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第二十二 郡国四(原文)

(青州、荆州、扬州)

○青州

济南 平原 乐安 北海 东莱 齐国

○荆州

南陽 南郡 江夏 零陵 桂陽 武陵 长沙

○扬州

九江 丹陽 庐江 会稽 吴郡 豫章

◆济南国(故齐,文帝分。雒陽东千八百里。)十城,户七万八千五百四十四,口四十五万三千三百八。

〖东平陵〗有铁。有谭城。有天山。

〖著〗

〖於陵〗

〖台〗

〖菅〗有赖亭。

〖土鼓〗

〖梁邹〗

〖邹平〗

〖东朝陽〗

〖历城〗有铁。有巨里聚。

◆平原郡(高帝置。雒陽北一千三百里。)九城,户十五万五千五百八十八,口百万二千六百五十八。

〖平原〗

〖高唐〗湿水出。

〖般〗

〖鬲〗侯国。夏时有鬲君,灭浞,立少康。

〖祝阿〗春秋时曰祝柯。有野井亭。

〖乐陵〗

〖湿陰〗

〖安德〗侯国。

〖厌次〗本富平。明帝更名。

◆乐安国(高帝西平昌置,为千乘,永元七年更名。雒陽东千五百二十里。)九城,户七万四千四百,口四十二万四千七十五。

〖临济〗本狄,安帝更名。

〖千乘〗

〖高菀〗

〖乐安〗

〖博昌〗有薄泵城。有贝中聚。有时水。

〖蓼城〗侯国。

〖利〗故属齐。

〖益〗侯国。故属北海。

〖寿光〗故属北海。有灌亭。

◆北海国(景帝置。建武十三年省菑川、高密、胶东三国,以其县属。)十八城,户十五万八千六百四十一,口八十五万三千六百四。

〖剧〗有纪亭,古纪国。

〖营陵〗

〖平寿〗有斟城。有寒亭,古寒国,浞封此。

〖都昌〗

〖安丘〗有渠丘亭。

〖淳于〗永元九年夏。有密乡。

〖平昌〗侯国,故属琅邪,有蒌乡。

〖朱虚〗侯国,故属琅邪,永初元年属。

〖东安平〗故属菑川。六国时曰安平。有酅亭。

〖高密〗侯国。

〖昌安〗侯国,安帝复。

〖夷安〗侯国,安帝复。

〖胶东〗侯国。

〖即墨〗侯国。有棠乡。

〖壮武〗安帝复。

〖下密〗安帝复。

〖挺〗

◆东莱郡(高帝置。雒陽东三千一百二十八里。)十三城,户十万四千二百九十七,口四十八万四千三百九十三。

〖黄〗

〖牟平〗

〖惤〗侯国。

〖曲成〗侯国。

〖掖〗侯国。有过乡。

〖当利〗侯国

〖东牟〗侯国。

〖昌陽〗

〖卢乡〗

〖长广〗故属琅邪。

〖黔陬〗侯国,故属琅邪。有介亭。

〖葛卢〗有尤涉亭。

〖不其〗侯国,故属琅邪。

◆齐国(秦置。雒陽东千八百里。)六城,户六万四千四百一十五,口四十九万一千七百六十五。

〖临菑〗本齐,刺史治。

〖西安〗有棘里亭。有蘧丘里,古渠丘。

〖昌国〗

〖临朐〗有三亭,古郱邑。

〖广〗

〖般陽〗故属济南。

右青州刺史部,郡、国六,县六十五。

◆南陽郡(秦置。雒陽南七百里。)三十七城,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

〖宛〗本申伯国。有南就聚。有瓜里津。有夕陽聚。有东武亭。

〖冠军〗邑。

〖叶〗有长山,曰方城。有卷城。

〖新野〗有东乡,故新都。有黄邮聚。

〖章陵〗故舂陵,世祖更名。有上唐乡。

〖西鄂〗

〖雉〗

〖鲁陽〗有鲁山。有牛兰累亭。

〖犨〗

〖堵陽〗

〖博望〗

〖舞陰〗邑。

〖比陽〗

〖复陽〗侯国。有杏聚。

〖平氏〗桐柏大复山,淮水出。有宜秋聚。

〖棘陽〗有蓝乡。有黄淳聚。

〖湖陽〗邑。

〖随〗西有断蛇丘。

〖育陽〗邑。有小长安,有东陽聚。

〖涅陽〗

〖陰〗

〖酂〗

〖邓〗有?聚。

〖山都〗侯国。

〖郦〗侯国

〖穰〗

〖朝陽〗

〖蔡陽〗侯国。

〖安众〗侯国。

〖筑陽〗侯国。有涉都乡。

〖武当〗有和成聚。

〖顺陽〗侯国,故博山。有须聚。

〖成都〗

〖襄乡〗

〖南乡〗

〖丹水〗故属弘农。有章密乡。有三户亭。

〖析〗故属弘农,故楚白羽邑。有武关,在县西。有丰乡城。

◆南郡(秦置。雒陽南一千五百里。)十七城,户十六万二千五百七十,口七十四万七千六百四。

〖江陵〗有津乡。

〖巫〗西有白帝城。

〖秭归〗本国。

〖中卢〗侯国。

〖编〗有蓝口聚。

〖当陽〗

〖华容〗侯国。云梦泽在南。

〖襄陽〗有阿头山。

〖邔〗侯国。有犁丘城。

〖宜城〗侯国。

〖鄀〗侯国。永平元年夏。

〖临沮〗侯国。有荆山。

〖枝江〗侯国。本罗国。有丹陽聚。

〖夷道〗

〖夷陵〗有荆门,虎牙山。

〖州陵〗

〖很山〗故属武陵。

◆江夏郡(高帝置。雒陽南千五百里。)十四城,户五万八千四百三十四,口二十六万五千四百六十四。

〖西陵〗

〖西陽〗

〖轪〗侯国。

〖鄳〗

〖竟陵〗侯国。有郧乡。有章山,本内方。

〖云杜〗

〖沙羡〗

〖邾〗

〖下雉〗

〖蕲春〗侯国。

〖鄂〗

〖平春〗侯国。

〖南新市〗侯国。

〖安陆〗

◆零陵郡(武帝置。雒陽南三千三百里。)十三城,户二十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四,口百万一千五百七十八。

〖泉陵〗

〖零陵〗有陽朔山,湘水出。

〖营道〗南有九疑山。

〖营浦〗

〖泠道〗

〖洮陽〗

〖都梁〗有路山。

〖夫夷〗侯国。

〖始安〗侯国。

〖重安〗侯国,故钟武,永建三年更名。

〖湘乡〗

〖昭陽〗侯国。

〖烝陽〗侯国,故属长沙

◆桂陽郡(高帝置。山领山。在雒陽南三千九百里。)十一城,户十三万五千二十九,口五十五一千四百三。

〖郴〗有客岭山。

〖便〗

〖耒陽〗有铁。

〖陰山〗

〖南平〗

〖临武〗

〖桂陽〗

〖含洭〗

〖浈陽〗有{乍}领山。

〖曲江〗

〖汉宁〗永和元年置。

◆武陵郡(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雒陽南二千一百里。)十二城,户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万九百一十三。

〖临沅〗

〖汉寿〗故索,陽嘉三年更名,刺史治。

〖孱陵〗

〖零陽〗

〖充〗

〖沅陵〗先有壶头山。

〖辰陽〗

〖酉陽〗

〖迁陵〗

〖镡成〗

〖沅南〗建武二十六年置。

〖作唐〗

◆长沙郡(秦置。雒陽南二千八百里。)十三城,户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五十四,口百五万九千三百七十二。

〖临湘〗

〖攸〗

〖荼陵〗

〖安城〗

〖霝阝〗

〖湘南〗侯国。衡山在东南。

〖连道〗

〖昭陵〗

〖益陽〗

〖下隽〗

〖罗〗

〖醴陵〗

〖容陵〗

右荆州刺史部,郡七,县、邑、侯国百一十七。

◆九江郡(秦置。雒陽东一千五百里。)十四城,户八万九千四百三十六,口四十三万二千四百二十六。

〖陰陵〗

〖寿春〗

〖浚遒〗

〖成德〗

〖西曲陽〗

〖合肥〗侯国

〖历陽〗侯国,刺史治。

〖当涂〗有马丘聚,徐凤反于此。

〖全椒〗

〖钟离〗侯国。

〖阜陵〗

〖下蔡〗故属沛。

〖平阿〗故属沛。有徐山。

〖义成〗故属沛。

◆丹陽郡(秦鄣郡,武帝更名。雒陽东二千一百六十里。建安十三年,孙权分新都郡。)十六城,户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八,口六十三万五百四十五。

〖宛陵〗

〖溧陽〗

〖丹陽〗

〖故鄣〗

〖於潜〗

〖泾〗

〖歙〗

〖黝〗

〖陵陽〗

〖芜湖〗中江在西。

〖秣陵〗南有牛渚。

〖湖熟〗侯国。

〖句容〗

〖江乘〗

〖春穀〗

〖石城〗

◆庐江郡(文帝分淮南置。建武十三年省六安国,以其县属。雒陽东一千七百里。)十四城,户十万一千三百九十二,口四十二万四千六百八十三。

〖舒〗有桐乡。

〖雩娄〗侯国。

〖寻陽〗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

〖潜〗

〖临湖〗侯国。

〖龙舒〗侯国。

〖襄安〗

〖皖〗有铁。

〖居巢〗侯国。

〖六安〗国。

〖蓼〗侯国。

〖安丰〗有大别山。

〖陽泉〗侯国。

〖安风〗侯国。

◆会稽郡(秦置。本治吴,立郡吴,乃移山陰。雒陽东三千八百里。)十四城,户十二万三千九十,口四十八万一千一百九十六。

〖山陰〗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有浙江。

〖鄮〗

〖乌伤〗

〖诸暨〗

〖馀暨〗

〖太末〗

〖上虞〗

〖剡〗

〖馀姚〗

〖句章〗

〖鄞〗

〖章安〗故治,闽越地,光武更名。

〖永宁〗永和三年以章安县东瓯乡为县。

〖东部〗侯国。

◆吴郡(顺帝分会稽置。雒陽东三千二百里。)十三城,户十六万四千一百六十四,口七十万七百八十二。

〖吴〗本国。震泽在西,后名具区泽。

〖海盐〗

〖乌程〗

〖馀杭〗

〖毗陵〗季札所居。北江在北。

〖丹徒〗

〖曲阿〗

〖由拳〗

〖安〗

〖富春〗

〖陽羡〗邑。

〖无锡〗侯国。

〖娄〗

◆豫章郡(高帝置。雒陽南二千七百里。)二十一城,户四十万六千四百九十六,口百六十六万八千九百六。

〖南昌〗

〖建城〗

〖新淦〗

〖宜春〗

〖庐陵〗

〖赣〗有豫章水。

〖雩都〗

〖南野〗有台领山。

〖南城〗

〖鄱陽〗有鄱水。黄金采。

〖历陵〗有傅易山。

〖馀汗〗

〖鄡陽〗

〖彭泽〗彭蠡泽在西。

〖柴桑〗

〖艾〗

〖海昬〗侯国。

〖平都〗侯国,故安平。

〖石陽〗

〖临汝〗永元八年置。

〖建昌〗永元十六年分海昬置。

右扬州刺史部,郡六、县邑、侯国九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列传第八十七·列女一·宋濂
  第五十二回 伪交欢挟妓侑宴 假反目遣眷还乡·蔡东藩
  尚史卷一百六·李锴
  ●中京·吴廷燮
  第十六卷 元贡生 明贡生(一)·缪荃孙
  第二十九卷 唐 扬吴 南唐·缪荃孙
  通志卷七十·郑樵
  半弓居省墓日记·徐一士
  伶官传序·欧阳修
  卷二百二·杨士奇
  罪惟录选辑三·查继佐
  汉纪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前13)·司马光
  第二十七章 箬溪、德安、王家铺之血战·李宗仁
  卷四十四·佚名
  卷上·郑兴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三·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五十三异人拟栩王中立【六首】中立字汤臣岢岚人博学强记问无不知少日治易有声塲屋间家豪于财賔客日满门所以待之者备极丰腆其自奉则日食淡汤饼一杯而已年四十防妻遂不更娶亦不就举

  • 卷四百六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六十二鳬类五言古咏单鳬         【梁】简文帝衔苔入浅水刷羽向沙洲孤飞本欲去得影更淹畱咏寒鳬          简文帝廻水浮轻浪沙塲弄羽衣眇眇随山没离离傍海飞

  • ●卷十一·徐梦莘

      政宣上帙十一。   起宣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戊申,尽十一月二十七日壬午。   二十三日戊申宣抚司檄进兵刘延庆议入燕之策郭药师献谋捣虚取之。   是日萧干营於十里外以控我军由是逗留未得进宣司檄曰:大军至良乡

  • 提要·范祖禹

    【臣】等谨案唐鉴二十四卷宋范祖禹撰祖禹字纯甫华阳人嘉祐八年进士厯官龙图阁学士出知陜州治平中司马光奉诏编辑通鉴祖禹为编修官分掌唐史以其所自得者着成此书上自髙祖下迄昭宣撮取大纲系以论断为卷十二元祐初为著作

  • 宋史全文卷九下·佚名

    宋仁宗六丙申嘉祐元年春正月甲寅朔,上御大庆殿受朝。上暴感风眩,趣行礼而罢。二月甲辰,御延和殿,上康复。丙午,宰臣率百官拜表称贺。闰三月癸未朔,枢密副使王尧臣为参知政事,参知政事程戡为枢密副使。以戡与文彦博姻家故也。

  • 路史卷三十九·罗泌

    馀论二重卦伏羲子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夫八卦成列,斯小成也。因而重之爻在其中,则六十四矣。小成者,八卦自重者也。是造六画者伏羲,而六十有四者,亦伏羲也。故《世纪》云:炎帝?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夫卦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正统十四年五月庚辰朔福建都指挥佥事邓安等奏初御史柳华捕贼福建擅置更楼冷铺于诸村且编民为甲使提督巡夫又令私造钩刀铁钯诸器自卫而反贼邓茂七等俱起自夫甲遂籍以为乱请正其罪时华出为山东按察副使都察院奏华已死

  •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五传第十九浩齐特部总传浩齐特部在独石口外至京师千八百一十五里东西距百七十里南北距三百七十五里东及北界乌珠穆沁西界阿巴噶南界克什克腾元太祖十六世孙图噜博罗特再

  • 内容简介·班固

    《汉书》汉·班固 撰汉书又称前汉书,此书继《史记》之后又一重要史书。全书记述上起西汉的汉高祖,下至新朝的王莽,共230年的历史故事。本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目录【

  •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范晔

    (董卓)董卓字仲颖,是陇西临洮人。性情粗猛有谋略。年轻时曾在羌中游历,尽力和头领们结交。后来回家种地,众头领有来投奔他的,董卓为他们宰杀耕牛,和他们一块饮宴作乐,头领们感谢他的情意,回去后收罗到各类牲畜干余头来赠送他,从

  • 卷三百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弭盗宋高宗时监察御史郑刚中奏曰臣窃闻张守以江西盗贼未平兵力单寡乞行增戍朝廷降指挥差左护军千人马三百疋听张守节制

  • 卷七·戴锡章

    西夏称天授礼法延祚二年春正月,元昊遣使如宋,表请称帝改元。表曰:&ldquo;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远祖思恭,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大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沿边

  • 桓公·孔子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秋,大水。冬十月。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滕子来朝。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夏四月,取郜大鼎

  • 卷十九·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十九    宋 吕祖谦 撰定公六月季孙意如卒九月阳虎囚季桓子【五年】阳虎自平子疾专政及平子卒囚季桓子以陪臣之微而秉一国之政论季氏是强家大族在平子时亲逐君非不强何故身死未几便为陪臣

  • 卷八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四卿大夫之孝法服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谢枋得曰干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圜有阳奇象坤地在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隂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

  • 西洋文化与东洋文化·太虚

    西洋文化,古为希腊,中为罗马,近为英、法、俄、德、美,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亦宁一言之可概齐!而古者梭、柏、亚三氏,以及康德、白璧德诸哲,其为学与吾此篇所言之东方文化,固多相近;况曾主持西洋文化千余年之基督教,亦本为东方之

  •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佚名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系南北朝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篇首载《太真文九条科》,劝人尊师爱道、尊经贵法、戒酒、戒淫、戒恶语伤人、戒伤人命、戒贪爱宝货、戒欺诈虚伪、戒侮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