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辜讲
孔子说:“《风》《雅》《颂》 这些诗书总共有三百首诗。其中的道德理念或许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毫无邪念。”
辜解
真正的中国人在精神生活中,同时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和儿童单纯感性两种属性,或者说中国人的精神是来自灵魂的感性和来自理智的理性的完美结合。如果你,在今天,考察在一流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精神,也许能看到灵魂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当然这种结合让作品变得让人喜悦起来。马修·阿诺德 的这段话用来评述中国的第一流文学非常恰当:“不但具有能够触碰人之本性的力量,这点是伏尔泰无法做到的,还具有那令人惊讶的朴素、纯洁和理性,这点是伏尔泰作品的优势。”——这句话本来是用来评述荷马诗歌的。《诗经》可以说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精神的这个特点,是一个真正中国人内心的写照,就像孔子对它的评价“思无邪”一样,真正的中国人就是儿童般的纯洁心灵和充满理性的结合。
孔子说过他“年十五而有志于学”,因此想要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必须先确立学习、研究它们的大志愿,反之则行不通,那就是纯粹只是为了赚钱,换碗饭吃了。加伊路斯博士,我的一个中国通朋友,曾经自嘲说:“为了学中国话,丢失了很多赚钱的机会。”中国语言和文化,与好工作、赚钱是不可调和的,就像认真研究莎士比亚或者华兹华斯,必然做穷光蛋一样。也就是说,从事这些形而上的研究,必须先有高贵的灵魂,眼睛盯在钱上的灵魂卑劣者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这类食物的价值的。也会有人怀疑,如果没有钞票,高贵灵魂者怎么生活呢?当然,问这些问题的人如果看一下谨守戒律的牧师生活,或者对一棵野生百合做思考,就不会再有这种疑惑了。
这里,我真心告诫各位热衷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西方人士:你们必须抛弃富饶的物质,一如你的骄傲自大,透过其他人的肤色,来看他们的人格价值和社会价值。四万万中国人,一样是上帝的子民,他们的存在不是为西方人的享乐,而是给西方人学习真正的社会、人生价值以提示。
猜你喜欢 卷十七·杨士勋 下篇上·唐甄 卷之十七 说林训·高诱 丽泽论说集録卷二·吕祖谦 论语集注大全卷三·胡广 卷六十六·程公说 卷五·冯复京 卷六十五·顺治 明伦第二·朱熹 隐公·隐公十一年·左丘明 曲礼下·姚际恒 辩意长者子经全文·佚名 信 心·太虚 明 纲 宗·太虚 佛说未曾有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