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封常清传

封常清是蒲州猗氏县人,外祖父教他读书,学识广博精深。但从小成了孤儿,又穷,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名。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时,任命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有次出兵,高仙芝任命了三十多名侍从,衣裳鲜艳漂亮,封常清因而感慨并报名请求担任侍从。封常清很瘦,加上脚又跛,高仙芝瞧不起他的外表,不录用他。第二天他又来了,高仙芝道歉说“:侍从已录取够了,哪里用得着又来呢?”封常清发怒说“:我仰慕您的高义,愿意侍奉您,所以没人介绍自己来了,您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呢?看容貌录用人,会把子羽看错,您还是考虑一下吧。”高仙芝还是没接受他,他就每天到门口来等候,高仙芝没办法,就把他录取到侍从里了。

遇上达奚各部反叛,从黑山向西奔向碎叶城,有诏命令拦击。夫蒙灵察派高仙芝率两千名骑兵追击,达奚走了很远的路,人和马都疲劳了,因此几乎被全部俘获或杀死了。封常清在下面暗暗写好了捷报,详细记载了井眼、泉水、驻军地点、胜敌的情况和战术,条理分明。高仙芝拿来看了,都是自己想写的,于是大惊,马上采用了。军队归来,夫蒙灵察迎接、慰劳他,高仙芝已解下奴袜带刀拜见了,判官刘眺、独孤峻争着问“:此前送来的捷报是谁写的?您帐下怎么有这样的人才?”他回答说“:是我的侍从封常清。”

刘眺等吃惊了,对封常清施礼让座,又和他谈话,认为他是奇才,他于是有了名气。后因功封叠州戍主,多次任判官。

高仙芝攻破小勃律国后,替代夫蒙灵察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因随从作战有功,升任庆王府录事参军事,当节度判官。高仙芝出征,他常任留后。封常清有才能又果断,没有事能难住他。高仙芝委任郎将郑德诠管理家事,他是高仙芝奶妈的儿子,在军中很威风。封常清有次从外面回来,众将上前拜见。郑德诠见他才上任,轻视他,骑马撞了他的骑马侍从后离开了。封常清命侍从把他带到厅堂里,就关上了门,离开座位说“:我出身微贱,御史中丞大人错爱,让我主持留后事务,郎将怎能无礼?”接着叱责他说“:必须借你的死,来严肃军纪。”于是用杖打死了他,把他的脸朝下拖了出去。

高仙芝的妻子和奶妈在门外哭着求情,没能救他的命,很快将情况告诉了高仙芝,高仙芝很吃惊,到见了封常清,敬畏他的公正,没敢责备他。他也不道歉。

遇上大将犯罪,他又杀死了两位,全军没有不害怕他的。高仙芝任河西节度,又请他当判官。一段时间后,升任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不久,改任北庭都护、持节伊西节度使。封常清生性勤劳节俭,吃苦耐劳,出兵骑驿马,私人马厩只有两匹马,赏罚严明。

天宝末年进京朝拜时,安禄山反叛了,皇帝召见他,问用什么办法对付叛贼。封常清看见皇帝担忧,就夸口说:“国内长期太平,人们不懂作战。但道义上有正义和不义,战场上有各种谋略。

我请求赶到洛阳,用全部库存物招募勇士,甩着马鞭过黄河,不久就把叛贼的头献到朝廷来。”皇帝欣赏他的勇气。第二天,任命封常清为范阳节度副大使,骑驿马到了洛阳。招募到六万军队,但都是市民和仆役,于是安排军队拆毁了河阳桥守黄河。叛军对平原郡发动进攻,命颜真卿率兵七千人防守黄河。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飞马到朝廷奏报。封常清把李平拿的报告打开看了,就靠着营帐写信给颜真卿,劝他坚持守城,并且通过驿站送悬赏捉拿安禄山的檄文几十份给他,颜真卿收到后,就分送给各州郡。

安禄山渡过了黄河,攻占了荥阳,进入了罂子谷,先锋到了葵园。封常清派精锐骑兵抵御,杀死了叛军几十上百人。

叛军大部队到了,封常清抵挡不住,退进上东门,接战后又战败了。叛军击鼓进兵,搜捕官员。封常清又在都亭驿迎战,又打了败仗。退兵守宣仁门,又打败了。

于是从提象门出城,砍倒大树堵住道路来阻挡追兵,至谷水后,向西逃往陕郡。

他对高仙芝说:“叛军力量很强大,不能和他们硬拼。潼关无守军,一旦叛军冲过潼关,京城就危险了,不如赶快去守潼关。”高仙芝听从了他。

战败的报告送到了朝廷,皇帝罢免了封常清的官职,让他作为老百姓隶属高仙芝给高仙芝办事。高仙芝让他穿着黑色衣裳监督部署在左右边的军队。边令诚拿着杀死他的诏书来了,给他看,封常清说“:我之所以不拼死在战场,是怕污辱了国家的官职,被叛军抓住杀死。

现在我死心甘情愿。”当初封常清战败后,直接进了潼关,想见皇帝汇报征战叛军的情况。到了渭南,皇帝下诏命他到潼关去。封常清既忧虑又害怕,就写遗表谢罪,说道:“自从洛阳失守以后,三次派使者上奏章陈述讨贼战略,都没被接见。”又说“:我死了以后,希望皇上不要看轻这叛贼,那么国家就安定了。”到将被处死时,将遗表交给边令诚就去受刑死了。人们多数同情他。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八·列传第二十六·纥石烈良弼等·脱脱
  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六·赵尔巽
  第七十七回 悔前愆痛下轮台诏 授顾命嘱遵负扆图·蔡东藩
  第二十七回 三部内哄祸起萧墙 数次亲征荡平朔漠·蔡东藩
  宋史全文卷二十九下·佚名
  孙冯翼集本《世本》·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一○六二 两广总督舒常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六部折·佚名
  八四七 军机大臣为查明《古今说海》内人物等事交四库馆总纂片·佚名
  提要·费枢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司马迁
  后废帝本纪·沈约
  选举九·徐松
  四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二十二·彭定求

        卷822_1 【皇太子频赐存问,并索唱和新诗,因有陈谢】广宣   望苑招延后,禅扉访道馀。祗言俟文雅,何意及庸虚。   率性多非学,缘情偶自书。清风闻寺响,白日见心初。   重道逢轩后,崇儒过魏储。青宫列芳梓,玄圃积

  • Spleen·戴望舒

    我如今已厌看蔷薇色,一任她娇红披满枝。心头的春花已不更开,幽黑的烦忧已到我欢乐之梦中来。我底唇已枯,我底眼已枯,我呼吸着火焰,我听见幽灵低诉。

  • 止斋集补钞·管庭芬

    止斋集补钞陈传良癸丑冬车驾过宫留相还朝一声警跸接天齐,驰道无尘马不嘶。月御顺行随日毂,乾端和气币坤倪。三槐相继归公衮,细柳还须听将鼙。老矣尚能歌二圣,不应专美在浯溪。冬夕书怀冬夜苦难晓,短景复易夕。安得户牖光,不

  • 卷九·齐二·佚名

    韩齐为与国韩、齐为与国。张仪以秦、魏伐韩。齐王曰:“韩,吾与国也。秦伐之,吾将救之。”田臣思曰:“王之谋过矣,不如听之。子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秦伐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下)以燕赐我也。。”王曰:“善。”乃许韩使

  • 后汉书补逸卷二十·姚之骃

    司马彪续后汉书第三任延任延字长孙治京易为九真太守教民牛耕铸作田器民以利之【案延见东观记】任延拜防稽南部都尉时年十九迎吏见其少皆惊防稽多名士延到官皆聘请高行俊乂敬以待师友之礼及掾吏贫乏輙分俸禄以赈给之【

  • 卷下·德龄

    光绪二十八年春,余等始返北京。及余得见宫闱,诚不能无恐怖之观念。盖凡百事物,大异初观。吁,可哀矣!宫中华饰,其可宝贵者,非经破损,即经劫窃。三海内之珍宝,几无一存。即余所日祷之白玉佛,亦复有人坏其手指。外人且有登余宝座,而

  • 卷之三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五节茶园、菜园、槟榔、番檨·佚名

    第一 札饬第二 札饬第三 札饬第四 谕示第五之一 种茶合约字第五之二 丈单第五之三 尽根卖断根茶欉字第六 分给茶埔垦字第七 招贌耕合约字第八 招贌耕约字第九 贌荒埔栽种茶欉字第一○ 贌荒埔承耕约字第一

  • 四六一 大学士阿桂等题请将武英殿修书处额外供事从优议叙本·佚名

    四六一 大学士阿桂等题请将武英殿修书处额外供事从优议叙本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经筵讲官 太子太保 议政大臣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领阁事 管理吏部、户部三库事务 领侍卫内大臣兼管镶黄旗满洲都统 诚谋英勇公臣

  • 第七章不知亦能行·孙中山

    或曰:“诚如先生所言,今日文明已进于科学时代,凡有兴作,必先求知而后从事于行,则中国富强事业,非先从事于普及教育,使全国人民皆有科学知识不可。按以先生之新发明‘行之非艰,知之惟艰’,又按之古人之言‘

  • 218.郭守敬修订历法·林汉达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就重视吸收汉族的读书人,帮助筹划朝政大事。他重用一个汉族谋士刘秉忠。忽必烈称帝和定国号为元,都是刘秉忠的主意。后来,刘秉忠又向忽必烈荐引了一些朋友、学生,也一个个担任了元朝初年的重要官员。

  • 卷十一·杨士勋

    ◎文公起九年,尽十八年九年,春,毛伯来求金。求车犹可,求金甚矣。凯曰:“求俱不可,在丧尢甚。不称使者,天子当丧未君也。”[疏]注“在丧尤甚”。○释曰:求赙亦在丧,不言尢甚者,在丧有赙无金,故求赙比求金为轻;求车不在丧,又可于求赙

  • 四书管窥卷五·史伯璿

    元 史伯璿 撰孟子离娄上首章先王之道仁政 饶氏仁政第一是封建云云或问孟子不十分説封建何耶曰当时大并小强并弱封建虽坏其迹尚存兼之封建王者之事孟子当时只为诸侯言之所以不及此封建井田至战国时其制同于废坏谓封

  • 春秋纂言卷十一·吴澄

    <經部,春秋類,春秋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十一     元 吴澄 撰定公【名宋襄公庶子昭公弟也左傳及史記不見其母之姓氏在位十五年】元年【壬辰敬王十一年○晉覇定三年○蔡昭十年○曹隱公通元年○衛靈二

  • 卷三·车垓

    钦定四库全书内外服制通释卷三    宋 车垓 撰五服图説斩衰三年正服子为父父释曰白虎通云父矩也以矩度教子也又为考成也言成德也又云父者覆也谓如天之覆于下也万物本乎天而生于地男女本乎父而生于母故天高而地下

  • 卷第十七·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十七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西秦昙牟谶者西秦即乞伏氏或云乞佛氏(姓也)据金城苑川自号西秦当晋武帝大元十二年立号昙牟谶亦云摩谶无谶此云法丰以道法丰盛故为名即中印土人别传云是伊波勒菩萨六

  • 太上洞玄灵宝诸天灵书度命妙经·佚名

    一卷。道教经书。又名《诸天灵书度命妙经》、《灵书经》等。作者不详。今人考其为古灵宝经之一,出于南朝刘宋前。主要描述道教长生不死、幸福无忧的理想国。经中讲大福堂国长乐舍、东极大浮黎国、南极赤明国、西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