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百八十六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江宁雨泽摺

康熙五十三年八月十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本月初十日,家奴赍摺回南,伏蒙御批:将江宁雨泽情形,再速奏闻。钦此钦遵。奴才查得江宁自六月二十九日起,至七月初五日止,连日大雨,四野沾足。自七月初五日后至今,雨水稀少,圩田有水可车,可卜十分,山田未免受伤,恐其歉收。目下米价照常,民情安业。今将稻样,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知道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 高祐 崔挺·魏收
  列传第六十三 孝义上·李延寿
  列传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李延寿
  卷九十八·志第七十四·艺文三·张廷玉
  卷一七二 陳紀六·司马光
  ●卷十九·邵博
  卷三十四·吴广成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六百七十·佚名
  第八卷 军械·缪荃孙
  卷十九 百官公卿表 第七·班固
  巢王李元吉传·欧阳修
  王骥传·张廷玉
  咸丰九年十一月初二日·曾国藩
  卷第卅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章楶·唐圭璋

      楶字质夫,浦城人。生于天圣五年(1027)。治平二年(1065)进士。哲宗朝,历集贤殿修撰,知渭州,进端明殿学士。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1102),以资政殿学士、中太乙宫使卒,谥庄简。   水龙吟   燕忙莺懒

  • 第一折·王实甫

    (末上,云)昨夜红娘所遗之简,约小生今夜成就。这早晚初更尽也,不见来呵,小姐休说谎咱!人间良夜静复静,天上美人来不来。 【仙吕】【点绛唇】伫立闲阶。夜深香霭、横金界。萧洒书斋,闷杀读书客。 【混江龙】彩云何在,月明如水

  • 三集卷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四古今体一百三十三首【辛巳六】仲夏万夀寺北至言将致戒时还宫取便又临兹讵云适兴游方外総为祝厘相所宜雨後松风含飒?午前花露灔葳蕤僧人衣紫门旁跽可识袁州郑谷诗乐善园精蓝略领伊蒲味顺

  • 卷八·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梅尧臣宛陵诗钞梅尧臣字圣俞人称宛陵先生宣州宣城人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历主簿县令监税湖州签署忠武鎭安两军节度判官初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

  • 列传第六十六 隐逸下·李延寿

    臧荣绪 吴苞徐伯珍 沈麟士 阮孝绪 邓郁 陶弘景 诸葛璩 刘慧斐 范元琰 庾诜 张孝秀 庾承先 马枢臧荣绪,东莞莒人也。祖奉先,建陵令。父庸人,国子助教。荣绪幼孤,躬自灌园,以供祭祀。母丧后,乃着嫡寝论,扫洒堂宇,置筵席,朔望辄拜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光绪六年。庚辰。冬十月。丙申朔。享太庙。遣顺承郡王庆恩恭代行礼。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惠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

  • 京口耆旧传卷七·刘宰

    王彦融【子万全万枢孙遂】李健王澂庄必彊张忞张纲【子坚孙釡】王彦融字炎弼江州人韶之孙居金坛父宷以林灵素譛死靖康改元彦融时年十九徒步走京师上书讼寃召对命官绍兴初授庐州录事参军防夀春守将外叛檄权府事以劳进秩

  • 卷三十六·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六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楚元王传第六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师古曰言同父知其异母○宋祁曰母字下有也字】好书多材艺少

  • 刘国杰传·宋濂

    刘国杰,字国宝,本女真人,姓乌古伦,入中州后改姓刘氏。父德宁,为宗王斡臣之必..赤,授管领益都军民公事。国杰体貌魁伟,善骑射,胆力过人。至元六年(1269),元军攻襄阳,国杰作为益都新军千户随张弘范戍守万山堡。宋兵出大军来攻万山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 洪武十三年春正月癸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高丽贡不如约,以诏问之曰:“曩元之驭宇,运未百年而天命更,朕代元为君,临御十有三载,四夷入贡,惟三方如旧,独尔东

  • 卷二十五·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五    元 吴澄 撰礼运【山隂陆氏曰礼运者是礼乐之运运祚推移而礼行焉虽圣人不能违也然则大同小康时而已矣长乐陈氏曰道则运而无所积器则滞而有所拘礼器

  • 无衣·佚名

    --雄纠纠的英雄气概【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1),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2)。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3)。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注释】①王。指国

  • 卷四·佚名

    佛告迦叶。譬如有人善解习马。其马性恶难以制伏。此人调习自然良善。迦叶。如是应比丘能守禁律。心识嚣驰难以制伏。被此比丘调伏制御。离瞋恚等如如不动。我今於此说颂曰:譬如恶性马,遇彼调习人。种种被制伏,不久而调善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并序)·法藏

        唐翻经沙门法藏述夫以。真源素范。冲漠隔于筌罤。妙觉玄猷。奥颐超于言象。虽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亡一味常显。良以。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

  • 病榻寤言·陆树声

    一卷。明陆树声撰。撰者于卷首有题记,称:“余卧病榻间,冥心摄思。或瞥然起念,意有所得,欲言嗫嚅。时复假寐,顷焉得寤,蹶然起坐,凭儿捉笔, 造次疾书。”可见是他卧病榻间所做的杂记,至于称“寤言”者, “以其得之寤寐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杜光庭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注。注文以元释清,以气释静,以法释经,认为圣人无不因元气而成道,所谓《清静经》实即元气法。注文着意从心性去求得清静。指出修道即修心,修心即修道,心无所著即无心可观,既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

  • 八贤传·储仁逊

    叙述康熙时八位贤臣匡扶社稷的故事。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储仁逊抄本小说。共二十回。闲言少叙,话说我国大清康熙皇爷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驾下有八位贤臣匡扶社稷,这八位乃系山东青州府冯阁老、山西汾州府于成龙、山

  • 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佚名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七佛药师之念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