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豹传

王豹,顺陽人。少年时就刚正不屈。始任豫州别驾,齐王司马礒作大司马,用王豹为主簿。司马礒骄傲放任,失去天下人心,王豹致信给司马礒说:

豹听说王臣忠直尽职,并非为了自身的缘故,那是为了使皇上安心,时局稳定,保全国家的山河。所以为臣的如果欺蒙国君,施之刑罚也不为过分;为君的如果抵制直谏的臣子,给他加上灵、厉这样的谥号也不为过分。伏思明公虚心屈己对待士人,畅开胸怀接受善言,以诚恳待人著称,但逆耳之言却未见纳。豹伏念晋朝政治逐渐衰退,起自惠帝元康(291~299)以来,在职宰相,没有一人善终,这是受形势影响的结果,并非每个人都不好。时下明公能够平息祸乱,安定了国家,所以再因循以前使国家倾败的办法,沿袭中间覆车的轨迹,希望长治久安,这是我没有听说过的。现在河间王扎根关右,成都王盘踞旧魏领地,新野王扩大封地到江汉,三个方面尊贵的王,各自刚强气盛,并主管军马,处在险要的地方。况且明公兴义兵伐叛逆,功名冠绝天下,圣德光芒闪耀,威名震撼今世。现在以难于奖赏的功勋,挟制恐骇主上的威力,独自占据京都,专行操纵大权,进可使在上的帝王陷于灾祸,退可使蒺藜蔓生宫廷,希望在此情况下求得太平,不知是否会降福。敢凭自己浅陋的见解,陈述下愚之情。

昔日武王伐纣,封立诸侯为二宗伯,自陕以东,由周公旦领治,自陕以西,由召公..领治。直到周代末年,诸侯称霸的时代,周室不过数州的地方,四境强兵不敢窥视天子之权,所以如此,是普天下习惯于尊奉天子的缘故。如今果能奉行周制,以成都王为北州的方伯,管理黄河以北的王侯,明公为南州的方伯,统摄南疆的官长,各领本职,出镇其地,施行德政于外,尽忠守职于内,岁末统率所属纳贡给朝廷,选拔良才,任命贤俊,作为天子下面的百官,这样四海可长治久安,万国有幸,明公的功德可与周公召公媲美,危险与败坏的道路被堵塞,江山便可守住。希望明公寻思汉高祖接受娄敬的献策,省悟张良蹑汉王之足而献谋,离开面临深渊的危险,保住泰山般的安固。如果符合圣明之意,南陽许昌均可建都。

书送进了王府,却无回音,王豹又上书说道:

豹具书进献以来,已十二日,似乎圣旨瞩目高远,尚未垂目取阅,所以未下达一字指示,未示意是否适当。霸王之业的策略,安定危难的秘术,不可有一刻疏忽。伏思明公立有大功,拥有大名,怀有大德,掌有大权,有此四大,朝中小人嫉妒而不能相容,圣贤也担心害怕而战战兢兢,日已偏西尚无暇进餐,虽然要休息却未能休息。昔日周公旦把武王作为兄长,把成王视为君主,讨伐纣王有功,由自己辅助施政,布德又广又深,圣贤之恩广泛深远,忠贞仁爱孝亲敬长都达到极高的境界。但摄政时,四方制造谣言,离开君主出奔,留居东土三年,因发生大风刮倒树木禾苗的现象,成王才被感动省悟。如果不遭上天的报应,神人的明察,恐怕周公旦所临的祸也难以估量。至于掌握政权,还与召公分陕为伯。如今明公细察自己的功德可否超过周公。况且自元康以来,宰相的忧患,危机暗中发生,来不及思考,祸患无端而起,每在片刻之间,怎能安然保全生命!前车之鉴不远,这是明公所亲见的事。君子没有长远的打算,必有面临的忧患,忧患到来才省悟,后悔就来不及了。

目前如听从豹这个主张,让所有王侯都回到封国,北与成都王以黄河分界为南北二伯,成都王居邺城,明公都宛城,周围方圆千里,与境内侯伯子男诸爵相遵循定制,结好约盟,共同扶助皇家;进贡朝廷之法,依照周代典章。如合圣上打算,可先致意给成都王共同商讨。我虽只具小才,愿准备充当使者。古代燕赵替他人服役者,只是卑贱人物,百里奚,只是秦国楚国之间的商人。一经阐明他们的主张,两国之间便得到安宁。况且豹虽然鄙陋,却为一州事务的总管,又是明公倡议起事于险阻艰难的主簿。所以身虽微贱,所言未必不是。

司马礒指示说:“得到前后所白之事,均会意,即另作考虑。”

恰巧这时长沙王司马磖到来,在司马礒案上看到王豹的信笺,告诉司马礒说:“小子离间我们至亲骨肉,何不在宫门外铜驼下处死!”司马礒既不赞成王豹的主张,就接受了司马磖的意见,便上奏控告王豹说:“臣痛恨奸凶肆无忌惮乱国,皇位动摇,与成都王、长沙王、新野王联合兴起义兵,恢复国家安定局面,只想尽力于皇家,与自己的亲属宗族推心置腹参与王事,这是臣日夜自发的誓愿,无愧于神明。但主簿王豹近来屡有禀白,竟敢制造异端邪说,称臣愧居宰相,必将遭遇祸害,忧患即在旦夕,不祥之声会来得很急,意示臣与成都王分陕为伯,尽遣出各藩王。对上诬蔑圣朝明鉴驾驭的威望,对下助长妖言惑众,致使迷乱阻挠众心所向,议论诸多背道含恨,讨好两端,讥笑上司,诽谤下民,内进谗言,外行离间,制造险恶,导引奸邪,无故滋生疑忌仇怨。古代孔丘匡扶鲁国,便杀了少正卯,子产到郑国为相,先杀了邓析,实在是因为他们搅乱了名实,就是赵高那样怪异之类的人物。王豹为臣不忠不顺不义,就应令都邑街坊查核究竟,以法彰明邪正。”王豹行将死时,说:“把我的头挂到大司马门上,亲见士兵进攻齐王啊。”许多老百姓都认为王豹冤屈。不久司马磖便失败被杀。

猜你喜欢
  第八十五回 梁鼎芬造府为说客 黎元洪假馆作寓公·蔡东藩
  元眀事类钞卷六·姚之骃
  今献备遗卷六·项笃寿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一·阿桂
  史记集解卷三十三·裴骃
  望门投止·胡兰成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牛存节传·欧阳修
  卷三十·杨士奇
  唐纪五十九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长庆三年(癸卯、823)·司马光
  附录章程并规则之模范·孙中山
  卷四十·佚名
  礼一九·徐松
  卷一百三·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六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袁于令

    【粉蝶儿】〔小生高冠盛服上〕一片雄心。终日寄娱花酒。几年来负此吴钩。〔小旦〕慕贞姬。思义女。芳声垂后。苦淹留。伴杀舞裙歌袖。〔小生〕猿公剑术石公书。落魄吴门十载馀。〔小旦〕选伎徵歌惟买醉。只愁囘首岁华

  • 卷二百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八 徐经孙 题施山观音阁 阁道连云栈檐牙覆竹阴南来天马渡北落水龙吟林鸟疑谭偈田花欲布金凭栏观下界洞见远公心 病中有感

  • 卷一百八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十九 朱熹 远游篇 举坐且停酒听我歌远游远游何所至咫尺视九州九州何茫茫环海以为畺上有孤凤翔下有神驹骧孰能不惮远为我游其方为子奉尊酒撃铗歌慨慷送

  • 玉川子诗外集序·卢仝

    唐玉川先生卢仝履道守正之莭见于昌黎退之之文当时洛中才名硕德者如温石二处士咸应辟署吏于诸侯惟先生自顾俯仰不能与世合筑环堵以居休焉遂志而浩浩自娱观其出处之迹若人哉安可轻量矣又传先生春秋之学举世莫淂见其书故

  • 卷四十二·志第十二·历象志上·脱脱

        ◎历象志上   辽以幽、营立国,礼乐制度,规模日完,授历颁朔二百余年。今奉诏修辽史,体与宋、金似,其《大明历》不可少也。历书法禁不可得,求《大明历》元,得祖冲之法于外史。冲之之法,辽历之所从出也欤?国朝亦

  • 卷二百五十七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起神宗熙寧七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乙丑朔,詔興修農田、水利應賞者,監司申司農寺,於鄰路差官;餘官及諸色人,委提刑司於別州縣選官覆案保明。   詔取諸軍自來出戰有功該轉資人,委當職官呈驗,如少壯,籍姓名、功狀以聞。

  • 卷之三百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世家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三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肃王二。○(庚申)七年春正月辛巳朔元来告日当食停贺正礼百官素服以待不食。 癸未乃行贺礼。辛卯遣摠部典书尹硕如元贺千秋节。丁未遣

  • 苏绰传·李延寿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苏则的九世孙。他们家各代都有人食俸禄二千石。他的父亲苏协,任武功郡的太守。  苏绰从小酷好学习,博览群书,尤工于算术。他的从兄苏让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宇文泰在京城城门外替他饯行。临分别时

  • 萧朴传·脱脱

    萧朴,字延宁,国舅少父房之族。父萧劳古,因为擅长做文,成为圣宗的诗友。萧朴幼时便显得像个练达持重的人。成年之后,博学多智。开泰初,补为牌印郎君,任南院承旨,暂管转运事,不久改任南面林牙。皇上以政事问他,萧朴详细地陈说百姓

  • 先圣大训卷五·杨简

    宋 杨简 撰小辨第三十六公曰寡人欲学小辨以观于政其可乎子曰否不可社稷之主爱日曰不可得学不可以小辨是故昔者先王学齐大道以观于政天子学乐辨风制礼以行政诸侯学礼辨官政以行事以尊事天子大夫学徳别义矜行以事君士

  • 卷五·吕本中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集解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觧卷五宋 吕本中 撰庄公【名同桓公子庄王四年即位庄諡也胜敌克乱曰庄】元年春王正月谷梁传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继弑君不言即位之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不忍

  • 第35章&nbsp;问丧·戴圣

    父母亲刚刚断气,孝子要脱下吉冠,露出发笋和裹髻的帛,光着脚,把深衣前襟的下摆掖在腰带上,双手交替捶着胸口痛哭,那种悲伤万分的心情,那种痛不欲生的心情,真是五内如焚,一点水也喝不进,一口饭也吃不进,一连三天都不生火,所以左右邻

  •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二·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世尊。我于彼时。复见彼诸听法大众。以天人花及众宝物。而散佛上及诸菩萨而听法已。复更出生种种音乐杂色衣服。供养世尊。以诸衣服覆世尊上。还坐本处而共听法。世尊。我于彼时复作是念。

  • 说篆·许容

    印学论著。清许容著。一卷。共九则: 其一为文字起源, 归为六书; 其二为文字初创, 古文降而为大篆、小篆、隶、草、行、楷之衍变; 其三为欲法诸书, 先求执笔; 其四为欲书之时, 当心正气和; 其五为既明笔法, 后可刻印;

  • 金液还丹百问诀·李光玄

    金液还丹百问诀,唐末李光玄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书中称李光玄于少室山遇玄寿先生,请问还丹之事,因记录而成此书。其书言外丹术,解答药物、术语、炼制方法等问题。认为还丹以「真一为基,铅汞相依,黄芽是本

  • 至言总·佚名

    至言总,原题「会稽禹穴道士范翛然撰。」据日本吉冈义丰考证,约成书于中晚唐。五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云笈七签》卷三十五亦摘录本书。书分五篇,分别汇辑道教修炼方术:卷一〈斋戒〉,言上清、灵宝、洞神、太一、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