民,绥署秘书长潘宜之,龙州边防督办覃联芳诸氏。关于桂军将领之掌故,言之颇堪玩味。盖过去时期,李、白与唐生智所统率之湘军恒立于敌对之地位(西征之役,桂军溯流而上,唐氏因以下野。

厥后唐赴平津接收白崇禧所统之部队,白遂解职居港),而双方部曲则有胶结莫解之关系,不可谓非一奇迹也。曩者叶琪、李品仙、廖磊三将领号为桂军中之柱石,伊等均出身于保定军官学校,与唐生智为同窗友。唐发迹最早,学成回湘任营长职,李、廖袱被从之,叶亦服务于湘军另一部队中。迨唐扶摇直上,由师旅长而军长而总指挥而集团军总司令,叶亦隶其麾下,李、廖则分任军师长等要职。

此三人者,皆以桂人而久居湘省,所率为湘军,与桂省初若风马牛之不相及,然叶与李、白为莩葭亲,唐失势时,三人皆入桂军中为要角。湘、桂地壤相接,桂军中亦不乏三湘七泽之健儿,然李、廖重绾军符系另起炉灶,非复往者之本钱矣。三四年前,叶在桂林坠马殒命,李、白哭之恸今者墓木已拱矣。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桂军诸将领类皆揣摹李、白二氏之作风而得其一鳞半爪,有谈吐类似李者,有深谋远虑肖白者,翠微(叶字)、鹤龄(李字)二氏轩昂伉爽之气概,则信乎李、白二氏之化身也。

诸将作战最勇者,允推廖磊与覃联芳。廖昔隶唐生智麾下时,人呼为“廖猛子”而不名,唐每拊其背而与之语曰:“猛子若往,吾无忧矣。”

然桂省则盛称覃氏之武功,诩为桂军中首屈一指。覃赋性豪放,不治家人生产,薪禄所入不敷其个人挥霍。每值囊空如洗时辄诣省垣求谒李宗仁氏,面请辞职。李窥其隐,辄呼而慰之曰:“君又闹亏空矣,如何?”

覃应之曰:“唯。”

李笑曰:“无伤,君之‘辞职病’惟孔方兄能医之。”

即解囊馈以金,覃掬之入怀,欢跃而去。渠下榻乐群社,每得钱,多则一来复,少则二三天必倾其所有,至于资斧无着而后止。李知其然也,临别时必另为备路费。覃性嗜猎狩,蓄犭制犬一头,爱之如友。当覃由总部退出囊橐充刃时,往往视钱币如其仇敌,用之唯恐不速,辄以丰肴饲犬。人有问之者,则笑曰:“此犬不比寻常之犬,不会钻狗洞,只解搏逐野物。”

其诙谑有如此者。

桂省政治里层有一出类拔萃之人物,外间多不能举其名。此君尤不愿锋芒外露,罕与外宾相接触,殆一不尚宣传、从事实际之有心人也,其人即主张桂省应与中央精诚团结之王季文。前岁粤桂之变,王站在一旁静听时局之演变。

彼为绝对忠于桂当局者,初不因主张未能贯彻而与李、白分道扬镳,李、白亦绝不以其倾心中枢而稍存歧视之念。盖知其为人谋则忠,而非善自为谋者可比也。尔时桂省虽与中央偶有违言,而未尝投以恶声,留有和平解决之余地,此即王氏不得意中得意之作。

王富于政治头脑,对诸种学说颇能穷其奥妙,以是为李、白所敬服,相处以师友之间(李与之为两江亲同乡,礼貌尤为周挚),王亦鞠躬尽瘁以报之。曩者李、白屡请出任要职,辄逊谢不遑;此次奉令出师,李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生可以出而仕矣。”

王逊谢如前状。李强之至再,始允接受一顾问虚衔。盖此君对政治非不热中,对权位则视若浮云,愿作幕中人而不愿献身于政治舞台之上。

与王形迹相似,同为李、白不可少之智多星尚有一人,系广西大学秘书长兼文学院长朱佛定。朱系江苏人,曩岁负笈法国,对各国政治之沿革所得甚丰,而待人接物讷讷然,不以名流学者自诩,其前途未可限量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 慶曆元年(辛巳,1041)·李焘
  卷五十五 咸平六年(癸卯,1003)·李焘
  卷一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始、至四·计六奇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八十四·佚名
  ◎梅郎惨死之记载(一则曰呜呼梅郎再则曰呜呼梅郎)·李定夷
  圆明园总管世家·佚名
  第七十二册 天命十一年六月至八月·佚名
  读例存疑卷二十四·薛允升
  李晟传·刘昫
  后周纪三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显德元年(甲寅、954)·司马光
  序·余瑞紫
  卷三·佚名
  卷四十二·纪昀
  序·黄景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投笔集卷下·钱谦益

    后秋兴之八 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 短棹轻蓑黄叶林,天涯战戟自森森。朝阳已跃南离日,昼霭犹停北陆阴。笛里关山牵昔梦,灯前儿女负初心。遐方巡守无消息,树树啼乌夜夜碪。 秋风摵摵帽檐斜,野老篱前数物华。青镜百年双白鬓,

  • ◆熊监丞梦祥(松云道人集)·顾嗣立

    梦祥,字自得,南昌进贤人。聪敏旷达,作诗为文,思若涌泉。旁晓音律,能作数家书,写山水尤清古。以茂才异等荐为白鹿书院山长,授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以老疾归,游淮淛间,放意诗酒,脱略不拘,有晋人风度。卜居娄江上,匾「得月楼」

  • 台阳杂咏·佚名

    台阳杂咏山阴何澄竟山着马子翊广文作台阳杂兴三十首;余见之技痒,因就广文诗所未及者得诗二十四首。海外东南片土开,万山罗列水环回。鲲身让地倭谋拙(牛皮借地一事,与「明史」所载佛郎机之绐吕宋相似;论者疑之。或谓荷兰与倭

  • 第二回 贪官府上下无公道 贤兄弟冤愤哭灵前·蒲松龄

    却说赵恶虎把二百银子送于知县。那知县姓王,也是个贪赃物,二百银子嫌少,驳了不收。差人上去销差,便问道:"正身怎么不到呢?"差人说替他告病。老王大怒。 [耍孩儿]骂了一声贼奴才,贪酒食图钱财,如何便把正身卖?王子犯法皆同罪,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九·杨仲良

      仁宗皇帝   唐介劾张尧佐   皇祐三年十月丁酉[1],殿中侍御史里行唐介责授春州别驾。初,张尧佐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力争,又请王举正留百官班,卒夺尧佐宣徽、景灵二使。顷之,复除宣徽使、知河阳。

  • 卷第六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五十六〔起重光大荒落(辛巳),尽旃蒙作噩(乙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六月丁酉朔大学士赵志皋奏东事未宁群言波及光阴已暮国是难定当此之际虽周公复生犹当思避况臣以不肖之身敢复一日居于位哉疏入 上谕朕于卿信任甚笃凡浮言巧诬皆洞烛其情并无疑惑今国家多事何可因此遂忍求

  • 九四二 多罗质郡王永瑢奏第二分应缮全书缮校全竣折真按: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佚名

    九四二 多罗质郡王永瑢奏第二分应缮全书缮校全竣折真按: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臣永瑢等谨奏,为盛京文溯阁陈设四库全书缮校全竣,恭折奏闻事。窃臣等奉命办理第二分全书,遵旨限以一年完竣。随经

  • 儒林宗派卷十四·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明宋濓【景濓潜溪浦江学士文宪】宋氏学派王绅【仲缙祎子义乌】楼琏【士琏义乌】郑渊【仲涵浦江】郑湜【仲持】郑棠【叔美】郑楷【叔度】郑柏【叔瑞】吕荣【慎明永康】陈子晟【仲昭连江】右宋氏门人薛瑄【

  • 杜防传·脱脱

    杜防,涿州归义县人。开泰五年(1016),提升为进士甲科,累迁起居郎、知制诰,人们都认为他有宰相之器局。太平年间,迁政事舍人,拜枢密副使。重熙九年(1040),夏人侵犯宋。宋派郭稹前来告知,请求出面与夏讲和,皇上命杜防出使夏国调解

  • 昌国君乐毅·佚名

    【提要】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尽管乐毅立下不世功业之后反遭新主的抛弃,但他对新主的怨言说得非常的委婉,对新主的愚蠢的责备也非常隐蔽,这些都完全建立在他高尚的人格和宽宏的涵养上。 【原文

  • 卷一百五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五十人物志三十大臣传十六【满洲正黄旗四 爱星阿 布舒库沙纳哈 麻勒吉 安珠瑚 伊桑阿 喀齐兰 穆占 巴珲岱】爱星阿【子富善】爱星阿满洲

  • 卷一百一十八 朱子十五·黎靖德

      ◎训门人六   先生问伯羽:"如何用功?"曰:"且学静坐,痛抑思虑。"曰:"痛抑也不得,只是放退可也。若全闭眼而坐,却有思虑矣。"又言:"也不可全无思虑,无邪思耳。"以下训伯羽。   学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等,多有事在。然

  • 第九章 9·辜鸿铭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辜讲当孔子遇到身披重孝的人、身着正服的官员或盲人迎面过来,尽管这些人可能比自己年轻,孔子一般会站起来,并且如果是路过,他会很礼貌地加快步伐。

  • 礼记纂言原序·吴澄

    礼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维天之命於穆不已而其在於人也谓之性其粲然而条理也谓之礼其纯然而粹善也谓之仁其截然而裁制也谓之义其昭然而明觉也谓之知其浑然於其性也则理一而已矣故仁也者礼之体也义也者礼之宜也知

  • 卷十三·聂崇义

    <经部,礼类,三礼总义之属,三礼图集注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十三宋 聂崇义 撰斛【量名】      釡牛鼎      羊鼎豕鼎      鼎幂牛鼎扃     羊鼎扃豕鼎扃     朼防匕      挑匕

  • 仲子書卷二·冯云鹓

    上篇仲氏其先姬姓帝譽高辛氏之後也高辛氏才子八人其仲曰堪子孫遂以王父字為氏傳至夏禹有奚仲居薛為車正商有仲虺為湯左相至太戊以前有仲衍者仲虺之後凡數世皆有佐商之功逮至周有仲山甫宣王時為樊侯補衮西京詩人美之其

  • 卷五十五·道世

    △破邪灾第六十二(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盖闻三乘启辙,诸子免火宅之灾;八正开元,群生悟无为之果。是故慈云降润,不别蒿兰;慧日流辉,宁分岸谷。且立教垂范,尽妙穷微;发志生情,难量叵测。虽周孔儒术,庄老玄风,将欲方兹,迥非伦拟。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