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

黎明,早饭后与幕客六人登岱。出泰安北门三里许,过岱宗坊,旋至玉皇阁小坐。有孙真人化身。据道士云:孙某在此修炼,年九十四岁,康熙四十年化去,今手足皮骨尚在,如干腊然,惟头系上塑耳。又至关帝庙小坐,有盐当会馆。旋过飞云阁,有孔子登临处坊。旋过万仙楼下,未登楼。旋至斗母阁小坐,水声清激可听。旋过水帘洞,在大路之西,图中误刻于东。旋阅石经略。峪在大路过溪之东,约步行小半里。其上为摩天岭,岭上泉流洞中,巨石铺于洞底,纵横五亩许,刻《金刚经》其上,字大径尺四寸许,中署三大字,日暴经石。又有明汪玉者著论谈文,其子汪坦刻之石上,侧署二大字曰经正。旁一巨石曰试剑石。旋还大路,过一小桥,土人名曰东西桥。自此桥以下,路在溪之西,自此桥以上,路在溪之东矣。夹道翠柏成列,土人名曰相洞。旋至壶天阁小坐。自城至此凡十八里。又过回马岭,至二虎庙。登岱程途,至此得半矣。该处路稍平夷,微有涉降,名曰快活三里。稍北为云母桥,该处有瀑布,名曰御帐坪。小坐,盖途中最胜之处也。遥望东边石壁,摩崖一碑,曰万丈碑。过朝阳洞,有元君殿,今颓毁矣。旋至五松树,小坐,有石坊口五五[衍一五字]大夫松。秦时松久不可见,今亦有虬松数株。又北为对松山,溪之两岸,古松森列,与东西桥之柏洞皆岱岳茂林也。自此以上为慢十八盘,过升仙坊为紧十八盘,岱岳中最为险峻之处。至南天门小坐。旋折而东,行里许,为碧霞元君庙,又东北一百步许为东岳大帝庙。余即在此停住。卯初自城起程,午初一刻到此,不觉登陆之难,盖号为四十里,实不过三十二、三里。小想片时,旋至两庙各行三跪九叩礼。因捻匪未平,发愿默为祈祷。中饭后,小睡片刻。旋与幕友步行登览各处。

先至岱顶,即所谓天柱峰也。中有玉皇殿,殿外有巨石陂陀,相传为山之额顶。门外有无字碑,广二尺许,厚一尺五、六寸,高丈二、三尺,《志》称为汉时立石。顶之西南为青帝宫,又西为寝宫,内有元君卧像,门锁,未得启视。其南为北斗台,台上两石幢,高二尺许。寝宫之西为孔子殿。以上宫殿四处及北斗台皆已颓败。旋至岱顶之东,有乾坤亭,因纯皇帝书“乾坤普照”扁而名之也。又东为日观峰亭,亦有纯皇帝诗碑,其后一碑题“孔子小天下处”。此亭本可观日出,今已颓毁,上无片瓦,不如玉皇殿东轩看日出之便。又东南为舍身岩,改名爱身岩。岩之侧为仙人桥,两石壁之间,三石相衔,下临深谷,有如飞桥。又东为东神霄山,即日观峰这东之耸起者,实一山耳。遥对西神霄山,即南天门道西之耸起者。傍夕归,现东岳殿后唐明皇摩崖《纪泰山铭》。其套小泉回圣女地。凡岱顶之可观者,略尽于此。此外如丈人峰,不过三石,略具人形。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不过各立二石而且。

大抵泰山自北而南,分两大支、一小支:西大支由西神霄峰而南,至卧马峰、傲来峰一带;东大支由东神霄峰而南,至乾坤山、老人寨、二虎山、摩天岭一带;中一小支自东支之二虎山分出,南至马蹄峪、水帘洞、白杨洞一带。东大支及中小支皆不甚长,惟西支自傲来峰以西绵亘三、四十里,重峦巨幛,惜不及遍游也。水亦分两支:西支发源于南天门,目下干涸,至对松山始见流水;下经傲来峰出郡城之西闩外,名曰黄西河,又名涤河;东支发源于二虎山,自二虎山以南大路皆在此溪之沿,名曰中溪,又回环水。余粗识脉络于此,馀不及详。

是夕阴云作雨,闻贼又窜曹州,恐其渡运河而东,焦灼之至。睡不甚成寐。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 五王·欧阳修
  卷三百八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九·脱脱
  卷一六六 梁紀二十二·司马光
  竹书统笺卷首上·徐文靖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又·丁曰健
  冯行袭传·薛居正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十一·允禄
  卷六十七·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十八·吴楚材
  附卷一·佚名
  卷之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八十一室宇超然台赋【有序       宋】苏 辙  子瞻既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宻其地介于淮海之间风俗朴陋四方賔客不至受命之嵗承大旱之余孽驱除螟蝗

  • 卷一百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十五李憕李憕太原文水人举明经开元初为咸阳尉张说为并州长史太平军大使时引憕常在幕下後为宇文融判官括田课最迁监察御史历给事中河南少尹天宝初出为清河太守改

  • 第三回 安饱惊梦·蒲松龄

    张大扶着张老到了家,李氏迎出来说咱爹来了么?那屋里生上火了,先着咱爹烤烤。这天这样冷,你乜身棉袍子着咱爹穿着。张大接过来,给他套上,说咱爹饥困快拿饭来。 [耍孩儿]这天是甚么天,把炕上铺下毡,火少还得加上炭。看咱爹爹肚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二·佚名

    嘉靖二年正月癸卯朔 上谒 奉先殿 奉慈殿 昭圣皇太后 兴国太后 武宗皇帝几筵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兵部尚书彭泽以科道官交章劾其沮塞言路上乞休得旨卿所论关系国体非有沮塞言路之意其安心供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正德二年九月辛丑朔锦衣卫指挥使朱成进大兴县田家庄地八顷五十四亩有奇藁城县民王增进通州坟庄地五顷四十七亩有奇及神树地十二顷四十七亩有奇为皇庄且乞蠲其税诏从之令少监成玉管理凡以地献官者多非己业朝廷不究其实

  • 范如圭传·脱脱

    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少年时代跟随舅舅胡安国学习《春秋》。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刚到武安军时,正碰上统帅准备杀人,范如圭指出统帅的失误,统帅认为已经签署命令不能轻易改变。范如圭严肃指

  • 郝敬传·张廷玉

    郝敬,字仲舆,与李维桢同乡,也是京山人。父郝承健,曾做过肃宁知县。敬年幼就有神童之称,为人放纵不羁,曾因杀人而坐过牢狱。李维桢与他父亲是挚友,救他出狱,聘于家中教馆。从这时起,他才专心专意地读书。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

  • 卷一百三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六 朱批锺保奏摺 雍正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甘肃布政使【臣】锺保谨 奏为敬陈末议伏候 圣裁事窃【臣】荷蒙 皇上温纶屡降 特授甘肃布政使自奉 命入境见山地多未开垦及问百姓俱云明末兵

  • 卽位年·佚名

    秋七月7月4日○甲申,正宗大王二十四年〈淸嘉慶五年〉夏六月己卯,正宗薨。越六日秋七月甲申,〈初四日。〉王卽位于昌德宮之仁政門。王以正宗十四年〈庚戌。〉夏六月丁卯,〈十八日申時。〉誕降于昌慶宮之集福軒。初,正宗在位

  • 大道下·尹文

    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也。故仁以道之,义以宜之,礼以行之,乐以和之,名以正之,法以齐之,刑以威之,赏以劝之。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礼者所以行恭谨,亦

  • 提要·真德秀

    【臣】等谨案大学衍义四十三巻宋真徳秀掇徳秀有四书集编已着録是书因大学之义而推衍之首曰帝王为治之序帝王为学之本次以四大纲曰格物曰致知曰正心曰诚意曰修身曰齐家各系以目格物致知之目四曰明道术辨人材审治体察民

  • 四书管窥卷八·史伯璿

    元 史伯璿 撰中庸二十二章至诚尽性 饶氏曰此与首章一般至诚便是致中和赞化育便是天地位万物育 辑释亦引之此只因以致中和之致为坐致之致故如此説其实致中和之致与致曲之致何异前辩已明此不再述集成或疑此章以后天

  • 佛教心理学之研究·太虚

    ─十四年春初在武昌佛学院讲─佛法广博幽深、无乎不备,无乎不精;经论组织亦尽善美,无待后人弄斧。但应时世要求,以科学之方法为分类之研究,亦吾人之责!心理学者,为近世科学之要部,以后进之故,未至大成。佛法虽广,要归一心,故于心

  • 卷第一·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一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问分入品第一问曰。几入。答曰。十二。何等十二。内六入外六入。何等内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是名内六入。何等外六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

  • 梵语杂名·佚名

    翻经大德兼翰林待诏光定寺归兹国沙门 礼言集睿山沙门 真源较有情身分天泥嚩又素罗人摩拏史也二合又娜罗众誐你难又若曩肉么娑皮折[口*束*頁]么血噜地罗脓布野筋萨曩庾骨阿悉地你髓末热[日*若]毛噜去引忙唾施[款-欠+

  • 卷第二十九(律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九(律字号) 甲子(隋文帝仁寿四年起)乙丑(炀帝大业元年)丁丑(恭帝义宁元年)戊寅(唐高祖武德元年)丁亥(太宗贞观元年)庚戌(高宗永徽元年)丙辰(改显庆)辛酉(改龙朔)癸亥(唐高宗龙朔三年止) 唐。李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中·佚名

    无憍慢。三□□□法利□自显现。四者教人善法不求名利。是名为四。善男子复有四法善开法施。何等为四。一者守护正法。二者自益智慧亦益前人。三者常行善人之法。四者示人垢净青白。是名为四。善男子复有四法。得先因

  • 道门定制·佚名

    道教斋醮科仪之章典。十卷。题道士吕元素集成,朱陵真隐胡湘龙编校。成书年代不详。撰者生平不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该书十一卷。前五卷为南宋道士吕元素撰。元素作书于南宋孝宗时。后六卷为元素门人吕太换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