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百三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

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冬。十月。辛未朔。日食。  

○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颁嘉庆二十三年时宪书。  

○越南国王阮福映、遣使表贡方物。赏赉筵宴如例。  

○壬申。上幸圆明园。  

○癸酉。谕内阁、朕每日恭阅列圣实录。原以祖考诒谋。法则大备。鉴往知来。恪守祗遵。以施于政治。本日恭阅皇祖世宗宪皇帝实录。内载雍正五年九月内钦奉谕上□日。邪教妖言。大有关于人心风俗。该地方官一有所闻。即当留心根究。庶可以消奸宄而安良善。所谓防微杜渐也。若下司隐匿不报。或上司知之、又欲化有事为无事。势必至奸宄漏网。匪党无所忌惮。附和者愈众、则将来株连者愈多。是本欲息事、而转致多事。故不如惩治之于早也。各省督抚藩臬、皆地方大吏。勉之毋忽。钦此。仰见皇祖睿谟深远。于百年以后之事。早已先几烛照。朕现在严拏邪匪。用以除莠安良。实与祖训默相符合。盖邪教妖言。煽惑愚民。其始不过数人数家私相传习。地方官当其初经发觉时、或意存宽纵。惧干失察之咎。不行查办。迨至养痈贻患。徒党众多。遂敢恣行不法。彼时大加诛夷。罹法者殆不可数计。所谓星星不灭。势将燎原。由于弭患之不早也。着直省督抚藩臬、各分饬所属地方官、境内如有传习邪教者、总当认真查拏。据实禀报。该管上司即严切根究。按律惩治。不可稍存姑息之见。此时小惩大诫。治罪者不过数人。而萌蘖既除、则愚蒙不为所惑。善良益得自全。即以阴骘之说计之。其造福岂有涯量。慎勿务煦煦之仁。而昧正俗安民之远计也。将此通谕知之。  

○加封密云县白龙潭昭灵广济龙神为昭灵广济普泽龙神。  

○加赏五城贫民棉衣四千件。  

○甲戌。上以万寿节。御同乐园。赐皇子皇孙及王以下文武大臣、蒙古王公、外藩使臣等食。至丁丑皆如之。  

○丙子。万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寝。  

○遣官祭显佑宫。东岳庙。城隍庙。  

○上诣安佑宫行礼。  

○御正大光明殿。皇子皇孙及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蒙古王公、外藩使臣等、行庆贺礼。  

○除江苏丹徒县、坍荒田八顷九十九亩有奇额赋。  

○戊寅。谕内阁、本日朕恭阅皇祖世宗宪皇帝实录。内载雍正五年十月内钦奉谕上□日。科道职司言路。乃朝廷政务所关。当矢竭公忠。无欺无隐。方为称职。朕观数年以来。科道陈奏者、并无忠谠可信之词。又有庸陋之科道、既不敢直陈政务之大端。又恐蹈缄默之愆。往往摭拾琐细迂谬毫无关系之事。滥行条奏。甚至颠倒是非。紊乱黑白。或借以行私植党者有之。从来人君听言纳谏。原为美德。但言之公者、自应嘉纳。而言之私者、岂可漫为听从。今科道所奏、朕若不加采纳。则以朕为不能受谏。若所言谬妄。而稍为惩戒。则谓刻待言官。以杜忠谏之路。此为君之所以难也。钦此。圣谕煌煌。仰见我皇祖聪明睿知。于进言者之忠佞贤愚。坐照如神。特为指示公私。以立万世听言之准。昨朕特制谏臣论一篇。颁示都察院衙门。亦与祖训若合符节。朕临御以来。于科道言事、凡有裨政治者。无不采纳施行。即摭拾浮词。连章累牍。亦从未倦于省览。乃竟有营私纳赂。作弄威福者。此则紊乱朝纲。法所难宥。盖言官为朝廷之耳目。所言公则国家受其益。所言私则国家受其害。是以皇祖圣训。以颠倒是非、紊乱黑白、植党行私、为科道之切戒。人君明目达聪。以察天下之治忽。原非徒博纳谏之名。朕用人行政。一秉大公。即听言一节。惟以是非为取舍。不以爱憎为从违。此举朝所共见。若庸陋之科道、见朕有所惩治。妄以为拒谏。朕亦姑听之。断不肯邀虚誉而妨实政也。兹特恭述皇祖圣训。凡职司言路者、俱当敬谨绎诵。并将昨所颁谏臣论。熟读深思。各矢公忠。屏除私念。以期无负言职。用副朕再三训诫之至意。将此通谕科道知之。  

○乙卯。谕内阁、直省年岁丰歉。关系民生者至切。以四海之广。安能岁逢大有。其闲旸雨不齐。则天时人事感应之理。固有较然不爽者。每见该省吏治整饬。民俗淳良。往往雨旸应候。年谷顺成。其或官吏贪污。民气嚣陵。则戾气成象。即足以致灾眚。默加考验。历历可徵。本年近京一带。夏闲苦旱。屡经祈祷。总未畅沛甘霖。朕宵旰忧思。不得其故。嗣于七八月闲。究出海康、庆遥、从逆重情、又萧镇、贪黩营私劣迹败露。均经审明治罪。九月内甘膏叠降。畿辅全境优沾。盖海康庆遥以宗姓支裔、交通叛逆。萧镇以风宪官职、浊乱纪纲。此皆败常坏法之大者。其或上苍示警。职此之由。兹逆沴消除。和甘立召。深观天人感应之理。可不共知儆惕乎。着通谕内外大小臣工、各当靖共尔位。熙绩亮功。以冀感召天和。共臻上理。用副朕寅承保乂之至意。  

○命刑部左侍郎秀宁、驰往直隶昌平州审案。  

○庚辰。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及在外公主福晋命妇行礼。  

○命工部尚书苏楞额、仍在紫禁城内骑马。  

○辛巳。上诣安佑宫行礼。  

○谕内阁、德宁阿奏、李銮宣病故。暂行代办总督衙门事务。曹六兴奏、暂行代办藩司衙门事务。该省总督藩司相继出缺。德宁阿等以公事为重。暂行代理。所办俱是。四川总督员缺。前已<闲>调蒋攸铦、降上□日令其速赴新任。蒋攸铦未到任以前。四川总督、着德宁阿暂行署理。曹六兴、昨已升授四川藩司、着即接印任事。  

○谕军机大臣等、蒋攸铦调补四川总督后。曾降上□日令该督查明由广东至四川捷近道路。立即驰赴新任。彼时四川总督印务。尚有李銮宣护理。现在李銮宣病故。万不得已。暂令将军德宁阿兼署。德宁阿于地方事务。全不谙习。不识文字。蒋攸铦无论行抵何处。接奉谕上□日。着即无分昼夜。驰驿兼程。前往四川接印任事。不可片刻迟延。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命调任江苏巡抚李尧栋、仍回云南巡抚任。以江苏布政使陈桂生、为巡抚。按察使伊什扎木素、为布政使。调福建按察使麟祥、为江苏按察使。以福建台湾道糜奇瑜、为按察使。  

○以福建福州协副将安庆、为四川松潘镇总兵官。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清丰县民李毛坤女李氏。  

○户部议准、云南巡抚李尧栋疏报、文山、会泽、二县、开垦田四十三顷七十四亩有奇。照例升科。从之。  

○壬午。上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  

○还宫。  

○命察哈尔都统松筠、驰往归化城审案。  

○癸未。谕军机大臣等、前曾有上□日谕知松筠、已离伊犁将军之任。嗣后不准贡献马匹。乃松筠自到察哈尔都统任后。又复进马。该处副都统棍楚克策楞、亦进马二匹。张家口素不产马。该都统等向无进马之例。此次必系松筠自出主见。又约会棍楚克策楞一同进献。作为陪伴。甚属无谓。松筠着传上□日申饬。伊二人所进之马。俱不堪供御。己归入阿拉善群内。松筠嗣后不准再进马匹。傥再行渎进。除将马匹立时拨回外。仍将伊交部议处。再昨降上□日派松筠前往归化城。查办佐领达莫龙呈控盘获教匪、副都统等不为究办一案。系因察哈尔距归化城不远。令松筠就近前往。松筠到彼审明后。即缮摺具奏。速回察哈尔都统本任。断不可借奉使为名。妄思来京复命也。将此谕令知之。  

○甲申。命署礼部右侍郎李鸿宾、驰往河南审案。并查勘河南山东一带黄运河湖水势。  

○命哈密帮办大臣积德、巴里坤领队大臣吉凌阿、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佛安、回京。赏候补主事佛住、三等侍卫。为哈密帮办大臣。已革吉林副都统达禄、蓝翎侍卫。为巴里坤领队大臣。赞礼郎舒宁、三等侍卫。为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  

○蠲缓江苏高邮、甘泉、宝应、睢宁、句容、山阳、阜宁、清河、桃源、安东、盐城、泰、江都、铜山、丰、沛、萧、砀山、宿迁、十九州县、及淮安、大河、徐州、三卫、水灾新旧额赋有差。并赈高邮、甘泉、宝应、三州县、灾民。给沛县、灾民一月口粮。  

○乙酉。谕内阁、盛京为我朝发祥之地。缔造鸿规。式瞻前烈。我皇考高宗纯皇帝临御六十年。曾四次躬诣。恭谒祖陵。并垂训后嗣。必当眷怀旧疆。再三周历。朕在藩邸时。曾随侍皇考东巡。及寅承大统。恪遵圣训。于嘉庆十年。亲诣陪都。祗谒桥山。越今十有二年。缅维祖宗遗绪。慕切羹墙。允宜再申叩谒。敬荐肸馨。特涓吉于明年七月二十二日。自京启銮。前往盛京。恭谒三陵。届期令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随往。所有一切典礼事宜。着各该衙门照例敬谨豫备。  

○又谕、御史卿祖培奏、请敕各省学政、讲明朱子全书、以端士习一摺。教化为立政之本。以正人心。以厚风俗。非特各省学政、当讲明正学。以端士习。即督抚藩臬、以至道府州县、各有治民之责。皆应随时化导。俾小民迁善远恶。力返淳风。宋儒朱子全书。固足以阐明经术。而五经及四子书。炳若日星。若在官者、各能身体力行。以为编氓倡率。亦何不可收世道人心之益。朕前降谕上□日。令牧民者、惟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教民之先务。直省大小官吏、果能仰体朕意。实力奉行。广为劝谕。使父诫其子。兄诫其弟。久之渐摩成习。薰德而善良者众。日计虽不足。月计则有余也。其有愚顽梗化之徒。狃于邪说。则明刑所以弼教。化导与惩创相辅而行。使民知畏法而生惧心。即渐知慕义而生愧心。至于有耻且格。则经正民兴。自无邪慝矣。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松筠等请将张家口驻防八旗协领三员。作为前锋翼长。准戴翎枝。并请添设前锋参领前锋校等语。张家口驻防员弁。向无准戴翎枝之例。今松筠等奏请添设。断不可行。若各处驻防将军大臣等、皆效尤更张。又将如何办理。松筠于所到之处。祇图邀誉。此必又系听信属员怂恿。希冀侥幸。代为奏请。除所奏不准行外。松筠、棍楚克策楞、俱着交部议处。并着松筠即将此事系伊属员何人首先倡为怂恿。指名具奏。一并交部议处。  

○缓徵江西德化、星子、德安、三县、被水地亩额赋。  

○丙戌。试中式武举钱殿甲等四十六人于太和殿前。  

○谕内阁、近来内外各衙门。办事因循疲玩。屡经训饬。积习竟不能革除。昨日朕披览工部核销顺天府具题、嘉庆十四年己巳恩科文武会试搭盖棚座等项、用过银两一本。工部核销。并未逾限。顺天府于事越八年之久。始行具题。即此一事。可见刘镮之、兼管顺天府尹任内诸事懈弛。降级调用。尚未偿其疲玩之咎。着通谕内外大小各衙门、嗣后遇有应办事件。无论钜细。俱应迅速办理。不可怠惰迟延。致有积压。用副朕谆谆告诫至意。  

○丁亥。谕内阁、御史王庭华奏、分发佐杂人员、请严加甄别一摺。各省分发佐杂人员。人冗途杂。贤否不一。自应立法甄汰。以示区别。着各督抚、将分发佐杂人员于到省后。即留心查察。如有身家不清、流品不正者。随时奏明斥革。不必待至一年。其才堪造就者。试用一年。准其咨留本省。照例补用。才庸品劣者。一年限满。分别降调。咨回原籍。务各秉公考核。勿稍瞻徇。五城拣发各员。亦着一体甄别。以肃官方。  

○谕军机大臣等、据张映汉奏、湖北清查旧案、第九限应完银五万二千四百三两零、现已如数完解司库、并声明末三限银两完解后、仍有新办清查案内各州县、情愿代前任认完无着、及逃亡民欠等项银两、请于二十五年旧案三限全完、再分十年弥补等语。湖北各州县仓库亏短银两。前于嘉庆十二年。经该督抚奏请分十二限弥补全完。彼时因亏空人数众多。加恩免其治罪。准其依限完缴。已属格外恩施。此后何得再有续亏。乃昨据阮元张映汉会奏、覆加清查。将前次漏报各款、请于十二限满后。自嘉庆二十五年六月起。再分限十年弥补完竣。当即降上□日申饬。令庆保张映汉另行妥议。此次张映汉摺内。又复申理前说。看来该省从前十二年清查之案。开报隐漏者尚多。若似此前限满后。又以清查未尽为词。续行展限。拖延岁月。终无清楚之日。庆保系新任总督、着会同张映汉、彻底查明。全行报出。统计于前十二限满再予限几年、可以弥补全完。嗣后各州县、查出新亏。有一案即参办一案。不准再有清查名目。若仍互相容隐。匿不举报。一经发觉。不但将该州县按律治罪。并将该督抚严惩不贷。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晋昌以赏袭公爵谢恩一摺。前因晋隆在总族长任内。有失查习入邪教之人。将伊公爵革退。以晋隆现犯之罪。较晋昌前犯之罪重大。是以将此公爵、仍着晋昌承袭。晋隆本应发往盛京。朕念伊母年老。晋昌复在伊犁将军任所。伊家无人侍奉。加恩将晋隆免其发往。留京侍奉伊母。即与施恩于晋昌无异。晋昌当感朕恩施。尽心图报。永保边界乂安。不得更张任意办理。  

○福建台湾镇总兵官武隆阿等奏、拏获洋盗出力人员。得上

□日嘉奖。赏守备谢建雍、花翎。县丞范邦干等、升叙有差。  

○免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被灾兵丁额粮。并贷贫民口粮。  

○戊子。上诣时应宫昭显庙拈香。  

○御紫光阁。阅中式武举马步射。  

○己丑。上御箭亭。阅中式武举技勇。  

○御乾清宫。引见中式武举。亲定甲乙。  

○谕内阁、国家各旗营品制。定例已久。俱当率由旧章。张家口驻防协领、向无翎枝。亦未设有前锋参领、前锋校等官。松筠率臆请增。实属沽名市惠。只知邀誉。任意更张。此端一开。若各省纷纷效尤。岂不有紊官制。兵部将松筠照妄行条奏例。议降一级调用。本属咎所应得。姑从宽改为降二级留任。棍楚克策楞身任副都统、凡与都统会办事件。可从则从。不可从即应驳正。若都统仍然固执。则当据实参奏。乃棍楚克策楞心知不可。不敢驳诘。一味随声附和。伊本属无用之人。即留任亦毫无裨益。棍楚克策楞、着革去副都统。伊本系散秩大臣。着来京仍回散秩大臣之任。罚俸三年。以示惩戒。  

○调正红旗汉军副都统瑞龄、为察哈尔副都统。以散秩大臣奕礼、为正红旗汉军副都统。  

○庚寅。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中式武举一甲武凤来、马维衍、王志元、三人、武进士及第。二甲张肇泰等六人、武进士出身。三甲钱殿甲等三十七人、同武进士出身。  

○壬辰。上御懋勤殿。勾到河南、山东、情实罪犯。停决河南斩犯四人。绞犯四十人。山东斩犯十人。绞犯五人。余一百一人予勾。  

○谕内阁、富俊等奏、赈恤米石酌请变通一摺。盛京复州等处被灾旗民。应领续赈米石。据该将军等查明仓贮不敷。若由邻邑改拨。转运需时。着照所请、准其一半照银米兼赈例折给银两。一半照依高粮米价折给银两。听民自买杂粮食用。所需银两。即由盛京户部银库动用。  

○又谕、朕前日披阅工部核销顺天府具题嘉庆十四年己巳恩科会试公用银两一本。迟至八年之久。始行具题。当经降上□日训饬。昨日复阅工部核销顺天府具题嘉庆十年繙译会试公用银两一本。所用银数不过二百余两。乃迟至十二年之久。始行具题。尤觉可笑。顺天府办理公事。如此疲玩。恐此外紧要案件。因循积压者不知凡几。着章煦、汪如渊、逐细详查。应行办理者、迅速清厘。如有玩延贻误者、即据实参奏。毋稍瞻徇。  

○调镶蓝旗汉军副都统英绶、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以内阁学士哈宁阿、兼镶蓝旗汉军副都统。  

○赠故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福长安、都统衔。赏银三百两治丧。  

○减免直隶安、隆平、宁晋、新河、南宫、任、六州县、积水地亩额赋。  

○乙未。旌表守正捐躯江西宜春县民曾德厚妻龙氏。  

○丙申。上御懋勤殿。勾到山西、直隶、热河、情实罪犯。停决山西斩犯八人。绞犯六人。直隶斩犯七人。绞犯十三人。余一百一人予勾。  

○谕内阁、王大、杨三、二犯入教。听纠同往宋家庄、赴荣华会。至中途畏惧。始行逃回。已有助逆之情。法无可贷。王大、杨三、俱着即处斩。王左虽经入教。与知逆情。惟该犯曾充眼目。拏获逆犯四名。均系凌迟斩枭之犯。尚可贷其一死。王左着照刘六斤之例。在刑部永远监禁。遇赦不赦。刘第四、张其信、王璧、随同入教。并未助逆。其得受白布。止系图免杀害。刘第四、张其信、王璧、俱着解交直隶省城。永远监禁。遇赦不赦。如有拏获逆犯。令其识认质对。  

○丁酉。谕军机大臣等、孙玉庭等奏、现在之御黄坝、过于刷深、不能施工、束清坝、亦因御黄坝掣溜太急、难期稳立、不得不添建重坝、以资擎束、查旧二坝地方、系曾经立坝之处、可以照旧修筑、原设之御黄坝、现已收窄、照旧修守、并非听其废弃、止系添建一坝、期为重门擎托等语。新御黄坝口门。刷深至八丈有余。捆埽进占。难以施工。自系实在情形。现在清水出口过畅。若不加收束。冬令消水太多。来年清水不足。所关更钜。该督等所议、祇系就水势较浅之处。添筑重坝一道。将口门收窄。藉以钳束清水。不使过于宣洩。其现在之御黄坝基。照旧修守。并未废弃。且相距亦仅一百九十丈。并无五六百丈之遥。着即照该督等所奏、迅速兴工。妥协办理。惟是该督等既再四酌筹。移建此坝。务期于蓄清敌黄机宜。实有裨益。傥建坝之后。或不能收效。则错误之咎。惟伊二人是问。彼时不但将所用钱粮。全行着赔。仍必严惩不贷。将此谕令知之。  

○戊戌。上御懋勤殿。勾到朝审情实罪犯。停决官犯一人。斩犯五人。绞犯十三人。余十六人予勾。  

○谕内阁、我朝列圣相承。广开言路。朕虚怀纳谏。凡科道所上章疏。其言是者。无不采纳施行。即或识见迂陋。所言不当。亦每曲示包容。不特不肯诛戮言官。即如前朝秕政。廷杖谏臣。亦从无其事。本日朝审勾到官犯内。伊绵泰、萧镇、二名。俱予勾决。伊绵泰枉法婪赃。法所难宥。至萧镇职居言路。得以上章言事。徇情听嘱。已干法纪。乃竟贿卖条陈。以奏事为纳赂之具。欺君罔上。孰大于此。若不加严惩。则言以贿行。颠倒是非。变乱黑白。势将何所不至。特将该犯明正典刑。以昭炯戒。内外臣工。当知朕所诛者。乃坏法营私、行同市侩之小人。于上章言事之谏官、毫不相涉也。将此明白通谕知之。  

○又谕、内阁参奏、陈预具题李升魁、疯病痊愈、限满释放一本。声明本内于恭书孝圣宪皇后误书一字。票拟严加议处签进呈。朕每日披览奏章书籍。遇有列圣列后庙号。俱敬谨捧阅。内外臣工。尤应敬谨详校。从前緼布、英和、成宁等、均因擡写错误。立予降调。今该省具题本内。于擡写之处、误书一字。实非寻常错误可比。巡抚陈预、臬司张五纬、本应即予降调。惟东省现当整饬之时。办事需人。若将伊二人同时降黜。乏员更换。陈预着仍降为三品顶带。张五纬着降为四品顶带。俱仍交部严加议处。其缮写错误之人。着陈预自行查明。从重定拟具奏。寻议陈预、张五纬、俱革职。得上□日、加恩改为革职留任。  

○又谕、巴哈布奏、善化县知县王余英、缉捕认真、恳恩鼓励等语。近来各督抚、每于属员办事稍有微长。辄滥行保举。藉以市惠。殊为陋习。即如此案王余英缉获邻境越狱盗犯谭三一名。该抚暂行存记。如该员始终奋勉。再有出力之处。始行保奏。有何不可。至该员将本境盗犯。于疏防限内。全行拏获。功过仅足相抵。何得遽请恩施。所奏着不准行。  

○又谕、前据巡视南城御史广泰等奏、拏获私造火药之黄朋等一案。当经降上□日交刑部审讯。兹据该部讯明黄朋等、系开设花爆作坊。其所用硝黄、均买自官行。确有来历。并经刑部司员、会同该城指挥、查验封存料母。实系秸灰。黄朋等并非私造火药。不在例禁。无罪可科。该城前此并不查明。妄行拘拏。奏请交部审办。实属错误。广泰、蒋诗、俱着传上□日申饬。黄朋、魏思清、孙锦义、陈明、魏大成、即着省释。步军统领、顺天府、五城、均有缉捕之责。原以除莠安良。肃清辇毂。乃于降上□日饬缉要犯。不能捕获一名。日久恐干饬责。辄将寻常案犯逮系多人。张皇入奏。甚至不察虚实。滥及平民。及讯系无辜。始行释放。而其人业己家产荡然。京师为万方辐辏之区。市廛阗溢。若缉捕衙门。皆似此苛扰。胥役藉爪牙之威。肆行索诈。必致民不聊生。迥非除莠安良。转成病民苛政。但不可因有此上□日。又形怠玩。着通谕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五城、所有饬缉要犯。务各上紧严拏。毋稍疏懈。其不在禁令者。勿许率意妄拏。致多株累。若官吏人等、藉端苛扰。从中需索。至有如近日西城查封米铺朋诈钱文情事。一经发觉。定行严惩不贷。  

○缓徵湖南澧州、被水田亩新旧额赋。  

○贷陕西靖边县、被雹灾民一月口粮。  

○己亥。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谕内阁、方受畴等奏、拣员升署大兴县知县一摺。前任大兴县知县黄万里、因延案不办。拖毙人命。革职治罪。近日顺天府属事件。因循疲玩。积压累累。大兴宛平二县者居多。方受畴、章煦、汪如渊、会同拣员升补大兴县。自应秉公遴选。择其办事认真、振作有为者。奏请升调。本日据该督等、请以玉田县知县黄克昌升署。朕阅该员参罚单内。开载共六十余案。多系经徵不力、缉捕未获事件。前曾降上□日通谕各督抚。不准以参罚过多之员。违例请升。直隶州县。共有一百余缺。其中岂乏能胜京县之任者。即谓黄克昌才具尚优。其本任玉田、来年巡幸盛京。跸路经临。尽可留该员在任经理。何必转令升署大兴。该督等不过为该员升迁起见。故尔违例陈请。除黄克昌不准升署大兴县知县外。方受畴、章煦、汪如渊、俱着交部议处。大兴县一缺。着另行会同拣员请补。傥再以黄克昌渎请。定将该督等治罪不贷。  

○缓徵直隶河闲、肃宁、任邱、沧、南皮、冀、武邑、衡水、新河、隆平、献、交河、景、故城、东光、天津、青、静海、盐山、庆云、邢台、沙河、唐山、广宗、钜鹿、南和、内邱、延庆、保安、蔚、宣化、西宁、怀来、易、涞水、南宫、枣强、赵、高邑、宁晋、柏乡、临城、阜平、阜城、平乡、永年、邯郸、成安、肥乡、曲周、广平、鸡泽、磁、大名、元城、清丰、五十六州县、旱灾霜灾雹灾新旧额赋有差。  

○是月。山西巡抚和舜武奏、查阅省城营伍。得上□日、山西营伍。大半庸劣。必须力加操练。不可怠惰。  

○陕甘总督长龄奏、遵谕严防采买兵粮积敝□大。得上□日、能不徇隐。不顾情面。有敝□大即参。力加振作。自然积习可除矣。若稍姑息。则朕之谕。与汝之奏。皆成空谈。将来又烦朕心更易大吏。太不成事矣。  

○新调四川总督蒋攸铦奏报、交篆起程驰赴新任日期。得上

□日、西南保障。疆宇寥廓。五方杂处。讼狱滋繁。以清慎居心。勤明任事。察吏宜严。治民以正。切忌疲玩因循。常思威克厥爱。勉之勿怠。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七·李心传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张岱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大事记解题卷十二·吕祖谦
  福建通志列传选卷四·陈衍
  通志卷一百一·郑樵
  偏安排日事迹卷三·佚名
  司勋部·佚名
  卷第十七·佚名
  宋立峯·佚名
  地理志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四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六古今体一百一十四首【乙酉四】阅河四依皇祖诗韵阅河历历仰尧营挈要云由地里行稍事调停在清口下河连岁幸收成【河臣向皆靳拆清口平时节宣未畅下游易遭漫溢壬午春廵定制以高堰五坝水志高

  • 卷六十一·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一长真子谭处端【七首刻顾嗣立元百家诗中今补九首】补唐顺之史纂左编谭处端初名玊字伯玊后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葢祖师授之也世为寜海人以金太宗天防元年三月一日生生而骨相不

  • 外集卷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二言志幽通赋          【汉】班 固系高顼之?冑兮氏中叶之炳灵飖凯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飏声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老遘愍以行謡终保已而贻则兮里上仁之

  • 卷二十九·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二十九宋 范成大 撰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斋祠难着野衣冠旋赎金章始见闲台架尘清球路暗花书墨渍笏头斑当年馹骑传呼赐此日村童拂拭还若比前厅荒驿舍见存犹可一开顔儿女传观省见稀病身聊复借

  • 卷二·朱昆田

    得耕客都下書云「首夏歸桃鄉」,喜而賦此去歲送君桃葉渡,紛紛雨雪江城暮。今歲憶君梅花溪,落紅如雨成春泥。一春飽聽雞頭鶻,為怕愁多睡連月。陌上開殘似面花,水邊不見湔裙襪。桃鄉寂寂無人煙,古水百折流涓涓。吳牛兩具犁兩架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二·焦竑

      河南一(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布政使   河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李公禎墓碑(錢習禮)   河南右布政使蕭省身傳(實錄)   河南右布政使豐慶傳(實錄)   河南左布政程公泰墓碑(程敏政)   河南右

  • 列传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一百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赵浚。○赵浚字明仲侍中仁规之曾孙。 自幼倜 有大志。 恭愍王在寿德宫望见浚挟书过宫前召见奇之问其家世卽命属宝马陪指谕。 王使洪伦辈强

  • 七一 月如与日如·周作人

    在四七死后,大书房里增加了不少的住民。最早的要算是礼房的利宾夫妇,他们于父母去世后将原住房给了仲翔,自己带领了子女搬到外边来了。随后来的是中房慰农的两个儿子,寿恒字月如,小名泰,寿升字日如,小名升,他们和利宾都是周氏

  • 第二节 南方诸国形势(上)·吕思勉

    自后唐至石晋,为时约三十年,据中原之地者,无暇过问偏方之事,梁尚有意于经略吴、楚,特力不足耳。后唐庄宗,则初无意于此。其灭前蜀,特由好贿,说见第十二章第五节。不久亦复失之矣。而偏方诸国,亦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海内遂

  • 孟子纂疏卷十二·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疏卷十二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任平声】任国名【愚案任薛同姓之国在齐宋之间】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也色与礼孰重任人复问也曰礼重

  • 春秋大全卷八·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庄公中【乙庄王十未一年】八年【齐襄十二弑晋缗十九卫惠十四蔡哀九郑厉十五子仪八曹庄十六陈宣七靖十八宋闵六秦武十二楚文四】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公羊传次不言俟此其言俟何托不得已也谷梁

  • 卷十二·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二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陈 郑谱曰陈者大皥虙戏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後封其子妫满於陈都宛丘之侧是曰陈胡公以备三恪妻以元女大姬其封域在禹贡豫

  • 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太虚

    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种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佛教燃起了革命热情,在辛亥革命的侠情朝气中,提出了教理(那时叫学理)革命,僧制(那时叫组织)革命,寺产(那时叫财产)革命的口号──这三句口号,曾为当时佛学丛报所批驳,我又作“敢问佛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九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王舍城有外道出家名舍罗步。住须摩竭陀池侧。于自众中作如是唱言。沙门释子法我悉知。我先已知彼法.律而悉弃舍。时。有众多比丘晨朝著衣持钵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五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五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纯陀品下从文殊赞言去。是第三文殊称美。文为四。初领成其说。二叹言行相应。三叹玄。会佛旨。四受劝又劝领成前两劝兼领两诃初如文。次善男子汝今下。言

  • 题重刊十规论后·文益

    十规论者。乃曹溪下第十世法眼禅师所着也。禅师自见地藏得指课后。开口动舌无非与人解粘去缚。且如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答云。是曹源一滴水。又僧慧超问。如何是佛。答云。汝是慧超。与么设施。恰似炊铁饤饭。煮

  • 卷二十五(上)·佚名

    五四〇 睒摩贤者本生谭[菩萨=仙人子]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扶养母亲之一比丘所作之谈话。然而,住于舍卫城之都城有十八俱胝财产之豪商家有一儿子,受两亲极为宠爱。彼某日登上高建筑物之广间,开窗下望街道,见诸众人

  • 清稗类钞·徐珂

    笔记集。清徐珂编著。不分卷。汇辑野史笔记和当时新闻报刊中关于有清一代的朝野遗闻轶事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的事迹,体裁仿清初潘永因《宋稗类钞》,分门别类,按性质、年代先后,以事类相从,资料丰富,对研究清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