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

大磬【後長二律尺八寸博九寸厚二寸弦者兩頭相望者也兩弦之間三尺三寸七分半前長三

律二尺七寸博六厚三寸】

【先儒曰磬立秋之音禹貢泗濱浮磬蓋以土少而水多故其聲和潤也秦刻嶧山以頌曰刻此樂石顔師古曰嶧山近泗水秦取泗濱石銘之故曰樂石山海經云小華之山其隂多磬石又曰鳥危之山其陽多磬唐人多用華元石為磬】

爾雅曰大磬謂之毊【郭璞曰形似犂錧以玉石為之】明堂位曰叔之離磬蓋編則雜雜則特叔之離磬特縣之磬也大戴禮曰縣一磬而堂特則堂上亦有特縣磬矣世本曰無句作磬垂作鍾書曰垂之竹矢蓋叔與無句非二人垂之為工非一技皇氏謂無句叔之别名其說或然考工記磬氏為磬倨句一矩有半【鄭氏曰必先度一矩為句一矩為股而求其弦既而以一矩有半觸其弦則磬之倨句也磬之制有大小此假 矩以定倨句非用其度耳正義曰假令句股各一今以一尺五寸觸兩弦其句股之形即磬之句折殺也】其博為一股為二鼓為三三分其股博去一以為鼓博三分其鼓博以其一為之厚蓋鍾圓中規磬方中矩則倨句一矩有半觸其弦也其博為一股疑一律也股為二後長二律也鼓為三前長三律也【此樂經云】股非所擊也短而博鼓其所擊也長而狹鄭司農云股磬之上大者鼓其下小者康成云股外面鼓内面則擊者為前而在内不擊者為後而在外内者在下外者在上其小大長短雖殊而其厚均也黄鍾之磬股鼔皆厚二寸則餘推之可知矣

編鍾

編磬

周禮鍾師掌金奏眡瞭掌擊頌磬笙磬賓射奏其鍾鼓磬師掌教擊磬擊編鍾鄭氏曰教眡瞭也磬亦編於鍾言之者鍾有不編不編者鍾師擊之然則所謂不編者十二辰零鍾也豈惟十二零鍾哉堂上一磬一鍾蓋亦不編國語曰蘧蒢蒙璆先儒曰璆玉磬也古人之磬亦有不縣而蒙戴者此不可考

周禮鎛師掌金奏之鼓國語伶州鳩曰細鈞有鍾無鎛昭其大也大鈞有鎛無鍾甚大無鎛鳴其細也蓋細鈞角徵也大鈞宫商也細必和之以大故有鍾無鎛大必和之以細故有鎛無鍾則鎛小鍾耳韋昭釋國語杜預釋左傳皆以鎛為小鍾【晉語曰鄭伯嘉納女樂及實鏄左氏曰鄭伯嘉納魯之寶鍾又曰鄭人貽晉侯歌鍾二肆及其鎛磬杜氏謂鏄小鍾也】鄭康成曰鏄如鍾而大孫炎許慎沈約之徒亦以為大鏄然爾雅大鍾謂之鏞不謂之鎛又儀禮鎛從薄與鉞鎛之鎛同則鎛為小鍾之說於理或然

錞【梓人曰外骨内骨郤行仄行連行紆行以脰鳴者以注鳴者以旁鳴者以翼鳴者以股鳴者以胸鳴者謂之小蟲之屬以為雕琢鄭氏曰刻畫祭器博庶物也考之舊圖及今圖凡宗廟之器必狀蟲魚鳥獸之形蓋其所傳者尚矣不然非所謂博物也今擇其可取者存之】

周禮小師掌六樂之聲節與其和【鄭氏曰和即錞于也】鼓人掌教六鼔四金之音聲以節聲樂以和軍旅以正田役以金錞和鼔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鼓以金鐸通鼓蓋錞聲淳鐲聲濁鐃聲高鐸聲明聲淳則有所合故於鼓倡而和之聲濁則有所制故於鼓行而節之聲高則有所辨故於鼓退而止之聲明則有所交故於鼓作而通之考之於禮大司馬中春教振旅王及諸侯軍將師帥皆執鼓卒長執鐃兩司馬執鐸公司馬執鐲中冬教大閲鼔人三鼓司馬振鐸車徒皆作鼓行鳴鐲車徒皆行三鼔摝鐸車徒皆坐又三鼔振鐸及止如初乃鼔車馳徒走徒三戒車三發徒三刺乃鼔退鳴鐃且卻遂以狩田是鐸之於鼔所以通之於其中及其退也去鐲而鳴鐃錞之於兵雖無經見國語曰戰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又黄池之會吳王親鳴鍾鼔丁寧錞于振鐸則兵法固用錞矣春秋傳曰有鍾鼔曰伐則古之用兵蓋亦有鍾矣鄭康成曰錞圜如碓頭上大下小樂作鳴之與鼔相應漢大予樂有之【杜祐曰錞于古禮器也宋時廣漢什邡人段祖以錞于獻始興王鑑其制高三尺六寸圍二尺四寸圜如筩也色黑甚薄上有銅馬以繩縣馬令去地尺餘灌之以水又以器盛水於下以芒當心跪注錞于以手震芒則其聲如雷後周平蜀得之斛斯徵觀曰錞于也唐李仲樂圖縣以龍格今太常作伏虎于其上若武舞入則兩工對舉一人隨撞之其縣以虡則設於熊羆按十二枚鳴以和鼔】

鼔人以金鐲節鼓司馬職公司馬執鐲軍行鳴鐲詩曰鉦人伐鼔國語曰鼓丁寧春秋傳曰射汰輈而著於丁寧說文曰鐲鉦也韋昭曰丁寧鉦也然則鉦也丁寧也皆鐲之異名鄭康成曰鐲如小鍾軍行鳴之以為鼔節

鄭康成曰鐃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鼔說文曰鉦鐃也鐃小鉦也似鈴柄中上下通樂記曰始奏以文則登歌清廟之類也復亂以武則下管象之類也鄭氏以文為鼓武為鐃豈其然乎

金鐸

木鐸

鼔人以金鐸通鼔司馬職曰兩司馬執鐸又曰三鼔摝鐸三鼔振鐸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鼙聲不過閶鐸聲不過琅鄭康成許慎皆曰鐸大鈴也蓋鐸有金鐸有木鐸金鐸舌以金木鐸舌以木金鐸振武事若司馬之振鐸摝鐸【揜上振之謂之摝】黄池之會官師振鐸是也木鐸振文事若書禮所言狥以木鐸是也【小宰狥以木鐸鄉師以木鐸狥于市朝】樂記曰天子夾振之鄭氏謂王與大將夾舞者振鐸以為節鐸雖用之於樂然非王與大將振之也晉荀氏得趙人牛鐸然後能諧樂則古人之為鐸鐲鐃錞施於聲律皆有當也【今大樂有二種鐸以道武舞木為柄者謂之單頭鐸金為柄而兩鐸相屬者謂之雙頭鐸非古也】

禮書卷一百二十

猜你喜欢
  論衡校釋卷第十一·黄晖
  凡例·钟泰
  卷一·江永
  非十二子第六·荀况
  卷三十四·吕祖谦
  卷十·王植
  自序·王应麟
  第十二 符言 4·王诩
  《吕氏春秋》简介·吕不韦
  襄公·襄公三十一年·左丘明
  卷五百八十三·佚名
  卷三百二·佚名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卷第三十二·智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上·窥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参寥子诗集卷十二·道潜

    宋 释道潜 撰静舍与蔡秀如承事防话浮云无根蔕合散不可拘忽然随髙风千里各须臾吾生共天壤出处良亦如忆昔淮水濵与君倾葢初翘翘两弟昆文彩照氷壶门防本世胄折节胜寒儒扁舟倚髙岸为我饭伊蒲清谈落犀麈鄙吝惊扫除一别今

  • 方泉诗集巻四·周文璞

    宋 周文璞 撰瞿塘神君歌黄衫纱防佳少年炯然饿虎穷山渊不居秦鹿祖龙畔却走碧鸡金马邉左手斜执巨灵凿右手敬抱禹贡篇离堆顺流已受命一下不打天吴鞭有时挟弹暮云表有时蹴踘春风前有时却自着绛帕走入药市寻神仙为人定似

  • 卷254 ·佚名

    梅尧臣 莫登楼 莫登楼,脚力虽健劳双眸, 下见纷纷马与牛。马矜鞍辔牛服輈, 露台歌吹声不休。腰鼓百面红臂韝, 先打六幺後梁州。棚帘夹道多夭柔, 鲜衣壮仆狞髭虬。宝挝呵叱倚王侯, 夸妍斗艳目已

  • 卷八十·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八十明 高棅 编五言排律十余响柳宗元詶娄秀才寓居开兀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客有故园思潇湘生夜愁病依居士室梦绕羽人丘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壁空残月曙门掩候虫秋【张文濳云此聨为集中第一】谬

  • 卷八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薛涛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女随父宦流落蜀中遂入乐籍辨慧工诗有林下风致韦臯镇蜀召令侍酒赋诗称为女校书出入幕府历事十一镇皆以诗受知暮年屏居浣花溪着女冠服好制松花小笺时号薛涛笺有

  • 皇明本纪·佚名

    大明皇帝,濠、泗州人也,姓朱氏,世为农业。母太后陈氏,夜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中麦糠内,取白药一丸,置太后掌中,太后视渐长,黄冠曰:“好物,食之。”太后应而吞之。觉,谓仁祖曰:“口尚有香。”明旦,帝生。

  • 卷之四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八一 谕各处应进之书止须按卯分进届期迟悞卽奏明参处·佚名

    四八一 谕各处应进之书止须按卯分进届期迟悞卽奏明参处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初二日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初二日奉旨:各处应进之书,止须按卯分进,转不必立定期限,如届期迟悞,卽奏明参处。此次谒陵及秋间恭诣盛京谒陵途次,仍着随报按

  • 开成·周绍良

    №开成001【盖】失。【志文】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左羽林军通直宣威将军守右卫勋贰府中郎扶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司马府君墓志并序河内雄族,代绩崇勋。霸国匡时,输忠定难,炽光茂绪者,其府君焉。

  • 卷二百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四经籍考【四】经【礼】【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三礼次序仪礼在前周礼在後故续五朝通考仿其例以仍马氏之旧兹纂皇朝通考?绎钦定三礼义疏御制序文

  • 卷八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六钦天监兼管监事大臣  【特简无定员】监正满一人西洋一人监副满汉各一人左右监副各西洋一人掌测候推步之法占天象以授人时所属时宪科春夏中

  • 六年·佚名

    (己巳)六年清同治八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癸酉。下勸農綸音于八道、四都。敎曰:「今日卽元朝也。令都承旨雲峴宮問候以來。」賜老人及儒賢歲饌。1月2日初二日。詣勤政殿,行社稷祈穀大祭受誓戒。仍詣太廟齋宿。敎曰:「今年

  • 论语巻七·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子路第十三〈凡三十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劳如字○苏氏曰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则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劳之则虽勤不怨〉请益曰无倦〈无古本作毋○胡氏曰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程子曰子路

  • 卷一百二十七·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二十五时天帝释复白佛言:世尊,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云何觉知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并馀十方无边世界。所有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

  • 御定月令辑要·李光地

    二十四卷。图说,一卷。李光地等奉敕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圣祖以明朝冯应京所撰《月令广义》二十五卷体例粗备,但采录有关著述繁简失当、雅俗不分,特命李光地等另行编纂,门类因仍其旧,删除无稽之谈,增补未备之文,

  • 尚书纂传·王天与

    元王天与撰。46卷。王天与字立大,梅浦人,初为赣州路先贤书院山长,大德二年(1298)以荐授临江路儒学教授。书前有自序,称“其体例,则先二孔氏(伪孔安国传孔颖达疏)说者,崇古也;有未当,则引诸家之说平之;有未备,则引诸家

  •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佚名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再译,佛住耆阇崛山,与无量菩萨,及比丘僧,乃至十方恒沙世界诸天龙俱。胜思惟菩萨请问二字之义?佛言,菩萨有九种一法应除灭。谓欲贪,瞋恚,愚痴,我执,懈怠,睡眠,染爱,疑惑,无明。有一法应守护,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