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杏轩偶录

《杏轩偶录》,一册,不分卷,安陆卓从乾著。其《自跋》云:“余幼喜吟咏,脱稿辄弃,散佚者十之九。族孙少仪爱余诗,搜残拾坠,汇为《杏轩诗钞》八卷,屡促刊行,未果。阳新刘芸甫见余《杏轩偶录》一册,谓为昔贤《草堂笔记》之遗旨,亦屡促刊行,以志鸿雪。

余重违二子之意,因先以此付印云。安州卓从乾清渠甫识。”此书署第一册,惟未见第二册以下,就跋语观之,盖付印时仅此一册,以后尚拟续撰,未知更有所成否。

此书所记多鄂中事,其叙咸同军事、其家遭乱离诸状,及宦皖于宣统辛亥,奉差至东流县值民军到县情形,均可备史料。叙光绪间湖北学政赵翼之(尚辅)按试德安、武昌两府事等,亦有可观。

书中有云:“前清咸丰辛酉拔贡陈西轩,安陆之老名宿也。……年五十,始倦游,家居授徒。余方十岁,随两叔父受业门下,并寄膳宿。师母江怜余幼,每至夜阑灯灺,见余尚咿唔窗下,寒风吹窗,纸声与书声相和,母必手赐苦茗一杯,间赐汤点。同学数十人,皆十年以长,文名藉甚,见余师及师母常呼余乳名,亦随而呼之,甚至门下之老仆亦然,余皆应声如响。及应童试,师始命余名为从乾,一试即游庠序,而师及师母与同学诸君,仍呼余乳名如故,余以听惯不觉也。其后赵学使调余至鄂垣肄业经心书院,而师母之长子祝方,知福建瓯宁县事,以板舆迎,母惮道远未赴。母之次子池方,由东京留学归,充湖北省东路小学监督,始迎母至鄂垣就养。余时趋母寓拜谒,母仍呼余乳名,余闻之甚喜。又十余年后,河方以特科(按:或指留学生考试)擢主事,升佥事,供职京师,迎母至都。余因鄂督保送,亦至京会试(按:似指考职之类)。抵京后,即往谒师母于京邸。师母一见余,即大笑,仍呼余乳名曰:‘经儿已蓄须耶,胡为而至此?’余敬对讫,时池方侍侧,笑谓师母曰:‘卓君年届五十,行将作民父母,愿大人勿呼乳名,改呼官名可也。’师母复笑曰:‘余记忆力最差,恐今日呼官名,明日仍呼乳名耳。’余曰:‘师母如母,呼乳名甚善,勿劳更记官名也。’余自出京后,宦皖者三年。入民国,株守鄂垣,未见师母者又十余年,而师母年已八十有八矣。

客岁师母病中尝问于祝方曰:‘昔日及门弟子今存者几?’祝方历数李君、耿君、蔡君及余,并言近状,年皆六十以上。师母曰:‘四人中惟经儿太偃蹇耳。 ’”读之令人油然生感,可与汪辉祖所记一节合看。(《病榻梦痕录》卷下乾隆六十年乙卯六十六岁云:“二月十七日,郑又亭师卒,年八十。师视辉祖犹子也,见呼名,拜不答,言必讲学,道家事则纤悉周到,宛然骨肉。辉祖赴楚,师命之曰:‘利不如名,须做好官为要。 ’楚还,师甚喜,一日语辉祖曰:‘阿孟不知礼。谓吾宜呼子字,吾以子事吾谨,不肯薄待子,故他弟子皆称字,子独呼名,阿孟何足知之。’阿孟,师子王宾小名也。辉祖对曰:‘呼名,分也,且辉祖不逮事父,父在时廷师训诲,见师如见父。黄发先生,白头弟子,得有此光景,是辉祖大幸也。”师太悦。)

张之洞,相传有购古物受欺事,见于记载,如易宗夔《新世说》卷七《假谲》第二十七所述云:“张香涛于光绪中,以鄂督入觐,偶游海王村,瞥见一古董店,装潢雅致,驻足流览。庭陈一臣瓮,为陶制者,形既奇诡,色亦斑斓,映以大镜屏,光怪陆离,绚烂夺目。谛视之,四周皆篆籀文如蝌蚪,不可猝辨,爱玩不忍释。询其价,则谓为某巨宦故物,特借以陈设,非卖品也。怅怅归。逾数日,张偕幕僚之嗜古者往观之,亦决为古代物。必欲得之,令肆主往商。未几偕某巨室管事至,索值三千金。张难之。询其家世,不以告,往返数四,始以二千金获之。舁回,命工拓印数百张,分赠僚友,置之庭,注水满中,蓄金鱼数尾。一夕,大雷雨,旦起视之,则篆籀文斑驳痕化为乌有矣。盖向之苍然而古者纸也,黝然而泽者蜡也,骨董鬼伪饰以欺人者也。”事颇有趣。《杏轩偶录》所记尤详焉。据云:“清慈禧后晚年,张文襄公督鄂,奉诏陛见。清故事:凡疆臣展觐后,未奉回任之命,不敢出都。时鄂抚端午桥兼署督篆,阴贿后左右,沮文襄返鄂,后左右复向公索巨资,公无以应,由是留滞辇下者几一年。每日无事,携一仆游琉璃厂,自东口至西口,凡古董肆必入焉,厂中人莫不识公者。一日,至某肆,见宅内亚字朱栏中置一缸,形甚古,作八方式。各方皆有字,籀篆隶草,各体俱备,似陆续题跋者,而碧苔紫藓,斑驳陆离,字迹模糊,读不成句。缸口缘边微有缺损处,露极细赤丝,洵为巨石凿成者。缸内注水,夏不涸,冬不冻,蓄五色金鱼数头,游于萍藻之际,甚自得也。公爱之,问于肆主曰:‘此缸系何代所制?’肆主曰:‘余儿时闻先祖与某贝子博,贝子负万金,以此缸作抵押。先祖得之甚喜。相传为明宫禁中物,闯王入宫,但捆载金银珠宝而去,此缸欹于阶下,弃不顾,由是流落人间。至于制造何代何人,实无可考。’公问售价若干,肆主曰:‘先祖遗言,凡宗室懿亲八旗阔老来购者,必须万金以外,若遇清廉士大夫而又好古者,价可略减。今观老先生囊橐萧然,岂能复购此物耶?”公笑而去,返寓后,向各老友挪借五千金,明日持交肆主。肆主固不受。公曰:‘此缸幸遇吾能识之,故以重价购,若京中之拥巨资者,未必肯一顾也。’肆主曰:‘凡物诎于不知己而伸于知己,今既遇公,岂可贬价以求售乎!’公笑曰:‘此金可暂收,后当补给也。’越日而公回任之命下,遂以厚毡包裹石缸周身,雇八人舁置专车之上,同载抵鄂,即陈于后庭书室之外,仍以朱栏护之,立招鄂中官吏之博雅者来相参考,若梁臬司星海、黄学使绍其(按:基应作箕)、纪山长香葱、杨广文惺吾诸先生,皆莫知此缸之朝代,惟同声赞叹为莫名之实物而已。

某夜,公方被酒卧,忽大雷雨,暴风挟冰块,如万箭齐发,直射书室,玻璃俱碎,彻夜檐溜如悬瀑布,有倾河倒海之势,公拥被不觉也。晨起至庭前,见八方式之古缸,悉委地为泥涂,金鱼三四头,皆拨剌沟渠中,困顿欲死。公懊恼者久之。忽传梁臬司至,公衣冠出见。梁问曰:‘昨夜古缸无恙乎?’公曰:‘已物化矣。’梁方代为惋惜,公掀髯大笑曰:‘五千金何足惜,使当日肆主定索万金,吾亦必与之矣。今而知貌为高古者诚不足与真金石并寿也。 ’”所记为一事,而颇有异同,其可信之程度若何,姑不论,要为有致,亦可作小说读也。士大夫好古负精鉴者,如毕沅、潘祖荫、翁同龢辈,亦有受欺之传说,皆所谓君子可欺以方欤!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一·本纪第三十一·明宗·宋濂
  卷三十 端拱二年(己丑,989)·李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五·李心传
  卷第一百一十六·胡三省
  卷十五·朱熹
  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天然戏·李定夷
  凡例·陈均
  第二○七钤领光绪十八年闰六月初六日一一四一○—四三·佚名
  列传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一百十九·郑麟趾
  ·檄施恩陈祥谕抚杜君英·丁曰健
  齐聕传·欧阳修
  仪制一○·徐松
  第八卷·冯梦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宰·唐圭璋

      声声慢   寿吴宪四月十三   洞宾仙客,诞节明朝,方齐自号今日称觞。为月金丹,希年近也康强。平生铁石肺腑,肯依阿、贪恋朝行。芹溪上,把等闲出处,付与沧浪。   花竹午桥匆倩,身退静、功名大耐偏长。济世经纶,暂时收

  • 列传第三十九 韩茂 皮豹子 封敕文 吕罗汉 孔伯恭·魏收

    韩茂,字元兴,安定安武人也。父耆,字黄老;永兴中自赫连屈丐来降,拜绥远将军,迁龙骧将军、常山太守,假安武侯。仍居常山之九门。卒,赠泾州刺史,谥曰成侯。茂年十七,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太宗曾亲征丁零翟猛,茂为中军执幢。时有风,诸军

  • 列传第四十 赵逸 胡方回 胡叟 宋繇 张湛 宗钦 段承根 阚骃 刘昞 赵柔 索敞 阴仲达·魏收

    赵逸,字思群,天水人也。十世祖融,汉光禄大夫。父昌,石勒黄门郎。逸好学夙成,仕姚兴,历中书侍郎。为兴将齐难军司,征赫连屈丐。难败,为屈丐所虏,拜着作郎。世祖平统万,见逸所着,曰:“此竖无道,安得为此言乎!作者谁也?其速推之。”司徒

  • 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后妃·脱脱

        ◎后妃   ○肃祖昭烈皇后萧氏 懿祖庄敬皇后萧氏 玄祖简献皇后萧氏 德祖宣简皇后萧氏 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 世宗怀节皇后萧氏 世宗妃甄氏 穆宗皇后萧氏 景宗睿知皇后萧氏 圣宗仁德皇

  • ●卷四·王栐

    江南初下,李后主朝京师,其群臣随才任使,公卿将相多为小官,惟任州县官者仍旧。至于服色,例令服绿,不问官品高下,以示别于中国也。 太宗淳化元年正月戊寅赦文:“应诸路伪授官,先赐绯人止令服绿,今并许仍旧。其先衣紫

  • 上谕·张廷玉

    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昨因明纪纲目考核未为精当命军机大臣将原书另行改辑候朕鉴定因思纲目三编虽亦曾经披览但从前所进呈之书朕鉴閲尚不及近时之详审若通监辑览一书其中軆例书法皆朕亲加折衷一本大公至正为

  • 卷之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吴太伯世家第一·司马迁

    赵季 译注【说明】《世家》为《史记》五体之一。司马迁从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出发,把各诸侯国看做辅佐中央政权的地方政治力量,希望他们能“忠信行道”,来维护中央集权的统一。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明

  • 封常清传·欧阳修

    封常清是蒲州猗氏县人,外祖父教他读书,学识广博精深。但从小成了孤儿,又穷,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名。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时,任命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有次出兵,高仙芝任命了三十多名侍从,衣裳鲜艳漂亮,封常清因而感慨并报名请

  • 吴中行传·张廷玉

    吴中行,字子道,江苏武进人。父亲吴性,哥哥吴可行,都是进士。吴性,官至尚宝丞。吴可行,为检讨。吴中行刚刚二十岁时就中了乡试,吴性告诫他不要急于求进士,于是他没有参加会试。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职编修。大学士

  • 卷九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九十八歌颂三十八【武英殿诸臣二】万寿诗【七言律各四首】议  叙   知  县【臣】裘严生瑞气弥纶六合中瑶光如月亘长虹人输悃愊归皇度天锡祯祥萃圣躬四海汤汤流恺泽九衢习习扇和风恩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八·佚名

    通謚節愍諸臣(下)霍邱知縣左相申,彝陵人;崇禎十五年城陷,率兵巷戰,力屈死(見明史及輯覽)。靈璧知縣唐良銳,全州人;崇禎十六年,流賊至,率民固守,力竭城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太湖知縣楊春芳,靖州人;崇禎十五年,獻賊至,城陷,赴水死(見明史

  • 鶡冠子原序·鹖冠子

    鶡冠子楚人也居於深山以鶡為冠號曰鶡冠子其道踳駮著書初本黄老而末流迪於刑名傳曰申韓厲名實切事情其極慘礉少恩而原於道德之意盖學之

  • 器经 原文·孤子

    大器篇  器者,物也;物者,器之。天地有器,然后有生。气有则器,有器具气,器气一体。气盈则器实,气虚则器靡。  器形于宇,乃容万物;器形于宙,乃纳历史。天地既有,有则成器。  器有其始而不知其始,器有其终而不知其终。器纳乎有

  • 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太虚

    ──二十二年十月在汉口市商会讲──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这是题目的概括意义,此次由汉口律师公会、佛

  • 大云轮请雨经卷下·佚名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尔时世尊说是诸佛如来名已。告于无边庄严海云威德轮盖龙王作如是言。汝大龙王。此诸佛名汝等一切诸龙眷属。若能诵持称彼佛名及礼拜者。一切诸龙所有苦厄。皆悉解脱普获安乐。得安乐已即能于此

  • 法界宗五祖略记引·续法

    庚申夏。予在七佛阁。翻藏经并阅僧史。一日询华严五祖於慈云百亭法师。及闻其说。窃有疑焉。因而请编五祖行实。未至旬。法师辑为略记一卷。核之。始觉僧史乖舛也。明矣。且如三祖贤首大师。传谓登封丙申。诏师讲新经

  • 庚辛之间读书记·王国维

    王国维著。王氏治学精谨,考证尤力。伦明说他“读书最精细,凡过目者,多有精密校本。所纠伪文、阐新义多谛当”(《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王国维》)。本书为著者研读《大唐六典》、《增入宋儒议论杜氏通典》、《岩下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