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沈君理传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祖父沈僧繱,梁左民尚书。父沈巡,向与高祖交好,梁太清年间为东陽太守。侯景之乱平定后,元帝征辟他为少府卿。荆州陷落,萧鮞署之为金紫光禄大夫。

君理容仪俊美,博览经史典籍,善于鉴察识别事物。初官湘东王法曹参军。高祖镇南徐州,沈巡派君理从东陽出发去见高祖,高祖很器重他,命他与会稽长公主成婚,征辟为府西曹掾。渐次升迁为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不久加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迁任给事黄门侍郎,督管吴郡。高祖受禅称帝后拜为驸马都尉,封为永安亭侯。出任吴郡太守。当时战争未止,百姓生计艰难,军国之用度,全都靠东境供应,沈君理招集士卒,修造用具,治下百姓心悦诚服,沈君理以治事之才略颇受众人称道。

世祖继位,征辟为侍中,迁任左民尚书,未拜,为明威将军、丹陽尹。天嘉三年(562),再授职为左民尚书,兼步兵校尉,不久改为前军将军。四年,侯安都移镇江州,君理以本官督管南徐州。六年,出任仁威将军、东陽太守。天康元年(566),因父丧而离职。君理因而自请往荆州迎取灵柩,朝议认为他是在职之重臣,不便让他出境,于是派其长兄沈君严前往。等到运回,将要下葬,诏赠沈巡为侍中、领军将军,谥号敬子。同年起用沈君理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兼始兴内史;又起用他为明威将军、中书令。先后三次夺情起用,他都不曾就职。

太建元年(569),忧满除服,任太子詹事,执掌东宫事务,迁任吏部尚书。二年高宗以君理女为皇太子妃,赐君理以望蔡县侯爵,食邑五百户。四年晋升为侍中。五年迁任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侍中如故。同年染病,皇上亲临探视,九月卒,时年四十九岁。诏赠侍中、太子少傅。丧事所须费用,随由官府供给。又赠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谥号贞宪。君理子沈遵俭早死,以弟沈君高子沈遵礼为继嗣。

君理第五叔沈迈,也是品行正直,颇有治事之才干,仕梁为尚书金部郎。永定年间(559),累迁官至中书侍郎。天嘉年间(566),历任太仆、廷尉,出任为镇东始兴王长史、会稽郡丞,执掌东扬州州务。光大元年(567),任尚书吏部郎。太建元年(569),迁任通直散骑常侍,侍奉太子。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二岁。赠散骑常侍。

君理第六弟沈君高,字季高,少时就已出名,性情刚强正直,有为政之才能。因家门为外戚,早年即居清要显达之位,历任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高宗司空府从事中郎、廷尉卿。太建元年(569),东境发大水,百姓饥饿疲惫,于是以君高为贞威将军、吴县令。不久任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卫尉卿。出任宣远将军、平南长沙王长史、南海太守,执掌广州州务。因侄女为王妃,坚持推辞不就,又为卫尉卿。八年诏授持节、都督广州等十八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岭南俚、獠世代互相攻伐,君高本为文官,没有军事才干,于是以诚心相待加以抚驭,深得民心。十年(578)死于任上,时年四十七岁。赠散骑常侍,谥号祁子。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柯劭忞
  第十三节 郑成功之终期·陈匪石
  ◎邵式军之将来命运·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一·佚名
  卷之八百七十一·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三十·温达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六·佚名
  回纥传·欧阳修
  吕公著传·脱脱
  卷五十七·赵汝愚
  卷二十六·宋敏求
  卷四十九·徐天麟
  卷三十五筹议·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大有·唐圭璋

      在有字有大,号松壑,嵊人。宝祐间游太学,率诸生上书言贾似道奸状,不报退处林泉,与林昉、仇远、白珽等诗酒相娱。   点绛唇   送李琴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

  • 卷十六·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六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 夀春节进【武成元年作】 圣运关天纪龙飞古帝基振揺三蜀地耸发万年枝出震同中古承乾协易辞恩颁新命广泪向旧朝垂大宝归玄?殊祥出远池【时有黄龙见于嘉州之野】法

  • 卷九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九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十九 李中【浔阳人有碧云集】 寒江暮泊寄左偃 维舟芦荻岸离恨若为寛烟火人家远汀洲暮雨寒天涯孤梦去篷底一灯残不是凭骚雅相思写亦难 喜春雨有寄 青春终日雨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丁年玉笋志》·张次溪

    (清)蘂珠旧史(杨懋建) 撰●目录丁年玉笋志●丁年玉笋志蕊珠旧史桐仙以丁酉首夏为花君,乞立传。一时诸郎咸愿得厕名《看花记》中,争请余顾曲,乞品骘色艺,冀得一言为重。招邀者踵武相接也。于时传写『看花记』者,几有洛阳纸贵之

  • 第四十三回 曹咎违令败汜水 项王挑战却楼烦·黄士衡

    话说汉王探知项王离了成皋,往攻彭越,心中甚喜,即遣将领兵前至城下索战。大司马曹咎依着项王命令,坚守不出。汉兵等侯终日,不得一战,回报汉王。汉王吩咐:“明日再往,如此如此。”次日,汉兵到得成皋城下,一齐向城中叫骂,骂到口渴,便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秋七月。乙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癸酉皆如之。外记  ○派内阁学士文治、工部尚书潘祖荫为顺天乡试。监临。早事  ○丙午。谕

  • 卷一百八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 朱批李秉忠奏摺 雍正六年二月十二日杭州织造【臣】李秉忠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一介庸愚至微至贱由广储司司库历陞 内阁侍读

  • 卷六十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下 朱批王国栋奏摺 湖南巡抚【臣】王国栋谨 奏为遵 旨丈勘复则田亩限内报竣仰祈 睿鉴事窃查湖南长沙衡州辰州各府属之攸县安仁?县沅

  • 滕文公上篇·王夫之

    一程子云&ldquo;故凡言善恶,皆先善而后恶&rdquo;云云,须看一&ldquo;故&rdquo;字。乃谓天理之见于人心而发于言词,其已然之迹不昧于固然者如此;非繇先言善、吉、是,后言恶、凶、非,而知性之善也。言之先后,只是人所撰之序,非天

  • 杂篇&middot;说剑第三十·庄子

    [题解]《说剑》以义名篇。“说剑”指庄子为赵文王说剑一事。有人说《说剑》为伪书,实不可从。此篇内容并非与庄子思想无关,它的主旨在于说明为政当无事,以无为而治就会得到治理,可说是《应帝王》篇观点的

  • 卷三·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説卷三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注疏医师众医之长诸医皆在此者如食医和饮食膳羞故设在饮食之间也 杂説或曰医师职固不可废又有兽医等五官皆医事也岂

  • 罗湖野录上·晓莹

        宋 江西沙门 晓莹 集  赵清献公平居以北京天钵元禅师为方外友。而咨决心法。暨牧青州。日闻雷有省。即说偈曰。退食公堂自凭几不动不摇心似水。霹雳一声透顶门。惊起从前自家底。举头苍苍喜复喜。剎剎尘

  • 第七卷·僧祐

    释迦子罗云出家缘记第十三(出未曾有经)尔时世尊告目犍连。汝今往彼迦毗罗城。问讯我父阅头檀王。并我姨母波阇波提。及三叔父斛饭王等。因复慰喻罗睺罗母。耶输陀罗令割恩爱。放罗睺罗令作沙弥。修习圣道。所以者何。母

  • 近代人生观的评判·太虚

    ──九年春作──依照平常的做人习惯做去,在平常的人、对于做人本不发生什么问题,所以也用不著什么解决人生问题的人生观;独到了依照平常人习惯有些做不过去的时候,于是遂发生了:做人是什么样的?做人是为什么的?何必要做人?人

  • 癸辛杂识·周密

    宋代文言轶事、志怪小说。宋周密撰。六卷(前集一卷,后集一卷,续集二卷,别集二卷)。密有《齐东野语》已著录。此书因作于杭州癸辛街,因以为名。与所作《齐东野语》大致相近。然《野语》多考证旧文,记朝廷大政,此则琐事

  • 鬼谷子白话文·王诩

    一本专论言谈与谋略的书。旧题鬼谷子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17篇。全书所谈都是一些阴阳捭阖之理,其目的在于教人以言辞去说服君长,藉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

  • 大乘破有论·龙树

    龙树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略说诸法无生,从分别起。