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〇 民报社听讲

假如不是许季茀要租房子,招大家去品住,我们未必会搬出中越馆,虽然吃食太坏,鲁迅常常诉苦说被这老太婆做弄(欺侮)得够了,但住着的确是很舒服的。许季茀那时在高等师范学校已经毕业,找到了一所夏目漱石住过的房屋,在本乡西片町十番地吕字七号,(伊吕波是伊吕波歌的字母次序,等于中国《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后来常被用于数目次序,)硬拉朋友去凑数,因此我们也就被拉了去,一总是五个人,门口路灯上便标题曰“伍合”,近地的人也就称为“伍合样”。我们是一九〇八年四月八日迁去的,因为那天还下大雪,因此日子便记住了。那房子的确不错,也是曲尺形的,南向两间,西向两间,都是一大一小,即十席与六席,拐角处为门口是两席,另外有厨房浴室和下房一间。西向小间住着钱家治,大间作为食堂和客室,南向大间里住了许季茀和朱谋先,朱是钱的亲戚,是他介绍来的,小间里住了我们二人,但是因为房间太窄,夜间摊不开两个铺盖,所以朱钱在客室睡觉,我则移往许季茀的房内,白天仍在南向的六席上面,和鲁迅并排着两张矮桌坐地。房租是每月三十五元,即每人负担七元,结果是我们担受损失,但因为这是许季茀所办的事,所以也就不好说得了。

往民报社听讲,听章太炎先生讲《说文》,是一九〇八至九年的事,大约继续了有一年多的光景。这事是由龚未生发起的,太炎当时在东京一面主持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一面办国学讲习会,借神田地方的大成中学讲堂定期讲学,在留学界很有影响。鲁迅与许季弗和龚未生谈起,想听章先生讲书,怕大班太杂沓,未生去对太炎说了,请他可否于星期日午前在民报社另开一班,他便答应了。伍合方面去了四人,即许季茀和钱家治,还有我们两人,未生和钱夏(后改名玄同),朱希祖,朱宗莱,都是原来在大成的,也跑来参加,一总是八个听讲的人。民报社在小石川区新小川町,一间八席的房子,当中放了一张矮桌子,先生坐在一面,学生围着三面听,用的书是《说文解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讲下去,有的沿用旧说,有的发挥新义,干燥的材料却运用说来,很有趣味。太炎对于阔人要发脾气,可是对青年学生却是很好,随便谈笑,同家人朋友一般,夏天盘膝坐在席上,光着膀子,只穿一件长背心,留着一点泥鳅胡须,笑嘻嘻的讲书,庄谐杂出,看去好像是一尊庙里哈喇菩萨。中国文字中本来有些素朴的说法,太炎也便笑嘻嘻的加以申明,特别是卷八尸部中“尼”字,据说原意训近,即后世的暱字,而许叔重的“从后近之也”的话很有点怪里怪气,这里也就不能说得更好,而且又拉扯上孔夫子的“尼丘”来说,所以更显得不大雅驯了。

《说文解字》讲完以后,似乎还讲过《庄子》,不过这不大记得了,大概我只听讲《说文》,以后就没有去吧。这《庄子》的讲义后来有一部分整理成书,便是《齐物论释》,乃是运用他广博的佛学知识来加以说明的,属于佛教的圆通部门,虽然是很可佩服,不过对于个人没有多少兴趣,所以对于没有听这《庄子》讲义并不觉得有什么懊悔,实在倒还是这中国文字学的知识给予我不少的益处,是我所十分感谢的。那时太炎的学生一部分到了杭州,在沈衡山领导下做两级师范的教员,随后又做教育司(后来改称教育厅)的司员,一部分在北京当教员,后来汇合起来成为各大学的中国文字学教学的源泉,至今很有势力,此外国语注音字母的建立,也是与太炎有很大的关系的。所以我以为章太炎先生对于中国的贡献,还是以文字音韵学的成绩为最大,超过一切之上的。

猜你喜欢
  卷二 太宗·王夫之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徐乾学
  科名类·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第四十九章 清代的盛衰·吕思勉
  ●卷下·辜鸿铭
  第一一二禀光绪五年五月十日一一三○六-二·佚名
  三四 补遗二·周作人
  李华传·欧阳修
  吴玠传·脱脱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三·王世贞
  卷七十六·佚名
  食货二二·徐松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
  卷七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郑光祖

    (旦扮夫人引从人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老身姓李,夫主姓张,早年间亡化已过。止有一个女孩儿,小字倩女,年长一十七岁。孩儿针指女工,饮食茶水,无所不会。先夫在日,曾与王同知家指腹成亲,王家生的是

  •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姓名爵里一帝系世祖皇帝【讳呼必赉睿宗第四子宪宗弟初以太弟分藩漠南汉地驻兆呼鲁庚申即帝位建元曰中统至元八年始建国号曰大元十三年乃定江南在位三十五年谥曰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文宗皇

  • 列传第七十 元王黎杨严窦·欧阳修

    元载,字公辅,凤翔岐山人。父昇,本景氏。曹王明妃元氏赐田在扶风,昇主其租入,有劳,请于妃,冒为元氏。载少孤,既长,嗜学,工属文。天宝初,下诏举明庄、老、列、文四子学者,载策入高第,补新平尉。韦鉴监选黔中,苗晋卿东都留守,皆署判官,浸

  • 第三十七回 立继嗣太后再临朝 解重围副尉连毙虏·蔡东藩

      却说郑众封侯,乃是汉廷创例,和帝因他诛窦有功,班赏时又辞多就少,所以格外宠遇,竟给侯封。哪知刑余小人,只可备供洒扫,怎得视若公卿?就使郑众驯良可取,有功不矜,究不能封他为侯。贻讥作俑,这便是教猱升木,引蚁决堤。光武帝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佚名

    万历三十三年六月甲辰朔大学士沈一贯条上灾异修省事宜并求罢斥以应天变不报○保定督抚按官议修天津卫城垣合用料价等银六千一百八十余两于该卫库贮部发支剩备倭安家杂流廪粮等银内动支其夫匠等役将左营今岁秋防并三十

  • 第十一卷 江阴 宜兴荆溪 靖江·缪荃孙

    江 阴经 部书易论孟义 宋·曹 确续太常因革礼三百卷 鲁 公春秋解 曹 木论语注十卷 曹 崇春秋传二十卷 耿 秉易肤 王呈瑞易书诗春秋四经传 包天麟诗传旁通十五卷 元&

  • 卷一百一·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一 唐 张守节 撰 袁盎鼂错列传第四十一  史记一百一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羣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绦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

  • 卷一百六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乐考【六】度量衡【臣】等谨按虞书同律度量衡邱濬谓同律而必及於度量衡诚以其受法於律三者之制皆与律同斯为同矣故曰黄锺为万事根本我圣祖仁

  • 卷九十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一 朱批董象纬奏摺 直隶古北口总兵官【臣】董象纬谨 奏爲钦奉 上谕事【臣】於本年十二月瞻仰 天颜?聆 圣谕尔所属曹路南峪沟砍伐木植此

  • 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六十三人物志一百四十三列女传二十三八旗汉军列女传一正红旗汉军陈进忠之妻李氏镶蓝旗汉军千总余效孔之妻陆氏【以上俱於顺治十五年旌表】正红旗汉军王国英之妻周氏【顺治十六年旌表】

  • 卷14·吴缜

    《崔龟从传》云:“太和初,迁太常博士,最明礼家沿革。定九宫皆列星,不容为大祠。诏可其议,九宫遂为中祠。”今案《新书》,全不载九宫贵神之所本,而其《进新书表》略·云:“名篇立传,因革增损,义类凡例,具载《别录》。”然其《别录

  • 卷20·陈邦瞻

    真宗咸平元年春正月,翰林学士王禹偁上疏言五事︰“一曰:谨边防,通盟好,使辇运之民有所休息。方今北有契丹,西有继迁,契丹虽不侵边,戍兵岂能减削?继迁既未归命,馈饷固难寝停,关辅之民倒悬尤甚。臣愚以为,宜敕封疆之吏,致书辽臣,俾达其

  • 制分第二十九·管仲

    凡兵之所以先争,圣人贤士,不为爱尊爵。道术知能,不为爱官职。巧伎勇力,不为爱重禄。聪耳明目,不为爱金财。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修矣。武王非于甲子之朝而后胜也,其前政多善矣。故小征千里●知之,筑堵之墙

  • 春秋金锁匙·赵汸

    元 赵汸 撰元年春王正月春秋书元年自隠公始春秋书王正月亦自隠公始元年云者谨人君继世体元之始也王正月者谨天下奉周正朔之始也一则存一国之体一则存一王之体春秋严矣无骇帅师入极柔防宋公盟于折【隠二年桓十一年】

  • 说 革 命·太虚

    ──十六年六月在上海作──革命一名,滥觞于汤武革命,原为政治上革故鼎新时之一专门名词。儒者重天命,当易姓之际,辄称受命于天,言天已革去昔日命某姓为其国元首之职,今已改命某人任元首之职也。由天视民视、天听民听推之,则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本)·慧沼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述将释此论四门分别。一论起所因。二明同异。三明归在。四释本文就初起因复分为四。一明部分之处。二明部分之年。三明部分所由。四明造论因.主 如来说教体一真如。平等利生实无差异。然随根性悟解

  • 第四十五章 四王章·佚名

    由此克战满愿之伽沙婆在摩诃巴利[食堂]饱受用僧众物(一)彼[又]以大,供养物,供养那伽沙罗院住之大说法行者,彼令谈正法。(二)彼兄[造]于加丹达伽罗住院,[比丘等]令笔写海部所有圣典藏外之书。(三)修理已朽灵祠,更行新筑工事,又为僧团施舍彼

  • 谥法·苏洵

    四卷。宋苏洵撰。洵字明允,眉山 (今四川省乐山市)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及苏辙之父,人称老苏,自号老泉。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官秘书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