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上年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

八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上年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日

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余未及次数者,着加恩宽免,毋庸于下次积算。钦此。又奉旨:现已添设总校,其总裁等不过从中抽阅,伊等所阅之书既少,则处分不应仍照向例。嗣后书内每错一次,即将签贴之总裁交部察议。钦此。又奉旨:此后书内错误,总裁、总校记过一次者,分校着记过二次。钦此。又总校张能照等检阅书籍较多,前经奏明,请照三次议处之例办理,奉旨允行。又奉旨:阿桂、和珅派阅书籍内签出错误之处,一并照例议处。钦此。钦遵。各在案。

上年九月以前所进书籍错误次数,业经按季查核。所有上年十月起至十二月止,进过全书六次、《永乐大典》一次,臣等详加查核,除分校记过七十八次之陈墉,记过六十六次之沈清藻,记过四十八次之陈文枢,记过四十六次之宋枋远、胡士震,记过二十八次之翁树棠,记过二十八次之卢遂,记过十次之高中,记过十次之吴锡麟,记过二次之王嘉曾,已经病故,毋庸议查总裁嵇璜记过九次,蔡新、沈初各记过一次,董诰记过四次,曹文埴记过七次;总阅德保记过三次,达椿、庄存与、尹壮图、李绶各记过二次,周煌、钱载各记过五次,钱士云记过一次,汪永锡记过六次,窦光鼐记过四次,倪承宽记过三次;提调吴裕德记过三十一次;总校王燕绪记过二百八十六次,朱钤记过一百三十一次,何思钧记过一百二十四次,仓圣脉记过八十九次,杨懋珩记过四十四次,缪琪记过三十四次;分校陆湘记过九十八次,励守谦记过九十二次,陈昌齐记过八十八次,刘源溥记过四十次,俞大猷记过二十九次,于鼎记过二十八次,庄承籛、范衷各记过二十六次,苏青鳌记过二十三次,缪晋、吴省兰各记过二十二次,李斯咏、蔡必昌、石鸿翥各记过二十次,吴鼎雯记过十八次,王增、卜维吉各记过十六次,平恕、曹锡龄、罗万选、钱世锡、温常绶、许兆椿各记过十四次,戴衢亨、汪镛、雷纯、金光悌、张慎和、庄通敏各记过十二次,郭祚炽、汪锡魁、范鏊、牛稔文、严福、潘曾起、邵晋涵各记过十次,王锺泰、朱攸、张虎拜、常循、闵惇大各记过八次,王春煦、汪如洋、潘庭筠、袁文邵、甄松年、邱桂山、汪日赞、王璸、胡予襄、戴联奎各记过六次,吴锡麒、李荃、汪(上旦下永)、潘奕隽、孙球、张焘、秦瀛、孙溶、叶菼、王汝嘉、陈木、冯敏昌、康仪钧、刘图南、季学锦、周鋐各记过四次,邹奕孝、周兴岱、罗修源、徐立纲、邹炳泰、王学海、王允中、裴谦、田尹衡、李镕、章宗瀛、吴绍昱、朱炘、盛惇崇、施培应、秦泉、徐步云、范来宗、张曾炳、胡敏、孙希旦、叶兰、沈凤辉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一·脱脱
  屈节解第三十七·王肃
  ●明朝小史卷一 洪武纪·吕毖
  卷之七百一·佚名
  卷之六百十七·佚名
  第二九九移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一一七一五--三·佚名
  九四○ 盛京兵部侍郎伯兴奏第一拨全书运到盛京折·佚名
  卷之六十六·祁韵士
  ●弘光实录钞卷三·佚名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沈从文
  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一百四十九上·雍正
  卷第六十二·佚名
  卷四十五·宋敏求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贾少卿·唐圭璋

      待考。   临江仙   月寺星轺尘梦断。如今平地仙人。烟霞卷起旧精神。香焚金鸑鷟,书奏玉麒麟。   闻道枫宸求侍从,看庆命重新。且将负月剩酬身。樽中长有酒,花下不辜春。

  • 第四十一出 耽试·汤显祖

    【凤凰阁】〔净扮苗舜宾引众上〕九边烽火咤。秋水鱼龙怎化?广寒丹桂吐 层花,谁向云端折下?〔合〕殿闱深锁,取试卷看详回话。〔集唐〕“铸时天匠 待英豪谭用之,

  • 卷第一百八十七·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三〔起屠维单阏(己卯)正月,尽十月,不满一年。〕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

  • ○瓦将军试金台书院·许指严

    庚子联军之役,西太后既与帝及诸妃嫔西遁,域中汹汹无主。八国军既入城,各画界分地而治,众推德将瓦德西将军为统帅。瓦稔知中华习俗,人亦和平喜交际,乃建议招致京中绅士,参与安民善后各事宜,每日开会议事。一时士民颇颂之,争先往

  • 卷一百九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三月辛亥朔 上御 奉天殿试行在礼部选中举人董璘等二百五十人制策曰帝王之治天下必有要道昔之圣人垂衣裳而天下治唐虞之世治道彰明其命官咨牧载之于书有可见已成周之官倍蓰唐虞备存周礼其详得而数之周礼周

  •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佚名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初六日,孙杜棱,达拉海德叻克依纳玛西奇,土谢图额驸兄之子拉巴希喜、孔果尔老人之子穆寨达赖楚呼尔、达赖楚呼尔兄之子达西、海萨台吉、吉穆布木布楚呼尔、古鲁、哈坦巴图鲁等诸蒙古贝勒,及我汗诸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佚名

    成王下周公待士【昌黎 石守道 荆公】周公居变【东坡 颍滨】周公不乐【东坡】召公【荆公】周公待士昌黎曰周公之为辅相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髪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

  • 第三章 入伍前后·冯玉祥

    我的童年时期,一直在穷苦中挣扎着,但其间也曾有过一度学塾生活。不过为时不久,就又不得不丢弃了这个幸福,走上长征之途。一八九一年的秋天,我开始到学塾里读书。这在有钱人家子弟看来,当然是一种儿童应享的福利,丝毫不觉得稀

  • 刘孝绰传·姚思廉

    刘孝绰字孝绰,彭城人,本名冉。父亲刘绘,齐朝时任大司马霸府从事中郎。刘孝绰年幼时聪明,反应快,七岁时就会写文章。舅舅王融是齐朝的中书郎,特别欣赏他,常常把他带在车上一起去亲戚朋友家,号称神童。王融总是说:“天下的文章,除

  •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四都察院一国初置御史台从一品衙门设左右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经历都事照磨管勾监察御史译事引进等官洪武十三年改正二品衙门设

  • 复香港女众书(二通)·太虚

    一以深密佛告善现,因论生论,展转谈及不为女人说过五六语等律文。佛于声闻乘专为比丘,初步即超欲界,故经律呵厌女,令女自厌,其处非一;大乘则胜鬘、月上等全异此。深密之告善现,乃以其深解空义,绝不须牵及此问题。我对女佛徒,只劝

  • 卷第五·佚名

    祖堂集卷五 祖堂卷五 大颠 大颠和尚嗣石头,在潮州。元和十三年戊戌岁迎真身,元和皇帝于安远门躬自焚香,迎候顶礼。皇帝及百寮俱见五色光现,皆云是佛光,百寮拜贺圣感。唯有侍郎韩愈一人独言不是佛光,不肯拜贺圣德。帝问:&ld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四·法藏

    (尽第十地)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第八地七门同前。初释名者。不动名亦有三义。一约一义。摄论云。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名不动地。无性世亲并同此释。无性释意。第七地中行动相不动。此中行相俱不动。二约二义。金光

  • 卷之十·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羼提居士 毕熈志 较订唐德宗(下)己卯(十五年)四月帝诞节。敕有司备仪辇。迎教授和尚澄观。入内殿。阐扬华严宗旨。观陞高座曰。大哉真界。万法资始。包空有而绝相。入言象而无迹。妙有不

  • 卷之十·牧云通门

    嘉兴大藏经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卷之十东吴 毛晋子晋 编阅鄂州 记室智时 较订诗(乙)古南时下送王言远北上严霜昨夜结寒梅车马兼程北望催 圣主励精求治策贤良捧牍奋雄才觚棱云气天边识彩笔花光辇

  • 黄帝授三子玄女经·佚名

    黄帝授三子玄女经,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着录「玄女式经要法一卷」;萧吉《五行大义》引「玄女拭经」,疑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众术类。此书内容词语,与《黄帝龙首经》相似,亦为汉魏六朝古占卜书。

  • 孟子传·张九成

    二十九卷。宋张九成(1092—1159)撰。张九成字子韶,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二年(1132)中状元,历任佥判、著作郎、礼部侍郎等职。反对秦桧和金,又被诬与禅师宗杲交游,谤讪朝庭,一贬再贬。自号横浦居士、无垢居士,谥文忠

  • 水东日记·叶盛

    《水东日记》40卷,明叶盛撰。本书内容主要是记述明代前期的典章制度,由于作者久居官场,见闻亦广,对于各项制度及其沿革利弊等言之甚详,《四库提要》说:“(叶)盛留心掌故,于朝廷旧典,考究最详。……是书记明代制度及一时遗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