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867_1 【浑家门客联句】    自与浑家邻,馨香遂满身。无心好清静,人用去灰尘。--麻大   终朝每去依烟火,春至还归养子孙。--和且耶   曾向苻王笔端坐,尔来求食浑家门。--和且耶   卷867_2 【长须国驸马 
-   原一字子寔,号苍山,赣州宁都人。绍定四年(1231)解试。绍定中,与戴石屏结江湖吟社。   菩萨蛮   淡黄斜日留汀草。檐低半露遥岑小。病眼不禁愁。阑干无数秋。   雁声何处落。旧梦还惊觉。风重葛衣单。深山吹笛寒 
- ○江行野宿寄大光樯乌送我入蛮乡,天地无情白发长。万里回头看北斗,三更不寐听鸣榔。平生正出元子下,此去还经思旷傍。投老相逢难衮衮,共恢诗律撼潇湘。○寄信道衡山未见意如飞,浩荡风帆不可期。却忆府中三语掾,空吟江上四愁 
- 卷二 【佚名的诗】残诗集 【(伯二五五五) 五十九首】冬出敦煌郡入退浑国朝发马圈之作西行过马圈,北望近阳关。回首见城郭,黯然林树间。野烟暝村墅,初日惨寒山。步步针 【缄】 愁色,迢迢惟梦还。至墨离海奉怀敦煌知己朝行 
-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其于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武王伐纣,吹律听声,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尚宫。同声相从,物之自然,何足怪哉?兵者,圣人所以讨彊暴,平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阿Q正传》发表以后,我写过一篇小文章,略加以说明,登在那时的《晨报副刊》上。后来《阿Q正传》与《狂人日记》等一并编成一册,即是《呐喊》,出在北大新潮社丛书里,其时傅孟真罗志希诸人均已出国留学去了,《新潮》交给我编辑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东汉光武以二千石长吏多不胜任有纎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交易纷扰百姓不宁六年有日食之异父城侯朱浮上疏曰臣闻日者衆 
- 周公之在周,犹多尔衮之在后金。原武王虽能平殷,而不能奠定其国。武王初崩之岁,管、蔡流言,武庚以淮夷叛,此其形势之危急,有超过玄烨既亲政后,吴三桂等之倒戈而北。盖三藩之叛,只是外部问题,周公时之困难,不仅奄淮,兼有三叔。此时 
- 徃昔之世,國家不可日無君也。王已薨時,世子從繼世門進入於世誇宮,以行即位之禮。而喪服已除之後,已受群臣慶賀之禮。由是,徃昔之時,創建此宮於國殿之後,以爲行其禮之處云爾。上古之世,風俗質撲,人心誠愨。若人有不善,即有神出現 
- 一所编诸传止以左氏公羊氏谷梁氏胡氏陈氏张氏六家为主盖六家皆全书故也一左氏专用杜预注公羊专用何休注谷梁专用范甯注及正义与疏并不参用他说庶不误引用一程子及诸家说多附见谨案之下盖以无全传难并列也一所编本欲并 
-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二十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荡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五序音义卷内召公召伯皆同【伯误作】疏瞻仰召旻皆云刺幽王大坏【仰经作卭】纲纪文章【文监本误又】一章疏上帝至辟君 言其不敢斥王【斥字监本 
-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一    婺源江永撰朝廷禮   通禮十補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竝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其在朝廷則道仁聖禮義之序燕處則聽雅頌之音行步則 
-   青原下五世石霜诸禅师法嗣大光居诲禅师潭州大光山居诲禅师,京兆人也。  初造石霜,长坐不卧。麻衣草屦,亡身为法。  霜遂令主性空塔院。一日,霜知缘熟,试甚所得。问曰:“国家每年放举人及第,朝门还得拜也无?”师曰:   
-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五卷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无能胜加持品第十一尔时世尊观金刚手秘密主复以伽他而诰之曰当于未来世有情劣 
-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大师名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在乳哺之中。闻诸梵志诵四韦陀典各四万偈。偈有四十二字。背诵其文而领其义。弱冠驰名独步诸国。世学艺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 
- 鹤林植和尚语录序曾经大嚼过屠门愧我初终好弟昆花木禅房萧寺古竹林清磬瓮城尊此戊申秋鹤林牧老人过夹山时作也老人自述林皋法兄与余上溯龙池又同破山尧峰法脉共事洞开和尚有年兹乃死生暌隔法运陵夷宁无恸乎则知先辈郑 
- 唐人七言诗。诗后有“丁卯年二月廿三日沙弥明慧记”题款。《全唐诗》未载。诗云:“丈六谁迹(?)三世钦,菩提理绝去来今。欲升彼岸无学道,一切都缘草计心。”应为当时敦煌寺院僧人学禅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