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一十三

 

  卷713_1 【陈情献中丞】喻坦之

  孤拙竟何营,徒希折桂名。始终谁肯荐,得失自难明。

  贡乏雄文献,归无瘠土耕。沧江长发梦,紫陌久惭行。

  意纵求知切,才惟惧鉴精。五言非琢玉,十载看迁莺。

  取进心甘钝,伤嗟骨每惊。尘襟痕积泪,客鬓白新茎。

  顾盼身堪教,吹嘘羽觉生。依门情转切,荷德力须倾。

  奖善犹怜贡,垂恩必不轻。从兹便提挈,云路自生荣。

  卷713_2 【长安雪后】喻坦之

  碧落云收尽,天涯雪霁时。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

  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遥分丹阙出,迥对上林宜。

  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窥。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

  北想连沙漠,南思极海涯。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风吹。

  卷713_3 【送友人游东川】喻坦之

  食尽须分散,将行几愿留。春兼三月闰,人拟半年游。

  风俗同吴地,山川拥梓州。思君登栈道,猿啸始应愁。

  卷713_4 【题樟亭驿楼】喻坦之

  危槛倚山城,风帆槛外行。日生沧海赤,潮落浙江清。

  秋晚遥峰出,沙干细草平。西陵烟树色,长见伍员情。

  卷713_5 【大梁送友人东游】喻坦之

  自古东西路,舟车此地分。河声梁苑夜,草色楚田曛。

  雁已多南去,蝉犹在此闻。圣朝无谏猎,何计谒明君。

  卷713_6 【送友人游蜀】喻坦之

  为儒早得名,为客不忧程。春尽离丹阙,花繁到锦城。

  雪消巴水涨,日上剑关明。预想回来树,秋蝉已数声。

  卷713_7 【留别友人书斋】喻坦之

  相见不相睽,一留日已西。轩凉庭木大,巷僻鸟巢低。

  背俗修琴谱,思家话药畦。卜邻期太华,同上上方梯。

  卷713_8 【题耿处士林亭】喻坦之

  身向闲中老,生涯本豁然。草堂山水下,渔艇鸟花边。

  窥井猿兼鹿,啼林鸟杂蝉。何时人事了,依此亦高眠。

  卷713_9 【商於逢友人】喻坦之

  行役何时了,年年骨肉分。春风来汉棹,雪路入商云。

  水险溪难定,林寒鸟异群。相逢聊坐石,啼狖语中闻。

  卷713_10 【灞上逢故人】喻坦之

  花落杏园枝,驱车问路岐。人情谁可会,身事自堪疑。

  岳雨狂雷送,溪槎涨水吹。家山如此景,几处不相随。

  卷713_11 【发浙江】喻坦之

  岛屿遍含烟,烟中济大川。山城犹转漏,沙浦已摇船。

  海曙霞浮日,江遥水合天。此时空阔思,翻想涉穷边。

  卷713_12 【晚泊盱眙】喻坦之

  广苇夹深流,萧萧到海秋。宿船横月浦,惊鸟绕霜洲。

  云湿淮南树,笳清泗水楼。徒悬乡国思,羁迹尚东游。

  卷713_13 【归江南】喻坦之

  归日值江春,看花过楚津。草晴虫网遍,沙晓浪痕新。

  莲叶初浮水,鸥雏已狎人。渔心惭未遂,空厌路岐尘。

  卷713_14 【代北言怀】喻坦之

  困马榆关北,那堪落景催。路行沙不绝,风与雪兼来。

  草得春犹白,鸿侵夏始回。行人莫远入,戍角有馀哀。

  卷713_15 【春游曲江】喻坦之

  误入杏花尘,晴江一看春。菰蒲虽似越,骨肉且非秦。

  曲岸藏翘鹭,垂杨拂跃鳞。徒怜汀草色,未是醉眠人。

  卷713_16 【和范秘书宿省中作】喻坦之

  清省宜寒夜,仙才称独吟。钟来宫转漏,月过阁移阴。

  鹤避灯前尽,芸高幄外深。想知因此兴,暂动忆山心。

  卷713_17 【寄华阴姚少府】喻坦之

  泰华当公署,为官兴可知。砚和青霭冻,帘对白云垂。

  峻掌光浮日,危莲影入池。料于三考内,应惜德音移。

  卷713_18 【晚泊富春寄友人】喻坦之

  江钟寒夕微,江鸟望巢飞。木落山城出,潮生海棹归。

  独吟霜岛月,谁寄雪天衣。此别三千里,关西信更稀。

  

猜你喜欢
  牟{山献}·唐圭璋
  许玠·唐圭璋
  洪皓·唐圭璋
  徐积·唐圭璋
  第十四出 倩媒·李渔
  ●漱玉词全集·王仲闻
  卷七十五·冯惟讷
  诗镜总论·陆时雍
  乾坤清气卷十一·偶桓
  卷十六·陈元龙
  卷四百四·陈廷敬
  卷二十九·佚名
  卷二十一·查慎行
  06、邂逅·蒲松龄
  石田诗选巻九·沈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 伙谋·李渔

    〖字字双〗(副净扮村妓上)姐妹容颜我最娇,妆造;胭脂衬粉面如桃,得窍。睡到天明再一瞧,变了;旧时主顾不来嫖,知觉。自家非别,院子里面一个会打扮的妓妇,叫做钱二娘的便是。往常嫖客最多,生意极是闹热。独有今年不济,等上三五日,不见

  • ◆贻溪先生麻革(贻溪集)·顾嗣立

    革字信之,临晋人。父秉彝,登金皇统九年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革生中条王官五老之下,长侍其先人西观太华,迤逦东游至洛,遂避地家焉。北渡后,尝自代门踰代岭之北,留滞居延。己亥夏,赴试武川。及秋归,道浑水,访刘祁京叔于浑源。登龙

  •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杜甫蜀相【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堦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一作多】好音三顾频烦【一作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

  • 卷七十七·志第五十三·食货一·张廷玉

        ◎食货一   《记》曰:“取财于地,而取法于天。富国之本,在于农桑。”明初,沿元之旧,钱法不通而用钞,又禁民间以银交易,宜若不便于民。而洪、永、熙、宣之际,百姓充实,府藏衍溢。盖是时,劭农务垦辟,土无莱芜,人敦

  •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九·陈厚耀

    齐景公【上】景公元年初崔杼生子成及彊其母死取东郭女生明东郭女使其前夫子无咎与其弟偃相崔氏成有罪二相急治之立明为太子成请老于崔杼崔杼许之二相弗听曰崔宗邑不可成彊怒告庆封庆封与崔杼有郤欲其败也成彊杀无咎偃

  • 武宗外纪原文·毛奇龄

    《武宗外纪》者,仿《汉武外传》而为之也。夫《汉武外传》与《本纪》不同,是故外之。今所纪皆实录中事而亦以为外,曰:以予观于同馆之为史者,其为《武宗纪》,不忍斥言人主之过,凡《实录》所载,诸可鉴事,皆帙而不录。夫史以垂鉴,不

  •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三章 女子最有功于人道·梁启超

    尝原人类得存之功,男子之力为大,而人道文明之事,借女子之功最多。盖自男女相依以来,女任室中之事。男子猎兽而归,则女为之脔切,即司中馈,则火化熟食之事,必自女子创之。至于调味和羹,酱齐珍饵,次第增长皆由中馈之事,亦必皆创自

  • 春秋輯傳卷二·王樵

    <經部,春秋類,春秋輯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二明 王樵 輯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羊傳繼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弑君欲即位故如其意以著其惡】 穀梁傳桓無王其曰王何也謹始也其曰無王何也桓弟弑兄

  • 卷二·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明志録卷二     明 熊过 撰桓公惠公子隐公弟名轨史记一名允弑兄自立在位十八年諡法辟土服远曰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即就也先谒庙明继祖也还就阼阶之位见百官以正君臣也事毕而反凶服焉其礼如伊

  • 卷十五·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五吴江陈启源撰甫田之什【变小雅】甫田朱子讥小序谓甫田序用自古有年立説大田序用寡妇之利立说瞻彼洛矣序以命服为赏善六师为罚恶裳裳者华序用似之二字立说桑扈序用彼交匪傲立説总谓其傅防

  • 卷十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十四宋 朱子 撰学礼七诗乐传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二十而冠舞大夏【大夏乐之文武备者也三舞今皆亡】小雅传曰大学始敎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 卷七·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内则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七大学士傅以渐恭纂礼之道守贞一易屯六二爻辞曰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恒六五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序封传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乆也故受之以恒谨按天地既立惟人欲最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六·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爱乐希求无上智力。运载有情殊胜彼岸。第六意识勤修智道。诚实布施求根本行。是处究竟制度法义。听闻亡相修布施法。蕴集清净殊胜智力。净觉有

  • 卷第七·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七 述曰。闻夫法外之异见易除。法内之异见难涤。慈氏所谓谤菩萨藏。说相似法也。净土法门。如大小权实诸疑。皆自外来者也。胥徒入境望为敌国。壁垒虽坚而亦可攻。唯认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 某傻子的一生·芥川龙之介

    《某傻子的一生》,是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遗稿。共五十一章。每章字数篇幅短小,1927年发表。为芥川自杀后由友人久米正雄整理后发表。这篇小说实际上影射了芥川的一生,他对自身回顾、对家人的思考、当时资本社

  • 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徐时栋

    浙江有“方志之乡”之称,在方志发展史上地位突出。以宋元流传于世的方志为例,全国现存完整和较为完整的约有40余种,其中今浙江境域占了 19种之多。在这些方志之中,徐时栋所校勘发行的庆元府的六本方志,也就是烟屿楼本

  • 日本考略·薛俊

    明薛俊辑。一卷。俊字梓山,浙江定海人。庠生。历官训导、宗正。嘉靖初目击倭寇猖獗,为御边计, 乃历稽载籍,博访故老而成是书。一万三千余字。分沿革、疆域、州郡、属国、山川、土产、世纪、户口、制度、风俗、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