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孙子武者,齐人也。

【正义】:魏武帝云:“孙子者,齐人。事於吴王阖闾,为吴将,作兵法十三篇。”

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

正义七录云孙子兵法三卷。案:十三篇为上卷,又有中下二卷。

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於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

【索隐】:上音徒对反。下音竹两反。

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後,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古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

【索隐】:趣音促,谓急也。下“使”音色吏反。

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原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於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原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孙武既死,

【集解】:越绝书曰:“吴县巫门外大冢,孙武冢也,去县十里。”【索隐】:按:越绝书云是子贡所著,恐非也。其书多记吴越亡後土地,或後人所录。【正义】:七录云越绝十六卷,或云伍子胥撰。

後百馀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後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

【索隐】:膑,频忍反。庞,皮江反。涓,古玄反。

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於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

【正义】:今汴州。

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於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

【索隐】:弟,但也。重射谓好射也。

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正义】:射音石。随逐而射赌千金。

及临质,

【索隐】:按:质犹对也。将欲对射之时也。一云质谓堋,非也。

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於是忌进孙子於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後魏伐赵,赵急,请救於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於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

【索隐】:按:谓事之杂乱纷纠击挐也。

不控卷,

索隐按:谓解杂乱纷纠者,当善以手解之,不可控卷而击之。卷即拳也。刘氏云“控,综;卷,缩”,非也。

救斗者不搏撠,

【索隐】:博戟二音。按:谓救斗者当善捴解之,无以手助相搏撠,则其怒益炽矣。按:撠,以手撠刺人。

批亢捣虚,

【索隐】:批音白结反。亢音苦浪反。按:批者,相排批也。音白灭反。亢者,敌人相亢拒也。捣者,击也,旻也。虚者,空也。按:谓前人相亢,必须批之。彼兵若虚,则旻捣之。欲令击梁之虚也。此当是古语,故孙子以言之也。

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索隐】:谓若批其相亢,击捣彼虚,则是事形相格而其势自禁止,则彼自为解兵也。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於外,老弱罢於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旻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於魏也。”

【索隐】:谓齐今引兵据大梁之旻,是旻其方虚之时,梁必释赵而自救,是一举释赵而毙魏。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於桂陵,大破梁军。

後十三岁,

【索隐】:王劭:纪年云“梁惠王十七年,齐田忌败梁于桂陵,至二十七年十二月,齐田朌败梁於马陵”,计相去无十三岁。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於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集解】:魏武帝曰:“蹶犹挫也。”【索隐】:蹶音巨月反。刘氏云:“蹶犹毙也。”

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索隐竖子谓孙膑。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於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於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於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

【索隐】:按:王劭云:“此李克言吴起贪。下文云‘魏文侯知起廉,尽能得士心’,又公叔之仆称起‘为人节廉’,岂前贪而後廉,何言之相反也?”今按:李克言起贪者,起本家累千金,破产求仕,非实贪也;盖言贪者,是贪荣名耳,故母死不赴,杀妻将鲁是也。或者起未委质於魏,犹有贪迹,及其见用,则尽廉能,亦何异乎陈平之为人也。

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於是魏文候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索隐】:吮,邹氏音弋软反,又才软反。

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於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集解】:瓚曰:“今河南城为直之。”皇甫谧曰:“壶关有羊肠阪,在太原晋阳西北九十里。”

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

【索隐】:刘氏按:纣都朝歌,今孟山在其西。今言左,则东边别有孟门也。

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集解】:杨子法言曰:“美哉言乎!使起之用兵每若斯,则太公何以加诸!”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

【索隐】:按:吕氏春秋作“商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於子乎?属之於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

【索隐】:韩之公族。

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柰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彊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柰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於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彊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彊。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索隐】:楚系家悼王名疑也。

悼王既葬,太子立,

【索隐】:肃王臧也。

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馀家。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索隐述赞】孙子兵法,一十三篇。美人既斩,良将得焉。其孙膑脚,筹策庞涓。吴起相魏,西河称贤;惨礉事楚,死後留权。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 卫瓘子恆 孙璪 玠 张华子祎 韪 刘卞·房玄龄
  卷之一百零二·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十二·朱国祯
  卷四十一·苏辙
  一三九八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酌议纪昀请将文源阁详校官等分别议处情形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五上·袁枢
  卷七 晋语一·左丘明
  卷二·邹漪
  谢灵运传·沈约
  路岩传·欧阳修
  王治传·张廷玉
  卷十五·佚名
  张仪说秦王曰·佚名
  卷三百·佚名
  卷第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六十五 夏鍭 遇兴七首 庭栢散疎雨廧蒿弄柔姿美人隔窗户遗我长相思相思空怅望白日下青嶂妙曲虽不扬无言怨牙旷卧琴双膝上含情共不发美人隔秋山不弹嗟

  • 卷七百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六曹松曹松字梦徵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复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顔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榜授秘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长安春日

  • 卷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二宋之问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金阁粧新【一作仙】杏琼筵弄绮梅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蜨绕香丝住蜂怜艳粉【一作彩艳】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春日芙容园侍宴应制芙容秦地沼卢橘汉

  • 第二回 贪官比较·蒲松龄

    众百姓拴绳上白咳!俺好苦也!家中升合无粮,看看饿死,可有甚么纳钱粮!听说大赦将到,那官家越发打的狠了。今日拴来,这性命休矣! [耍孩儿]衙役们好似贼,有了钱放他回,俺无钱该受这肮脏罪!拴着脖子受了气,上堂还不知怎么捶,不死也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五月庚寅朔兵马大元帅康王即皇帝位于南京改元建炎中兴圣政臣留正等曰尧舜所以高出百王者以其得天下及其传天下而知之汤有惭德武未尽善况于后世乎汉高祖唐太宗号为贤君然其得天下也以争其传天下也

  •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四·阿桂

    八月庚戌阿桂丰升额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臣】等用礮轰击逊克尔宗战碉东面上截碉墙业经轰塌并将碉门摧破贼人于碉寨之内复挖地坑以为藏身死守之计虽督兵力扑亦可望其得手尚恐多至损伤其西北寨落连挐木栅已将逊克尔宗隔

  • 宇文福传·魏收

    宇文福,河南洛陽人。其祖先是南单于的远亲,世代为拥部大人。宇文福的祖父宇文活拨,在慕容垂属下做官,任唐郡刺史、辽东公。太祖平定慕容宝之后,宇文活拨来到魏国,为第一门客。宇文福年轻时骁勇果敢,膂力过人。太和初年,被授任

  • 唐纪二十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687)·司马光

    唐纪二十则天皇后垂拱三年(丁亥,公元687年) [1]春,闰正月,丁卯,封皇子成美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 [1]春季,闰正月,丁卯(初二),唐朝封皇子李成美为恒王,李隆基为楚王,李隆范为卫王,李隆业为赵王。 [2]二月,丙辰,突厥

  • 卷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十二六书略【二】清篆乾隆十三年谕我朝国书音韵合乎元声体制本乎圣作分合繁简悉协自然惟篆体虽旧有之而未详备宝玺印章尚用本字朕稽古之暇指授臣工肇为各体篆文儒臣广搜载籍援据古法成三十二类

  • 景公饮酒命晏子去礼晏子谏第一·晏婴

    景公饮酒数日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左右曰:“仁人亦乐是夫?”梁丘据对曰:“仁人之耳目,亦犹人也,夫奚为独不乐此也?”公曰:“趣驾迎晏子。”晏子朝服以至,受觞再拜。公曰:“寡人甚乐此乐,欲与夫子共之,请去礼。”晏子对曰:“君之言过

  • 卷十八·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十八宋 朱子 撰论语子路第十三【凡二十九章】或问先之劳之人为一説何以独取乎蘓氏曰身先之先其义明于左右师保之为先身劳之劳其事切于佚使劝相之为劳也故蘓氏云尔而张子亦不约而同焉吾是以

  • 卷五·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五新安首源姚际恒闵公庄公庶子,在位二年。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即位于上年子般卒之后也。齐人救邢。善也。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越十一月乃葬,国乱故也。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季子,经不

  •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1)·戴圣

    ——音乐表现情感而不是形象【原文】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2);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3);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4);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

  • 太上洞神三皇仪·佚名

    太上洞神三皇仪。撰人不详,约出原南北朝。言传授洞神三皇经及契券科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大渊忍尔《三皇文より洞神经へ—道藏成立史论其一》(《史学杂志》68—2) 认为本仪出自唐或唐后,但保

  • 集注太玄经·司马光

    集注太玄经,北宋司马光集注。六卷(道藏本《集注太玄经》仅一至六卷,为司马光集注。本书七至十卷,据百子全书本《太玄经》补,为许翰注。),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另有清嘉庆刊本。此书为《太玄经》注本。《太玄》是西汉著名

  •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佚名

    凡二卷。宋代施护译。略称为佛顶放光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属于密教杂密经轨之成就法。本经之缘起,系佛于睹史多天宫时,为救济忉利天摩尼藏无垢天子之苦恼,乃为诸天子宣说二则陀罗尼及其成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