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十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

象纬考

【臣】等谨按马端临象纬考本郑樵通志谓汉晋诸志所载诸星名数灾祥丛杂难举惟隋丹元子所作步天歌句中有图言不见象故取其歌列於前而采诸家之言以释之又参之宋两朝天文志及中兴天文志二书以补诸星去极入宿之度数固已得其大要矣於是附以往代之占验上自春秋下迄宋泰定之世分条析缕又极赅备然我

朝熟精天文如宣城梅文鼎则有诗云通考述占验未及算家言亦有续文献缺略不足存盖以马氏只载天文而不及数术不能无遗憾也臣等细绎象纬一门推步占验原相为表里占验尚虚而无据推步则信而可徵如交食凌犯皆可预知而不谬不必定有人事应之而运会所值时亦适相符合是以君子惟尽人事以待天修省之道无时可懈不因休徵而少怠苟遇咎徵益当加警尤足见克谨之至意爰合五朝史志所载揆以今法校异订讹备详按语亦仍前考体例详列诸象休咎之徵庶推步得所指归而占验亦未尝偏废云古法因革

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命太史局重创浑仪

寜宗庆元四年更造统天历

先是靖康之变测验之器尽归於金高宗南渡因秘书丞严仰之请重创浑仪至是年九月太史言月食於昼草泽上书言食於夜及验视如草泽言乃更造统天历命秘书正字冯履参定

【臣】等谨按宋史天文志宋初承五代之季用显德锓天旧书建隆二年以推验少疎诏王处讷等别造新法四年书成赐名应天未几气候渐差太平兴国四年改行乾元历法未几气候又差继作者曰仪天曰崇天曰明天曰奉天曰观天曰纪天迨靖康丙子百六十余年而八改南渡之後曰统元曰乾道曰淳熙曰会元曰统天曰开禧曰会天曰成天至德佑丙子百五十年而又八改由此观之宋承五季衰乱之後靖康兵燹之余算法多疎草泽中专家之学又多不在史局故施行纷错如此善乎史氏之论曰使其初立法脗合天道则千岁日至可坐而致奚必数数更法以求幸合元象乎哉

辽太宗大同元年国始有历

圣宗统和十二年颁行大明历

初太宗自晋汴京收百司寮属伎术历象迁於中京实始有历即晋天福四年司天监马重绩所上乙未元历是也其後穆宗时司天王白李正等复进是书至是汗州刺史贾俊进新书曰大明历【大明历宋武帝大明六年祖冲之所上之书未及施用】高丽所志大辽古今録称统和十二年始颁正朔信矣

【臣】等谨按辽史志言大同元年得晋刻漏浑象後唐清泰二年已称损折不可用其至中京者槩可知矣据此则是辽虽得晋浑象仍未施用故不书

金太宗天会十五年正月朔颁行大明历

先是天会五年司天杨级进大明历至是始颁行之

世宗大定二十一年十一月诏比校历书

先是海陵正隆三年三月辛酉朔司天言日当食而不食大定十三年五月壬辰朔日食十四年十一月甲申朔日食加时皆先天十七年九月丁酉朔食乃後天由是占候渐差乃命司天监赵知微重修大明历书既成未行时翰林应奉耶律履亦造乙未历至是年十一月望太隂亏食遂命尚书省委礼部员外郎任忠杰与司天官验所食时刻分秒比校知微履及见行历之亲疎以知微为亲遂用之明昌初司天又改进亲历礼部郎中张行简言请俟日月食覆校无差然後用之事遂寝终金之世惟用知微所定书元初亦遵用焉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诏前中书左丞许衡等改治新历是年平宋诏许衡及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与南北日官陈鼎臣邓元麟毛鹏翼刘巨渊王素岳铉高敬等参考累代历法复测候日月星辰消息运行之变区别同异酌取中数以为历本其法用二线窥测宿度余分纎微皆见又立海内测验所凡二十有七【详下极度门】

十七年授时历成十八年颁行天下

元初承用金大明历庚辰岁太宗西征五月望月食不效二月五月朔微月见於西南中书耶律楚材以大明旧法後天又以中元庚午岁国兵南伐天下略定乃表上西征庚午元历不果颁用至元四年西域扎玛里鼎撰进万年历世祖稍颁行至是年冬至许衡等新书成诏赐名曰授时明年颁行之惟万年历不复传而庚午元历虽未颁用其书犹在具见本史

明太祖洪武三年初定岁上历书

先是洪武元年改太史院为司天监又别置回回司天监至是改司天为钦天设四科曰天文曰漏刻曰大统历曰回回历设监令少监统之岁造大统民历御览月令七政躔度六壬遁甲四季天象占验御览天象録各以时上其日月交食分秒时刻起复方位先期以闻

【臣】等谨按此岁上各书即用刘基所上凖元授时旧法别名为戊申大统历者是也吴元年十一月乙未冬至太史院刘基率其属高翼实进是书大祖谕曰古者季冬颁朔太迟今於冬至亦未善宜以十月朔着为令是明祖颁书不自洪武三年始矣但吴元年犹是顺帝正朔未可以颁朔予明故戊申大统历之名号不得正书附见於此俾览古者於授时大统书名更替之际有所考焉

黄瑜双槐岁抄曰世所谓回回历者传为西域玛伊克之地异人玛哈穆特之所作也以今考之其原实起隋开皇十九年己未之岁其法尝以二百五十日为一岁【按回回书只以春分起算耳何至缩岁为二百五十日殆传者误也】岁有十二宫宫有闰日凡二百十有八年闰三十有一日又以三百五十四日为一周周有十二月月有闰日凡三十年闰十有一日阅千九百四十一年而宫月甲子再会其白羊宫第一日日月五星之行与中国春正定气日之宿直同其用以推分步经纬之度着凌犯之占星家以为最密元之季世其法始东明造大统历以其法与中国参用之或曰岁之为义於文从步从戍谓推步从戌起也白羊宫於辰为戍岂推步在戍时见星为始故欤

十七年闰十月监令元统着大统历法通轨四卷漏刻博士元统言历以大统为名而积分犹踵授时之旧非所以重始谨正也况授时以至元辛巳为历元至洪武甲子积一百四年年远数盈渐差天度合修改闻有郭伯玉者精明九数之理宜徵令推算以成一代之制报可擢统为监令统乃取授时历去其岁实消长之说析其条例得四卷以洪武十七年甲子为历元命曰大统历法连轨至二十二年改监令丞为监正副二十六年监副李德芳言监正统改作洪武甲子历元不用消长之法以考鲁献公十五年戊寅岁天正冬至比辛巳为元差四日半强今当复用辛巳为元及消长之法疏入元统奏辨太祖曰二说皆难凭但验七政交会行度无差者为是自是大统历元以洪武甲子而推算仍依授时法

神宗万历十二年诏以回回历纂入大统备考

先是弘治中月食屡不应日食亦舛正统十二三年连推日食起复皆弗合漏刻博士朱裕言至元辛巳距今二百三十七年岁久不能无差若不量加损益则愈久愈误中官正周濓等言日躔岁退之差一分五十秒今正德乙亥距至元辛巳二百三十五年赤道岁差当退天三度五十二分五十秒不经改正推步岂能有合皆为时议所格不行至是年十一月癸酉朔日食大统推食九十二秒回回推不食已而回回历验礼科给事中侯先春因言回回科推算精密何妨纂入大统中以备考验从之

二十三年郑世子载堉进圣寿万年历及纬历通融二书诏以其书付钦天监参验

从礼部尚书范谦之请也其书首曰步发敛次曰步朔闰次曰步日躔次曰步晷漏次曰步月离次曰步交道次曰步交食次曰步五纬合应

愍帝崇祯二年九月开历局以礼部侍郎徐光启进本部尚书督修历法

先是万历三十八年五官正周子愚言大西洋归化远臣龎迪峩熊三拔等携有彼国历法多中国所未备乞取知历儒臣率同监官将诸书尽译以补典籍之缺盖是时大西洋人利玛窦进贡土物而迪峩三拔及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等先後至皆精究天文礼部因奏请令精通历法河南佥事邢云路职方郎中范守已翰林院检讨徐光启南京工部员外郎李之藻与迪峩三拔等同译西法参订修改後因循未遑开局至是五月乙酉朔日食礼部侍郎徐光启依西法预推顺天府见食二分有奇琼州食既大寜以北不食大统回回所推与光启互异已而光启法验余皆疎帝切责监官五官正戈丰年等言大统乃国初所定实即郭守敬授时历也二百六十年毫未增损向从不能无差於是以光启督修历法光启言近世言历诸家大率宗郭守敬至若岁差环转岁实参差天有纬度地有经度别宿有本行月五星有本轮日月有真会视会皆古所未闻惟西历有之宜取其法参互考订使与大统法合同归一巳而光启上修历十事一议岁差二议岁实小余三每日日行经度四每夜月行经纬度数五列宿经纬行度六五星经纬行度七推变黄道赤道广狭度数密测二道距度及月五星各道与黄道相距之度八日月去交远近及真会视会之因九测日行考知二极出入地度数以定周天纬度因月食考知东西相距地轮经度十依唐元法随地测验二极出入地度数地轮经纬以求昼夜晨昬永短以正交食因举南京大仆少卿李之藻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报可九月癸卯开历局三年玉函卒又徵西洋人汤若望罗雅谷译书演算进光启尚书仍督修历法

四年正月徐光启进书二十四卷又进书二十一卷五年又进书三十卷六年以病解局务以山东参政李天经代之

光启进新书奏言日食随地不同则用地纬度算其食分多少用地经度算其加时早宴月食分秒海内并同止用地经度推求先後时刻臣从舆地图约略推步开载各布政司月食初亏度分盖食分既天下皆同则余率可以类推不若日食之经纬各殊必须详备也先是巡按四川御史马如蛟荐资县诸生冷守中精历学以所呈书送局光启力驳其谬并预推次年四月四川月食时刻令其临时比测已而四川报守中所推月食实差二时而新法密合冬十月辛丑朔日食新法预推顺天见食二分一十二秒应天以南不食大漠以北食既至期光启率监臣预点日晷调壶漏用测高仪器测食甚日晷高度又於密室中斜开一隙置窥筩远镜以测亏圆画日体分数图板以定食分其时刻高度悉合惟食甚分数未及二分於是光启言今食甚之度分密合则经度里差已无烦更定矣独食分未合原推者盖因太阳光大能减月魄必食及四五分以上乃得与原推相合然此用密室窥筩故能得此分数倘止凭目力或水盆照映则炫燿不定恐少尚不止此也时有满城布衣魏文魁进历元历测之书送局考验光启摘论七事文魁反覆论难光启更申前说着为学历小辨未几光启入阁又进书三十卷

七年李天经缮进书二十九卷星屏一具

光启卒後魏文魁上言官推交食节气皆非是於是命文魁入京测验是时言历者四家大统回回外别立西洋为西局文魁为东局言人人殊纷若聚讼天经乃缮进书并星屏皆故相光启督率西人所造也天经预推五星凌犯会合行度又推水星退行顺行两经鬼宿其度分晷刻已而皆验於是文魁说诎天经又进书三十二卷并日晷星晷窥筩诸仪器八年四月又上乙亥丙子七政行度又参订历法条议二十六则七政之议七垣星之议四太阳之议四太隂之议四交食之议四五纬之议三九年正月十五日辛酉晓望月食天经及大统回回东局各预推亏圆食甚分秒时刻惟天经所推独合十年正月辛丑朔日食天经等预推京师见食一分一十秒大统推食一分六十三秒回回推食三分七十秒东局所推止游气侵光三十余秒而食时推验惟天经为密十一年进天经光禄卿仍管局务十四年十二月天经言大统置闰但论月无中气新法尤视合朔後先今所进十五年新历其十月十二月中气适交次月合朔时刻之前所以月虽无中气而实非闰月盖气在朔前则此气尚属前月之晦也至十六年第二月止有惊蛰一节而春分中气交第三月合朔之後则第二月为闰正月第三月为二月无疑时新法书器俱完屡测交食凌犯俱密合但魏文魁多方阻挠内官实左右之以故帝不能决然帝已深知西法之密至十六年三月乙丑朔日食测又独验八月诏西法果密即改大统历法通行天下未几国变竟未施行【臣】等谨按以上古法因革各据五朝史志标为纲目大抵以元书为最善盖其时史官郭守敬所创简仪仰仪及诸仪表悉诣精妙前所纪用二线推测及二十七测验所皆守敬所为自是八十年间遵而用之至明大统书出犹仍其法第行之既久测候不能无差亦自然之理也明史志曰後世法胜於古屡改益密唐志谓天为动物久则差忒不得不屡变其法以求之其说似矣而不然也天行至健确然有常本无古今之异其岁差盈缩迟疾诸行古无而今有者因其数甚微积久始着古人不觉而後人知之非天行之忒也使天果久动而差忒则必参差凌替而无典要安从修改而使之益密哉此论甚笃大统志成化後交食往往不应由是西法寖显史称其发微阐幽运算制器前此未有然终明之世迄未施用此以知法无久而不变而良法亦有待而後兴非偶然矣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六 漢紀二十八·司马光
  后汉书补逸卷二十·姚之骃
  卷五十二·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十四·佚名
  尚史卷七十七·李锴
  皇王大纪卷十五·胡宏
  八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闻悉十八阿哥薨逝及异常之变摺[注]·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三 孝友传一·纪昀
  附录三 关于鲁迅之二·周作人
  林邑国传·房玄龄
  赵[日巨火]传·魏徵
  附录二·胡传
  巻十六·乾隆
  礼三九·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五·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二十五翰林院检讨朱尊编杨 翥【二首】翥字仲举呉县人少与兄戍武昌为乡校师仁宗驿召授翰林编修厯修撰迁郕府长史景防初擢礼部左侍郎寻进尚书有晞顔先生集【陈阙阙云先生诗若太酒不待姜桂盐

  • 卷三百六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二金沙花类五言絶句池上荼防架金沙花盛开  【宋】王安石故作荼防架金沙祗漫栽似矜顔色好飞度雪前开次王荆公韵       【宋】苏 轼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聊为清净供

  • 御选宋诗卷三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十七五言律诗三苏辙寒食逰南湖绕郭春水满被堤新栁黄官池无禁约野艇得飞扬浪泛歌声逺花浮酒气香晚风归棹急细雨湿红妆次韵子瞻饮道者院池上雨气凉侵殿河流渗入池黄粱瀹鱼子白酒泻鵞儿风细初生

  • 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九·张廷玉

        贺世贤 童仲揆 罗一贯 满桂 赵率教 官惟贤 何可纲 黄龙 金日观   贺世贤,榆林卫人。少为厮养,后从军,积功至沈阳游击,迁义州参将。万历四十六年七月,清河被围,副将邹储贤固守。城破,率亲丁鏖战城南,与参将张

  • 卷九·吴兢

    <史部,杂史类,贞观政要> 钦定四库全书 贞观政要卷九      唐 吴兢 撰 元 戈直 集论 征伐第三十五【凡十三章】 武德九年冬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音韩凡言可汗并同】以其衆二十万至渭水便桥之北【汉武帝初作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五·刘恕

    周紀三攝提格凡三十三年起上章敦䍧盡黓襄王元年春宋桓公薨太子襄公兹父立夏王使宰周公致胙于齐桓公曰以尔自卑劳无下拜桓公召管子而谋管子曰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桓公惧遂下拜升受命赏服大辂龙旗九旒渠门赤旗秋

  • 清操类·佚名

    ○范氏督两江雍正时,范时绎任两江督,镇静和平。养廉之外,苞苴不入。上闻其清贫,降旨褒美,命三巡抚酌议养赡。放衙夜静,惟闻诸子读书声。范氏先有承烈、承勋,相继任两江督,及时绎至,题其堂曰“三到”,亦盛事也。○赓总宪赓总宪年

  •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春。正月。丁卯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一·纪昀

    列传宋 【二十五】○宋二十五李沆【维】王旦 向敏中李沆 【利瓦伊】王旦向敏中△李沆 【利瓦伊】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少好学器度宏远父炳尝语人曰此儿异日必至公辅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迁右 赞

  • 卷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八礼部祠祭清吏司大祀二凡祭地之礼兆隂位於北郊曰方泽其制二成四周以方坎蓄水岁以夏日至祭皇地只奉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配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啓运

  • 卷七·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七宋 崔子方 撰夫人门例日入庄二十四年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右一着例致僖八年秋七月禘于太庙用致夫人【致犹致女也父母家之辞也盖齐女先妾耳而致之为夫人非礼矣故去氏姓以

  • 卷七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二十四宣公十三年考异足利本注尽灭其族谓诛已甚谓作为永怀堂同补遗宋板疏不食其言【一叶左四行】食作实 见一国【六行】一作诸宣公十四年考异

  • 忆念品第十五·佚名

    入息出息念,具满谛思惟。常依次第行,按如佛所说,是则照世间,如雲开月现。起止觉思惟,坐卧不废忘。刍立是念,现利未来胜。始得终最胜,逝不睹生死。若见身所住,六触以为最。刍常一心,便自知圆寂。以有是诸念,自身恒逮行。若其不如

  • 卷第三(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三(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一分之二第七事佛在拘舍弥国。尔时阐陀比丘。常出入诸家为说法。料理官事疗治众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无不亲敬。有诸人等同来问讯。遇于经行所头面礼足。为说妙法

  •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具寿庆喜,在憍赏弥国瞿私罗园。尔时,具寿庆喜告诸比丘曰:&ldquo;友,诸比丘!&rdquo;彼诸比丘应答具寿庆喜:&ldquo;友!&rdquo;具寿庆喜作如是说:&ldquo;友!凡比丘或比丘尼而于予之现前记阿罗汉性,必依四道,或依其一

  • 王子与贫儿·马克·吐温

    《王子与乞丐》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用很久以前就在英国流传的《王子和侍从》的故事为素材,描写了一个贫苦儿童汤姆和一个富贵王子爱德华交换社会地位的童话式故事,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成为了

  • 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罗大春

    本书不分卷,罗大春撰。大春字景山,贵州施秉人。清咸、同间,由行伍历福宁镇总兵,升授福建陆路提督。同治十三年日兵侵台,以巡视台湾大臣沈葆桢奏调,移驻台湾北路,从事后山「开山抚番」工作。所撰日记,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有

  • 瓜分危言·梁启超

    近人梁启超撰。四章。详述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掠夺铁路权、内河航运权、财权、兵权、用人权等中国主权的情况。成书于戊戌变法失败后,梁氏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立场出发,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