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逆臣传八

逆臣传

○元

特克实

  博啰特穆尔

特克实

博啰特穆尔

△特克实

特克实故丞相特们德尔义子也当英宗初即位由翰林学士丞旨为宣徽太医二院使至治元年特授御史大夫佩金虎符领忠翊侍卫

亲军都指挥使依前太医院使如故既又命领左右阿苏卫军治书侍御史索诺木者特们德尔子也先以罪罢特克实请复其官帝不许巴尔

济苏亦特们德尔子曾受司徒刘夔赂夔以罪诛而巴尔济苏亦弃市时特们德尔既死罪恶日彰帝任拜珠为右相思欲振立纪纲以建贤退

不肖为急务特克实以奸党不自安潜蓄异图三年秋八月帝自上都还驻跸南坡是夕特克实与知枢密院事额森特穆尔诸王额特布哈等

以特克实所领阿苏卫兵为外应杀右丞相拜珠特克实直犯行幄手弒帝于卧所九月四日晋王即位特克实及其赏皆伏诛

△博啰特穆尔

博啰特穆尔河南行省丞相达实巴图尔子也从父讨贼屡立战功语具父传父殁博啰特穆尔引兵退驻井陉口顺帝至正十八年命为

河南行省平章事总其父军击走刘福通于卫辉进克濮州复曹州诏移镇大同为京师捍蔽置大都督兵农司分十道专理屯田命博啰特穆

尔领之二十年除中书平章事先是有察罕特穆尔者奋义起兵沈邛踰太行复关陕以功拜河南行省平章与达实巴图尔名位不相下 【

先是以下据察罕特穆尔传增】 至是朝命博啰特穆尔守石岭关以北察罕特穆尔守石岭关以南时山西晋冀地皆察罕特穆尔故所平定

博啰特穆尔既驻大同欲涎吞晋冀遣兵围冀宁三日复退屯交城察罕特穆尔以兵来争博啰特穆尔败之帝遣平章达实特穆尔往谕令和

解始罢兵各守分地二十二年博啰特穆尔募兵五万增戍大同帝嘉其忠拜太尉中书平章位第一是岁察罕特穆尔为叛将田丰王士诚刺

死义子库库特穆尔代领其众明年博啰特穆尔复遣兵南侵库库特穆尔分地进据真定初朝廷既黜御史大夫鲁达实安置东胜州帝别遣

宦官密谕博啰特穆尔令留军中而皇太子累遣官索之博啰特穆尔匿不发二十四年博啰特穆尔阴使人杀其叔父左丞伊德尔布哈佯为

不知往吊又不哭朝廷知其跋扈初立卫屯田尝命中书右丞额森布哈提督与图沁特穆尔分院之地相近因扰及其亲里构成嫌隙额森布

哈乃谮图沁特穆尔诋毁朝政博啰特穆尔与图沁特穆尔相友善且知其诬遣人白其非罪皇太子以博啰特穆尔握兵骄悍今乃与图沁特

穆尔交通又匿不轨之臣遂与丞相吹斯戬宦者保布哈议请诏削其官爵叹解兵权安置四川 【宦者云云据保布哈传增改】 博啰特穆

尔知非出意意乃杀使者拒命图沁特穆尔亦与之合声言欲除君侧之恶竟举兵入居庸至清河列营将犯阙帝遣使问故以必得吹斯戬保

布哈为辞帝不得已执畀之二人皆被杀图沁特穆尔自健德门入见帝延春阁恸哭请罪帝赐宴慰勉诏复博啰特穆尔官依前守大同以图

沁特穆尔为中书平章博啰特穆尔既还大同太子恚怒不已请帝诏库库特穆尔总诸道军讨之库库特穆尔闻命将藉是以释私憾乃大发

兵调麾下白索珠 【原脱白字据明史库库特穆尔传增谨识】 守护京师青军杨同佥守居庸而自将至太原调督诸军博啰特穆尔恶其

轧己也复勒兵与图沁特穆尔鲁达实等犯阙京师大震时太子亲统兵迎于清河丞相伊苏詹事布哷齐军于昌平伊苏军无鬬志杨同佥被

杀布哷齐战败遁走太子急驰还都遂与白索珠胁本官官属出奔太原博啰特穆尔驻兵健德门外欲追袭太子鲁达实力止之入见帝于宣

文阁泣拜诉冤帝亦泣乃赐宴就命博啰特穆尔为太保左丞相鲁达实为中书平章图沁特穆尔为御史大夫部属将士布列台省总揽国柄

寻加博啰特穆尔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太保友丞相节制天下军马数月闲诛狎臣图噜特穆尔布达干尔密等罢三宫不急造

作汰宦官减浮费禁四番僧人作佛事数遣使请太子还朝使至太原拘留不报二十五年太子在外日夜谋靖内难密下令调岭北甘肃辽阳

陕西及库库特穆尔等军进讨博啰特穆尔博啰特穆尔怒出皇后奇氏于外幽置百日遣图沁特穆尔率军攻上都之附太子者调伊苏南御

库库特穆尔军伊苏谓博啰特穆尔悖逆中外同愤遂提兵归永平遣人西结太原东连辽阳诸王共讨军声大振博啰特穆尔患之遣骁将姚

巴延布哈统兵出御至通州河溢伊苏出不意袭破之擒姚巴延杀之博啰特穆尔大怒自将出通州大雨三日而还意抑郁不乐乃日与鲁达

实纵饮荒淫无度酗酒杀人喜怒不测人情携贰帝亦积不平威顺王子和尚受密旨与儒士徐士本谋结勇士上都玛勒金诺海拜达勒特古

斯布哈哈喇哈达洪巴拜为阴图刺之会图沁特穆尔遣人来献上都之捷博啰特穆尔入奏行至延春阁下拜达勒自众中跃出刃中其脑上

都玛勒及金诺海等竞前斫死之鲁达实伤额趋出得马走其家拥博啰特穆尔母妻及其子添宝努北遁诏尽杀其部党遣使函博啰特穆尔

首往太原丞召太子还宫寻获图沁特穆尔达实皆伏诛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二O一 唐紀十七·司马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四·杨仲良
  ●卷第六·胡三省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第八卷·况周颐
  西汉年纪卷三十·王益之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 列传一百十·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 地理略四·纪昀
  通志卷九十五·郑樵
  三九五 四库全书馆总裁英廉奏请旨仍令于敏中纂办《日下旧闻考》折·佚名
  读例存疑卷五十三·薛允升
  杨大眼传·魏收
  野史无文卷八·郑达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
  梁武帝·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出 锡祺·李渔

    〖满庭芳〗(生、外、末扮三官大帝,副净扮判官引神从上)(生)天上铨司,人间冢宰,一般握鉴司衡。(外)溥仁宣化,解网恤天刑。(夫)遇劫难逃天谴,霁霜威,掣返雷霆。(合)同心处,祸淫福善,相济显威灵。(生)小圣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外)小圣中

  • 第二折·秦简夫

    (卜儿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老身两个孩儿:赵孝、赵礼。大孩儿每日山中打柴为生;小的孩儿每日山中采野菜药苗,俺三口儿充饥。两个孩儿山中去了,老身家中做下些饭食,等两个孩儿回来食用咱。(下)(正末上,云)小生赵礼,哥

  • 卷七·王安石

    <集部,总集类,唐百家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七 宋 王安石 编 戴叔伦四十七首 酬赠张衆甫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更慙张处士相与别蒿莱 客舍

  • 两都赋序·班固

    [原文]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xia ji)。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

  • 卷一百八十一 至和二年(乙未,1055)·李焘

      起仁宗至和二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   九月丙辰朔,詔為契丹主輟視朝七日,禁在京、河北河東緣邊音樂各七日,仍擇日成服舉哀,令禮院詳定以聞。   丁巳,左武衛大將軍克悚為右千牛衛大將軍,以克悚求試學士院而命之。皇祐五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七·焦竑

      通政司   南京通政司   ◆通政司   掌司事尚書   掌司事侍郎   通政使   左右通政   左右參議   ○掌司事尚書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張文質傳(實錄)   掌通政司事工部尚書贈太子少保鄭公紳神道碑

  • 卷之七十四·佚名

    洪武五年六月丙子朔置兵马指挥司分司于中都○定宦官禁令凡内使于宫城内相骂詈先发而理屈者笞五十后骂而理直者不坐其不伏本管钤束而抵骂者杖六十内使骂奉御者杖六十骂门官监官者杖七十内使等于宫城内斗殴先斗而理屈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万历二十二年十月乙巳朔以孟冬享 太庙遣定国公徐文璧恭代○皇极门给赐百官二十三年大统历颁行天下辅臣及日讲官特赐历有差○差御史周维翰巡按福建○丙午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永陵○丁未大学士赵志皋催行取各官谓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王连升译注【说明】商朝末年,商纣王荒婬无道,庶兄微子启、箕子和王子比干谏而不听,微子逃走、箕子佯狂为奴。王子比干以强谏故,被剖腹而死。孔子称他们为&ldquo;殷之三仁&rdquo;。周武王灭商后,访微子与箕子,并找到了他们。

  • 總序·佚名

    太祖康獻大王實錄太祖康獻至仁啓運聖文神武大王,姓李氏,諱旦,字君晋,古諱成桂,號松軒,全州大姓也。有司空諱翰仕新羅,娶太宗王十世孫軍尹金殷義之女,生侍中諱自延。侍中生僕射諱天祥,僕射生阿干諱光禧,阿干生司徒三重大匡諱立全

  • 孟子字義疏證卷上·戴震

      理十五條  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別之名也,是故謂之分理;在物之質,曰肌理,曰艤理,曰文理;【亦曰文縷。理、縷,語之轉耳。】得其分則有條而不紊,謂之條理。孟子稱「孔子之謂集大成」曰:「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

  • 春秋释例卷二·杜预

    灭取入例第七【案此篇见永乐大典惟篇目佚今补】庄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传曰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闵二年冬【云云】十二月狄入卫传曰冬十二月狄人

  • 四十四、芭蕉拄杖·慧开

      芭蕉和尚示众云:“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   无门曰:扶过断桥水,伴归无月村。若唤作拄杖,入地狱如箭!   颂曰:诸方深与浅,都在掌握中。撑天并拄地,随处振宗风。

  • 卷第九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九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戆州宝华捬松[寤-爿]禅师上堂。挈挈波波。脚跟下不移一步。忙忙碌碌。閙市里不见半人

  • 霜厓词录·吴梅

    近代词集。1卷。吴梅著。上海交通书局1942年铅印本,线装1册。卷首有1938年吴梅《自叙》、夏敬观《〈霜厓词录〉序》。词集收词137首。吴梅《自叙》说:“手定旧词,凡三易寒暑”。“酬应之作,删汰颇严。区区一编,已难藏

  • 禹贡说断·傅寅

    四卷。宋傅寅撰。寅字同叔,两浙路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南宋学者。少时尝从唐仲友学,仲友以益友称之,寅学识渊博,于天文、地理、封建、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之类,无不悉心研究,订其讹误,每事各为一图,题为《群书百考》

  • 中阿含经·佚名

    佛教经典。汉译四阿含之一。东晋僧伽提婆译。六十卷。共收阿含部经典十八品二百二十二部。因每部经的篇幅适中,故名;一说因其所述义理合乎中道,故称之为“中”。主要论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