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三 邬波尼沙陀

这也是在一九〇八年的事,大概还在去听讲《说文》的前几时吧。有一天龚未生来访,拿了两册书,一是德人德意生(Deussen)的《吠檀多哲学论》的英译本,卷首有太炎先生手书邬波尼沙陀五字,一是日文的印度宗教史略,著者名字已经忘记。未生说先生想叫人翻译邬波尼沙陀,问我怎么样。我觉得此事甚好,但也太难,只答说待看了再定。我看德意生这部论却实在不好懂,因为对于哲学宗教了无研究,单照文字读去觉得茫然不得要领。于是便跑到丸善书店,买了“东方圣书”中的第一册来,即是几种邬波尼沙陀的本文,系麦克斯穆勒博士的英译,虽然也不大容易懂,不过究系原本,说的更素朴简洁,比德国学者的文章似乎要好办一点。下回我就顺便告诉太炎先生,说那本《吠檀多哲学论》很不好译,不如就来译邬波尼沙陀本文,先生亦欣然赞成。这里所说泛神论似的道理虽然我也不甚懂得,但常常看见一句什么“彼即是你”的要言,觉得这所谓奥义书仿佛也颇有趣,曾经用心查过几章,想拿去口译,请太炎先生笔述,却终于迁延不曾实现得,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大概我那时候很是懒惰,住在伍合里与鲁迅两个人,白天逼在一间六席的房子里,气闷得很,不想做工作,因此与鲁迅起过冲突,他老催促我译书,我却只是沉默的消极对付,有一天他忽然愤激起来,挥起他的老拳,在我头上打上几下,便由许季茀赶来劝开了。他在《野草》中说曾把小兄弟的风筝折毁,那却是没有的事,这里所说乃是事实,完全没有经过诗化。但这假如是为了不译吠檀多的关系,那么我的确是完全该打的,因为后来我也一直在懊悔,我不该是那么样的拖延的。

太炎先生一方面自己又想来学梵文,我也早听见说,但一时找不到人教。日本佛教徒中常有通梵文的,太炎先生不喜欢他们,有人来求写字,辄录《孟子》里逢蒙学射于羿这一节给他。苏曼殊也学过梵文,太炎先生给他写《梵文典》序,不知为什么又不要他教。东京有些印度学生,但没有佛教徒,梵文也未必懂,因此这件事也就搁了好久。有一天,忽然得到太炎先生的一封信,这大约也是未生带来的,信面系用篆文所写。本文云:

太炎先生学梵文的事情,我所知道的本来只有这一点,是我所亲身参与的,但是在别的地方,还可以得到少许文献的旁证。杨仁山的《等不等观杂录》卷八中有《代余同伯答日本末底书》二通,第一通附有来书,案末底梵语,义曰慧,系太炎先生学佛后的别号,其致宋平子书亦曾署是名,故此书即是先生的手笔。其文云:

“豫哉,启明兄鉴。数日未晤。梵师密史逻已来,择于十六日上午十时开课,此间人数无多,二君望临期来赴。此半月学费弟已垫出,无庸急急也。手肃,即颂撰祉。麟顿首。十四。”其时为民国前三年己酉(一九〇九)春夏之间,却记不得是哪一月了。到了十六那一天上午,我走到“智度寺”去一看,教师也即到来了,学生就只有太炎先生和我两个人。教师开始在洋纸上画出字母来,再教发音,我们都一个个照样描下来,一面念着,可是字形难记,音也难学,字数又多,简直有点弄不清楚。到十二点钟,停止讲授了,教师另在纸上写了一行梵字,用英语说明道,“我替他拼名字。”对太炎先生看看,随念道:“披遏耳羌。”太炎先生和我都听了茫然。教师再说明道:“他的名字,披遏耳羌。”我这才省悟,便辩解道:“他的名字是章炳麟,不是披遏耳羌(P.L.Chang)。”可是教师似乎听惯了英文的那拼法,总以为那是对的,说不清楚,只能就此了事。这梵文班大约我只去过两次,因为觉得太难,恐不能学成,所以就此中止了。

“顷有印度婆罗门师,欲至中土传吠檀多哲学,其人名苏蕤奢婆弱,以中土未传吠檀多派,而摩诃衍那之书彼土亦半被回教摧残,故恳恳以交输知识为念。某等详婆罗门正宗之教本为大乘先声,中间或相攻伐,近则佛教与婆罗门教渐已合为一家,得此扶掖,圣教当为一振,又令大乘经论得返彼方,诚万世之幸也。先生有意护持,望以善来之音相接,并为洒扫精庐,作东道主,幸甚幸甚。末底近已请得一梵文师,名密尸逻,印度人非人人皆知梵文,在此者三十余人,独密尸逻一人知之,以其近留日本,且以大义相许,故每月只索四十银圆,若由印度聘请来此者,则岁须二三千金矣。末底初约十人往习,顷竟不果,月支薪水四十圆非一人所能任,贵处年少沙门甚众,亦必有白衣喜学者,如能告仁山居士设法资遣数人到此学习,相与支持此局,则幸甚。”此书未署年月,但看来似学梵文时所写,计时当在己酉的夏天。太炎先生以朴学大师兼治佛法,又以依自不依他为标准,故推重法华与禅宗,而净土真言二宗独所不取,此即与普通信徒大异,宜其与杨仁山言格格不相入。且先生不但承认佛教出于婆罗门正宗,(杨仁山答夏穗卿书便竭力否认此事,)又欲翻读吠檀多奥义书,中年以后发心学习梵天语,不辞以外道梵志为师,此种博大精进的精神,实为凡人所不能及,足以为后世学者之模范者也。

猜你喜欢
  ●卷五·陶宗仪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卷之九百一·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二·佚名
  卷四十六·苏辙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纪昀
  一○三 江苏巡抚萨载奏周厚堉呈献家藏书籍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四下·袁枢
  韩凤传·李百药
  元法僧传·李延寿
  姓文的秘书·沈从文
  刑部·佚名
  周忠愍奏疏巻下·周起元
  纲鉴易知录卷五·吴楚材
  马承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十六·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十六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刋词话【宋三】元佑时宗室能词者衆如嗣濮王仲御瑶台第一层词有云嶰管声催人报道嫦娥步

  • 卷一百十九·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一百十九草木蓍赋            【晋】傅 ?  春迈衡德于青阳混百卉而萌生逮朱夏而脩茂暨商秋而坚贞虽离霜而未雕与潜乎通灵于是原极以道握形以度以类万物之情以通天下之故

  • 卷三恭纪先帝诞生第三·刘若愚

    神庙万历二十九年春,始移皇长子于迎禧宫。九月十八日二更,传谕内阁:皇长子及诸皇子册立冠婚,敬奉圣母命蒙嘉许,卿等传礼部择日具仪行礼。至十月十五日册立光庙为东宫,封皇三子为福王,皇五子为瑞王,皇六子为惠王,皇七子为桂王,实

  • 卷之八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萧常

    <史部,别史类,萧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     宋 萧常 撰魏载记五 王朗字景兴东海郯人以通经为郎师事太尉杨赐赐卒弃官行服徐州刺史陶谦察朗茂才时献帝在长安关东兵起朗

  • 回忆鲁迅先生·许寿裳

    萧 红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

  • 邵亢传·脱脱

    邵亢,字兴宗,丹阳人。从小聪敏勤奋过人,十岁时就每天读书五千字。诗作风格豪放,乡村先生们见了都很惊奇他的不凡。两次在开封应试,应当算第一名,由于所写的赋没有押准韵,没有录取。范仲淹很推崇他的出众才华。当时没有功名而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一吉礼先师春秋释奠先师孔子之礼大成殿内至圣先师正位南向复圣顔子述圣子思子东位西向宗圣曾子亚圣孟子西位东向两序先贤东闵子损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商有子若皆西向西冉子耕宰子予

  • 卷一百一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司马迁

    【正义】:此卷或有本次平津侯後,第五十二。今第五十者,先生旧本如此,刘伯庄音亦然。若先诸传而次四夷,则司马、汲郑不合在後也。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集解】:汉书音义曰:“匈奴始祖名。”【索隐】:张晏曰“淳

  • 提要·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述注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按仪礼述注十七卷国朝李光坡撰光坡有周礼述注已着録是书取郑注贾疏总撮大义而节取其词亦间取诸家异同之説附于后其中注疏原文有可以

  • 卷四·乾隆

    <经部,诗类,御纂诗义折中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四鄘风一之四鄘不详其始封后入于卫故鄘风皆卫事也鄘灭矣犹系鄘存鄘也不予卫之得灭鄘也春秋昭公八年楚既灭陈矣九年犹书陈灾与诗存邶鄘同义故曰诗与春秋相表里者也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一·澄观

    疏。九十二句定不定差别等者。疏文有二。此上标章。后前句明下别释。先释第九句文三。初标举论文。二释经文。三释论定不定义。疏谓现作下。疏释经文三受之义。疏文已具。然经部师云顺现受业其力最胜。必受生报。后报

  •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上·窥基

        大慈恩寺基撰  原夫性质杳冥超蹄象而含总。觉体玄眇绝视听而融贯。方智云法縠月察神理而犹迷。假慧仞于丛筠揆灵机而不测。至道圆而粹容显。实际彰而真识净。然后俯提十地疏海目于宝方。下控三乘挺仙仪于垢

  •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法藏

    京兆府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解释分中有二初结前生后。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 二正明解释。释文中有三。一标数。二列名。三辨相。解释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 列名中。初显示正义者。正释所立大乘法义。二者对治邪

  • 卷第三·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三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再住鼓山涌泉寺语录 大雄殿上梁。上堂。昔风穴垂语云。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怗。雪窦则谓。先竖千秋伟绩。后崇万里清风。天童则谓。

  • 蓝色响尾蛇·孙了红

    孙了红著。1948年4月大地出版社出版。侦探小说,描写了大名鼎鼎的侠盗鲁平的探案故事。是秋季一个沉闷的夜晚,天上没有星,没有月,空气里面,带着一股雨腥气。老天似乎正在考虑,要不要下一场雨,为上海市的沉闷与污浊,痛快地洗刷

  • 乌鲁木齐杂诗·纪昀

    纪昀撰。纪昀,字晓岚,直隶(今河北省)献县人。乾隆进士,清代著名学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官礼部尚书。乾隆三十三年(1768)因事遣戊乌鲁木齐,越二年释回。归途中忆述在戍所见闻及亲历之事,得诗160首,自注近万字。诗

  • 马氏南唐书·马令

    三十卷。宋马令撰。马令是江苏宜兴人。陈振孙在《书录解题》中记载马令曾有自序称祖父为太博元康,世家金陵,多知南唐故事,故辑成《南唐书》。但该自序后佚失不见。《南唐书》首为《先主书》一卷、《嗣主书》三卷、列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