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玩世、愚钝、潜隐:老子

老子刁慈的"老猾"哲学却产生了和平、容忍、简朴和知足的崇高理想,这看来似乎是矛盾的。这类教训包括愚笨者的智慧,隐逸者的长处,柔弱者的力量,和熟悉世故者的简朴。中国艺术的本身,和它那诗意的幻象以及对于樵夫渔父的简朴生活之赞颂,都不能脱离这种哲学而存在。中国和平主义的根源,就是能忍受暂时的失败,静待时机,相信在天地万物的体系中,在大自然动力和反动力的规律运行之下,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占着便宜,也没有一个人永远做"傻子"。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躁胜寒,

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道德经》,下同)

我们既知道大自然的运行中,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占着便宜,或是做着傻子,所以其结论是竞争是徒劳的。老子曰:"圣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又曰:"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当今的作家也可加上一句:"世间的独裁者如能不要密探来卫护,我愿做他的党徒。"

因此,老子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有了动力与反动力的规律,便产生了暴力对付暴力的局势:

以道佐人主者,

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

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

不道早已。

凡尔赛会议如果请老子去做主席,我想今日一定不会有这么一个希特勒。希特勒自以为他在政治上当权之速,证明他得到"上帝的庇佑"。但我以为事情还要简单,他是得到克列孟梭(Clemenceau)神魂的庇佑。中国的和平主义不是那种人道的和平主义——不以博爱为本,而以一种近情的微妙的智慧为本。

将欲噏之,

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

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

必固兴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关于柔弱者的力量,爱好和平者之总能得到胜利,以及隐逸者的长处这一类训诲,没有一个人再能比老子讲得更有力量。在老子看来,水便是柔弱者的力量的象征——轻轻地滴下来,能在石头上穿一个洞;水有道家最伟大的智慧,向最低下的地方去求它的水平线: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谷"是空洞象征,代表世间万物的子宫和母亲,代表阴或牝。

谷神不死,

是谓元牝。

元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

以牝来代表东方文化,而以牡来代表西方文化,这不会是牵强附会之谈吧。无论如何,在中国的消极力量里,有些东西很像子宫或山谷,老子说:"……为天下谷;于天下谷,常德乃足。"

恺撒要做乡村中第一个人,而老子反之,他的忠告是:"不敢为天下先。"讲到出名是一桩危险的事,庄子曾写过一篇讽刺的文章去反对孔子的夸耀知识行为。庄子著作里,有许多诽议孔子的文章,好在庄子写文章时,孔子已死,而且当时中国又没有关于毁坏名誉的法律。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

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

曰:"然。"

"子恶死乎?"

曰:"然。"

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

"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羽失羽失,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追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祸。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于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

孔子曰:"善哉!"辞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泽,衣裘褐,食杼栗。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

我曾写过一首诗概括道家思想:

愚者有智慧,

缓者有雅致,

钝者有机巧,

隐者有益处。

在信仰基督教的读者们看来,这几句话或者很像耶稣的"山上训言",而也许同样地对他们不生效力。老子说,愚者得福,因他们是世上最快乐的人。这句话好似替"山上训言"加了一些诙谐的成分。庄子继老子"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名句而说"弃智"。八世纪时的柳宗元把他比邻的山叫做"愚山",附近的水叫做"愚溪"。十八世纪时的郑板桥说了一句名言:"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中国文学上有诸如此类不少赞颂愚钝的话。美国有一句俚语是"不要太精明"(Don?蒺tbetoosmart),从这句俚语也可看出抱这种态度者的智慧。大智是常常如愚的。

所以,在中国文化上我们看见一种稀奇的现象,就是一个大智对自己发生怀疑,因而产生(据我所知)惟一的愚者的福音和潜隐的理论,而认为是人生斗争的最佳武器。由庄子的创说"弃智",到尊崇愚者的观念,其中只是一个短短的过程;在中国的绘画中和文章中,有着不少的乞丐,不朽的隐逸者、癫僧,或如《冥寥子游》中的奇隐士等等,在那上面,我们都可以看出这种尊崇愚者观念的反映。当这个可怜的褴褛癫僧,变成了我们心目中最高智慧和崇高性格的象征时,智人即从人生的迷恋中清醒过来,接受一些浪漫的或宗教润色,而进入诗意的幻想境界。

傻子的受人欢迎是一桩实事。我相信无论在东方或西方,人们总是憎恶那个过于精明的同伴的。袁中郎曾写过一篇文字,说明他和他的兄弟为什么要用那四个极愚笨但是忠心的仆人。任何人只要把他所有的朋友同伴细细想一想,就可以发现我们究竟喜欢怎样的人。我们喜欢愚笨的仆人是因为他比较老实可靠,和他在一起过日子,我们尽可以写写意意,不必处处提心吊胆。智慧的男人多数要不太精明的妻子,而智慧的女子也多数愿嫁不太精明的丈夫。

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傻子,都是因为他们的真癫或假癫而讨人欢喜,受人敬爱。例如宋朝著名画家米芾号"米颠"(即癫),有一次穿了礼服去拜一块岩石,要那块岩石做他的"丈人",因此得了"米颠"的名号。他和元朝的著名画家倪云林都有好洁之癖。又有一个著名的疯诗人赤了足,往来于各大寺院,在厨房里打杂,吃人家的残羹冷饭,不朽的诗便写在庙寺里厨房的墙壁上。最受中国人民爱戴的,要算是伟大的疯和尚颠僧了,他名叫济公,是一部通俗演义的主人公;这部演义越演越长,篇幅比之《唐·吉诃德》(DonQuixote)还长三倍,但好像还没有完结。他是生活于一个魔术、能医、恶作剧和醉酒的世界里,他有一种神力,能在相距几百英里的不同城市里同时出现。为纪念他的庙宇至今还屹立于杭州西子湖边的虎跑。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的伟大浪漫天才,如徐文长、李卓吾、金圣叹(他自号"圣叹",据他说,当他出世时,孔庙里曾发出一阵神秘的叹息。)他们虽然和我们一样是人,可是他们在外表和举动上多少违背着传统的习惯,所以给人一种疯狂的印象。

猜你喜欢
  戒子通录卷五·刘清之
  卷一百七·陈祥道
  卷十二·蔡清
  卷一·佚名
  第二十章 2·辜鸿铭
   第一章 中国人民·林语堂
  卷十一·段昌武
  卷二十九·冯复京
  卷一百六十·秦蕙田
  告子上·孟子
  诗传遗说卷六·朱鉴
  卷三·陈栎
  卷九·佚名
  略评外道唐焕章·太虚
  佛说须赖经(前凉支施伦译)·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二:宋前神算预言·钱德苍

    《乾坤萬年歌》周?呂望太極未判昏已過。風后女媧石上坐。三皇五帝己派相。承宗流源應不錯。而今天下一統周。禮樂文章八百秋。串去中直傳天下。卻是春禾換日頭。天下由來不固久。二十年間不能守。卯坐金頭帶直刀。削

  • 乐府补题·佚名

    ○天香(宛委山房赋龙涎香) 玉笥 王沂孙圣与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探铅水泛逺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氷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山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窓深闭荀令如今顿

  • 卷七十五·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七十五 宋 陆游 撰 自警 生世如梦境淹速无定时少壮不可恃况汝迫耄期五官及百骸自揣日益衰客来能送迎要是强支持百口皆新人所至无旧知绍兴同朝者扫地靡复遗虽云穷耐久造物岂汝私余日真几何

  • 静春堂诗集原序·袁易

    予读今文诗不知其为今人者唯于吾通甫为然通甫没十余年矣意者亦古矣而犹今也今斯人岂易得哉世之为诗者学古人欲其似出已意欲其新两端而已然似者多蹈袭新者常崖异唯其似而非似也新而非新也得之浑然又未知古人已意孰先孰

  • 卷二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七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井络双源濬浔阳九派长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浮光凝折水积润

  • 卷二十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四杜甫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天寳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防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徴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

  • ○肃顺狱异闻·许指严

    慈禧当国之世,众怵于母后之威,咸以肃顺为叛逆。及清亡,私家记载及耆老传述,始敢道其真相。迄今事实大明,乃知肃顺因阻挠垂帘听政而得祸也。肃顺强毅有胆识,遇事不馁,其所短者在不学无术,又疏于防患,计智浅露,易招尤悔耳,故亦卒以

  • 卷八·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 【起己未周平王四十有九年○止己亥周庄王十有五年】凡四十一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案孔子作春秋始於是卷平王四十九年实鲁隐公元年终於第十六卷

  • 九九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阿弥达往祭河源情形并巴忠译出名义片·佚名

    九九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阿弥达往祭河源情形并巴忠译出名义片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臣等遵旨询问阿弥达。据称:上年奉命往祭河源,自西宁至星宿海,共走二十四、五日,每日约行一百余里,计程约二千七、八百里。星宿海在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六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吐蕃衰乱【唐复河湟附】唐文宗开成三年吐蕃彞防賛普卒地达磨立彛泰多病委政大臣由是仅能自守久不为边患达磨荒淫残虐国人不附灾异相继吐蕃益衰武宗防昌二年冬十二月丁卯吐蕃遣其臣论普热来告达磨賛普之丧

  • 李庶传·李延寿

    李庶,为人端方,有雅量,喜好学习,颇有其父李谐的风采。历任尚书郎、司徒掾,处世以清晰明辨著名。经常担任宾司,接待梁朝的使者。南梁的使者徐陵十分佩服他的才华。李庶天生的不长胡须,崔谌跟他开玩笑说:“我教给你种胡须的办法

  • 卷十三 事谱十一(下)·孙星衍

    《韩诗外传》五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遥乎无形之乡,倚天理,观人情,明终始,知得失。故兴仁义,厌势利,以持养之。于时周室微,王道绝,诸侯力政,强劫弱,众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纪纲,礼仪废坏,人伦不理。于是孔子自东自西,自南自北

  • 态度不是小问题·孔子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色难:态度好很难。色,容色态度;难,困难。弟子:与下文“先生”相对,弟子指晚辈,先生指长辈。馔:吃喝。曾:副词,竟:难道。 【译文】 子夏问什么

  • 论语正义卷二十一·刘宝楠

    微子第十八集解凡十四章正义曰:此篇实止十一章,疑「四」为「一」误。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注〕马曰:「微、箕,二国名。子,爵也。微子,纣之庶兄。箕子、比干,纣之诸父。微子见纣无道,早去之,箕子佯狂为奴,比干以谏

  • 卷八·佚名

    (一三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时此天光。甚为炽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尔时此天。却坐一面。而说偈言:住阿练若处,寂灭修梵行。日常食一食

  • 欢迎罗达克利西那先生致词·太虚

    ──三十三年五月在汉藏教理院讲──今天惠临了印度大学的罗达克利西那校长,我们应当很至诚地欢迎!印度大学在佛经上叫做波罗奈的地方,就是鹿野苑的所在地。此地是印度古文化的中心,亦是佛陀初转法轮之所。四五年前,我曾到

  • 卷第十·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目录 大鉴下第十二世 &middot; 投子青禅师法嗣九人 &middot;芙容道楷禅师 &middot;大洪报恩禅师 &middot;洞山云禅师 &middot;福应文禅师 &middot;龙蟠昙广禅师(已上五人见录) &middot;光化祥禅师 &mi

  • 五事毗婆沙论·佚名

    二卷,唐玄奘译。尊者法救作。释世友尊者之五事论。五事者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之五法也。分别色品第一。分别心品第二。分别心所法品第三。释尊者世友五事论,文来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