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九。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

四九卷列传九零零零零

列传第九。

[仓助利][盖苏文]。

四九卷列传九仓助利零一

○[仓助利],[高句丽]人也,[烽上王]时,为国相。时[慕容 ]为边患。王谓群臣曰:"[慕容]氏兵强,屡犯我疆 ,为之奈何?"[仓助利]对曰:"北部大兄[高奴子],贤且勇,大王若欲御寇安民,非[高奴子],无可用者。"王以为[新城]太守,[慕容 ]不复来。九年秋八月,王发国内丁男年十五已上,修理宫室。民乏于食,困于役,因之以流亡。[仓助利]谏曰:"天灾 至,年谷不登,黎民失所,壮者流离四方,老幼转乎沟壑。此诚畏天忧民,恐惧修省之时也。

四九卷列传九仓助利零二

○大王曾是不思,驱饥饿之人,困木石之役,甚乖为民父母之意,而况比邻有强梗之敌,若乘吾弊以来,其如社稷生民何?愿大王熟计之。"王 曰:"君者,百姓之所瞻望也。宫室不壮丽,无以示威重。今相国,盖欲谤寡人,以干百姓之誉也。"[助利]曰:"君不恤民,非仁也,臣不谏君,非忠也。臣旣承乏国相,不敢不言,岂敢干誉乎?"王笑曰:"国相欲为百姓死耶?

冀无后{复}言。"[助利]知王之不悛,退与群臣谋废之。王知不免,自缢。

四九卷列传九盖苏文零一

○[盖苏文][或云[盖金]。],姓[泉]氏。自云生氷{水}中,以惑众。仪表雄伟,意气豪逸。其父东部[或云西部。]大人大对卢死,[盖苏文]当嗣,而国人以性忍暴,恶之不得立。[苏文]顿首谢众,请摄职,如有不可,虽废无悔。众哀之,遂许。嗣位而凶残不道,诸大人与王,密议欲诛,事泄。[苏文]悉集部兵,若将校阅者,幷盛陈酒馔于城南,召诸大臣共临视。宾至,尽杀之,凡百余人。驰入宫弑王,断为数段,弃之沟中。立王弟之子[臧]为王,自为莫离支,其官如[唐]兵部尙书兼中书令职也。

四九卷列传九盖苏文零二

○于是,号令远近,专制国事,甚有威严。身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每上下马,常令贵人武将伏地,而履之。出行,必布队伍,前导者长呼,则人皆奔 ,不避坑谷,国人甚苦之。[唐][穆宗{太宗}]闻[盖苏文]弑君而专国,欲伐之。[长孙无忌]曰:"[苏文]自知罪大,畏大国之讨,设其守备。陛下姑为之隐忍,彼得以自安,愈肆其恶,然后取之,未晩也。"帝从之。

[苏文]告王曰:"闻中国三敎 行,而国家道敎尙缺,请遣使于[唐]求之。"王遂表请。[唐]遣道士[叔达]等八人,兼赐『道德经』。于是,取浮屠寺馆之。会[新罗]入[唐],告[百济]攻取我四十余城,复与[高句丽]连兵,谋絶入朝之路。小国不得已出师,伏乞天兵救援。

四九卷列传九盖苏文零三

○于是,[太宗]命司农丞[相圣玄奬{相里玄奬}]赉玺书,勅王曰:"[新罗]委眞{质}国家,朝贡不阙,尔与[百济],宜各 兵。若更攻之,明年,发兵讨尔国矣。"初[玄奬]入境,[苏文]已将兵击[新罗],王使召之乃还。[玄奬]宣勅,[苏文]曰:"往者,[隋]人侵我,[新罗]乘 ,夺我城邑五百里。自此怨隙已久,若非还我侵地,兵不能已。"[玄奬]曰:"旣往之事,焉可追论?今[辽东],本皆[中国]郡县,[中国]尙不言,[句丽]岂得必求故地?"[苏文]不从。[玄奬]还具言之,[太宗]曰:"[盖苏文]弑其君,贼其大臣,残{虐}其民,今又违我诏命,不可以不讨。"又遣使[蒋俨]谕旨,[苏文]竟不奉诏,乃以兵胁,使者不屈,遂囚之窟室中。于是,[太宗]大举兵,亲征之,事具『句丽本纪』。

四九卷列传九盖苏文零四

○[苏文]至[干封]元年死。子[男生],字[元德]。九岁以父任为先人,迁中里小兄,犹[唐]谒者也。又为中里大兄,知国政,凡辞令皆[男生]主之,进中里位头大兄。久之,为莫离支兼三军大将军,加大莫离支。出按诸部,而弟[男建][男产],知国事。或曰:"[男生]恶君等逼己,将除之。"[建][产]未之信。又有谓[男生]:"将不纳君。"[男生]遣谍往,[男建]捕得。卽矫王命召之,[男生]惧不敢入。[男建]杀其子[献忠],[男生]走保[国内城],率其众,与[契丹][靺鞨]兵附[唐],遣子[献诚]诉之。[高宗]拜[献诚]右武卫将军,赐乘舆马瑞锦宝刀,使还报。

四九卷列传九盖苏文零五

○诏[契苾何力]率兵援之,[男生]乃免。授[平壤]道行军大摠管,兼持节安抚大使,举[哥勿][南苏][仓岩]等城以降。帝又命西台舍人[李虔绎],就军慰劳,赐 {袍}带金 七事。明年,召入朝,迁[辽东]大都督[玄 郡]公,赐第京师。因诏还军,与[李绩]攻[平壤],入禽王。帝诏遣子,卽[辽水]劳赐。还,进右卫大将军卞国公。年四十六卒。[男生]纯厚有礼,奏对敏辩,善射艺。其初至,伏斧 待罪,世以此称焉。

四九卷列传九盖苏文零六

○[献诚],[天授]中以右卫大将军兼羽林卫。[武后]尝出金币,于文武官内,择善射者五人,中者以赐之。内史[张光辅]先让[献诚],为第一,[献诚]后让右王钤卫大将军[薛吐摩支],[摩支]又让[献诚]。旣而,[献诚]奏曰:"陛下择善射者,然多非华人,臣恐[唐]官以射为耻,不如罢之。"[后]嘉纳。[来俊臣]尝求货,[献诚]不答。乃诬其谋叛,缢杀之。[后]后知其寃,赠右羽林卫大将军,以礼改葬。

四九卷列传九盖苏文零七

○论曰:[宋][神宗]与[王介甫]论事曰:"[太宗]伐[高句丽],何以不克?"[介甫]曰:"[盖苏文],非常人也。"然则[苏文],亦才士也,而不能以直道奉国,残暴自肆,以至大逆。『春秋』"君弑贼不讨,谓之国无人",而[苏文]保腰领,以死于家,可谓幸而免者。[男生][献诚],虽有闻于[唐]室,而以本国言之,未免为叛人者矣。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九。

五零卷零零零零零零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二·宋濂
  贪鄙第二十六·吴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三·李心传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九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卷三十二·佚名
  绎史卷五十一下·马骕
  张易之、张昌宗传·欧阳修
  李汝华传·张廷玉
  ●卷四·梁廷枏
  张襄壮奏疏巻一·张勇
  卷四十·徐天麟
  第二章·管子之时代及其位置·梁启超
  孙元方·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368_1 【赋得冬日可爱】庾承宣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疏照逾远,冰轻影微出。   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宽,羁情就如失。   欣欣事几许,曈曈状非一。倾心倘知期,良愿自兹毕。   卷368_2

  • 卷六十八·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劒南诗稾卷六十八 宋 陆游 撰 七月十一日见落叶 叶雕非一日盛夏则已然一叶复一叶及此摇落天晨起坐堂上散若飞鸟翩昔时可藏鵶今欲不庇蝉顾视庭中草亦复非阡眠百谷秋皆成是谓造化权岂谓草木计而欲求两

  • 卷九十三 西凉録三·崔鸿

    李恂 李恂字士诚歆之弟暠第六子也为炖煌太守歆为沮渠蒙逊所杀恂与兄翻等自炖煌奔于北山蒙逊以索嗣之子元绪行炖煌太守元绪麄险好杀大失人和郡人宋承[一作朱承]张弘等以恂在郡有惠政密信招恂恂

  • 卷十八内板经书纪略·刘若愚

    凡司礼监经厂库内所藏祖宗累朝传遗秘书典籍,皆提督总其事,而掌司、监工分其细也。自神庙静摄年久,讲幄尘封,右文不终,官如传舍,遂多被匠夫厨役,偷出货卖。柘黄之帖,公然罗列于市肆中,而有宝图书,再无人敢诘其来自何处者。或占空

  • 卷之三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中兴小纪卷三十四·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十九年【嵗在己巳】春正月时春教使臣踏射克敌弓己酉宰执奏乞依格推恩上曰克敌弓最为强劲虽被重甲亦须洞彻若得万人习熟何可当也 二月丁巳上谓宰执曰春雨利农农务种粮为急已诏被伤处令常平司给借更丁

  • 七四一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遵旨查办空格书籍缘由折·佚名

    七四一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遵旨查办空格书籍缘由折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直隶总督臣袁守侗谨奏,为奏覆事。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

  • 第二章 我的童年 四 毓庆宫读书·溥仪

    我六岁那年,隆裕太后为我选好了教书的师傅,钦天监为我选好了开学的吉日良辰。宣统三年旧历七月十八日辰刻,我开始读书了。读书的书房先是在中南海瀛合补桐书屋,后来移到紫禁城斋宫右侧的毓庆宫——这是光绪小

  • 卷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田赋考【二】田赋之制康熙元年谕直省有隐匿地亩不纳钱粮或反图冒功报为新垦者州县卫所各官及该管上可分别处分是年以山东民地内错杂竈地有在本省者有在直隶南皮盐山县者令巡盐御史及地方

  • 第九章 22·辜鸿铭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辜讲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受到尊重,我们怎么能知道他们在将来不会像我们一样优秀呢?只有一个人到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做出任何让自己很出众的事

  • 卷六十二·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二祭统第二十五正义孔氏颖达曰郑目録云名曰祭统者以其记祭祀之本也统犹本也此於别録属祭祀 陈氏祥道曰纲举而万纪皆张统先而衆目必振祭统所以始

  • 卷七·吕祖谦

    <经部,春秋类,左氏传续说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说卷七   宋 吕祖谦 撰宣公晋人讨不用命者放胥甲父于卫【元年】河曲之战赵穿与胥甲俱败军谋何故独放胥甲父此见得赵宣子私亲处当时所以不便诛他时正为是亲不敢

  • 卷五·僧祐

    新集抄经录第一新集安公疑经录第二新集疑经伪撰杂录第三新集安公注经及杂经志录第四小乘迷学竺法度造异仪记第五长安睿法师喻疑第六○新集抄经录第一抄经者,盖撮举义要也。昔安世高抄出《修行》为《大道地经》,良以广译

  • 胜族品第三·佚名

    佛告诸比丘,尔时菩萨闻如是偈即从座起。出於自宫诣法集堂坐师子座。复有无量无边同乘同行大菩萨众。皆昇法堂坐师子座。各有六十八拘胝眷属前後围绕。菩萨将欲降生。十二年前有净居天。下阎浮地作婆罗门。说围陀论。彼

  • 扫迷帚·壮者

    长篇小说。清末壮者撰。二十四回。创作主旨在反对各种迷信,作者以为迷信是“阻碍中国进化的大害”,欲救中国必自改革习俗、破除迷信入手。叙述了江南一带迷信风俗的诸种表现。可谓洋洋大观。卷首开宗明义。指出迷信是

  • 某夫人·王任叔

    现代长篇小说。巴人著。武汉日报社1935年1月初版,列入“武汉日报丛书”。作品描写女主人公沈金莺从追求进步投身革命到游移动摇走向堕落,最后弃世自杀的经历,再现了中国从“五四”到大革命失败的社会现实,展示了知识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佚名

    梵名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opades/a 。凡三卷。有二部:一为,无着菩萨造,隋达磨崛多译。一为,天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皆为解释本经之弥勒菩萨偈颂者。天亲菩萨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又作金刚般若经论、金刚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