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瑰传

张瑰字祖逸,是吴郡吴县人。祖父张裕曾任宋的金紫光禄大夫。父亲张永,官至右光禄大夫。通晓音律,宋孝武帝曾问张永太极殿前钟声音为什么有嘶声,张永回答说:“铸钟时有铜滓掺入了。”于是扣钟找铜滓所在,凿去铜滓,钟声于是清越起来。

张瑰最初任官为江夏王太尉行参军,署外兵,又随府为太傅五官,很受刘义恭的知遇。迁官太子舍人,中书郎,骠骑从事中郎,司徒右长史。当初,张永曾在白下领军抵抗过桂陽叛军,溃散,阮佃夫等要加罪张永,太祖(萧道成)反复为他申辩,张瑰从此感恩太祖主动来结好关系。转任通直散骑常侍,骁骑将军。父亲去世,张瑰回到吴县家中服丧。

升明元年(477),刘秉起异心,当时其弟刘遐主管吴郡,其兄弟暗中响应。又趁着沈攸之事件,聚众三千人,并打造攻城器具。太祖密遣殿中将军让白龙前往传命张瑰,让他拿下刘遐。诸张世代有豪气,张瑰家中经常有其父旧部将士兵数百人。刘遐来召张瑰,张瑰便假装接受了刘遐的安排,然后与其叔张恕率领十八名士兵进入郡中,和防郡部队主将强驽将军郭罗云进入斋中捉取刘遐,刘遐跳窗逃跑,被张瑰的部将顾宪子亲手斩了,郡内没有人敢动。捷报传来,太祖又转告了领军张冲,张冲说:“张瑰只要用百十人,一出手便成功了。”随即授张瑰辅国将军、吴郡太守,封张瑰为义成县侯,食邑千户。太祖特别赐给他这个美名。

后来张瑰升任冠军将军、东海、东莞二郡太守,他没接受。建元元年(479),又增加食邑二百户。不久改封平都。迁任侍中,加步兵校尉。建元二年(480),迁任都官尚书,仍旧领校尉。又出任征虏将军、吴兴太守。建元三年(481),乌程县令顾昌玄犯罪,张瑰因为没能及时纠办,被免去官职。次年,被任命为度支尚书。世祖(萧赜)即位后,任命他为冠军、鄱陽王北中郎长史、襄陽相、行雍州府州事,随府转任征虏长史。建元四年(482),又升为持节、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军事、辅国将军、雍州刺史,不久又领宁蛮校尉。回到朝中任左民尚书,领右军将军,迁任冠军将军、大司马长史。

永明十年(492),转任太常。自己打报告说体衰多病,愿从闲修养,次年,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不久,皇上打算再起用张瑰,于是任命他为后将军、南东海太守,俸禄达到二千石,行南徐州府州事,又行河东王国事。张瑰到任后,又申说有病,回京来任散骑常侍、光禄大夫。郁林王(萧昭业)即位后,加张瑰金章紫绶。隆昌元年(494),配给亲信二十人。郁林王被废后,朝臣都到宫门参拜高宗,张瑰借口脚病没有去。海陵王即位后,加封他为右将军。高宗怀疑南齐书外地蕃镇会起兵,便让张瑰镇守石头,督众军事。张瑰见朝廷多难,遂长期卧病不起。建武元年(494),张瑰转任给事中、光禄大夫,皇上对他亲信仍旧。每月增加钱二万。建武二年(495),北虏大侵,皇上下诏要张瑰以本官假节督广陵诸军事、行南兖州事,虏退后张瑰便回到朝中。

张瑰居室豪富,满房伎妾,有十多个儿子,他经常说:“其中总应该有好的。”建武末年,张瑰多次请求高宗让他回到吴中家里去,被批准。优游自乐,有人讥刺说他衰暮之年还蓄养伎乐,张瑰说:“我从少年时就喜欢音律,年老了才弄通。平时的爱好现在没有一点了,只有这一项还没能丢掉。”

高宗病重时,对大司马王敬则有疑防,考虑到张瑰一向有才干谋略,便授他平东将军、吴郡太守,以防备王敬则。后来王敬则谋反,张瑰派三千将吏在松江迎拒叛军,这些人一听到王敬则的鼓声,一下子都逃散了,张瑰也弃郡逃到民间。事件平定后回到都城,被有关部门奏劾,免官削爵。

永元初期,张瑰任光禄大夫。不久加前将军,金章紫绶。永元三年,义师下都,东昏侯(萧宝卷)假张瑰节,令他戍守石头。义师到了新亭,张瑰弃城逃到宫里。梁初恢复他为光禄大夫。天监四年(505)去世。

本史作者认为:文是用来号召群众的,武是用来树立威风的,元帅的才干,称为辅国。沈攸之治兵十年,老来才举事,自荆楚上流,沿江东下。这是帝王之大敌,驱除之巨难。柳世隆势居中夏,年资浅职位轻,但率先抵抗沈攸之,以孤城挑战,临埤授策,战马不曾流汗,而强寇沮丧力屈。混乱争抢着投降的投降,逃散的逃散,当年陆逊破刘备,也不过如此。后来世道清宁,出任牧长,内为辅佐,既有风度,又有雅德,这正是兴家的盛美啊!

赞语:忠武匡赞皇业,真可称是文武兼资。在朝廷可以讲析玄理,在战场能够指挥若定。游艺于术数,又长于琴龟。张瑰得封义成也真是有义,他为皇基树立了功绩。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司马迁
  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七·赵尔巽
  卷一百六 天聖六年(戊辰,1028)·李焘
  第八十二回 嫉强藩杜牧作罪言 除逆阉李训施诡计·蔡东藩
  通鉴续编卷九·陈桱
  朱子年谱卷一·王懋竑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纪昀
  卷七十五·班固
  宋仁宗皇帝〔御书「忠孝」〕题诗·林献堂
  二五 病 死·许寿裳
  宋后废帝本纪·李延寿
  ●皇朝通典卷四十七·佚名
  卷一百八十三·雍正
  卷四十·雍正
  卷二百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吴文英

    洞仙歌方庵春日花胜宴客为得雏庆花翁赋词俾属韵末芳辰良宴,人日春朝并。细缕青丝里银饼。更玉犀金彩,沾应分簪,歌围暖,梅靥桃唇斗胜。 露房花曲折,莺入新年,添个宜男小山枕。待枝上,饱东风,结子成阴,蓝桥去、还觅琼浆一饮。料

  • 序·老舍

    (四幕 剧)全剧 人 物 介 绍吴凤鸣——男。河北省人。久寓北平。四十岁。魁梧多力,貌豪野而菩萨心肠,见义勇为,言则必诺。吴凤羽——男。凤鸣之弟。二十二三岁。亦富热情,但年轻冒失。身高而不甚粗壮。在大学尚未毕业。

  • 五言巻三·洪迈

    五言禁中白居易门严九重静

  • 卷六十三·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十三    宋 陈起 编赵希?抱拙小藁 天屋歌为卢洪赋 霞扃云牖高窿穹八荒四野垂帘栊羲璘勃行西东茫茫尘世如飞蓬玉川公子乘清风飘然据作吟诗宫穿心出胁千万语叫开阊阖惊苍龙银河泻入

  •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张廷玉

        杨一清 王琼 彭泽 毛伯温 翁万达   杨一清,字应宁,其先云南安宁人。父景,以化州同知致仕,携之居巴陵。少能文,以奇童荐为翰林秀才。宪宗命内阁择师教之。年十四举乡试,登成化八年进士。父丧,葬丹徒,遂家焉。

  • ◎苦女儿·李定夷

    《字林报》载巴黎通信云,近有人以奇秘之法,输运中国女童及少妇二三百人至巴黎,其为状极形贫窭。每日城守营及巴尔铁巴街附近,辄有此类苦人,衣服褴褛,中且有纤足者数人,彳亍道旁兜售纸花玩物,其生活当全以面包冷水是赖。此曹不

  • 第三卷 农业一·缪荃孙

    《禹贡》:扬州厥田惟下下,徐州厥田上中。似古时江以南田产不及江北。《周礼·职方氏》:扬州其谷宜稻。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绵。吴地虽不限于江苏省境,已足见江南农产蕃殖事物代有变迁矣。明徐光启

  • 卷十八·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八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齐桓公之伯桓公二年秋七月蔡侯郑伯防于邓始惧楚也 庄公八年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初公孙无知虐于雍廪

  • 三十六、进学·包天笑

      十九岁那一年,在父亲的丧服满后,我便一战而捷的进了学了。从前对于父母是三年之丧,实在只有两年零三个月,就算是满服了。在临考试前,巽甫姑丈又招我去面试了一下,他说:“大概是可以了。”说了“大概&rdqu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一 醇贤亲王的一生·溥仪

    公元一九○六年,即清朝光绪三十二年的旧历正月十四,我出生于北京的醇王府。我的祖父奕讠瞏,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初封郡王,后晋亲王,死后谥法“贤”,所以后来称做醇贤亲王。我的父亲载沣,是祖父的第五子,因为第一和

  • 孔子世家第十七·司马迁

    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

  • 李洪之传·魏收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少年时出家为僧,很久以后才还俗。真君年间,在狄道当护军,被赐给安陽男爵号。恰逢永昌王拓跋仁跟随世祖南征,得到元后姊妹两人。李洪之以同宗族人的名义暗地里用金钱礼物馈赠元后姊妹,同她们结为兄妹

  • 孔纬传·刘昫

    孔纬字化文,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后代。他的曾祖孔岑父,最后官位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是谏议大夫孔巢父的哥哥。祖父孔癸戈,最高官位是礼部尚书。父亲孔遵孺,最终官职为华阴县丞。孔纬少年时已成孤儿,依靠同宗族的叔伯孔温裕、孔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七·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一问论上说下。引前所说以为义宗。即前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等。又真如门及真如体相中具说。何故下对以成难。意云。众生真如即同佛体。但念真如。便可

  • 第一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著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今解此经,谨遵贤首十门解释。考诸贤宗诸疏,而十门次序名目,亦不尽同,或具足十门,或略取数门,皆先述一经大意,乃以总释名题,别解文义,两门列后。今则略为变更,提总释名题为第一

  • 佛种姓经·佚名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一 宝珠经行处品一世界之主宰者而娑婆主梵天合掌向无比伦[佛]请申曰:“于此眼覆尘秽少质之有情。[世尊!]愍此辈而为说法。”二具明智、德行,有荣光,达最后之生,无比俦此如来对一切有情起悲愍

  • 相马经·伯乐

    我国现存最早的相马术著作。春秋战国时期孙阳(伯乐)撰。成书于公元前168年以前。该书总结了以往及当时相马家的经验以及作者自己在相马实践中的体会。介绍了关于马的外形学的知识和理论,揭示马体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 明穆宗宝训·张居正

    明穆宗朱载垕语录汇编。张居正等编纂。万历二年(1574)成书,与《明穆宗实录》同进。八卷。三十年,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二卷。凡三十六子目,前有明神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